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台湾历史大事年表」共有两面,每面都有其不同的阅读重点。
台湾的历史发展在大致上可以被区分成史前时代、三国至明代、国际竞争、郑氏治台、清领、日本殖民以及中华民国在台湾7个时期,由于每个历史事件发生时,都有各自的时间、执政者以及国号纪年,因此,常常会遇到「时间错乱、顺序颠倒」的麻烦,年表的正面是以国立编译馆「认识台湾」教科书为基础,将教科书中所提及的台湾历史事件一一抽出,再依事件发生时的「西元年」先后顺序条列编排,重新归类在这7个时期之下,对照每个时期执政者的轮替,若按照年表上的事件顺序阅读后,就可以清楚了解台湾历史发生当下的时代背景概念以及轻松釐清每一个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逻辑。
年表的背面内容则是以主题式的整理归纳为主,一共设定8个主题,有原住民14族分布图、明清行政区的沿革、清领时期的事件及影响、台湾的建置与沿革、清领时期的重要水圳、戒严时期的民主运动、历任正副总统、两岸互动等等。
此系列年表尚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外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三种。
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备考”的心态,想把台湾史的大致脉络梳理清楚。但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最让我称道的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大事年表”,而更像是一部“微观台湾史”。书中在描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非常注重描绘普通民众在历史洪流中的生活状态和命运。比如,在讲述荷兰人统治时期,书中描绘了早期汉人移民如何在陌生土地上开垦、生活,如何与原住民发生冲突与融合;在描写明郑时期,也涉及了士兵的军屯生活、商人的贸易活动;乃至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也提到了大陆新移民与本省籍居民之间的隔阂与适应。这些生动的个体故事,让冰冷的史料变得有温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历史是如何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的。这本书也给我很大的触动,是在于它对台湾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描绘。它不仅仅记录了关键的政治事件和人物,更展现了台湾社会各界为争取民主自由所付出的努力、经历的牺牲,以及最终的成就。读到这一部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坚韧与智慧,以及他们对民主价值的追求。这本书,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更深沉的敬意。
评分不得不说,《认识台湾历史大事年表》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事件的罗列,而是善于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长远影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台湾原住民历史的那部分描写。它不是简单地将原住民视为被殖民者“发现”的客体,而是着力展现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的文化、社会组织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书中通过对不同族群神话传说、祭祀习俗、生活方式的介绍,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原住民世界。在探讨近代台湾历史时,作者也展现了极高的学术视野,对每一次重大的政治、经济变动,都进行了多角度的审视。例如,书中在分析国民党政府来台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时,不仅仅强调了“十大建设”的成就,也探讨了其对台湾社会结构、阶层分化以及地方发展的长期影响。这种辩证的视角,让我对台湾的现代化进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它会引发你去思考,去追问,去连接,去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台湾,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评分这本《认识台湾历史大事年表》,说是年表,但读起来可一点都不枯燥。我一直觉得台湾的历史就像一本被层层翻阅的书,每一页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文化。这本书,就像一把金钥匙,轻轻拨开了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细节。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日治时期的那部分论述,不仅仅是罗列事件,而是深入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体系的建立,到城市规划的变迁,再到民众日常生活习惯的悄然改变,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它让我明白,那些看似遥远的殖民统治,其实是如何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战后国民党政府迁台的初期,所描述的社会动荡、经济重建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融合,也处理得相当到位。它没有回避那些敏感和复杂的时期,而是以一种客观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呈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挣扎与希望。读完这一部分,我仿佛能听到当年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安与期盼,感受到那个时代台湾人民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冰冷的记录,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台湾历史体验,它让我对这片土地的过去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不高,毕竟“年表”两个字听起来就比较学术,我比较喜欢轻松易读的书。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它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台湾漫长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变迁时,常常会穿插一些生动的细节和轶事。比如,在讲到明郑时期,书中不仅仅提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大军事行动,还详细描写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官员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有一些民间传说。这种“接地气”的写法,让我感觉历史人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能感受到海风吹拂,能听到市井的喧嚣。特别是关于清领时期,书中对不同族群的迁徙、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变化,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它让我明白了,我们今天台湾社会多元文化的根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历经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台湾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用“豁然开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一直对台湾的历史有些碎片化的认知,总觉得有些地方衔接不上,有些事情也说不清缘由。但《认识台湾历史大事年表》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清晰而连贯的历史长河。它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时,比如二二八事件,它能够以一种相对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呈现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不同历史叙事下的解读。它没有简单地将事件定性,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以及各方力量的博弈。书中对于战后台湾经济腾飞的描写,也打破了我一些刻板的印象。它不仅强调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成功,也揭示了其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比如代工产业的兴盛、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这种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多维度的台湾经济发展史。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对台湾的了解,从“看到”提升到了“理解”,从“知道”提升到了“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