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院长序 iii
杨院长序 v
张副署长序 vii 胡副院长序 ix
主编的话 xi
编辑群简介 xiii
作者群简介 xv
第一章 医学伦理与法律
前 言 2
内科教案
1-1: 医疗行为衍生併发症的处理态度及癌末病人之
医疗取舍问题的争议 3
1-2: Informed Consent手术同意书DNR的签署原则及相关事项 9
1-3: DNR(Do Not Resuscitate)的签署与适用原则 13
1-4: 重症病人终末医疗之决定及维生治疗之撤除 16
外科教案
1-5: 医疗诉讼与医疗疏失 19
1-6: 临床研究伦理的原则及相关法律事项 22
1-7: 器官移植之医学伦理与法律 27
1-8: 生命末期决策DNR撤除与不予 29
儿科教案
1-9: 儿童之医疗决定权及代理决定 33
1-10: HIV感染之伦理争议 37
1-11: 儿童末期病人 41
1-12: 遗传医学伦理 45
1-13: 医疗资源分配 50
1-14: 儿童器官移植 52
1-15: 儿童医疗之决定权与医学研究相关伦理 53
1-16: 儿童病患隐私权 56
1-17: 癌症末期之病情告知-告知坏消息(Imparting Bad News) 62
第二章 感染控制
前 言 70
内科教案
2-1: 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71
2-2: 多重抗药性鲍氏不动桿菌(MDRAB) 82
2-3: 严重急性唿吸道症候群(SARS) 84
2-4: 肺结核 96
2-5: 新型流感(H1N1 Influenza) 101
2-6: 医院中对具传染性之病患的隔离措施 106
外科教案
2-7: 感染控制与医疗仪器 113
2-8: 开刀房无菌观念 120
2-9: 烧伤病人之感染控制 124
儿科教案
2-10: 肠病毒 127
2-11: Parvovirus,与医疗人员的感染预防 140
第三章 实证医学
前 言 150
内科教案
3-1: 如何选择肺癌病人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抑制剂治疗 151
3-2: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是否越低越好 162
3-3: 要用哪一种方式来治疗肝细胞癌 170
3-4: Rosiglitazone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78
3-5: 紧急透析治疗可否改善重症急性肾衰竭病人的预后 184
外科教案
3-6: 意识清醒的头部外伤病患,是否应该接受头部电脑断层扫
描检查 192
3-7: 原发型自发性气胸该如何处置 198
3-8: 没有症状的胰脏囊肿需要治疗吗 204
儿科教案
3-9: 白血球生长因子的使用对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化学
治疗时预防低中性球发烧有用吗 212
第四章 医疗品质
前 言 222
内科教案
4-1: 效率和及时-从贫血与便秘之老年照顾来探讨医疗品质 223
4-2: 有效医疗-从成人肥胖症治疗来探讨医疗品质 227
4-3: 公平-从肺癌之内科治疗来探讨医疗品质 232
外科教案
4-4: 安全-从手术前病患资料确认来探讨医疗品质 234
4-5: 以病人为中心-从下背痛患者之处置来探讨医疗品质 240
4-6: 公平-从小儿阑尾炎之外科治疗来探讨医疗品质 243
儿科教案
4-7: 安全-从上消化道出血病童之治疗来探讨医疗品质 245
4-8: 效率-从唿吸窘迫病童之处置来探讨医疗品质 248
4-9: 及时性-从气喘病童之处置来探讨医疗品质 251
4-10: 安全-从语言发展迟缓病童之照护来探讨医疗品质 254
第五章 病历写作
前 言 258
内科教案
5-1: 病历写作基本原则 259
外科教案
5-2: 入院病历(Admission Note) 264
5-3: 入院病历(Admission Note) 268
5-4: 手术纪录(Operation Note) 275
5-5: 出院病摘(Discharge Summary) 280
5-6: 门诊病历 286
儿科教案
5-7: ADMISSION NOTE个案病历写作分析 292
5-8: PROGRESS NOTE 个案病历写作分析 295
5-9: DISCHARGE NOTE与诊断证明书个案病历写作分析 297
索 引 301
陈院长序
台大医院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不只肩负着为国人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重责大任,更重要的是培育医界优秀的医疗人才,以教导出术德兼修的良医和医界菁英为己任。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尖端科技造就了现代医学诊断治疗上许多的创新成就,但更重要的,是医师个人正确的为人态度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发挥,才是主宰医疗品质的基本元素,这是我们信仰的教学原则。
而政府自SARS之后,开始推动「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全面推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人才培育模式;台大医院也配合政府卫生教育训练的政策,在过去已办理了七年的「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对学习者各项临床能力的均衡发展,不只着眼于科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医学伦理、医疗品质、实证医学、感染管控、病历写作等议题,也同样的重视。这些重要的议题,有别于过去医学教育独重医疗专业知识,进一步统合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下,医疗专业人员所必须熟悉以及应用的不同领域的知识;这些跨出传统医疗的全新学习,传达的不同于传统学习的概念,是要让年轻医师们走出象牙塔学习,随时与社会的脉动、民众的需求、生活的实用接轨,让临床的学习更务实!
