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以音乐为界,两把吉他,一种执念,在熟悉又陌生的街头,划下记忆的佔领区,一起重返毫无伪装的生活,摇滚在酷爱的东京。
小范最初的梦想是奥运短跑选手∕阿龙几乎要走上古典钢琴家之路∕小范曾在音乐大赛前夕倒嗓失声∕阿龙曾玩垮一间投资的音乐教室∕小范在八卦报导和市场机制的夹击下,概括承受挫败∕阿龙的乐团在首张专辑后,便走向无尽的下坡∕他们在人生的低潮期中,从未想过放弃∕他们组团只花了三分钟的电话做确认∕酷爱乐团在东京的路上,绽放彼此音乐的能量
东京之旅是永不歇止的旋律,酷爱途经许多和记忆产生交集的景点,关于音乐、关于生活、关于更多不为人知的想像。一次出发,无数种抵达内心的角度,两人一边走过城市,一边听见彼此最诚挚的声音。
走在参宫桥车站的月台上,小范想起当初只身北上的年轻时代,不顾一切,只想实现音乐梦;而从古典起步的阿龙,则在御茶之水的乐器行,找回第一把吉他的故事。两名摇滚客在东京街头剖析自己,用记忆撞击出绚烂的花火。他们在涉谷的居酒屋笑谈失意时刻、在下北泽的Live House一解摇滚相思之苦,拥有舞台等于拥有一切,一景一物都可以是酷爱乐团的听众!
当小范踏入约翰.蓝侬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他深信唯有音乐才是世界的共识,而阿龙在本愿寺留言给逝去的X JAPAN吉他手HIDE,也是自己永不放弃的宣誓。东京的所到之处,都是摇滚精神的隐喻,一种迎战未来的渴望,对酷爱而言,最美好的音乐时代,是当下这一刻!
本书特色
东京,是酷爱乐团连结记忆的窗口,
无论台场海滨、武道馆、东京铁塔或筑地本愿寺,
小范和阿龙从中获得一点一滴的自己。
他们用一杯清酒,向约翰.蓝侬致敬,
借着一张地铁票根,通往X JAPAN的心;
下北泽的Live Band,激盪了两副摇滚灵魂,
御茶之水的乐器行内,也可以有一场即兴摇滚!
东京,是酷爱的新起点,旅途彷如热情的旋律,
一景一物是谱成故事的音符,
而这首曲子,由所有的ROCKER命名!
作者简介
范逸臣VAN
一个出道九年的主唱
因为〈I believe〉被肯定、因为〈Piano〉被定位、因为「八卦报导」和「市场机制」而饱尝失落感、因为《海角七号》再次聚焦、因为「酷爱乐团」沸腾了蛰伏在血液里的热情……
从一位「只想获得成就感」的男孩到「秉持音乐是生存信念」的男人,成功仅在一时,数年来的挫败、屈辱和不安,才是让小范渐趋成熟的动力;唯有坚持自己,将一切回归音乐的美好本质,才能自在游走于音符之间。
黄冠龙ALEX
一个弹奏吉他十二年的主吉他手
过去担任多组乐团团长兼主吉他手,参与无数音乐专辑的录音制作,由于现场演奏实力雄厚,也曾在众多歌手演唱会中,担任吉他手一职。
宛如一位因舞台而生的男人,阿龙经历乐团时代的起伏,同时看尽了唱片工业的盛衰与现实面。在他心中,摇滚是唯一王道,认真执着的态度,是一路走来不曾放弃的关键。音乐是自己活着的使命,只要力量还在,他便将支撑到最后一刻。
酷爱乐团CRAZE
一个1+1>2的乐团
鼓吹有梦的人相信自我、创造自我,坚持主张却不设限地勇敢去梦,用求新、求变及挑战未知的逻辑与价值观,去做生活的主人。对于酷爱乐团来说,摇滚不只是一种音乐的类别,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想法、主张、信仰,甚至待人处事与自我风格态度的展现。
关于小范
关于阿龙
关于酷爱
01>成军之路@路克餐厅
02>驿站的想像@参宫桥车站
03>保留区@中央区佃
04>众声喧哗的时代@新宿HMV
05>默契与灵感@新宿新城饭店
06>第一把吉他×第一个老师@御茶之水
方向感
07>一场名为极致的演绎@东京巨蛋
08>与音乐的最初@辨天山儿童公园
09>「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 MeWe居酒屋
10>不音乐的时候@筑地市场
11>用音乐停战,以理念革命@约翰蓝侬博物馆
12>Live的魅力@下北泽Shelter
13>HIDE,我们来了@筑地本愿寺
14>过渡@下北泽屋台
15>海边坐@台场海滨
16>信念之必要@横滨赤瓦仓库
17>音乐:这辈子活着的使命@横滨中华街
大城小事
《摇滚东京:酷爱乐团乐纪事》这本书,是一本让我读得热血沸腾,也时常陷入沉思的佳作。作者的笔力非常老练,他能将复杂的音乐史料和人物关系梳理得清晰明了,但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我非常赞赏他对乐团成员之间关系的描绘,那种共同经历风雨、互相扶持的兄弟情谊,以及因音乐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微妙张力,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书中有很多关于乐团内部矛盾和解决方式的描写,这些细节让那些传奇乐团显得更加立体和真实。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展现了乐团成员在成名后所面临的诱惑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在这个名利场中坚守自己的音乐初心。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边缘化”乐团的关注,这些乐团可能没有获得主流的成功,但他们的音乐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深刻的影响力。这本书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上面描绘了无数个在东京夜晚闪耀的音乐灵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那个时代的脉搏。
