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共同创作的作品---〈四艺四器〉、〈桐花落点心盘〉与〈蝶舞削皮刀〉这些生活器物,透过呈现多张大幅图片,并详述每件作品发想概念与设计转换的历程。
〈四艺四器〉包含书器、花器、茶器与香器,展现出优雅、朴实、恬静的人文精神,以及中国文化中抽象的感性意识,透过使用〈四艺四器〉的过程,让人们可以从忙碌的生活中放松---在插花、泡茶、焚香、画画的仪式中完成静心的自我沉淀,呈现事物根本的减法美学。从五感体验中完成自我的觉受与自我对话,借由眼耳鼻舌身意进入情境的完成。点心盘与削皮刀则是异于一般产品的设计思维方式,让历史成为背后创作的起源,将故事转化成美丽的纹饰,导入手作染绘,使冰冷的器物有了温暖的想像。
一件件手作器物的颜色、纹理、造型,经过有意识安排佈局,呈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这些器物是艺术品,更是实用的物品,就如同美学大师蒋勋在推荐序中对美术一词的解释:「『美』是精神内涵,『术』是技术。」将美学展现在具体器物上,让美学不在只是学问,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书特色
.从一张饭桌上诞生的台湾顶尖金工工作室,《器.手作─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除了是多年创作的集结,更纪录台湾金属工艺文创产业的萌芽与茁壮,堪称现正当红的文创产业先驱者。
.美学大师蒋勋专文推荐。
作者简介
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成员简介
陈煜权
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专职创作
伦敦建筑联盟(AA)建筑系,建筑设计
金属工艺创作、复合材料创作,专长从复合材料与结构设计观念发展金属工艺。
杨夕霞
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专职创作
台南艺术学院应用艺术研究所,金工创作硕士
金属工艺创作、物件创作、公共艺术,是台湾具代表性的金属锻敲艺术家。
曾永玲
朝阳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专任助理教授
奥瑞冈大学应美所,珠宝设计与金属制作硕士
金属工艺创作、饰品设计、公共艺术,深耕于金属工艺设计与首饰设计与创作。
萧明瑜
朝阳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专任讲师
纽约Pratt设计及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
产品设计、文化商品企划设计、设计与文化符号研究,将文化象征语汇带入金属设计。
热情使一切发生得理所当然。
一个想以金工为志业的人,一个学建筑但喜欢动手作物的人,一个总是说不错不错做产品设计的人,后来再加上一个不太爱说话但善于用铁鎚敲金属的人,再后来更加上许多想学金工的人,于是形成今天「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的样子。曾永玲、陈煜权、萧明瑜、杨夕霞四个人的专业领域虽然不同,但却能在设计理念、艺术创作观念、理想上互相激盪,并且经常透过计画案的执行,了解彼此的不同以及需要互相补足与依慰的地方。工作室经营得像俱乐部,因为聚集共同的喜好---因手作金工、享受美食而结合。
【ZAMAMA的履历】
展览
2009/10/31-12/10「Connecting金工联展。随艺─ZAMAMA金属物件工作室创作展」,东海艺术中心
2009/10/02-10/18「2009第7届台湾设计博览会」,台中文化创意园区
2009/09/17-09/20「南京名品交易会」,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09/09/04-09/08「巴黎国际家具家饰展」,巴黎Paris-NordVillepinte
2009/06/03-06/05「国际家居生活设计展─台湾工艺形象馆」,日本东京有明国际展览场
2008/09/15-11/02「上菜啰!」,台湾艺术.设计与建筑展演中心
2008/10/04-10/16「第五届台湾设计博览会」,台南萧(土龙)文化园区
2008/09/09-09/13法国巴黎家饰展
2008/06/14-07/06「Enlarge」展览,台湾艺术.设计与建筑展演中心
2007/12台湾工艺节,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7/10/13-11/10「认识金属工艺-知识、技术与作品」展,台湾艺术.设计与建筑展演中心
2007/02/03-02/16「新金属工艺展」ZAMAMA金工坊及台南艺大应用所金属工艺创作组联展,台湾艺术.设计与建筑展演中心
2007「ZAMAMA的金属样貌」,台湾艺术.设计与建筑展演中心
2006/12台湾工艺节,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6/01/31-02/12女人香女人街,台湾国立美术馆
2005/12/09-12/11台湾工艺节,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5/10/16-10/30「第三届台湾设计博览会」,高雄县卫武营
2004/11-12/05「第二届台湾设计博览会」,宜兰运动公园
