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的日子,让我有了另一种生命感受,
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自然。
从台湾远嫁到法国的小山村,跟着婆婆种菜、养蜂、做果酱……,
就这样,我的法国山居生活填满了一半的法国生活,
虽然一开始笨手笨脚,对一切充满了无知。
然而,我总还是拥有台湾人那股不屈不挠的血脉,
以及任劳任怨的媳妇精神,久了也就习惯成自然,吃苦当吃补。
有时会想,来到这美丽的山上,
当然是来散步、休息、享受,还有看风景,
怎么搞成在菜园里弄得满身泥土、被蜜蜂追着跑,吃个果酱还得自己去採果,
所谓优雅的法国生活早已幻灭,
但不知不觉中这些却变成是一种生活乐趣……。
作者简介
施瑞瑄(Jui-Hsuan SHIH)
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法国里昂第二大学(Universite Lumiere Lyon2)艺术史硕士。历经报社旅游及艺文记者、博物馆文化、法文译者等工作,着有《自然葡萄酒》一书,并译有《在一起就好》、《谁没有部落格》等书。自从赴法留学后,便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目前旅居法国,寻找着法式浪漫与台式情怀的平衡点。
绘者简介
艾勒斯.伯特(Alexis Bert)
生于1978年,法国里昂艾米尔克学院(L'ecole Emile Cohl de Lyon)毕业。主要从事于音乐产业相关的封面美术设计,在台湾绘有《浮士德》音乐绘本书(格林出版)。除了从事绘画、设计及摄影等相关创作,目前也于里昂维勒班室内建筑学校(EDAIC)专任美术老师,教授绘画与雕塑的课程。
推荐序 水样的女子 林秀芳
推荐序 献给勇敢小女人 陈奕伸
前 言 另一种法国浪漫
Chapter 1 遗失在维尔柯尔高原的幽静小镇——梅渥得
Chapter 2 种菜初体验
Chapter 3 福尔摩斯与塔罗牌
Chapter 4 我们才是採蜜贼
Chapter 5 战争与苹果树
Chapter 6 果酱与传承
Chapter 7 菩提树下的清幽
Chapter 8 讨价还价?
Chapter 9 黑暗森林里的祕密
Chapter 10 美味与毒素的一线之隔
Chapter 11 祕林雪道
Chapter 12 白色圣诞节
Chapter 13 红帽黄衣的微笑
Chapter 14 森林里的甘泉
Chapter 15 独立自主的布松太太
Chapter 16 山上人家的生活哲学
后记与感谢
推荐序
水样的女子
联合报资深旅游记者 林秀芳
看到瑞瑄出书了!再一次的惊讶,她做事情总是犹如鸭子划水,不疾不徐,又似无太多的运作,彷彿一切都水到渠成,人生际遇在她身上,经常这样看似绝无可能,然而到头来又顺理成章,用老子的「上善若水」来形容她是最适切不过了。
她是一个不太争取,却往往心想事成的人。生长在相当传统的鹿港小镇,一个极度保守的道教世家,虽然选读中文系,却又独自飘洋过海到离家数千里的浪漫国度,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嫁了个小他几岁的法国辫子男孩。这一切都是极度的挑战。
可未经任何强烈争取,时间和亲人的爱护包容化解了国界文化的阻力,瑞瑄获得整个家族的祝福,在鹿港小镇办了一场传统有趣的婚礼,而那位法国女婿还只能用微笑和老丈、丈母娘沟通。
水一般温柔的个性,从小就给瑞瑄无坚不化的顺境,集父母宠爱于一身,可毫无娇气,即便是后来任职人人称羡的旅游记者,她总展现亲和柔美的特质,成为旅游业界人缘极佳的记者;而对艺术文学的爱好和旅游世界开拓心灵视野的憧憬,让她的生命和法国的浪漫情愫巧妙连结,也註定她情定法国的因缘。
从中文系学生成为精通法语的翻译者,而后走遍法国乡野,以东方人的眼光检视法国山居岁月,并且以法国媳妇、台湾子女的心情体会异国风情,再用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写下文化的流动、生活的足迹、自然的律动。
我只能说,瑞瑄不断的在创造生命奇蹟,发挥她柔弱外貌下的无限潜能。
同样是旅游记者,我没有她探索人生的勇气,更没有她无坚不摧的韧性,也没有她的文采。在法国这个看似浪漫,其实不易理解的国度,瑞瑄用写意自然的笔触,带着读者遨游法国乡村,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再次展现她水一般的魅力,轻轻触动每位读者的心灵。
这本《法国,山居生活》的书名一出来,就让我这种对异国乡村生活充满憧憬的台湾读者,心头泛起一股暖意。法国,一个光听名字就自带浪漫滤镜的国度,而“山居生活”更是把这种浪漫拉到了最贴近土地、最朴实的层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将山林的静谧、土地的芬芳、以及法式生活中的悠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光是想象在法国阿尔卑斯山麓,清晨被鸟鸣唤醒,推开窗户就是一片翠绿的山峦,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气,或许还有远处牛铃叮当的声音,这种画面感就已经足够让人神往。我想,这本书一定会带我经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我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沉浸在那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上。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描绘出法国山区的四季变化,春天百花争艳,夏天绿意盎然,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每一种景色都应该有它独特的故事和韵味。同时,我也很好奇,在这样的山居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是否有关于当地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的描写?这些细节,往往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部分。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可能还会穿插一些关于法国美食的篇章,那些用当地新鲜食材烹饪出的美味佳肴,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次精神上的栖息,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生活,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个书名,就像一阵来自遥远山谷的清风,立刻吹散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都市疲惫。我在台湾,每天与电脑屏幕、手机讯息为伍,内心深处对那种缓慢、宁静、贴近土地的生活方式,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这本书,仿佛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承诺了一个可以让我暂时逃离现实、沉浸其中的奇妙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捕捉到法国山居的精髓的?是那些古老的石砌房屋,静静地伫立在山坡上,诉说着悠久的历史?还是说,作者更擅长描绘那壮丽的自然景致,比如清晨时分,阳光如何轻轻唤醒沉睡的山峦,又或者是傍晚时分,晚霞如何为整个山谷披上一层温暖的色彩?我尤其好奇“生活”二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山居生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粹?是与家人朋友围炉夜话的温馨?