评分这本《摇滚东京:酷爱乐团乐纪事》绝对是一本能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鼓点和吉他失真音墙的书!我一开始是被封面那张充满复古感的乐队照片吸引,抱着一种“听过但没那么熟”的心态翻开,结果一下就被里面的故事“击穿”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直接罗列乐团的名字和专辑,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场景描写,将那个年代的东京街头、拥挤的Livehouse、烟雾缭绕的排练室一点点还原出来。你会发现,那些现在被奉为经典的乐团,在最初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为了梦想在简陋的场地里嘶吼,为了一个新歌的riff熬到天明。书里对乐手们个人经历的挖掘也特别到位,有时候会讲到一些令人心酸的片段,比如为了录制一张专辑而省吃俭用,或者面对外界的不理解和质疑。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挣扎,让乐团的音乐显得更加触动人心。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音乐现场的描写,那种空气中弥漫的汗水、酒精和荷尔蒙的味道,仿佛真的能透过纸页传递过来,让人忍不住跟着书中人物一起摇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日本摇滚乐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音乐标签,而是充满了无数鲜活的生命故事。
评分《摇滚东京:酷爱乐团乐纪事》这本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原始而野性”。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就像是东京街头那些不加修饰的涂鸦,直击人心。他没有去粉饰任何东西,而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揭示了那个时代日本摇滚乐手们所面临的真实困境。收入不高、演出机会渺茫、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甚至是对自身音乐道路的怀疑,这些都成了乐手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正是这种困境,反而激发出他们体内最原始的能量和最坚定的信念。我喜欢作者对那些“草根”乐团的深入挖掘,他们不像那些光鲜亮丽的大牌明星,但他们的音乐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强烈的生命力。书中有很多片段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某个乐团在寒冷的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街头卖唱,只为了攒够买下一把吉他的钱。这种画面感极强,让人不禁为他们的执着而动容。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摇滚乐最纯粹的一面,它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不屈服于现实的生活方式。
评分我原本对日本音乐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大众化的J-Pop,但《摇滚东京:酷爱乐团乐纪事》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日本摇滚乐在特定时期下的脉络、演变和各个流派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他不仅讲述了乐团的故事,更将这些故事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让我们看到音乐是如何与时代精神相互作用的。我特别喜欢他对一些关键性音乐事件的详细阐述,比如某个重要音乐节的举办如何改变了整个音乐圈的格局,或者某个标志性专辑的发行如何引领了一个新的音乐潮流。书中穿插的许多采访片段,让乐手们的声音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感受,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摇滚乐迷的,它更像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反叛的史诗。读完这本书,我对那个时代的东京,以及那个时代涌现出的无数才华横溢的音乐人,都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
评分不得不说,《摇滚东京:酷爱乐团乐纪事》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我本身就对一些早期日本地下摇滚乐有着朦胧好感的情况下。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那个尘封已久的音乐宝藏。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不像是在写一本流水账式的历史书,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给你娓娓道来,分享他亲身经历或深入采访到的点点滴滴。书中对乐团成立初期的种种“奇遇”和“巧合”的描绘,让我觉得每一个伟大乐团的诞生都充满了命中注定般的色彩。从最不起眼的小酒吧到逐渐挤满观众的俱乐部,再到最后登上更大的舞台,这个过程被刻画得如此真实而又不失浪漫。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音乐创作过程的细节描写,比如某个灵感是如何闪现的,某个乐句是如何反复打磨的,以及乐手之间因为音乐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碰撞与火花。这些描写让我觉得,那些经典歌曲不仅仅是旋律和歌词的组合,更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泪水和心血的结晶。读这本书,你会不自觉地去搜寻那些提到的乐团的音乐,然后发现,原来那些熟悉的旋律背后,有着如此丰富而动人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