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是作者心目中更符合《天方夜谭》魔幻色彩的城市,
就像芝麻开门那样,令人充满期待与想像!
在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里,
一会儿在欧洲区与老城摩挲,到老街晃游;
一下子已搭上渡轮前往亚洲。
旅人期待从接触到的两地人事物中,抽剥出丰饶趣味。
明天要去哪里呢?左转去亚洲?右转去欧洲?
明天,要不要找间茶馆悠悠待一会儿,
用郁金香状的小玻璃杯喝茶,来个土式情调的午茶?
还是搭段老电车漫游?去逛欧达克市集?
再看一眼蓝色清真寺?玩玩公园里的猫?
或者,清晨时搭乘博斯普鲁斯海崃的渡轮,
在迷雾与船笛声中,进入帕慕克笔下朦胧忧伤的唿愁之景?
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可能、每天都有这么多芝麻新鲜事!
这就是伊斯坦堡,一个充满如此多可能的地方,等着你去发掘探索。
作者简介
李宗芳
别名Anna。
政治大学历史系毕业。
曾任职康轩文教文字编辑,
日本航空资深空服员,
目前为自由文字创作者。
喜爱旅行、阅读、用文字记录感动的瞬间。
作品曾获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征文首奖、台北县文学奖。
已出版《在南法,遇见美丽小村》、《葡萄牙,原来如此》、《i touch,山东——食游、艺游、城市游》等书(皆为华成出版)。
摄影者简介
萧顺益
别名Daniel。
淡江大学化学系毕业。
喜欢旅行、摄影、游泳。
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间,
找时间去旅行,用相机写旅记。
主编序 伊斯坦堡,神祕而遥远 洪文庆
作者序 如此多可能的地方
.PART 1 舌尖探险
【芝麻鲜记事】别闹了,麻糬冰淇淋
【芝麻鲜记事】强棒出击,土耳其棍子面包
美食天国的一天 从早餐开始
小花费大幸福 直击街头小吃
串起来的美味 烧烤一级棒
点菜?没问题 一根指头搞定Lokanta
浓得化不开的甜滋味 土耳其甜点
.PART 2 市集乐趣
【芝麻鲜记事】蓝眼睛
【芝麻鲜记事】价钱杀很大
即便阿拉也疯狂 卡帕尔大市集
在丰艳的香色里 埃及香料市场
缤纷喧嚷,活得真带劲 逛不腻的露天市场
.PART 3 旧城区
【芝麻鲜记事】城市游侠猫老大
【芝麻鲜记事】被郁金香的魔笛召唤
【芝麻鲜记事】热热的喝,刚好
撞人心扉的蓝色恍梦 蓝色清真寺
祂的俯视,我的仰望 圣索菲亚教堂
东方快车终点站 钖尔凯基车站
鄂图曼帝国的紫禁城 托普卡比皇宫
.PART 4 新城区
【芝麻鲜记事】老街拉皮换新妆
【芝麻鲜记事】洋芋泥人,好俏皮
像鹧鸪一样缓步踩过 从塔克辛广场到卡拉达塔
有美味美景的一座桥 卡拉达桥
老城区,新天地 漫步欧达克
.PART 5 博斯普鲁斯海崃&亚洲区
【芝麻鲜记事】Ring Ring环状线
【芝麻鲜记事】埃米诺努码头
迷雾、船笛、梦 博斯普鲁斯航行
伊斯坦堡的东方世界 轻触亚洲区
用忧伤的口音唤我 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堡
.PART 6 伊斯坦堡外一章:卡帕多奇亚
【芝麻鲜记事】土版佛跳墙
【芝麻鲜记事】做一夜山顶洞人
石头变魔术 魔幻卡帕多奇亚
用细腻的情绪去感觉 乌夫拉拉崃谷健行
你看不见我的地方 歌乐美露天博物馆
飞吧,红气球 我的热气球初体验
.PART 7 行前准备
基本概念
食宿交通简介
娱乐活动
旅游行程规划建议
作者序
如此多可能的地方
早上十点多,大市集里已熙来攘往,人声在耳畔嗡嗡打转,人影挨挤在小摊上,双眼婆娑游移在各色小件小物间,地毯、香炉、彩瓷、珠宝、银器、绸缎等,映在灯光下,闪烁着华丽之姿,偶尔隐约传来一曲柔媚妖娆的中东曼陀铃乐音,魔幻中带点辛辣,撩人连番浮想,在交缠的想像里,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天方夜谭》故事的扉页里。
小时候读《天方夜谭》,印象深刻的,除了阿拉丁的神灯巨人、奇妙飞天魔毯、辛巴达海上探险之外,还有最难忘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我喜欢故事里那个足智多谋的美丽女仆玛琪丝,冷静而机智,为主人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我更喜欢的是,故事里强盗用来打开山洞的那句通关密语:「芝麻,开门」,不仅有趣,心里还有些什么,被那句简单的神祕暗语悄悄扰动了。彷彿轻念密语,就能和现实世界短暂脱离;洞门一开,里面就是一个从未遇见过的魔幻世界。阿里巴巴遇见了他这一生中从未见过的金银宝窟。
那时,年纪小小的我,在心里想的是,这世界真有个像《天方夜谭》故事描述的地方吗?闭上双眼,念一句「芝麻,开门」,再睁开眼,我是否就能一下子飞入《天方夜谭》的故事里?
