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书赠送【日星铸字行】的铅字一枚,及用铅字以活版印制的介绍卡
长篇小说《诗人万岁》,时空背景设定为五零、六零年代虚拟的台湾闽南社会光明镇。小说以光明镇的青年诗人得到国家文学总锦标为开端,搭配光明镇松花阁茶室妈妈桑金花姨的五十岁寿宴的筹办过程,以及光明镇数个传统地方政治派系的恩怨情仇,交织成一幕幕怀旧气味浓厚的小镇风情。听到诗人得奖的消息,有的光明镇民认为是光宗耀祖的荣誉,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奖项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随着诗人得奖消息的传播,光明镇各个小人物纷纷跃上小说舞台,用纯朴的闽南方言去赞美或揣测诗人的得奖。从白色恐怖到传统市场的饮食话语,从神怪传奇到卖膏药的巡回综艺团,光明镇小老百姓在这部小说里欢喜登场。
作者简介
刘富士
1966年出生于嘉义市,1986年迁居花莲。
嘉义师专毕业。迁居花莲后,先后于花莲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及花莲教育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硕士班进修。
目前任教于花莲县吉安乡北昌国小。
曾获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情诗奖、中央日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散文集《小女生玉米》获台湾省政府新闻处优良作品奖助,长篇小说《诗人万岁》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创作及出版奖助。
目前已出版作品,小说:《孤岛手记》、《太平洋旅店》、《谁杀了巴洛克》、《诗人万岁》,散文:《谋杀古老爱情的方法》、《小女生玉米》、《狂恋太鲁阁》。
作者序
巷弄风情
在巷子里出生及成长的我,对巷弄一直有很深的情感。
摊开最新版本的嘉义市地图,我家所在地的那条小巷仍然在大大的彩色纸张上笔直地斜切出我的童年记忆。从地图左方的嘉义火车站走日据时代称为大通的中山路一路往东,来到现在以鸡肉饭闻名的七彩喷水池,然后换走文化路北上,过民权路之后,就来到我家的巷子口。地图上,这条小巷以西北贯穿东南的有力气势连通文化路和民权路。
我家的巷子虽小,但比起我那群童年玩伴所居住的更里面的小巷小弄,嘿,我家的巷子其实还不算小呢。小时候一起下象棋、上教会的表弟俊芳,他家就在我家后面。俊芳的阿公和我阿公是亲兄弟。要去找他,我得往民权路的方向走过一根夜里总是有群蛾在昏暗的灯罩乱舞有独角仙在柱脚闲逛的电线桿,到达老是大门深锁的某老师的豪宅大院的有小小熘滑梯的侧门,然后向左转进一条小巷。
这条巷中巷,也是我的童年足迹深深踏印的所在。一弯进小巷子,左边是一大片丝瓜棚,又长又肥的丝瓜吊挂在棚架下,等着日晒干枯之后变成我们洗碗洗澡用的菜瓜布。右边也是栋大宅院,院子左右各种一棵莲雾树,左边是红莲雾,右边是白莲雾。莲雾开花时节,金龟子满树飞舞,大大满足我们捕猎的原始慾望。莲雾大宅的后方又是一条小巷弄,只容一人通行,我的小学同学的家就在小巷弄里面。表弟俊芳家还要再往更里面走。我会先来到爸爸卖好吃的豆沙凉丸的同良家,我跟他哥哥有一阵子是死党,天天黏在一起,他骑脚踏车载我,弹吉他、四处游荡。