台大医院身为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前锋,深知这样全新模式的临床教育训练是大胆的尝试,却也是必须要做的事;过去几年来,也一直秉持着如涉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推行「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的各个跨领域学习,留下许多的宝贵经验。本教案集的汇整,便是累积了过去几年,本院的临床教师们在「一般医学训练」的珍贵教材,不仅仅是提供参考、传承经验,更希望透过本教案集,传递想法,表达我们对医学教育人才培育的态度;除了提供临床教师与学员的学习素材,更进一步为台湾的医疗人才培育尽一份心力,造福民众,才不辜负社会的期待和历史使命的传承。
台大医院院长陈明丰 2010年12月
杨院长序
回顾台湾过去的医学教育,过度强调专科化及次专科化的医学训练,而忽略了一般医学训练的重要性。医学系学生的一般医学能力仅限于医学院的课程,一旦毕业踏进医疗机构执医后,便与一般医学的能力渐行渐远。住院医师及年轻主治医师也以具有高超与过人的专科或次专科医疗知识与技术为追求目标,这样偏颇的临床医学训练方式,为以往医学教育的趋势。
2003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严重急性唿吸道症候群(SARS)无预警地登陆台湾,于疫情告急时,许多负责照顾SARS的内科医师由于疑似被感染,不得已纷纷退出第一线,此时才惊觉,具备一般医学能力且足以胜任照顾SARS病患的专科与次专科医师,竟然如此缺乏。在后SARS时期我们深刻地体认,惟有全面强化以全人为基础的一般医学训练,才能让住院医师们能抱持全人的观点,以无懈可击的医疗技术与医学知识及悲天悯人的同理心,及时回应病人的需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
为因应新世纪未知疾病型态改变的严厉挑战,让完成住院医师训练的医师具备独立行医的能力,因此仿效欧美先进国家,在医师进入专科化训练之前,提供一般医学的训练。卫生署自2003年以来,便开始推动3个月期的「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PGY),虽有少数杂音,但是各医疗院所及医学院,普遍对于受过一般医学训练的住院医师表示肯定。因此,「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的时间,逐渐由初期试办的3个月,延长至6个月,更于2011年开始,即将推动一年期的「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
面对崭新的21世纪,我们的医师与医学生面临的挑战将更甚于以往。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达成一个良善的目标,必定要有良好的计画与途径。一直以来,关于「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五大领域的相关书籍显得不足,辅助五大领域学习个案的参考书籍更显缺乏。有鑑于此,肩负台大医院「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重任的教学部,在教学部赖鸿绪主任的主导下,撰写了这一本重要的着作,内容涵盖五大领域,个案内容深入浅出,清楚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相信该书出版之后,除了作为台大医院进入「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的医学生重要的参考书之外,必定也会成为全国其他医疗院所的参考教材。
台大医学院院长杨泮池 2010年12月
张副署长序
多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训练是医学系毕业生直接进入各专科接受以疾病中心、高度分科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虽然有助于培养各专科或次专科的优秀医师,然而,面对病人的问题时,专科医师通常透过其专科医学知识来思考、研判疾病的诊断、致病原因、相关生理及病理因素,并借由专科化的药物、手术、处置来设法解决问题,但是他们对于非属于其专科领域内的医疗知识与技术,包括病人的心理、家庭及社会问题,往往因为力有未迨而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再者,由于各专科间缺乏互动合作及跨科的完整思考,难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性医疗。自2003年以来的后SARS时代,由行政院卫生署及医策会所共同建构「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的模式,透过制度面的变革促成了上述缺失的改善,贡献很大。
台大医院教学部自2001年8月1日成立以来,即肩负台大医院相关的教学事宜以及院内与院外医疗交流合作,规模也逐渐扩大。自2003年之后协助「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以来,教学部的角色更是日益重要。尤其是2008年赖鸿绪主任接下教学部主任一职后,延续教学部的优良传统,自院长、教学副院长、赖主任、郭副主任、数位主治医师乃至所有工作同仁,无不战战兢兢、齐心协力为台大医院创造更优质的教学环境而努力。面对将于2011年开办的一年期「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相信教学部的同仁必能胜任此一挑战。
欣闻赖鸿绪主任有感于「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相关的参考书籍缺乏,于是率领教学部同仁及数位熟稔五大领域的主治医师,共同编纂了个案参考书籍,作为接受「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学员的学习指引。临床医疗情境强调以个案为主的教学,本人阅读此书后深信,该书必定能成为受训学员、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所喜爱的参考书籍,固予以推荐此书。
行政院卫生署副署长张上淳 2010年12月
胡副院长序
卫生署在政策上决定自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一年期「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让医学系毕业生于完成一般医学训练之后,再进入各专科接受专科医师训练。台大医院以培育医界人才为己任,对于政府的医学人才训练政策自是竭力配合,甚至朝更高的标准来努力,而对于年轻医师临床核心能力的培养,更是为受训医师提供全人的思维及宽广的经验,不只是医学上的知识及技术上的技巧,还包括对病人、家属、工作同仁的专业态度,具备怜悯心的专业执行,有效的沟通,从工作中做改善的动力,并了解医师在整个医疗体系的角色。在训练过程中,必须融汇各种学习和教学径路,其中大部分应聚焦于改善病人的医疗结果。
临床能力的学习,包括了知识、态度、技能,有别于校园学习阶段着重知识层面,临床学习更重视知识、态度、技能的整合与融会贯通,将校园习得的知识转化为真正能治病救人的能力!而「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的训练对象主要是刚离开校园的年轻医师,训练场所是真实病人的职场临床环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学习者心态的准备、学习信心的强化,应是首要的课题。
本书提供了「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的各个重要跨领域议题的教案,希望借由教案的呈现,提供师生们基本素材,除了用以指导、培养住院医师教育的各种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透过不同的案例,协助年轻住院医师们养成正确的心态来看待临床学习以及医疗的各种不确定性;临床的老师们可以利用本书的案例,让受训医师有机会接受更宽广的临床题材并将核心能力融入日常工作,住院医师可以利用本书来锻鍊、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期盼本书的出版,不只是能够协助临床老师与学员们的临床学习,更重要的是还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病人照顾的品质,为国人健康谋求更大的福祉。
台大医院副院长胡芳蓉 2010年12月
