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享作者过去二十余年在台湾主持人格九型工作坊的成果,是作者在亚洲讲授人格九型性格学的实际经验的结晶。
作者和一起合作的讲师们发现,人格九型并不受文化约束。二十余年之中,没有听见任何一位学员说:「西方人可以用,我们没办法用。」这种文化上的相容,或许因为人格九型本来发源自东方。此外,在台湾,人格九型对每一属型的男女学员都有同样帮助,可说没有性别差异。
本书对初次接触人格九型的读者将是有用的指南;对那些曾经接触过人格九型,现在愿意重温这门历久弥新宝贵智慧的读者,也同样有益。作者盼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获得提振和疗癒生命的选择。
探索人格九型是一段奇妙的终身旅程。我们欢愉地上路吧!
作者简介
柯德兰修女(Sister Theresa S. Kastner, MM)
柯德兰修是玛利诺女修会会士,1969年起在台湾服务。柯修女曾获教育学士学位,主修成人教育(Bachelor of Science in Education in Adult Literacy Education),并获牧灵研究硕士,领有人类关系与协助技巧证照(Master in Pastoral Studies with a certificate in Human Relations and Helping Skills)。她也在芝加哥罗耀拉大学牧灵研究所(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stitute of Pastoral Studies),完成人格九型初阶讲师认证课程。
柯修女从1987年起在台湾讲授人格九型课程,学员包括天主教修女、家庭主妇、高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社会工作者、企业人士、及其他专业人士等。她也曾在菲律宾和中国授课。
除了人格九型课程外,柯修女也是女性自我成长、沟通技巧与内在小孩日志等课程的讲师。她从1992年起在高雄夫妇恳谈会亲爱家庭协会服务。目前柯修女负责玛利诺女修会在美国的陶成计画。
译者简介
刘嘉玲
天主教基督服务团团员,原为执业会计师,退休后,全心事奉天主。译有《进入第三个千年的亚洲教会》、《心火熊熊─玛利诺修女们的故事》(光启文化)等作品。
序
引言
第一编──概观
第一章 热门问题
第二章 神的启示
第三章 如何开始
第四章 九型性格一览
第二编──探寻真我
用头领导:第五、六、七型
第五章 「给我时间想想!」
──第五型
第六章 「嗯,也许吧,可是万一……」
──第六型
第七章 「听起来不怎么好玩。」
──第七型
从心回应:第二、三、四型
第八章 「别担心,我来处理。」
──第二型
第九章 「每个人都爱赢的一队!」
──第三型
第十章 「没有人了解我!」
──第四型
以腹反应:第八、九、一型
第十一章 「为什么?因为我说了算!」
──第八型
第十二章 「随便怎样…」
──第九型
第十三章 「要做,就做对!」
──第一型
第三编──抉择生命之道
第十四章 领受宝物
第十五章 更具挑战的路
第十六章 一个数字,千种可能
附录
附录A、三个中心
附录B、几个练习
附录C、耶稣具备全部九种性格
附录D、九型人格祈祷词
参考书目
志谢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和生命觉醒。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同时也充满了爱。她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引导我们去面对内心深处的脆弱和不安,并鼓励我们拥抱真实的自我。我曾以为,认识自己就是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努力去放大优点、克服缺点。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自我认知,是去理解和接纳自己所有的面向,包括那些我们曾经试图隐藏起来的部分。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疗愈”的定义,它不是消除痛苦,而是与痛苦共处,并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让我更加平静、更加自在地生活的方式,而这本书,无疑为我指明了一条方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生命之道”,就在于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就在于我们如何去爱和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我愿意将这本书推荐给任何一个渴望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活出更精彩生命的人。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拿起这本书。市面上关于心理成长、人格分析的书籍实在太多了,我担心这本书又是一本“空中楼阁”式的理论大杂烩,或者充斥着一些陈词滥调。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巨大的。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同时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真诚和接地气。她没有卖弄深奥的术语,而是用最朴实、最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人格理论阐释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非评判性”的基调。无论你属于哪种类型,书中都会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去解读,让你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和被接纳的。这种感觉在现代社会是尤为珍贵的。我尝试着去识别自己以及身边人的“人格类型”,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它不仅仅是给别人贴标签,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为什么我们会以特定的方式去回应世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真正的成长并非在于改变自己,而在于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然后利用这种理解去活出更有力量、更真实的生命。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从一场混沌的迷雾中走了出来,看到了久违的阳光。这本书不是那种快速“治愈”的速食品,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心和投入。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试图去“修正”所谓的“人格缺陷”,而是强调了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力量,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接纳。我曾经对自己的某些特质感到十分困扰,甚至试图去改变它们,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让自己更加焦虑。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那些不被看见的角落,让我意识到,那些看似“问题”的地方,其实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书中提出的“疗愈之旅”的概念,也让我觉得非常治愈。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成长、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练习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尽管有时会遇到困难,但每次完成都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指引,在我气馁的时候给予鼓励,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探寻真我的道路上。
评分这本书我大概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翻开的,起初只是因为书名里“探寻真我”这几个字戳中了内心深处一点点被遗忘的渴望。我一向对那种能帮助人认识自己的工具类书籍抱有好感,但又担心它们过于理论化、空洞乏味。然而,从翻开第一页起,我就被一种温和而有力的叙述吸引住了。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框架,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同情心的语言,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描述,它们不是僵化的标签,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图景。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每个人内心最细微的挣扎和最珍贵的闪光点。我在阅读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在字里行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被理解、被看见的感觉,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常有。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它们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别人家的故事”,而是我身边可能存在,或者我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困境。作者没有直接给出“你应该怎么办”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条“生命之道”。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读书,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成长的深刻旅程。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在我阅读之前,我对“生命之道”这个概念,总觉得有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这本书通过对“人格九型”的深入剖析,将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疗愈之旅”。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她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触及人内心最深处的痛点,同时又能带来温暖和希望。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的某一刻,突然停下来,陷入沉思,然后恍然大悟,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打开了。书中关于“阴影面”的讨论,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我们往往只愿意看到自己光明的一面,却忽视了那些被压抑、被否定的部分。这本书勇敢地将这些“阴影”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感到羞愧,而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些阴影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是可以被整合和转化的。我尤其喜欢书中提供的各种练习和反思性问题,它们帮助我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走向更完整、更和谐的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