同良家对面是萧仔崙的木材厂。萧仔崙木材厂左斜前方有一条更小的巷弄,小巷弄最前面的一家原本是卖鸡蛋冰的,后来因为倒会而漏夜逃走。第二天,所有获知消息的受害者通通赶到这狭窄的小巷弄,一时之间,唿天喊地的、骂爹干娘的声音充斥整个小巷弄。当然,还有一些事不关己的好事者也加入围骂的行列。我家也是被倒会的受害者之一。像是有商量又像是没商量,众受害者破门而入,能拿的拿、能搬的搬。哈,虽然没见过教科书里打家劫舍的古代盗匪,但这天小巷弄里的场面应该蛮接近的。
陪伴我国中三年,在上面努力读书、练习写新诗和小说的那张书桌,就是从卖鸡蛋冰的家里搬回来的。虽说是从倒会人家﹁掠夺﹂回来的安慰品,但也陪着我顺利考上师专,并且发展自小憧憬的写作人生。除了这张书桌,我们还抢到一些制作鸡蛋冰的道具。平时,只有在路上叫住卖鸡蛋冰的,说要买几个之后,那倒会夜逃的男人才会以纯熟的手法迅速解开冰冻的鸡蛋冰模具,将又甜又冰的鸡蛋冰交到我们手上。现在,卖鸡蛋冰的已经不知去向,只有我们几个小孩子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偶而会拿出这些模具来摆弄戏耍,假装自己也是沿街叫卖鸡蛋冰的小贩。
卖鸡蛋冰的左边人家是家小型家庭式肥皂工厂。那个年代,资生堂蜂蜜香皂可是高档货,谁家里要是拥有玫瑰色的又亮又动人的一块,肯定会请来客到浴室去参观参观。家里浴室常见的就是价钱便宜的玛莉香皂,至于洗衣服,那当然也是使用便宜的肥皂啰。制作好的肥皂装在很像现在水果大卖场装奇异果的那种浅层木条盒子里,整整齐齐的肥皂在里面显得异常干净。这些肥皂木条盒会在后院曝晒一段时间后,再由肥皂厂主人綑绑在载货脚踏车的后座出货去。小孩子对肥皂是没什么好奇心的,哈,又不能拿来玩吹泡泡游戏。所以肥皂厂主人大可安心他那些晾晒中的肥皂。
萧仔崙木材厂的旁边又是一条小巷弄,被新盖的羡煞当时的我们的连栋式钢筋水泥两层楼房牢牢佔据。第一间是教八家将的水顺阿舅的家,哈,因为他看起来很兇,我好像从来不曾当他的面叫过他。有机会的话,我们会看见水顺阿舅训练八家将。时间通常是夏日夜里,地点就在萧仔崙家和同良家之间的狭小巷道。脸上没有划上五颜六色油彩的家将们,手里拿着出巡时的各种道具,配合锣鼓的节奏踩动家将特有的行进步伐,一次又一次地演练。家将脸上的油彩当然得等到正式出巡之前才会画上去,画脸也是水顺阿舅的工作。化完脸的家将便具有神格,是不可以随便说话或吃喝的。我们小孩子碰到这些家将,当然也是敬而远之。不过,平时嬉戏时,偶而也会扮演八家将。喝完的克宁奶粉罐子就拿来当锣敲,几个小孩分配好角色,位置站定之后,倒也有模有样地迈起家将步伐。
水顺阿舅家左手边的第二间楼房就是俊芳家。从我家走到俊芳家找他下象棋,要经过好几条巷中巷、弄中弄,路上可能还会遇到卖新鲜凤梨的脚踏摊车、卖冰凉豆花的手推车,或是卖蚵仔面线的有加顶棚的脚踏三轮车。我就喜欢我家附近这些弯弯曲曲狭狭隘隘的巷弄,穿着T恤短裤拖鞋的我,在这些巷弄里穿梭嬉游,可乐得很呢。
住在巷弄里的小孩真是幸福。哈,这可不是我们这种住不起豪华门面深宅大院的小孩子的酸葡萄式自我安慰。闲闲的假日午后,想要打打羽毛球,只要准备好球拍和球,找好对手就可以自家门前开打。巷子的宽度跟实际球场也差不多,不必另外画边线。两边的建筑物也可以挡风,球不至于飘来飘去。中间没有羽球网,那又如何,谁说打羽毛球中间一定要有网子。来回厮杀之间,倒是要注意路过的街坊邻居,记得让球从他们的头顶飞过。但是在巷子里打羽毛球也不是没缺点,太过兴奋的羽毛球老是会落在遮雨棚上面,随手得准备一根捞球的小竹竿。