当我看到“台大医院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这个书名时,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对这份专业指南的无限向往。作为一名即将迈入PGY生涯的医学毕业生,我深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鸿沟,而一本由台大医院这样顶级医疗机构编撰的教案,无疑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尤其期待“内科”部分的讲解。我设想,它将不仅仅是疾病名称和症状的简单罗列,而是会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疾病的发生机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循证医学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基于科学证据来做出临床决策。例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高血压的最新治疗指南,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外科”领域,我非常注重其实践操作的指导。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精细的手术图示,甚至是3D的解剖结构展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熟练地进行无菌操作,如何精准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如何进行精细的缝合。对于常见的急腹症,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清晰的诊断流程,让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误诊和漏诊。 “妇产科”部分,我对其严谨和精细的要求印象深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产前检查的各项要点,如何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与孕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共同面对挑战,确保母婴安全。 “儿科”对我而言,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和细心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剂量、方法上的一些安全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全面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为我PGY生涯的启航,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当我看到“台大医院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这个书名时,我的内心涌起了强烈的认同感和期待。作为一名即将步入PGY生涯的医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一本由台大医院这样权威机构编写的教案,无疑是弥合这道鸿沟的最佳桥梁。 我首先会深入研究“内科”部分。我设想,它将不仅仅是疾病的罗列,而是会从病因、发病机制入手,层层递进地解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诊断思路,帮助我快速有效地进行鉴别诊断。比如,在心脏内科,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听诊,捕捉到心音的异常,以及如何根据心电图的细微变化,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在“外科”领域,我最为看重的是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精细的手术图示,甚至是3D的解剖结构展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熟练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如何进行精确的缝合和止血。对于常见的腹部急症,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清晰的诊断流程,让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误诊和漏诊。 “妇产科”部分,我极为关注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孕期保健的各项要点,如何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与孕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共同面对挑战,确保母婴安全。 “儿科”是我认为最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学科。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剂量、方法上的一些安全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全面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否培养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PGY生涯中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这样一群即将踏入临床岗位的医学毕业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台大医院,作为台湾医疗界的翘楚,其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自然毋庸置疑。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在PGY训练期间,最可靠的学习伙伴,帮助我系统地构建起临床知识体系。 我首先被“内科”部分所吸引。我设想,它不会仅仅是简单地堆砌医学名词,而是会深入浅出地解析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循证医学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基于科学证据来做出临床决策。比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高血压的最新治疗指南,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外科”领域,我非常注重其动手能力的培养。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图示,甚至是步骤分解的动画,来清晰地展示每一个手术操作的关键点。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安全地进行消毒,如何熟练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如何进行精细的缝合。对于常见的急腹症,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细的诊断流程,从初步的体格检查到影像学检查的判读,都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妇产科”部分,我对其严谨和精细的要求印象深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产前检查的各项要点,如何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与孕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共同面对挑战。 “儿科”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挑战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剂量、方法上的一些安全指导。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全面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否培养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PGY生涯中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名即将告别象牙塔、踏入临床一线的新晋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台大医院,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医学的严谨与卓越,由其团队倾力打造的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让我对它充满了信任和期待。我坚信,这本书将成为我PGY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指路明灯”。 我尤其期待“内科”部分的深入讲解。