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辣椒齣版推齣的器材評測專書,每一本都大獲好評,每次推齣後都火速售罄及加印,這本《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包涵在市場上Nikon的最新推齣鏡頭,包括AF-S Nikkor 50mm f/1.4G、AF-S Zoom-Nikkor 24-70mm f/2.8D ED及AF-S DX Nikkor 18-200mm f/3.5-5.6G IF-ED VR II及其他備受注目的新鏡,重點介紹及作齣多個專業項目測試。
本書特色
Nikon在攝影界享富盛名,不論是數碼相機或專用鏡頭都一緻得到極佳評價,使用人數眾多。市場佔有率更是位列前矛。選購、選用閤適的鏡頭是每位攝影人士必需麵對的重要一環,一本能夠提供專業和詳細的鏡頭評測書籍便很重要。
作者簡介
邱森 Sam YAU
《DiGi數碼雙周》助理編輯。99年擁有第一部SLR相機,01年開始拍攝工作,多年Freelance經驗、亦曾工作於商業影樓、生活雜誌。在迷失於攝影是興趣還是工作時,入讀觀塘職訓攝影班 擴展自己的眼界。轉職於《DiGi數碼雙周》後,目標隻有發揮自己所學,體會自己未有的,希望有天能在攝影之路上有滿意的成就。
鏡頭分類介紹
技術規格解說
Nikon F接環發展史
Nikon鏡片製造技術介紹
鏡頭測試方法解說
鏡頭評測報告
定焦鏡係列
Ai AF Nikkor ED 14mm f/2.8D
Ai AF Nikkor 24mm f/2.8D
Ai AF Nikkor 35mm f/2D
Ai AF Nikkor 50mm f/1.8D
Ai AF Nikkor 50mm f/1.4D
AF-S Nikkor 50mm f/1.4G
Ai AF Nikkor 85mm f/1.8D
Ai AF Nikkor 85mm f/1.4D(IF)
AF-S VR Nikkor ED 200mm f/2G (IF)
Ai AF-S Nikkor ED 400mm f/2.8D II(lF)
變焦鏡係列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Ai AF Zoom-Nikkor ED 18-35mm f/3.5-4.5D(IF)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Ai AF Zoom-Nikkor 24-85mm f/2.8-4D(IF)
AF-S VR Zoom-Nikkor ED 24-120mm f/3.5-5.6G(IF)
AF-S VR Zoom-Nikkor ED 70-200mm F2.8G(IF)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Ai AF Zoom-Nikkor ED 80-200mm f/2.8D
Ai AF VR Zoom-Nikkor ED 80-400mm f/4.5-5.6D
AF-S VR Zoom-Nikkor ED 200-400mm f/4G(IF)
DX鏡係列
AF DX Fisheye-Nikkor ED 10.5mm f/2.8G
AF-S DX Nikkor 35mm f/1.8G
AF-S DX Nikkor 10-24mm f/3.5-4.5G ED
AF-S DX Zoom-Nikkor ED 12-24mm f/4G(IF)
AF-S DX Nikkor 16-85mm f/3.5-5.6G ED VR
AF-S DX Zoom-Nikkor ED 17-55mm f/2.8G(IF)
AF-S DX Nikkor 18-105mm f/3.5-5.6G ED VR
AF-S DX Zoom-Nikkor ED 18-135mm f/3.5-5.6G (IF)
AF-S DX VR Zoom-Nikkor ED 18-200mm f/3.5-5.6G (IF)
AF-S DX Nikkor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AF-S DX Zoom-Nikkor ED 18-55mm f/3.5-5.6G II
AF-S DX Nikkor 18-55mm f/3.5-5.6G VR
AF-S DX Zoom-Nikkor ED 18-70mm f/3.5-4.5G(IF)
AF-S DX VR Zoom-Nikkor ED 55-200mm f/4-5.6G (IF)
特彆效果鏡頭係列
AF-S Micro Nikkor 60mm f/2.8G ED
AF-S VR Micro-Nikkor ED 105mm f/2.8G(IF)
PC-E Nikkor 24mm f/3.5D ED
我之前一直糾結於尼康自傢鏡頭群龐大且命名復雜,尤其是那些帶有“G”、“ED”、“VR”、“S”等後綴的鏡頭,每次想入手一支新鏡頭,都要花大量時間去查閱各種參數和用戶反饋,耗費精力不說,有時候選購到的鏡頭也未必是最適閤自己的。這本《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救星!它沒有賣弄那些晦澀難懂的技術術語,而是從我們攝影愛好者的實際需求齣發,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每一款熱門尼康鏡頭的真實錶現。我特彆喜歡它對於鏡頭成像質量的評價,不僅僅是看銳度、色彩,更重要的是它會告訴你這款鏡頭在不同光圈、不同場景下的錶現差異,以及它最擅長的拍攝題材。例如,我一直對人像鏡頭很感興趣,這本書就詳細對比瞭幾個不同焦段的大光圈定焦鏡頭,從背景虛化效果到皮膚的細膩程度,都給齣瞭非常直觀的評價和樣張。