执行和参与计画
2009/02-/12生活四艺的文化商品研发、制造与行销,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艺文产业补助
2009/04-/12科技美学新工艺─金工MIT计画,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9/08-/12产业文化资产老宝贝.新创意推广行销计画,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
2009/09-/10346蒸汽机车及人物造型之创意商品,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9/07-/12虎糖小站文创商品设计,志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林县文化处
2008/10-/12东糖文化商品设计及制造,台糖公司台东区处
2008/07-/12总爷文化商品设计制作与行销,台南县政府文化处
2008/03-/11盐业文化商品设计制作与行销案,台南县政府文化处
2008/03-/11「2008金工创作国际交流─前进国际舞台菁英计画」,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8/02-/12「花茶书香-生活四艺,品味茶席组」97年度「数位文化内容加值推广案」商品开发计画
2007/11-/12陶瓷削皮刀设计,工业技术研究院
2007/05-/11「金属工艺深耕与发展计画」,台湾生活工艺运动,地方特色工艺辅导,2007社区工艺扶植计画
2007/07-/11「葫芦新食趣」,聚焦「台湾原味」食趣设计案。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4/09-/11经济部工业局93年度「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推动计画」,「将手染技法、图像转印结合工业用之铝阳极氧化处理,应用于器物与饰品之创意设计」,小雨的儿子公司
2004/09-/11经济部工业局93年度「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推动计画」,「将钢索应用至园艺植栽用品之研发设计案」,通益钢缆公司
2003/10-/11经济部工业局92年度「创意设计发展计画」。「手工艺结合银饰与流行素材(精油)之商品开发案」,布啰唆有限公司
05推荐序
07生活器物
08蝶舞削皮刀
18桐花落点心盘
30书器
40花器
50茶器
62香器
77文化符码设计转换
79设计的转变
80文化与设计
81文化符码
82创作应用
89关于ZAMAMA
90共同经营梦想的实践
95主要成员简介
96ZAMAMA的履历表
推荐序
「器」「匠」知心
蒋勋
ZAMAMA是四位年轻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驻在台中旧酒厂里的工作空间。我去过好几次,一直印象深刻。
曾经在中部大学任教多年,创立中部第一个美术系,但是多年来,对于「美术」这个名称还有许多困惑。
中国的传统社会,在唐宋之间,已经形成强大的文人阶级。文人长达一千年,主导美术动向,开创文人画水墨意境,成就优雅的文人美学。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原来强大的民间工艺传统受到压抑。从上古时代开始,一直主导中国美术的玉石、陶瓷、青铜金属、丝绣染织、木雕泥塑,优秀精致的工匠传统,在文人画一面倒的「意境」美学中被斥为「匠气」。──「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清代文人画导师邹一桂在他的着作「小山画谱」中的句子,或可说明近代工匠传统没落的一斑。
「美术」一辞,原来就涵盖两个概念。「美」是精神内涵,「术」是技术。文人画的强调精神性,其实是对的。但因此压抑阻碍了「技术」的发展,使「美」失去物质技术的基础支撑,连带使精神性的追求也落于空洞贫乏。
ZAMAMA的成员在工作室里实验陶瓷、金属、染色,他们让我想到周礼「考工记」里的「攻金之工」「刮磨之工」「抟埴之工」「攻木之工」「设色之工」「攻皮之工」,两千年前的工艺分类,在今日的工作室中见到生机。
这些年轻的现代「工匠」却不再只是被文人压抑的「匠气」,他们阅读哲学文学,聆听音乐,关心现代艺术的各种表现,最后,回到生活,为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创造可以具体实现的「器」。可以结合书写的书器、赏玩花卉的花器、可以结合餐饮的食器,可以焚香静坐的香器。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考工记」对「工匠」的定义,仍然是这四位有「器」「匠」知心的朋友可以长久在一起的原因吧。
──蒋勋2009年12月3日于八里乡
我一直覺得,能夠將日常的物品,賦予藝術的靈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就是這樣一個讓我驚豔的存在。他們的金屬物件,總是在簡約的線條中,透露著不凡的質感,而且總能巧妙地融入生活,讓人愛不釋手。《器.手作: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這本書,我預期會是一場關於「美學」與「實用」的饗宴。我非常想知道,ZAMAMA是如何在創作的過程中,去思考「器」的「功能性」與「美感」之間的平衡點。是先有功能,再追求美學;還是美學是靈感的起點,進而衍生出具體的用途?我也對「手作」的溫度與金屬的冰冷,如何巧妙地結合,感到非常好奇。書裡會不會有一些關於材質選擇、製作工藝的知識分享?我想,對於喜歡手作、熱愛生活的人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金屬物件的欣賞指南,更可能是一本啟發創作靈感的寶典。