我设想,它将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堆砌,而是会以临床实践为导向,通过大量的真实病例,引领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诊断思路,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症状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鉴别诊断。例如,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我期待它能详细讲解肺部听诊的要点,以及如何通过胸部X光片,快速识别常见的肺部病变。 在“外科”领域,我深知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我设想,书中会配有大量精细的手术图示,甚至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录制的示范视频(如果可能的话),来清晰地展示每一个操作步骤。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如何熟练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如何进行精准的缝合。对于常见的创伤处理,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急救流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 “妇产科”部分,我对其生命的孕育和呵护深感敬畏。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产前检查的各项要点,如何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与孕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共同面对挑战,确保母婴安全。 “儿科”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挑战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剂量、方法上的一些安全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全面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PGY生涯的启航,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盏明灯,尤其是在即将告别校园,踏入充满挑战的PGY阶段。我一直以来都深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践之间,总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一本由台大医院这样声誉卓著的医疗机构推出的,专门针对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的教案,无疑是在尝试弥合这道鸿沟,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医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在“内科”部分,将会如何系统地梳理心血管、呼吸、消化、肾脏、内分泌等各个亚专科的必备知识。我设想,它会包含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再到详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我尤其希望,在诊断部分,能够看到一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或者是一些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掌握鉴别诊断的要点。 在“外科”领域,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关于基本手术技术、无菌操作规范、术前评估、术后护理等方面的详尽指导。我设想,书中的讲解会非常具象化,或许会配有详细的手术步骤图解,甚至是一些操作要领的提示,帮助我们克服初学者的紧张和生疏。对于常见的急腹症、创伤等外科急症,我想象它会提供一套清晰的诊治流程,让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 “妇产科”部分,我非常关心它如何处理产科的围产期保健、分娩过程的管理,以及妇科的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设想,书中会重点强调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妊娠期合并症。对于妇科疾病,我希望它能涵盖从月经不调到生殖道感染、子宫肌瘤等常见病症的详细介绍。 “儿科”一直是我认为最需要细腻和耐心的学科。我期待这本书能在儿科部分,深入剖析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的特点,以及如何与小患者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我设想,书中会提供一些关于儿童用药剂量计算的实用方法,以及如何识别儿童的非语言信号,来辅助诊断。 至于“家医科/急诊医学”,我认为这是PGY阶段的“万金油”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期待它能涵盖一些急诊处理的通用原则,如ABC原则、休克处理、疼痛管理等,以及一些常见家庭医学疾病的诊治。我甚至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建立长期医患关系的内容。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PGY训练的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案,更是一份承诺,承诺为我们提供系统、专业、实用的指导,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的起点,稳健前行。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即将踏入PGY阶段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具分量的礼物。台大医院,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卓越的医疗水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由这样的机构编撰的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深信,它将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临床实践的“捷径”,帮助我更快速、更扎实地掌握PGY阶段所需的各项核心能力。 我最期待的是“内科”部分的讲解。我设想,它并非枯燥地罗列疾病,而是会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引导我们去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我希望书中能教会我如何系统地进行病史采集,如何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诊断线索。对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心电图解读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在“外科”领域,我特别注重其实践技能的培养。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精细的手术图示,甚至是结合了三维立体效果的插图,来清晰地展示每一个操作步骤。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如何熟练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如何进行精准的缝合和打结。对于常见的急腹症,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清晰的诊断流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做出正确的决策。 “妇产科”部分,我极为关注其对生命孕育的严谨态度。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产前检查的各项要点,如何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与孕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共同面对挑战。 “儿科”对我而言,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和细心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剂量、方法上的一些安全指导。