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东屏
一九五一年生,广东省恩平县人。
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中时晚报》国际组主任,现任《中国时报》驻东南亚特派员。曾获吴舜文基金会第十七届新闻採访报导奖。
着有《一个人@东南亚》、《闲走@东南亚》。
个人部落格:独鹤飞blog.chinatimes.com/lonecrane/
搞怪老嬉皮------杨鸣(TVBS 总经理)
摇滚乐教我们的事------忽忽
蠢材之乐(自序)
一、回一次七○年代(前言)
二、啊,我曾经那样老过,现在年轻多了----巴布.狄伦(Bob Dylan)
三、宁愿烈焰成灰也不要慢慢凋萎----尼尔.杨(Neil Young)
四、活得愈多,就死得愈少----简妮斯.乔普琳(Janis Joplin)
五、白玩了一场----高山乐团(Mountain)
六、不想摇滚的摇滚大师----强尼.温特(Johnny Winter)
七、太老了,摇滚不起来,可是又太年轻,死不了----严恩.安德森(Ian Anderson)
八、摇滚乐的不死鸟---吉米.亨德瑞克斯(Jimi Hendrix)
九、愈老愈优雅的大卫.吉尔摩(David Gilmour)
十、摇滚乐的吉普赛人---艾尔文.李(Alvin Lee)
十一、摇滚情歌天王-----艾瑞克.克莱普敦(Eric Clapton)
十二、狄伦的「缪思」----莎拉.隆德斯(Sara Lownds)
十三、重金属始祖鸟----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
十四、轻轻地滚,慢慢地摇-----马克.纳福勒(Mark Knopfler)
十五、通往天堂的梯子----齐柏林飞船(Led Zeppelin)
十六、旅途上的音乐以及其他(后语)
推荐序
胡士托音乐节40週年,你一定要回味的无限自由青春!
装上摇滚的心脏,拾起反叛的灵魂,重返狂飙的年代
人气部落客独鹤飞lonecrane继两本东南亚地理志后,立志成为曼谷街头艺人,以笔弹奏之音乐生命纪录。
从1969年胡士托音乐盛会之后,摇滚音乐成了所有青年的心灵殿堂:疯狂而美好,成长与解放,是在当时激烈反战的时代氛围中,集体发出的纯真和平心向。那样的能量造就了永恆的七○年代,更留下许多再不可能重现的声音:巴布.狄伦、尼尔.杨、简妮斯.乔普琳、强尼.温特、严恩.安德森、吉米.亨德瑞克斯、大卫.吉尔摩、艾尔文.李、艾瑞克.克莱普敦、马克.纳福勒、齐柏林飞船......
作者以自身聆乐的感受,结合时代气息与乐手创作生命故事,为我们留下一个个传奇身影。那影姿或歪斜或颓倒或迷乱狂暴,眼神却同样在音乐面前放光,音声回响所有人心底。
让我感受到时光倒流的奇妙,重温年少轻狂时的放浪......回味他们有可能已经成为绝响的作品,那种感动更甚于年轻时所带来的激动;比如Led Zeppelin 的〈Stairway to Heaven〉, 将近四十年前的音符,现在听到的沧桑、凄凉和对世俗伪善的嘲弄,在当时成天只晓得把马子和打牌的大学校园氛围中,怎有可能听得出来呢!
