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禅让制」?
春秋五霸是哪些?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尼罗河流域文明是怎样发源的?
特洛伊战争发起的原因是什么?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怎样一部作品?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有渊博的知识,而是靠后天的勤奋学习和不耻下问。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也。」
翻开历史文化常识这本大书,好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学习借鉴过来人的经验,从而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这里的「学问」,就是知识的同义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书是一本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内容丰富全面,包括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两大部分,涉及到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本书以短小精悍、深入浅出的文字,将中外历史文化常识娓娓道来,集知识性、历史感、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开卷有益,既能开拓视野,又能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储备。当然,历史文化知识是一门大学问,本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还有浩瀚的历史文化的大海,等待你进一步去发现和挖掘......
编者简介
杨明华
中文系博士,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出版作品题材多样,并希望能在文字的领域走得更深更远。着有《有关文化的100个素养》。
前言
中国历史常识篇
1 盘古开天辟地
2 三皇五帝的传说
3 炎黄子孙的由来
4 禹贡九州
5 禅让制
6 山顶洞人
7 图腾崇拜
8 大禹治水
9 夏朝建立
10 盘庚迁殷
11 武王伐纣的故事
12 周朝的井田制度
13 「国人暴动」事件
14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5 孔子周游列国
16 三家分晋
17 商鞅变法
18 荆轲刺秦王
19 诸子百家
20 秦灭六国
21 陈胜吴广起义
22 楚汉战争
23 长城内外是故乡
24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25 党锢之祸
26 官渡之战
27 三顾茅庐
28 赤壁之战
29 八王之乱
30 五胡十六国
31 淝水之战
32 侯景之乱
33 陈后主与〈玉树后庭花〉
34 北魏孝文帝改革
35 杨坚建隋
36 隋炀帝杨广
37 李渊建唐
38 玄武门之变
39 贞观之治
40 文成公主进藏
41 武则天称帝
42 安史之乱
43 牛李朋党之争
44 黄巢起义
45 杯酒释兵权
46 澶渊之盟
47 王安石变法
48 靖康之变
49 乌台诗案
50 岳飞抗金
51 文天祥抗元
52 元世祖灭宋
53 马可波罗东游
54 朱元璋建明
55 改土归流
56 靖难之役
57 郑和下西洋
58 李自成起义
59 闭关锁国政策
60 鸦片战争
61 火烧圆明园
62 太平天国运动
63 洋务运动
64 中、法战争
65 公车上书
66 百日维新
67 义和团运动
68 三民主义
69 郑成功收复台湾
70 中华民国诞生
世界历史常识
71 古代埃及
72 特洛伊战争
73 马拉松之战
74 斯巴达克斯起义
75 苏美文明
76 巴比伦文明
77 十字军东征
78 英、法百年战争
79 马雅文明
80 阿拉伯帝国
81 文艺复兴
82 麦哲伦环球旅行
83 新航路开辟
84 宗教改革运动
85 工业革命
86 启蒙运动
87 法国大革命
88 滑铁卢战役
89 空想社会主义
90 英国宪章运动
91 《共产党宣言》诞生
92 铁血政策
93 俄国1905年革命
94 美国南北战争
95 日本明治维新
96 第一次世界大战
97 俄国十月革命
98 罗斯福新政
99 第二次世界大战
100 偷袭珍珠港
前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不断地用各种形式书写自己的历史。厚厚的历史史册,记录着人类过去的丰功伟绩和兴衰成败,蕴涵着真知灼见,也预示着人类将走向何方的指南。
历史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宝贵遗产。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无独有偶,英国着名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也谆谆教导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这些不同的说法强调的是一个共同的意思:一个人要走得更高更远,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多吸收历史知识的营养,学习古人的智慧。
有了吸取历史知识营养的动机后,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人类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重要历史常识呢?