要在自家门前的巷道打棒球也没问题,只是要小心,不要挥棒太用力打破邻居的玻璃窗。至于玩弹珠、尪仔标、跳橡皮圈绳子、捉迷藏、跳房子-这些小孩子风靡一整个童年都不会嫌无趣的游戏,小巷弄更是绝佳的处所哪。
就是这样吧,当我开始写作《诗人万岁》时,童年的巷弄风情纷纷从记忆深处飘上来。那些属于地方小人物的人际来往、行事准则,那些听久了也听不出到底有没有在骂人的三字经五字经七字经,那些花一点点钱就能够满足口腹的小吃摊车,那些巷弄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自问。这些穿梭在我记忆里的巷弄小人物,就是我故事里的主角。
小时候特别喜欢结伴去中山堂旁边的大空地打棒球。如果走正常路线,我们会穿越巷子口的文化路去到对面的吴百发小儿科,然后顺着大路经过木炭店和养着可爱红毛猩猩的大同旅社。旅社旁边就是我星期天去敬拜上帝的浸礼会。弯过浸礼会,走民权路到国华街左转就会到达中山堂。但是偏爱走巷弄的我,还是喜欢走吴百发小儿科旁边的小巷子,穿出国华街之后就得立刻左转,嘿,因为再往前面的小巷子前进就是真丽美大酒家,那可不是小孩子能闲逛的地方。
哈,怎么样就是喜欢在巷弄里乱钻啊,我。
刘富士
编者的话
长篇小说《诗人万岁》以五零、六零年代为背景,在一个虚构的小城镇——光明镇上,作者刘富士为读者们展演了小镇默默无闻小人物的生活点滴。
作者刘富士迁居花莲已经二十多年。二十岁以前,他一直居住在西部小城市嘉义市。也因此,作者结合嘉义与花莲的生活经验,在这个虚构的光明小镇,尽情挥洒他特有的小说语言来书写一群老是挂着口头禅、思想单纯、生活俭朴的庶民百姓。
英国左派史学大师霍布斯邦,在他的《非凡小人物》一书中谈到他想要为他们着书立传的一群默默无闻的人物,他说:这些小人物除了他们的家人和街坊邻居之外,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历史学家对他们没兴趣,而若想用故事来书写这群小人物,注定将会在历史洪流里船过水无痕。但是,霍布斯邦认为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才是主要的历史行动者,就算没有人曾经写过关于他们的生活点滴,他们的生活也跟你我的生活一样有趣。「当然,他们应当在历史上记上一笔。」霍布斯邦下了这么一个简短有力的註解。
也许,作者刘富士也怀抱与霍布斯邦一样的想法,想要借由这本小说,为他记忆中的街坊邻居竖碑立传。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很大的悬疑:乍看小说书名《诗人万岁》,诗人应该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也是唯一的男主角,但是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才发现,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让诗人现身。虽然作者隐约透露出诗人的出身,并且透过光明镇的庶民百姓的嘴里勾勒出诗人模煳的图像。然而读者仍然不知道诗人到底长什么模样?有什么喜好?到底想追求那个光明镇的黄花大闺女?