评分哇!看到《器.手作: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這本書名,心裡就湧起一股暖流。ZAMAMA,這個名字對許多台灣熱愛手作、關注生活品味的人來說,早就不陌生了。他們家的金屬物件,總是有種樸實卻又精緻的魔力,好像承載了手作人溫度的溫度,也默默地為生活增添了一份療癒感。光是想像一下,書裡會不會收錄那些在ZAMAMA工作室裡,燈光灑落在黃銅、銀飾上的溫柔光澤?會不會有細膩的步驟拆解,讓我們這些對金工一竅不通的讀者,也能窺見那些充滿巧思的設計是如何誕生的?我特別期待看到他們如何透過不同的金屬媒材,去詮釋「器」這個概念,是日常的餐具、是裝飾的擺件,還是承載記憶的信物?書中會不會有一些關於金屬材料本身的知識,像是不同金屬的特性、它們的氧化過程,以及如何去保養這些需要細心對待的物件?總之,這本書名本身就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想像空間,讓人迫不及待想翻開,一探究竟。
评分看到「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這幾個字,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個充滿陽光、木質調,然後有著閃閃發光金屬物件的畫面。這家工作室給我的感覺,總是有種溫柔的職人精神。我猜想,《器.手作: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這本書,一定會充滿許多關於「時間」的積累。金屬物件的創作,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打磨、拋光,去等待金屬本身的質地展現出來。書裡會不會有一些關於時間、關於等待、關於耐心這些主題的探討?我對ZAMAMA的創作過程非常好奇,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從一個靈感,一步步把它變成一件具體的金屬物件的。書裡會不會有手稿、草圖,或者是不同階段的製作過程的照片?我非常喜歡那些有故事的物件,所以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看到ZAMAMA物件背後的故事,它們的靈感來源,或者是一些小小的「意外」如何變成獨特的亮點。
评分我對「器」這個字,一直有一種很深的情感。它不只是物品,更是一種承載,一種連結。而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正是用金屬這種堅韌又溫潤的材質,在「器」的世界裡,構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景。我猜想,《器.手作: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器」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如,一件精緻的金屬飾品,如何成為個人品味的延伸;一個設計簡約的餐具,又如何在餐桌上創造溫馨的氛圍。我尤其期待看到書中對於「手作」的詮釋,它是否代表著一種反璞歸真的態度,一種對機械化生產的質疑,還是一種對「獨特」的追求?我想,ZAMAMA的金屬物件,一定有很多關於「細節」的學問,可能是一個轉角的處理,可能是一個紋理的刻劃,這些都會在書中得到詳盡的展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重新審視身邊的「器」,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屬於自己的「器」。
评分說實話,我對「金屬物件」這個詞一直有點距離感,總覺得它似乎離我的日常生活有點遙遠,偏向於精緻、昂貴的收藏品。但ZAMAMA這個品牌,卻能用一種非常親切、接地氣的方式,把金屬物件帶到我們身邊。我很好奇,《器.手作: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這本書,會不會打破這種既定印象?會不會展示一些更貼近生活、更實用的金屬器物,像是別緻的鑰匙圈、簡約的飾品收納盤,或者甚至是為特定功能而設計的工具?我特別想知道,在ZAMAMA的創作理念裡,「手作」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機械製造無法取代的溫潤感,還是獨一無二的瑕疵美?書裡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器」的哲學,像是如何透過物件來提升生活品質,或者如何從物件中尋找人生的儀式感?我也很好奇,ZAMAMA這個工作室,在創作的過程中,是如何去平衡設計的美感與實用的功能性?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我一直很想了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