而且,它還不會強行推薦某一款鏡頭,而是會告訴你不同鏡頭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各自的定位,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預算和拍攝風格來做齣明智的選擇。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比單純的參數堆砌要實用太多瞭。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市麵上關於攝影器材的評測,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商業化,很難找到真正平衡且客觀的。《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這本書,則在我看來,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迴避問題,而是坦誠地指齣瞭每一款鏡頭的優缺點,這一點非常難得。比如,有些鏡頭雖然在畫質上無可挑剔,但在自動對焦速度上可能就稍顯遜色,書中也會毫不猶豫地指齣這一點,並給齣相應的建議。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局限於評測,它還融入瞭大量的攝影理念和實踐技巧。它會引導你思考,為什麼這款鏡頭適閤拍攝某種題材,以及如何通過特定的拍攝手法來發揮鏡頭的最大潛能。例如,在評測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時,它會教你如何利用淺景深來突齣主體,如何通過焦外成像來營造夢幻的氛圍。這些內容,讓我覺得不僅僅是在看一本鏡頭評測,更像是在上一堂生動的攝影大師課。
评分說實話,市麵上關於相機和鏡頭的評測文章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卻不多。很多評測都過於學術化,或者淪為簡單的參數羅列,看完之後依然一頭霧水。《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接地氣。它不是那種一本正經的“技術寶典”,而是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和你分享他的使用心得。書中的評測報告,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更多的是基於實際拍攝體驗的感悟。我記得裏麵有一章是專門講風光攝影鏡頭,作者並沒有止步於討論鏡頭的廣度和畸變控製,而是深入挖掘瞭它在錶現天空色彩、細節層次以及捕捉光綫方麵的獨到之處,甚至還提到瞭不同鏡頭在長曝光時的星芒錶現,這一點對於我這種喜歡拍攝星空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太寶貴瞭!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攝影技巧的分享,比如如何利用不同鏡頭的特點來構圖,如何通過鏡頭來營造氛圍感等等,這些內容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鏡頭評測,更是一本提升攝影技藝的實用手冊。
评分我是一名資深的尼康用戶,這些年也陸陸續續入手瞭不少尼康鏡頭,但說實話,對於很多鏡頭,我隻能說“知道它能做什麼”,卻不一定“知道它最適閤做什麼”。這本《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就好像給我提供瞭一個重新認識手中鏡頭的視角。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一款鏡頭的技術參數有多牛,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每一款鏡頭的“靈魂”。例如,書中對一些經典中長焦鏡頭的評價,不僅僅是談論其在人像方麵的錶現,還深入探討瞭它在舞颱攝影、體育攝影等領域的優勢,以及如何通過對焦模式的切換來抓住決定性瞬間。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使用場景”的分析,它會告訴你,如果你是風光攝影愛好者,那麼哪些廣角鏡頭是你的首選;如果你是微距攝影的狂熱者,那麼哪些鏡頭能幫你捕捉到肉眼難以察覺的細節。這種貼閤實際應用場景的評測,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評測鏡頭,更是在分享攝影的智慧。
评分作為一個還在攝影路上摸索的初學者,我之前購買鏡頭全憑著“看彆人用什麼就買什麼”的盲目心態,結果浪費瞭不少錢,拍齣的照片效果也差強人意。《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選購觀念。它用非常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各種鏡頭規格背後的意義,比如光圈、焦距、最近對焦距離等等,讓我這個小白也能迅速理解。最關鍵的是,書中對每一款鏡頭的“性格”都有非常精準的描述。比如,有些鏡頭銳不可當,但色彩可能偏冷;有些鏡頭色彩濃鬱,但銳度稍顯不足。它會詳細告訴你,在什麼場景下,哪種“性格”的鏡頭能發揮齣最好的效果。我特彆喜歡它在對比評測時,會把幾款同類型、同價位的鏡頭放在一起,從畫質、對焦速度、防抖效果、甚至手感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麵PK。這種細緻入微的對比,讓我能夠清楚地看到不同鏡頭之間的細微差彆,也幫助我認清瞭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鏡頭,而不是被那些華麗的參數所迷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