作者似乎故意让诗人隐身在这些光明镇小人物的身后。借由诗人得到象征国家文学大奖的总锦标这个消息的传播、松花阁妈妈桑金花姨五十岁寿宴的筹办过程,以及诗人可能卷入光明镇传统政治派系的阴谋操作,原本应该堂堂皇皇现身小说纸页让读者一睹风采的诗人,却从头到尾不见踪影。诗人这两个字,在《诗人万岁》这本小说里面,似乎只是一个符号,而不是读者想看到的有血有肉光宗耀祖的光明镇模范青年。作者用意到底为何,有待读者诸君在这本小说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线索。
另外,这本十二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有一半以上的文字必须以闽南语阅读。这对习惯纯中文阅读的读者可能是个挑战。
在纯文学作品已经萎缩凋零的台湾书市,长篇小说的创作与出版更像是唐吉轲德挑战风车般的愚行。然而,扎根本土、开创本土,一直是阿之宝手创馆的使命。作为阿之宝手创馆跨足出版事业的第一本作品,我们诚挚为喜好本土文学的读者们推荐刘富士这本值得一读的长篇小说《诗人万岁》。
《诗人万岁》,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心中那股对文字、对情感、对生命最原始的敬畏与好奇。我一直觉得,诗人,不仅仅是写诗的人,更是用灵魂去感知世界,用文字去点燃人们内心深处共鸣的灵魂摆渡者。他们的文字,有时如惊涛骇浪,席卷而来,将我们淹没在情感的洪流中;有时又如涓涓细流,轻柔地抚慰着我们疲惫的心灵,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宁静。《诗人万岁》这个书名,仿佛在宣告一种不灭的精神,一种对艺术最纯粹的执着,一种即便在时代洪流中,也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存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去感受那些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澎湃生命力,去聆听那些被时间淘洗过却依然璀璨的诗句。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少地停下来,去体会那些细腻的情感,去思考那些深刻的哲理。诗歌,恰恰是这种慢下来的邀请,是让我们重新连接内心,与自己对话的契机。我希望《诗人万岁》能带我进入一个由文字构建的奇妙世界,在那里,我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扰,沉浸在诗意的海洋中,感受那份纯粹的美好。
评分“诗人万岁!”听到这个书名,我仿佛闻到了淡淡的墨香,看到了纸张上跳跃的文字。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用文字构建出绚烂世界的诗人充满敬意。他们的语言,有时像最纯净的泉水,洗涤我们的心灵;有时又像最炙热的火焰,点燃我们内心的激情。诗人,是这个时代里最值得被看见和珍视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悟,用自己的灵魂去创作,将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和思考,转化成一句句动人的诗句。《诗人万岁》这个名字,就像一个响亮的口号,表达了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无限热爱和对诗人精神的崇高敬意。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可能觉得诗歌离我们很遥远,甚至有些“过时”。但我始终相信,真正的诗歌,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它能够触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我非常期待《诗人万岁》这本书,它是否会带我走进诗人的创作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灵感涌现?又或者,它是否会让我重新认识那些伟大的诗人,发现他们身上不为人知的闪光点?总之,这个书名本身就足以让我充满好奇和期待。
评分“诗人万岁!”光是听到这个书名,我的心里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一直认为,诗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最细腻的灵魂,他们能够捕捉到常人无法察觉的细微之处,能够用最动人的语言来表达最深沉的情感。他们的文字,有时如同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又饱含着生命的活力;有时又如同深夜的星辰,虽然遥远,却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而“万岁”这两个字,更是充满了力量和敬意,它仿佛是对所有为诗歌艺术奉献一生的人们最真挚的赞美,也是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永恒生命力的肯定。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喧嚣和浮躁,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去品味那些真正能够触动灵魂的东西。我希望《诗人万岁》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创作热情,去体会他们的生命哲学,去领略那些经过时间洗礼却依然闪耀着光芒的诗句。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无尽魅力。
评分“诗人万岁”,听到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经典的画面:某个阴雨绵绵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诗集,细细品味着那些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又或者是在某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漫步在公园的长椅上,耳畔回响着舒缓的音乐,心却被一首诗歌的意境所俘获。诗人,在我眼中,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是我们情感的共鸣者,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代言人。他们的文字,仿佛有一股魔力,能够瞬间将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让我们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喜悦、悲伤、或是释然。《诗人万岁》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强烈的信号: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诗歌,更是关于诗人的生命,关于他们如何用生命去创作,去燃烧。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展现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是他们创作时的灵感迸发,还是他们面对生活时的挣扎与坚持?“万岁”这个词,也让我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的赞颂。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世界,更真切地感受到诗歌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启迪。