还是说,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所领悟到的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我渴望在书中找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那些能让我感受到生命本真的美好,让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仅仅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对那份宁静与诗意的向往。作为一名在台湾的普通上班族,每天被工作压力和都市的喧嚣所裹挟,我对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想象。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想世界的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法国山居的那份独特的氛围的?是那些古老的小镇,石板铺就的街道,古朴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时光?还是说,作者更侧重于描绘山峦间的自然风光,比如清晨被薄雾笼罩的山谷,又或者是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色彩?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地展现“生活”本身。山居生活,不仅仅是风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作者是如何描绘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他们的作息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耕种、收获,并以此为生?他们是否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并在现代生活中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那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让我体会到在简单朴实中蕴含的深层幸福。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几个字,像一道温柔的呼唤,瞬间拨动了我这个在台湾长期沉浸于都市节奏中的人的心弦。我一直对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向往,而“法国山居”更是将这份向往推向了极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逃离”,一次对理想生活的预演。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法国山居那份独有的浪漫与诗意的?是那些在山坡上静静伫立的古老农舍,墙壁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还是说,作者更侧重于捕捉山间自然的灵动之美,比如清晨时分,薄雾如纱般笼罩着山峦,又或者是傍晚时分,夕阳将整个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金黄?我尤其想深入了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究竟是怎样的模样?是那种遵循四时节令,感受土地气息的纯粹?是与家人朋友围炉而坐,分享日常点滴的温馨?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体会到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一种更加贴近生命本真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我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灵感和力量。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个书名,就像一把钥匙,轻轻一敲,就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的渴望。作为在台湾生活多年的我,每天穿梭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之间,总会时不时地幻想,如果能逃离这一切,到一个充满绿意和宁静的地方,那该有多好。这本书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充满好奇。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笔下的法国山居,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是那种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老村落,石头砌成的房屋,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瓦片,与周围的山峦融为一体?还是说,更偏向于描绘那片纯粹的自然风光,比如清晨时分,山谷中弥漫的薄雾,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又或者是夜晚,漫天繁星点缀着深邃的夜空?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生活”的内涵。山居生活,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偏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作者是如何展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他们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是否有关于当地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描写?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体验那种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细微美好的过程,让我重新思考“幸福”的定义。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几个字宛如一股清流,瞬间击中了在都市水泥丛林中奔波已久的我的内心深处。我总觉得,我们现代人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而“山居生活”这四个字,恰恰提醒了我,生命中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电影里那些经典场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或是比利牛斯山脉深处古朴的小村庄,空气中弥漫着阳光、泥土和植物的混合气息。我好奇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种独特氛围的?是透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清晨的薄雾,还是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傍晚的余晖?我期待书中能有对当地自然风光的细致刻画,比如那些蜿蜒的山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甚至是隐藏在山间的野花野草,它们在作者笔下会是怎样的鲜活与动人?