学习历史常识的难度不仅在于同一个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解释,还在于历史知识时间跨度大,涉及方面广。譬如说对于以下的历史常识,你知道多少呢?盘古开天辟地怎样解释的人类起源?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些历史人物?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什么是「禅让制」?春秋五霸是哪些?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楚汉战争是怎样发生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尼罗河流域文明是怎样发源的?特洛伊战争发起的原因是什么?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怎样一部作品?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对于这些历史常识,有的读者可能早已知晓。对于还不清楚的读者,本书将为你揭晓谜底。毕竟,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有渊博的知识,而是靠后天的勤奋学习和不耻下问。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也。」
翻开历史文化常识这本大书,好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学习借鉴过来人的经验,从而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这里的「学问」,就是知识的同义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书是一本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内容丰富全面,包括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两大部分,涉及到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本书以短小精悍、深入浅出的文字,将中外历史文化常识娓娓道来,集知识性、历史感、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开卷有益,既能开拓视野,又能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储备。
当然,历史文化知识是一门大学问,其中包含的内容不是这本小书所能囊括的。本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在这些知识背后,还有浩瀚的历史文化的大海,等待富有钻研精神的读者进一步去发现和挖掘。
我通常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读历史书籍的人,总觉得它们过于枯燥乏味。《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被作者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他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罗列事实的方法,而是将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读起来欲罢不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那些宏大的历史变革时,也同样关注那些在时代浪潮中被忽视的个体。他会详细地描绘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梦想,以及他们在这个时代留下的痕迹。比如,关于某个古老文明的兴衰,作者并不是只谈论政治军事,而是着重描写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文明的独特性。又比如,在讲述某次重要的科学发现时,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发现的过程,更是深入探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局限,以及这些发现如何突破了当时的认知瓶颈。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书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会因为某个情节而感到悲伤或喜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却又不失文采,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我能够轻松地走进历史,理解那些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情感的描绘,他能够捕捉到人物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并将其细腻地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大的惊喜!我原本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书店翻这本《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的,毕竟“100个故事”这个标题听起来有点泛,我担心会是那种流水账式的、缺乏深度的罗列。然而,刚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的笔触深深吸引住了。他没有用那种枯燥乏味、堆砌史实的风格,而是将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讲得像跌宕起伏的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比如,关于古代某个王朝的宫廷斗争,他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那些权力游戏的阴谋、背叛、挣扎,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羧的压抑与残酷。又比如,讲述某次科学发现时,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发现的时间、人物和成果,更是深入挖掘了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局限,以及突破这些局限时的勇气和坚持。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小人物”故事的方式,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命运,却往往能折射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侧面。读到某个被遗忘的工匠如何用一生去打磨一件精美的器物,或是某个普通士兵在战场上的誓死不屈,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人物、跌宕的命运、以及那些触动人心的情感。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读完一个故事后,久久不能平静,还会忍不住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和人物。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巧妙,每一个故事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线性联系,但整体上却能构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让我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明的交融与碰撞。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感兴趣,或者只是想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朋友。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沉重的,充满了战争、冲突和苦难。《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它的有趣、它的智慧,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刻洞见。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他没有用那种枯燥的罗列事实的方法,而是将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转折点”的方式。他会详细地描绘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是如何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比如,关于某个帝国的兴衰,作者不仅仅分析了政治军事原因,更是着重描写了当时社会思想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悄悄地侵蚀着帝国的根基。又比如,在讲述某个科学发现时,作者不仅仅介绍了发现本身,更是深入探讨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科学家们为了探索真理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出“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的感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风趣,有时候甚至会让我捧腹大笑,但同时又不失深度。它能够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将深刻的历史道理传递给读者。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人物的塑造,他能够将历史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让我觉得他们就像生活在我身边一样。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认识,从一种沉重的负担,变成了一种轻松的探索,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智慧与闪光点。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与我无关的,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然而,《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这本书,却像一座桥梁,将我与过去紧密地连接了起来。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没有用那种宏大叙事的腔调,而是把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片段”。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连接点”的方式。他会从一个历史事件,巧妙地过渡到另一个看似无关的事件,但最终却能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比如,关于某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作者不仅仅描写了贸易往来,更是深入探讨了思想、信仰、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让我看到了文明是如何在碰撞中融合与发展的。又比如,在讲述某个科技革新时,作者不仅仅介绍了技术本身,更是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以及这些革新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思考,这些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社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简洁有力,但又不失感染力。它能够用最少的文字,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让我能够轻松地走进历史,理解那些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因果关系的梳理,他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某个事件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变化,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逻辑。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认识,从一种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一种主动的探索,也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智慧和对未来的启示。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应该是冷冰冰的,是由无数个事实和数据组成的。然而,《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没有用那种宏大叙事的腔调,而是专注于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历。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细节”的方式。他会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人情冷暖。比如,关于某个古代文明的衰落,作者不仅仅分析了政治经济原因,更是着重描写了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困境,他们的绝望与挣扎,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又比如,在讲述某个艺术流派的兴起时,作者不仅仅介绍了作品本身,更是深入挖掘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书中的人物产生共情,甚至会因为某个情节而热泪盈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但又不失力量。它能够将枯燥的历史事件,用一种感性而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真正地“感受”历史。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情感的描绘,他能够捕捉到人物内心深处最细腻的情感,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认识,从一种理性的分析,变成了一种感性的体验,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最真实的人性。
