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题为《科技与中国社会》,乃借目前西方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的研究取迳,作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借镜,并图以此促进科技史和其他历史研究的对话。
本书的目标有五:
1.反对实证论的科学理性与线性进步的史观。
2.重视研究科技实作(practice)。
3.视科技为社会建构的产物。科技研究者不是独处于象牙塔中的天才,而是不断在同僚、体制、仪器和大自然之间穿梭,来往协调,以形成科技知识。
4.讨论科技知识和物件如何形塑社会并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待科技知识的生产。从科技知识的形成与扩散,检讨我们目前所身处的科技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应对这些科技知识。
5.反省科技本身的价值。不预设科技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极致,并指出科技的研究成果及其体制,不但用以控制自然,亦用以控制人群,成为支配者(国家、阶级、种族、性别)形塑特定秩序和常规标准的利器。
本书共收论文十篇,分别讨论上古宇宙观与天文星占、中国医学与数学的知识形构、宋代科技的实作和文化间的关系、明代的数学与社会及中国和其他文明间的科技交流。虽非未涵盖中国科技史的全部断代或议题,却指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方法。就议题方面而言,技术史、博物学、数术、帝国主义的扩张与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等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挖掘;方法方面,除了一般人已熟知的脉络化研究外,历史上的知识论和实作、书的历史与科技发展、科技知识与实作的跨地网络、科技知识和科技物与权力支配和反抗的关系等,都是本书试图拓展新思考方向。
经由复杂的历史个案,我们盼望读者与我们分享中国科技史的趣味,而不总是问:「为何中国科技落于西方之后」;并反思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文化与自我,而不只想着:「如何利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与提振国力」。
编者简介
祝平一
台湾台南县人;台湾大学商学系学士,清华大学历史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着有《汉代的相人术》、《说地》。研究兴趣:十七、八世纪中、西自然知识的交会与冲突,以及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场域中的运用与变迁。
延伸阅读
中国史新论 — 法律史分册
中国史新论 — 性别史分册
中国史新论 — 基层社会分册
《中国史新论》总序/王汎森
导言/祝平一
冯时:
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
一、天文考古学概述
二、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
三、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
四、结语
张嘉凤:
天事恆象 ─ 殷周至汉初天文占卜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一、前言
二、殷商至汉初天文的发展与转折
三、分野与天文占卜
四、结论
李建民:
古典医学的知识形式
一、问题意识 ─ 古史传说与知识传承
二、「禁方」时代 ─ 秘密的医疗技术
三、「依託」新论 ─ 知识的权威与系谱的重建
四、正典的胎动 ─ 授书仪式的式微及其意义
五、结论 ─「极端的中间」(radical middle)
林力娜(Karine Chemla):
从古代中国数学的观点探讨知识论文化
一、原始资料与文化要素
二、描述中国古代对于这些要素之实作与确定诠释的基础
三、结论:操作的?结合与知识论文化
傅大为:
从文艺复兴到新视野 ─ 中国宋代的科技与《梦溪笔谈》
一、一个宋代中国的文艺复兴?
二、以分别的「理」为原型、为主导的解释与理解
三、除魅、世俗化与日常经验性的兴趣
四、作为一松动而多元概念网络的对应宇宙论
五、余绪
毛传慧:
宋元时期蚕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一、有关宋元蚕书及蚕桑业的研究
二、宋元时期的蚕桑丝绸发展
三、宋元蚕书的背后
四、促使蚕桑技术发展的因素
五、结论
洪万生:
数学与明代社会:1368-1607
一、前言
二、文献回顾
三、明初教育制度与《永乐大典》之算学
四、吴敬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五、顾应祥与周述学
六、王文素与程大位
七、利息与牙钱等商业问题
八、数学、商业与社会
九、结论
张哲嘉:
占星术与中西文化交流
一、讨论范围的釐清:「天变占星术」与「宿命占星术」的区别
二、早期的中国「宿命占星术」
三、佛教与西洋占星术的东传及其本土化
四、明清时期西洋占星术的东传及其本土化
五、结语
韩琦:
西方数学的传入和干嘉时期古算的复兴 — 以借根方的传入和天元术研究的关系为例
一、借根方与阿尔热巴拉新法的传入
二、梅?成与「天元一即借根方」说
三、借根方与宋元数学的复兴
四、余论:晚清有关借根方与天元术的争论
范发迪:
文化遭遇中的科学实作 — 清代中国的英科学帝国主义与博物学研究
一、引言
二、海贸、商埠与科学事业
三、田野科学与科学帝国主义
四、文化遭遇与科学实作
五、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