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全面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PGY生涯中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帮助我快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的准PGY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在医学院的多年学习,我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于即将开始的临床实践,内心仍充满了不确定感。台大医院出品的这套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无疑为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最权威、最系统化的学习蓝图。 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内科”部分的内容。我设想,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疾病,而是会以一种更加“落地”的方式,将复杂的内科疾病进行梳理。比如,在心血管疾病部分,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系统地进行病史采集,以及如何通过体格检查,发现那些关键的线索。对于一些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清晰的心电图解读方法,并辅以真实的病例分析,让我能够真正地“看懂”心电图。 在“外科”领域,我非常注重其实践操作的指导。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手术图示,甚至是动画演示(如果以电子书形式存在的话),来清晰地展示每一个操作步骤。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安全地进行消毒、铺巾,如何熟练地使用手术器械,以及如何进行精细的缝合。对于一些常见的急腹症,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细的诊断流程,从初步的体格检查到影像学检查的判读,都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妇产科”是我一直以来都认为需要极度细致和责任感的学科。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产前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及如何识别妊娠期的高危因素。在分娩过程中,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不同分娩方式的指导,以及如何应对产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对于妇科疾病,我希望书中能涵盖从妇科检查到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那些对女性健康影响较大的疾病。 “儿科”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极具吸引力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解析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尤其是与患儿的家长沟通。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安全方面的一些实用建议。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地基”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类型休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罗列,更在于它能否培养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PGY生涯中最得力的助手,陪伴我度过每一个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对于所有即将踏入临床、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初衷的年轻学子来说,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还是懵懵懂懂的医学生,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但也夹杂着对未知挑战的忐忑。毕业后的道路,尤其是即将开始的PGY(Postgraduate Year)训练,仿佛是一片广袤而又充满迷雾的海洋,让人既兴奋又不安。这时候,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的教案,简直就是指引方向的灯塔。 从这本书的标题就能感受到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台大医院,作为台湾顶尖的医疗机构,其培养出的医者在业界享有盛誉。能够由这样一家医院的资深医师团队,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提炼成一套完整的教案,这本身就极具价值。我尤其期待它能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以及“家医科/急诊医学”这五大核心领域,提供扎实、易懂且实用的指导。毕竟,PGY阶段是打下坚实临床基础的关键时期,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设想,这本书的内涵一定远不止于理论知识的堆砌。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将复杂的医学概念,以最清晰、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外科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基本手术操作的图文并茂的讲解,甚至是关键步骤的视频链接(虽然这是电子书的优点,但纸质书如果能通过二维码链接,也非常棒!)。在儿科部分,我想象它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提供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思路和处理原则,以及与小患者及家长沟通的技巧。这些都是在课堂上难以习得,却在临床上至关重要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但更是一门需要严谨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科。一本好的教案,不应该只是提供“是什么”,更要告诉我们“为什么”。它应该引导读者去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最优决策。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PGY阶段的训练尤为关键,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 我甚至会去想象,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是否考虑到了新一代医学生 learning style 的变化。例如,是否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临床病例来引出演绎和讨论?是否运用了图表、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医学知识?我非常好奇,台大医院的团队是如何将这些丰富的临床经验,转化为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教案。 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卡点”,比如某个疾病的鉴别诊断,或者某个操作的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或者是一些“秘诀”性质的提示,能够帮助我快速突破这些瓶颈。比如,在内科部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听诊要点,或者呼吸系统疾病的X光片解读,我想象书中会有一些非常实用的“敲门砖”。 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我非常关心如何更好地与团队合作,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家医科/急诊医学”或者其他章节中,融入一些关于沟通技巧、团队协作、伦理道德方面的讨论。