评分我向来对历史抱有一种敬畏又疏离的态度,觉得那是一个遥远而宏大的概念。然而,《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曾经鲜活而真实的世界。作者的叙事技巧堪称一绝,他没有用那种宏大叙事的腔调,而是将每一个历史片段都拆解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微故事”。我最喜欢的是他处理那些“意外”或“偶然”的叙述方式。比如,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却可能引发一场战争;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却可能改变人类的进程。作者非常善于捕捉这些“蝴蝶效应”的细节,并将它们呈现出来,让我惊叹于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他不会刻意去强调所谓的“伟人”,而是更关注那些在历史事件中做出选择的普通人。读到某个无名士兵的英勇牺牲,或者某个普通市民在乱世中的求生,我都深深地被触动。这些平凡的个体,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坚持,同样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但却充满了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用最真挚的文字,去讲述最真实的故事。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去想象那个场景,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作者对于细节的描绘也非常到位,比如对当时服饰的描述,对街头巷尾的声音的刻画,都让历史的画面变得更加鲜活。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从一个模糊的轮廓,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历史启蒙读物”。我一直认为历史书是枯燥的,但《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彻底改变了我这个印象。作者的文笔非常有魔力,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讲故事者,把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边缘”历史的角度。他不会只关注那些在课本上耳熟能详的大事件,而是会挖掘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有趣故事。比如,关于某个古代王朝的日常生活,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描写当时的饮食、服饰、娱乐方式,让我觉得历史离我非常近。又比如,在讲述某个科学理论的诞生时,作者不仅仅是介绍了理论本身,更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科学家们为了探索真理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灵活,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历史拼图。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很少做道德评判,而是尽量呈现事件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让我能够更客观地去理解历史。他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风趣,有时候甚至会让我忍俊不禁,但同时又不失深度。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去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大家都会被书中生动有趣的内容所吸引。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趣味性,也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老实说,刚拿到《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会是那种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的历史读物。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叙事功力实在太了不起了,他把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讲得活灵活现,仿佛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最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在讲述那些宏大的历史进程时,却从来不忽略那些被淹没在时间洪流中的个体命运。他会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一个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都让我感同身受。比如,关于某个王朝的建立与衰落,作者不仅仅描述了政治军事斗争,更是深入刻画了那些在权力巅峰与泥泞之间徘徊的人物,他们的内心纠结,他们的无奈与抗争,都让我看得十分过瘾。又比如,在讲述某个科学技术的突破时,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发明创造,更是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禁锢,以及那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的精神。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出惊叹,或者陷入沉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感受着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描绘,却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以及人物的性格。例如,在描述某个古战场时,作者会细致地描绘出尘土飞扬的景象,士兵们身上的汗水,以及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这些都让历史变得如此真实。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情感的共鸣,让我从历史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以及永恒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当初选择《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主要是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比较全面,以为能系统地了解一些历史脉络。然而,拿到书后,我才发现这完全不是一本教科书式的读物。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捕捉到历史事件中最精彩、最关键的瞬间,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描写,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艺术作品的赞美,而是深入剖析了那个时期社会思想的解放,对人性的重新认识,以及这些变革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读的时候,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种思想碰撞的火花,以及人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决心。作者在处理战争和冲突的故事时,也展现出了极大的智慧。他并没有一味地渲染暴力和杀戮,而是侧重于分析战争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长远影响。我读到某个关于古代文明兴衰的故事时,作者的分析鞭辟入里,让我反思了许多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闪耀着历史的光芒。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书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中获得许多启发。例如,在读到关于某个国家政治制度演变的故事时,我更能理解当下政治格局的形成原因,也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非常灵活,时而旁征博引,时而娓娓道来,始终保持着一种引人入胜的节奏。我甚至发现,自己经常会因为书中某个生动的细节,而暂停阅读,去想象那个场景,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物。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我通常对历史题材的作品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宏大叙事,要么过于枯燥乏味。《有关历史的100个故事》的出现,却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且充满感染力,他将历史的洪流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叙述宏大历史事件时,从不忽视那些构成历史肌理的细微之处。他会聚焦于某个普通人的命运,通过他们的视角去展现时代的变迁,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例如,在讲述一场重大战役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着墨于指挥官的战略部署,而是花费了大量笔墨去描绘一个士兵在战场上的挣扎、恐惧与勇气,这种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捕捉,使得整个历史事件变得无比立体和真实。又如,关于某个科学突破的进程,作者更是深入探究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思维局限,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质疑与挑战中,一步步接近真理的。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的间隙,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去回味那些触动心灵的细节,甚至会因此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观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而久远的历史。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情感的描绘,他能够精准地把握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情感波动,并将其娓娓道来,让我能够感同身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文关怀,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那些永恒的人性光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