或许是因为这份情感的牵引,伊斯坦堡这个城市之于我,有种特别的魅惑与吸引力。虽然我知道《天方夜谭》的故事场景是在巴格达,而非伊斯坦堡,但我总觉得,伊斯坦堡比巴格达具想像空间,丰富而动人,是更能贴近童话故事场所的一个地方。
欧洲与亚洲靠得如此近
穿梭大市集曲折蜿蜒的长廊里,温度热烘烘、气氛闹哄哄;来自中东的香料味道充斥脑门,色泽油滋滋,呛味醺醺然。肚皮舞孃的翘尖鞋与流苏裙,让我想起了苏丹后宫里的三千佳丽,充满伊斯兰色彩的薰香灯,光线朦胧迷离,打在我的瞳孔上,散发梦幻色彩。
「芝麻,开门」,一个现实之外的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了,第一次踏入大市集的我好像回到童年,兴奋得像个孩子。
逛市集,向来是伊斯坦堡最迷人的特色之一,而有世界三大美食国度之称的土耳其,呈现的多元饮食风貌也是我想探访的内涵。我没想到在伊斯坦堡,令人惊艳的美食经历,竟有那么多!比方说,外型像法国长棍子面包Baguette的Ekmek面包,外皮酥脆,内部却饱含元气鲜活的劲道,真是强棒出击超好吃!至于多纳卡巴呢?即俗称沙威玛的中东食物,一份大约80台币的普罗大众小吃,其美味竟在我心中投下巨大的幸福感!明火炭烤、肉汁浓香的串烧,耍着、切着、削着,炫目的黏巴达冰淇淋表演,还有苹果茶在热水里化开的暖甜滋味……一想到这些美妙的舌尖探险,喜悦的芽就忍不住在心里滋长。
市集乐趣与舌尖探险为我的伊斯坦堡之旅揭开欢乐序幕,之后,我和Daniel在这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里,一会儿在欧洲区与老城摩挲,到老街晃游;一下子已搭上渡轮前往亚洲。我期待从接触到的两地人事物中,抽剥出丰饶趣味。对于从小生长在四面环海、又无邻国交界岛国台湾的我来说,可以这样随意晃荡在欧亚两洲,实在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在这里,欧洲与亚洲之间靠得如此之近,近得无时差,近得彷彿零距离,这也是伊斯坦堡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发掘不完的可能
而一座千年历史古城所拥有的似乎发掘不完,比方说,宏伟的建筑——蓝色清真寺里,伊兹尼克瓷砖迷离幽幽的蓝色光影,上万片蓝光的触角彷彿能渗透到我身体的任何一个孔隙,带我进入一场蓝色梦境!圣索菲亚大教堂,世界上唯一一座基督与阿拉并存的教堂,它那超越宗教界限的慑人气势及难以言明的神圣力量,让人以为自己靠近了一个远古的、神所在的地方!