毕竟,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道关怀。 读到这本书的封面,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它应该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教案的本质,就是为了“教”和“学”。因此,它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PGY阶段的实际需求,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临床案例,以及针对这些案例的详细分析和讨论。 我也会思考,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建立一个“知识体系”?PGY训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很容易让人感到知识碎片化。一本好的教案,应该能够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起扎实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以及家医科/急诊医学的基础知识框架。 最后,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PGY生涯中最得力的“战友”。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在无数个困惑的时刻,我希望能够翻开这本书,找到我需要的答案,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职业生涯启蒙阶段的一份宝贵财富。
评分当我翻阅到这本书的目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台大医院”这几个字,这瞬间就点燃了我对这本书的无限期待。我知道,台大医院是台湾医疗界的最高学府,能够由这样一家机构精心编撰的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其专业性和实用性绝对是有保障的。 我首先迫不及待想了解的是“内科”部分。我设想,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疾病,而是会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疾病的发生机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循证医学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基于科学证据来做出临床决策。例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解读要点,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快速锁定可能的病因。 在“外科”领域,我特别注重其实践操作的指导。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精细的手术图示,甚至是3D的解剖结构展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熟练地进行无菌操作,如何精准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如何进行精细的缝合。对于常见的急腹症,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清晰的诊断流程,让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误诊和漏诊。 “妇产科”部分,我对其严谨和精细的要求印象深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产前检查的各项要点,如何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与孕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共同面对挑战,确保母婴安全。 “儿科”对我而言,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和细心的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剂量、方法上的一些安全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好全面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救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 PG Y 阶段最宝贵的学习资料,它将为我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告别校园、踏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挑战的憧憬,同时也伴随着一丝丝的忐忑。台大医院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PGY五大领域基本课程教案,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期待。我深信,一本由台大医院这样享有盛誉的医疗机构精心编撰的教案,必然凝聚了其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临床智慧,能够为我们这些初学者提供最可靠的指引。 我首先关注的是这本书在“内科”部分的呈现。我想象,它不仅仅会罗列疾病的名称和症状,更会深入解析疾病的发生机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诊断逻辑,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鉴别诊断。比如,对于心血管疾病,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解读要点,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快速锁定可能的病因。 在“外科”领域,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动手”。从基础的器械消毒、无菌操作,到缝合、打结等基本技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图文并茂的指导,甚至是一些视频链接(如果可能的话),让我们能够在家中也能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对于常见的腹部急症,我设想,它会给出明确的诊断流程和治疗原则,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判断。 “妇产科”部分,我尤为关心如何安全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我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介绍孕期保健的各项要点,如何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对于妇科疾病,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诊断方法和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儿科”是我一直以来都认为需要极大耐心和细致的学科。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儿童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儿童的疾病表现会与成人不同。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思路,以及在用药方面的一些安全指导,比如剂量计算的实用方法。 “家医科/急诊医学”在我看来,是PGY阶段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通用的急诊处理原则,比如对不同休克类型的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对各种创伤的评估和急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全面健康评估,以及如何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内容。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它应该能够引导我们学会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如何决策,从而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