本书作者们认为工业革命在重要性上不亚于拿破崙战争。他们相信,了解佛陀、孔子、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比能够细数法兰西诸王更具有重要意义。相应于如此宽广的历史观,与古斯塔夫‧阿道尔夫和惠灵顿公爵的军事成就相比,本书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了约翰‧洛克、卡尔‧马克思、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圣雄甘地、毛泽东和莱奥波德‧桑戈尔的学说。
不同于以往皆以西方观点出发、着重欧美历史的史学书写,本书以独立的篇幅讨论非西方文化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文明,并找出其历史定位;也不似一般历史书的匠气,只拘泥于时空背景的细节,而能兼顾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与艺术各主题的平衡,特别是与人类文明进程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发展,及思想上的着述成就。
本书特色
本书延续六月出版的《世界文明史 前篇》,继续探讨世界各文明的发展,时光推移至十八世纪,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滥觞。因此后篇的重点将放在理性思想的开展、西方文明的强弱递嬗与世界文明的整合上。
序
第五部 法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后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二十六章 工业革命
第二十七章 工业化的结果:城市化和阶级意识
第二十八章 自由主义的兴起
第二十九章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六部 西方成为世界的中心
第三十章 国际工业化的发展和竞争
第三十一章 中产阶级受到挑战
第三十二章 寻求稳定
第三十三章 西方冲击下的中国、日本和非洲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十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
第三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七部 世界文明的产生
第三十七章 国协
第三十八章 中东和非洲
第三十九章 东亚的爆发
第四十章 拉丁美洲的进步、贫穷与革命
第四十一章 新权力关系与转变中的世界秩序
第四十二章 世界文明面临的问题
註释
参考书目
中英名词对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