提到伊斯坦堡,就不能不提我很喜欢的一部土耳其电影「香料共和国」,以及出身在伊斯坦堡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罕.帕慕克,一位以城市的废墟与忧伤为题的作家。我带着储存在记忆中的电影回忆,还有帕慕克的着作《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记忆》,在伊斯坦堡寻找文学与电影场景。而伊斯坦堡也毫不吝惜地给了我最美好的风景及人文记忆。
明天要去哪里呢?左转去亚洲?右转去欧洲?明天,要不要找间茶馆悠悠待一会儿,用郁金香状的小玻璃杯喝茶,来个土式情调的午茶?还是搭段老电车漫游?去逛欧达克市集?再看一眼蓝色清真寺?玩玩公园里的猫?或者,清晨时搭乘博斯普鲁斯海崃的渡轮,在迷雾与船笛声中,进入帕慕克笔下朦胧忧伤的唿愁之景?
这么多的可能!这就是伊斯坦堡,一个充满如此多可能的地方。
这本书像是某种被遗忘的歌谣,旋律悠扬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忧伤。我翻开它的第一页,就被一股古老的气息包裹,仿佛置身于一个久远的集市,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皮革和某种难以辨认的花香。故事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起点,而是像河流一样自然地展开,人物的出现与消失都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必然。我尤其喜欢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比如阳光穿过彩色玻璃窗时投下的斑驳光影,或是微风吹过时,衣襟拂动的细微声响。这些细节并非为了推动情节,却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本身那份细腻而深沉的爱。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是曲折复杂,他们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犹豫,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我常常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种迷茫、那种渴望,都那么真实。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的畅快淋漓,更像是你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才能体会其中韵味。它的节奏很慢,但这种慢并非拖沓,而是一种让你沉浸其中的力量,让你暂时忘记现实的喧嚣,走进另一个宁静的世界。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它,让那些文字慢慢浸润我的心灵,感觉自己也变得更加平和,更加懂得如何去观察生活中的美好。
评分这真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没有任何花哨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真实。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人物塑造的功力。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是从现实生活中走出来的,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着自己的挣扎和渴望。他们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而鲜活的。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去想象他们的生活,去猜测他们的未来。书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例如,一次偶然的邂逅,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能在人物的命运中投下长远的影子。我喜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方式,它不像那些情节紧凑的书籍那样让人喘不过气,而是让你有时间去体会,去感受。这本书也让我对“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无论大小,都可能改变一切,而这些选择的后果,也并非总是如人所愿。作者用一种平和却又深刻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以及我们在无常中努力前行的姿态。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像那些激昂澎湃的文字,能够瞬间点燃你的热情,而是像一股涓涓细流,慢慢地渗入你的内心,让你在不经意间被它所打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记忆”的描绘。那些零散的回忆,片段式的闪现,构成了人物的过去,也影响着他们的现在。我仿佛也随着那些记忆,穿越了时空,体验了不同的人生。作者的语言非常简洁,但却充满了张力。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恰到好处地传达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我常常会在某个句子前停下来,反复品味其中的深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复杂性,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它并没有试图去简化任何东西,而是以一种诚实的态度,去展现人生的真实面貌。我曾为书中某个角色的孤独而感到心疼,也曾为另一个角色的坚韧而感到敬佩。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用灵魂去阅读的书。它不像那些畅销书那样,有着明确的商业定位和戏剧化的冲突,它更像是一次与作者的深度对话,一次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些充满了诗意的句子,它们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然遥远,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能够将看似平凡的事物,描绘得如梦似幻。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那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力量。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失去”与“获得”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而真正的获得,或许就在于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变化。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这些深刻的哲学命题。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似乎也有了新的答案。这本书并非提供答案,而是教会我如何去寻找答案。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抓住我,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旅人,在你身边静静地站着,不声不响,你需要主动去靠近,去理解。但一旦你愿意付出这份耐心,它就会向你展现出惊人的深度。我尤其被书中那些充满哲思的对话所吸引,人物之间的交流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充满了对人生、对社会、对自身存在的探讨。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尖锐,有时温和,但总是能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反复回味那些关于“意义”、“选择”、“自由”的片段,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思想的迷宫,却又乐在其中。作者的笔触非常独特,他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词语来描绘那些难以捉摸的情感和思想。我曾为书中某个角色的牺牲而黯然神伤,也曾为另一个角色的顿悟而感到欣喜。这种情感的起伏,不是那种戏剧化的跌宕,而是如同潮水般,悄无声息地涌来,又悄无声息地退去,留下的是一种深邃的共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思考了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