──杨鸣
为什么每一个故事里有那么些经典不可逆的元素?孤独,背叛,失意,觉醒......那不也正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摇滚乐所带给我们的巨大阴影?那躲藏在梦魇深处的,迷幻失落的六○年代,那使得成千上万的青年陷入集体狂热的超级符号,不仅是作为一种反叛断裂的姿态,更是自由主义个人的极致追求:迷幻与药物,反战与嬉皮,性解放与乌托邦,殊不知数十年后,那一代听摇滚乐长大的小孩如梁东屏如我,到头来却落得家无根,爱无根,心亦无根。
──忽忽
作者序
除了吉他演奏独树一帜之外,尼尔.杨的声音也是一绝,那是种阴柔、鼻音甚重,虽然尖高却又圆润的声音,起始时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然则一旦熟谙于耳,那就沧海巫山,再难割舍。
尼尔.杨在舞台上的动作相当奇特,他随着音乐摇滚的姿势像极了围着篝火舞动的印地安人,翻动的头发及相对笨拙的动作永远不合节拍,但是奇怪的是他的琴音却丝毫不爽,所以身体的节拍跟音乐的节拍变成了两回事,构成相当奇异的画面。
实则尼尔.杨自幼就被诊断出有糖尿病,六岁的时候又在河中游泳时不慎染患脑膜炎,以致他的身体左半部一直相当弱,走起路来有些跛态,在舞台上摇起来自然就歪向一边。他有次对「滚石杂志」记者说,「我那时(脑膜炎之后)必须重新学习走路,即使几个街口都困难无比,常常跌倒在地上」。----宁愿烈焰成灰也不要慢慢凋萎----尼尔.杨
“摇滚:狂飙的年代”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种爆发式的、不受约束的能量。我个人对那些能够突破界限、挑战传统的声音一直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介绍摇滚乐的“历史”,更能去探讨摇滚乐的“精神”。它所说的“狂飙”,究竟是指音乐上的创新,还是指一种生活态度?它会分析摇滚乐中那些反叛、自由、甚至有些愤怒的情绪吗?这些情绪又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深入的理论分析,但又不能过于枯燥。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理解摇滚乐为何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尤其是在那些渴望表达自我、寻找归属感的年轻人中间。这本书会不会探讨摇滚乐与哲学、与文学、与艺术的关系?那些歌词背后的深意,那些音乐结构上的创新,是否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思想?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够对摇滚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它的旋律和节奏,更是它所承载的时代印记和人文精神。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狂飙的年代”和“ Flaming Road”似乎都在诉说着一段充满激情、甚至是有些危险的旅程。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时代精神的文化符号很感兴趣,而摇滚乐无疑是20世纪下半叶最耀眼的文化符号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回到那个“狂飙”的年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它会描绘当时社会的背景吗?政治动荡、社会变革,这些元素又是如何与摇滚乐的崛起 intertwined 的?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个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年代,音乐是如何跨越国界,成为年轻人共同的语言和情感寄托的。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分析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辑和歌曲?它们是如何挑战当时的音乐规范,又是如何引领潮流的?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那些伟大的音乐节的描写, Woodstock 这样的事件,它们不仅仅是音乐表演,更是某种社会运动的缩影。它是否会包含很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那些关于乐队成员之间的恩怨情仇,关于唱片公司的博弈,关于音乐创作的艰辛与乐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不仅仅是“听”到摇滚乐,更能“看”到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热血与渴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眼球了,那种张扬的色彩、跳跃的字体,仿佛在预告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音乐盛宴。我拿到书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尽管我并不是一个资深的摇滚乐迷,但封面传达出的那种原始的、不羁的能量,让我立刻产生了兴趣。我最开始想了解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去定义“摇滚”这个词的。是因为特定的音乐风格?还是某种精神内核?它会从摇滚乐的起源讲起,还是直接切入某个黄金年代?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跨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摇滚乐队和音乐人的。比如,是按照时间线索,还是按照流派进行划分?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那些在摇滚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音乐人,不仅仅是介绍他们的音乐作品,更能展现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以及他们是如何在那个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理解,为什么摇滚乐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反叛精神的象征,而不仅仅是几个节奏强烈的音符组合。它是否会触及摇滚乐对社会、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它是否会展现摇滚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融合?我脑海里充满了疑问,期待这本书能够一一解答。
评分看到“Rock’n Roll:Down the Flaming Road”这个副标题,我感觉就像是在描绘一条充满激情与挑战的道路。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世界、引领潮流的事物充满敬畏。摇滚乐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打破了许多固有的藩篱,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和表达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摇滚乐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人物。它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开创性的乐队和音乐家,他们的音乐是如何颠覆传统的?我特别好奇那些早期摇滚乐是如何从布鲁斯、乡村音乐等根源中汲取养分,然后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的。这本书是否会包含很多珍贵的图片和资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那个年代的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了解到,摇滚乐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反主流的态度。它是否会探讨摇滚乐是如何与社会运动、青年亚文化相结合,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上一条充满发现的“ Flaming Road”,去探索摇滚乐的无限魅力。
评分“狂飙的年代”这个词语,在我脑海中勾勒出的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一种不受束缚的冲动。我一直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摇滚乐,尤其是一种极具爆发力和感染力的音乐形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摇滚乐的黄金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脉搏。它会从哪些方面切入呢?是会详细介绍那些标志性的乐队,比如披头士、滚石、齐柏林飞艇,还是会侧重于某个特定的流派,比如迷幻摇滚、硬摇滚、朋克?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音乐分析,不仅仅是介绍歌曲本身,更能解读它们背后的创作理念和时代背景。它是否会深入探讨摇滚乐是如何成为一种反叛的象征,如何挑战当时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理解,为什么摇滚乐能够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我更希望它能够分享一些关于音乐人创作背后的故事,那些关于灵感、关于挣扎、关于坚持的真实经历,让我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摇滚乐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