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辣椒出版推出的器材评测专书,每一本都大获好评,每次推出后都火速售罄及加印,这本《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包涵在市场上Nikon的最新推出镜头,包括AF-S Nikkor 50mm f/1.4G、AF-S Zoom-Nikkor 24-70mm f/2.8D ED及AF-S DX Nikkor 18-200mm f/3.5-5.6G IF-ED VR II及其他备受注目的新镜,重点介绍及作出多个专业项目测试。
本书特色
Nikon在摄影界享富盛名,不论是数码相机或专用镜头都一致得到极佳评价,使用人数众多。市场佔有率更是位列前矛。选购、选用合适的镜头是每位摄影人士必需面对的重要一环,一本能够提供专业和详细的镜头评测书籍便很重要。
作者简介
邱森 Sam YAU
《DiGi数码双周》助理编辑。99年拥有第一部SLR相机,01年开始拍摄工作,多年Freelance经验、亦曾工作于商业影楼、生活杂志。在迷失于摄影是兴趣还是工作时,入读观塘职训摄影班 扩展自己的眼界。转职于《DiGi数码双周》后,目标只有发挥自己所学,体会自己未有的,希望有天能在摄影之路上有满意的成就。
镜头分类介绍
技术规格解说
Nikon F接环发展史
Nikon镜片制造技术介绍
镜头测试方法解说
镜头评测报告
定焦镜系列
Ai AF Nikkor ED 14mm f/2.8D
Ai AF Nikkor 24mm f/2.8D
Ai AF Nikkor 35mm f/2D
Ai AF Nikkor 50mm f/1.8D
Ai AF Nikkor 50mm f/1.4D
AF-S Nikkor 50mm f/1.4G
Ai AF Nikkor 85mm f/1.8D
Ai AF Nikkor 85mm f/1.4D(IF)
AF-S VR Nikkor ED 200mm f/2G (IF)
Ai AF-S Nikkor ED 400mm f/2.8D II(lF)
变焦镜系列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Ai AF Zoom-Nikkor ED 18-35mm f/3.5-4.5D(IF)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Ai AF Zoom-Nikkor 24-85mm f/2.8-4D(IF)
AF-S VR Zoom-Nikkor ED 24-120mm f/3.5-5.6G(IF)
AF-S VR Zoom-Nikkor ED 70-200mm F2.8G(IF)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Ai AF Zoom-Nikkor ED 80-200mm f/2.8D
Ai AF VR Zoom-Nikkor ED 80-400mm f/4.5-5.6D
AF-S VR Zoom-Nikkor ED 200-400mm f/4G(IF)
DX镜系列
AF DX Fisheye-Nikkor ED 10.5mm f/2.8G
AF-S DX Nikkor 35mm f/1.8G
AF-S DX Nikkor 10-24mm f/3.5-4.5G ED
AF-S DX Zoom-Nikkor ED 12-24mm f/4G(IF)
AF-S DX Nikkor 16-85mm f/3.5-5.6G ED VR
AF-S DX Zoom-Nikkor ED 17-55mm f/2.8G(IF)
AF-S DX Nikkor 18-105mm f/3.5-5.6G ED VR
AF-S DX Zoom-Nikkor ED 18-135mm f/3.5-5.6G (IF)
AF-S DX VR Zoom-Nikkor ED 18-200mm f/3.5-5.6G (IF)
AF-S DX Nikkor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AF-S DX Zoom-Nikkor ED 18-55mm f/3.5-5.6G II
AF-S DX Nikkor 18-55mm f/3.5-5.6G VR
AF-S DX Zoom-Nikkor ED 18-70mm f/3.5-4.5G(IF)
AF-S DX VR Zoom-Nikkor ED 55-200mm f/4-5.6G (IF)
特别效果镜头系列
AF-S Micro Nikkor 60mm f/2.8G ED
AF-S VR Micro-Nikkor ED 105mm f/2.8G(IF)
PC-E Nikkor 24mm f/3.5D ED
作为一个还在摄影路上摸索的初学者,我之前购买镜头全凭着“看别人用什么就买什么”的盲目心态,结果浪费了不少钱,拍出的照片效果也差强人意。《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选购观念。它用非常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各种镜头规格背后的意义,比如光圈、焦距、最近对焦距离等等,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迅速理解。最关键的是,书中对每一款镜头的“性格”都有非常精准的描述。比如,有些镜头锐不可当,但色彩可能偏冷;有些镜头色彩浓郁,但锐度稍显不足。它会详细告诉你,在什么场景下,哪种“性格”的镜头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我特别喜欢它在对比评测时,会把几款同类型、同价位的镜头放在一起,从画质、对焦速度、防抖效果、甚至手感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PK。这种细致入微的对比,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镜头之间的细微差别,也帮助我认清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镜头,而不是被那些华丽的参数所迷惑。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市面上关于摄影器材的评测,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商业化,很难找到真正平衡且客观的。