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

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道德教育
  • 情感教育
  • 關懷教學
  • 師德師風
  • 教育心理學
  • 品德培養
  • 教育方法
  • 教學實踐
  • 德育創新
  • 學生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收錄作者近幾年將關懷倫理學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深化、推廣化、與本土化的論文,分為教學、知識、和理論會通三編與一個附編,共計四編。第一編〈迴應道德情感的教學〉,以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學為主,當作者提齣以「疏通道德情感為學生學習權利」之時,也覺察到道德教育的任重道遠。第二編〈關懷取嚮的知識視野〉主要介紹奈兒.諾丁斯(Nel Noddings)與瑞安.艾斯樂(Riane Eisler)二位女性主義學者的教育理論內涵。第三編〈關懷理論的會通與轉化〉除瞭呈現在性彆社會化之下女性傳統和男性傳統教育哲思的差異,也從關懷倫理學觀點對部分儒傢經典進行新詮;此外,又提齣加入心理學內在小孩理論對關懷動力理論的意涵。附編收錄作者在教育生涯中伸齣的不同觸角,與讀者分享作者一路來的關懷學習。

作者簡介

方誌華

  學曆: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係學士

  經曆:
  國中教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實踐大學、空中大學等兼任講師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師培中心副教授
  颱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係副教授

  現任:颱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著作:
  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論文集,2004,洪葉)
  明日的孩子-21世紀夥伴關係教育藍圖(譯著,2006,洪葉)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閤譯,2008,愛的工坊)
  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論文集,2010,學富文化)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自序  iii

第一編  迴應道德情感的教學  1
1. 迴應學生道德情感需求的道德教育新意涵──關懷倫理學理念融入生命教育教學  3
2. 關懷倫理學提倡的三種德行能力──以生命教育課程設計為例  29
3. 運用關懷關係課程培養品德力  49
4. 中小學教師與品德教育的實施──在教學中啓動真誠道德情意力量的挑戰與因應  67
5. 從性彆看冷漠疏離到霸淩──疏通道德情感是學生的學習權利  77

第二編  關懷取嚮的知識視野  95
6. 關懷取嚮女性主義者之課程藍圖探究──Nel Noddings與Riane Eisler  97
7. 奈兒.諾丁斯《學校中關懷的挑戰:教育的另類途徑》書評  125
8. 我從瑞安.艾斯樂的知識視野和生命起伏處學習──《明日的孩子》譯序  131
9. 諾丁斯關懷倫理學的理論體係與實踐思考  147

第三編  關懷理論的會通與轉化  171
10. 教育傢的哲思與實踐──道德教育的男性傳統與女性傳統  173
11. 《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章詮釋意識之曆史考察與關懷倫理學新詮  187
12. 從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重新詮釋傳統經典之意識轉化探究  209
13. 關懷倫理學的內在動力論──加入內在小孩理論  241

附編  259
14. 《濛特梭利7-11歲進階教學法》之教育學方法探究──實驗科學研究與兒童的精神開展  261
15. 一位民間社團資深老爹的經驗訪談──颱灣水上救生教育與事業之開展  275
16. 王夫之的「學」「習」思想及其對孟、荀天人關係思想之融攝  313
17. 誠於中而形於外、師嚴而道尊──永遠的賈老師  337
18. 意義治療與三不朽  339
19. 關懷的力量源自真實的信任(推薦序)  343
20. 日暖花香山鳥啼(推薦序)  347

圖書序言

作者序

  這是我第二本以關懷倫理學為主的論文集,收集近幾年在期刊或研討會等發錶的文章,又分為教學、知識和理論會通三編,與一個附編。

  第一編「迴應道德情感的教學」,以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學為主。從提齣「迴應學生道德情感」為始,到視「疏通道德情感為學生學習權利」為止,5篇文章或強調生命教育、或指嚮品德教育,配閤實例說明,希望對有興趣進行關懷教學的現場教師,能有所助益。當提齣以「疏通道德情感為學生學習權利」之時,我也更覺道德教育的任重道遠。

  第二編「關懷取嚮的知識視野」主要介紹奈兒.諾丁斯(Nel Noddings)與瑞安.艾斯樂(Riane Eisler)二位女性主義教育學者的理論內涵。其中第6篇論文介紹關懷關係和夥伴關係二者課程建構的異同。第7篇是對諾丁斯《學校中關懷的挑戰:教育的另類途徑》一書的評論;第8篇是我將艾斯樂的教育著作《明日的孩子》一書翻譯為中文,為之做的譯序和導讀。第9篇試圖以體係化的方式將關懷倫理學的內涵加以展現。

  第三編「關懷理論的會通與轉化」,其中第10篇文章呈現在性彆社會化之下女性傳統和男性傳統教育哲思的差異;第11篇從關懷倫理學觀點對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章進行詮釋意識之曆史考察與新詮。第12篇則以諾丁斯和艾斯樂二位的思考為架構,對部分儒傢經典進行新詮。第13篇用圖解方式提齣關懷動力的重要性與內涵,並指齣加入心理學內在小孩理論時,可以看齣關懷動力生發的種種問題和需要學習的麵嚮。

  附編收錄的前3篇論文和後4篇短文,雖然和關懷倫理學理論沒有直接相關,然而其中仍保留有我關懷學習的思維脈絡,故也佔篇幅與讀者分享我的學習。

  本書之能問世,要感謝學富文化事業公司於發行人慨允齣版及蔡福根主編大力協助,再次感謝謝慶沛老師提供珍貴鳥類生態照片豐富封麵意象,也感謝師友和傢人的支持和關懷。

方誌華 謹識
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五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