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借由史上遗迹与艺术作品阐述文明发展的脉络以及「真、善、美」的义理。书中论述起于史前时代,终于二十世纪,涵盖上古、古典、中古与现代四大历程,它显示人类文明在超越求生图存的层次(上古)之后,发觉永恆与绝对的文化价值体系(古典),然后陷入退缩、怀疑、否定的「见山不是山」阶段(中古),再重新确认与发扬文明的终极意义(现代)。
这个发展历程在民间或世俗社会里并不具体呈现,但在上层文化的传承中则清晰可辨,这表示大众文化的性质永远是「上古的」,而精英文化的素质则追求「古典」与「现代」的至善精神。至善乃为「真」,它超越「善」与「美」的层次,故最佳的艺术品为超越美感境界,而具有善与真的意涵者。如此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史上艺术水准最高的表现,因其不仅具备精良的美术创作技巧,而且富有「究天人之际」的意境。至于「现代艺术」则是资质不足者面对当代价值混淆与社会发展危机时的迷情窘态。
作者简介
王世宗
英国里兹大学历史学博士,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是一本让我思考良多的书。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读者穿越时空,去探寻文明发展的奥秘。书中对“图像”作为人类早期“语言”的解读,让我耳目一新。作者认为,在文字出现之前,图像就是人类记录思想、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不同时期洞穴壁画、岩画、古代器物上图像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信仰体系以及对宇宙的理解。这种对图像价值的重新发现,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它对于人类思维方式演变的研究。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图像符号的变化,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模式是如何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从早期对自然现象的图腾式描绘,到后来抽象符号的运用,再到文字的出现,每一步都标志着人类智力活动的提升。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书中对哲学思想与艺术表现之间相互映照的分析,让我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与具象的图像符号巧妙地结合起来。书中对于不同文化符号的解读,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心理、信仰体系以及权力结构。我尤其对关于古代宗教仪式与祭祀场景的图像分析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壁画、陶器纹饰、雕塑等文物图像的细致解读,揭示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死轮回的思考,以及由此形成的复杂的神话体系和宗教实践。这些图像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着文明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图像,我仿佛能听到远古的歌谣,感受到先民们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与探索,这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
评分《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图像的微观细节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画卷。我对书中关于“镜像”文明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分析不同文明在相似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相似发展轨迹和图像特征,引发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这种跨文明的比较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存在着某种普遍的规律和共性。
评分翻开《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之中,每一页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足迹。作者以一种令人惊叹的宏观视角,将散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构建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像,让我得以窥见文明是如何从混沌走向秩序,从萌芽走向繁盛的。书中的论述并非枯燥的年代记述,而是充满了对人类行为模式、社会结构演变以及技术革新影响的深刻洞察。比如,在探讨早期农业文明的起源时,书中通过对不同地区图像文献的细致分析,生动地展示了人类如何从逐水草而居的采集生活过渡到定居农业,进而催生出社会分工、神权统治和早期国家的雏形。这种跨越时空的解读,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适应力就已经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评分《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是一部充满启发的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史。书中对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相互作用的探讨,尤其让我深思。作者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关键技术,如青铜冶炼、铁器制造、水力机械等,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乃至战争形态,展现了技术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作者也警示我们,技术的进步并非总是带来福祉,有时也可能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导致文明的衰落。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使得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叙述,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评分在阅读《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书中对每一次重大历史转折点,如气候变化、战争灾难、技术革命等,文明是如何通过图像的记录、符号的传承以及思维的革新来适应和应对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对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赞美,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作者并没有回避文明发展中的阴暗面,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这使得本书的价值更加深远。
评分《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是一本让我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作者的博学多才和深邃的洞察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对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碰撞的分析,尤为精彩。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出土文物的图像解读,我得以看到不同文化元素是如何相互影响、融合,共同塑造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这种跨文化的研究视角,让我对世界文明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阅读《历史与图像-文明发展轨迹的寻思(增订二版)》的过程,是一场智力与想象力的双重盛宴。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品味,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而精彩的人类文明发展图景。书中的论述视角独特,常常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深度思考。例如,在探讨文字的起源与传播时,书中不仅仅罗列了各种古文字的形态,更深入分析了文字作为信息载体,如何影响了思想的传播、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管理的效率。从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再到中国的甲骨文,每一类文字的出现都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者通过图像与文字的双重梳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人类思维的演进以及文明传播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引人入胜,它不像传统的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文学的色彩和艺术的感染力。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常常辅以生动形象的图像解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描绘,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等文明的城市遗址图像分析,我得以领略到古人对于空间、秩序和美学的独特理解。这些宏伟的建筑和精心设计的城市,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当时社会组织模式、宗教信仰和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