《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这本书,则在我看来,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坦诚地指出了每一款镜头的优缺点,这一点非常难得。比如,有些镜头虽然在画质上无可挑剔,但在自动对焦速度上可能就稍显逊色,书中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这一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评测,它还融入了大量的摄影理念和实践技巧。它会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款镜头适合拍摄某种题材,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拍摄手法来发挥镜头的最大潜能。例如,在评测一支大光圈定焦镜头时,它会教你如何利用浅景深来突出主体,如何通过焦外成像来营造梦幻的氛围。这些内容,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看一本镜头评测,更像是在上一堂生动的摄影大师课。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尼康用户,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入手了不少尼康镜头,但说实话,对于很多镜头,我只能说“知道它能做什么”,却不一定“知道它最适合做什么”。这本《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就好像给我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手中镜头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一款镜头的技术参数有多牛,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每一款镜头的“灵魂”。例如,书中对一些经典中长焦镜头的评价,不仅仅是谈论其在人像方面的表现,还深入探讨了它在舞台摄影、体育摄影等领域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对焦模式的切换来抓住决定性瞬间。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使用场景”的分析,它会告诉你,如果你是风光摄影爱好者,那么哪些广角镜头是你的首选;如果你是微距摄影的狂热者,那么哪些镜头能帮你捕捉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这种贴合实际应用场景的评测,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评测镜头,更是在分享摄影的智慧。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相机和镜头的评测文章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不多。很多评测都过于学术化,或者沦为简单的参数罗列,看完之后依然一头雾水。《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接地气。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技术宝典”,而是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和你分享他的使用心得。书中的评测报告,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更多的是基于实际拍摄体验的感悟。我记得里面有一章是专门讲风光摄影镜头,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讨论镜头的广度和畸变控制,而是深入挖掘了它在表现天空色彩、细节层次以及捕捉光线方面的独到之处,甚至还提到了不同镜头在长曝光时的星芒表现,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拍摄星空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摄影技巧的分享,比如如何利用不同镜头的特点来构图,如何通过镜头来营造氛围感等等,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镜头评测,更是一本提升摄影技艺的实用手册。
评分我之前一直纠结于尼康自家镜头群庞大且命名复杂,尤其是那些带有“G”、“ED”、“VR”、“S”等后缀的镜头,每次想入手一支新镜头,都要花大量时间去查阅各种参数和用户反馈,耗费精力不说,有时候选购到的镜头也未必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本《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救星!它没有卖弄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而是从我们摄影爱好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款热门尼康镜头的真实表现。我特别喜欢它对于镜头成像质量的评价,不仅仅是看锐度、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这款镜头在不同光圈、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差异,以及它最擅长的拍摄题材。例如,我一直对人像镜头很感兴趣,这本书就详细对比了几个不同焦段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从背景虚化效果到皮肤的细腻程度,都给出了非常直观的评价和样张。而且,它还不会强行推荐某一款镜头,而是会告诉你不同镜头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定位,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预算和拍摄风格来做出明智的选择。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单纯的参数堆砌要实用太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