此外,“生活”二字也至关重要,我不仅仅想看风景,更想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日常起居是怎样的?他们如何与这片土地建立深刻的连结?有没有一些关于当地古老习俗、传统工艺的介绍?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是否能体会到一种更缓慢、更从容的人生哲学?我想,这本书或许能提供给我一些关于“慢生活”的灵感,让我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安适。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法国,山居生活》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个对欧洲田园风光情有独钟的台湾读者,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体验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将我带入了一个梦境,一个被法国山峦环绕,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的隐秘角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法国山居的独特魅力的?是那种古老的石屋,屋顶爬满了青苔,窗户旁盛开着鲜艳的鲜花,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还是说,作者更侧重于描绘山间的自然风光,比如晨曦初露时,山峰被染成金色,又或者是夕阳西下时,群山笼罩在一片温柔的橙色光晕中?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描写当地人的生活细节。比如,他们是如何耕种和收获的?他们的餐桌上会有哪些充满地方特色的食物?他们是否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下来?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幅画面: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自家的小花园里,品尝着刚采摘的新鲜水果,听着远处传来的牧羊曲,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那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是不是就是作者所要传达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法国山居的介绍,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几个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早已波澜不惊的内心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生活在台湾,每天都被信息洪流和快节奏的生活裹挟着,总渴望能有一种方式,让我暂时逃离这一切,去寻找一种更本真、更宁静的生活。这本书,正是那个我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我充满好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法国山居那种独特的韵味的?是那些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老城堡,还是说,是那些依偎在山坡上的温馨小屋,屋顶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我更想知道,在这样的山居之中,“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形态?是否充满了各种手工的乐趣,比如烘焙面包,酿造美酒,又或者是在自家的小花园里辛勤耕耘?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那种顺应天时地利,享受简单生活的美好。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远足,一次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探索。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个书名,就像一剂温柔的良药,瞬间治愈了我因都市生活而产生的浮躁与疲惫。我在台湾,每日与钢筋水泥为伴,对那片远离尘嚣、被自然拥抱的山居生活,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法国的山野风情与质朴的生活气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是那些依山而建的古老村落,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还是说,作者更擅长捕捉山间四季变幻的美景,从春日的嫩绿到冬日的皑皑白雪,每一帧画面都充满诗意?我尤其好奇,在这样的山居环境中,“生活”又是怎样的模样?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粹与自在?是与邻里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连接?还是说,在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中,所领悟到的某种人生智慧?我渴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人情味和自然气息的世界,让我感受到那种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评分《法国,山居生活》这个书名,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法国乡村画卷,瞬间吸引了同样渴望慢生活、亲近自然的台湾读者——也就是我。每天在城市的高楼间穿梭,总觉得生活少了一份温度,少了一份宁静。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解药,一个能让我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美好田园风光中的契机。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法国山居那种独特的魅力?是那种古老的石头房子,墙壁上爬满了常春藤,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还是说,作者更侧重于描绘山间的自然景致,比如清晨时分,薄雾在山谷间缭绕,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特别关注书中对“生活”本身的描绘。山居生活,不仅仅是住在山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作者是如何展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他们的一日三餐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与土地建立连接,从大自然中获取所需?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那种简单却美好的生活方式,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重新点燃对生活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