评分《诗人万岁》,这个书名,像一个久违的老朋友,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一直觉得,诗人是最懂得如何“活”的人,他们不仅仅是文字的匠人,更是生命的观察者和体验者。他们用最精炼的语言,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那些深刻的哲学思考,凝练成一首首触动人心的诗篇。而“万岁”这两个字,更是充满了力量,它不仅仅是对诗人的赞美,更是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永恒价值的肯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片刻的宁静,去感受那些细微的情感,去思考那些深刻的问题。而诗歌,恰恰是让我们慢下来,去重新连接内心,去感受生活本真的邀请。《诗人万岁》这个名字,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很好奇,它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展现诗人的魅力?是深入剖析名家诗作,还是讲述诗人们不为人知的故事?无论如何,这个书名本身就足以吸引我,让我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那份纯粹的诗意,去体会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评分《诗人万岁》,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书名。我一直认为,诗人是世界上最敏感的眼睛,他们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细节,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他们的文字,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渺小,却能照亮我们内心最黑暗的角落。而“万岁”这个词,更是充满了力量,它不仅仅是对诗人的赞美,更是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生命力的肯定。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似乎都沉浸在现实的琐碎和浮躁之中,忽略了那些能够滋养心灵的东西。而诗歌,恰恰是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去感受生活本真美好的途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诗人万岁》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诗人的魅力。是会收录那些触动人心的诗篇,还是会讲述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这个书名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我,让我渴望去探索它所带来的诗意世界,去感受那些经过岁月沉淀却依然闪耀的文字之光。
评分《诗人万岁》这个书名,简直是为我这样从小就沉迷于文字世界的人量身定做的。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那些优美的诗歌,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它们不像散文那样娓娓道来,也不像小说那样情节曲折,而是用一种极其凝练、极其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的语言,直击人心。诗人,在我看来,就是那些拥有“读懂世界”的特殊能力的人。他们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美,能够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并将它们用最恰当、最动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万岁”这两个字,更是点燃了我内心的火焰。它不仅仅是对诗人的赞美,更是一种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永恒价值的肯定。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很多人可能觉得诗歌是“过时”的,是“曲高和寡”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真正的诗歌,就像一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都能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诗人万岁》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一种坚守,一种不屈服于潮流的傲骨,一种对艺术最纯粹的信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诠释这种“万岁”的精神,它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与感动。
评分“诗人万岁!”读到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闪过无数个与诗歌相关的画面。我常常觉得,诗人就像是情感的炼金术士,他们能够将生活中最平凡的点滴,提炼成最珍贵的情感结晶。他们的文字,有时像和煦的春风,拂过心田,带来温暖;有时又像汹涌的潮水,拍打着岸边,激起澎湃的情感。《诗人万岁》这个书名,充满了力量,它不仅仅是对诗人的赞美,更是一种对诗歌艺术不朽生命力的宣告。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缺乏静下心来品味文字的耐心,很多人觉得诗歌是“高高在上”的,是“不接地气”的。然而,我始终相信,好的诗歌,是可以穿透一切隔阂,直抵人心的。我很好奇,《诗人万岁》这本书会如何阐释“万岁”的意义?它会带我走进哪些诗人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创作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这个书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评分《诗人万岁》,这个名字就像一股清流,瞬间洗涤了我因为日常琐事而变得有些浑浊的心灵。我一直觉得,诗歌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它不像小说那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也不像散文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它更像是一种提炼,一种浓缩。诗人,就是那个能够将最复杂的情感,最深刻的哲理,用最精炼、最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人。他们是文字的魔法师,是情感的解语者。“万岁”这两个字,更是让我心潮澎湃。在这个追求效率、追求速成的时代,诗歌似乎变得有些“奢侈”,有些人甚至觉得它已经脱离了生活。然而,我相信,诗歌的力量是永恒的,诗人的精神是不会被遗忘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书写,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受,他们的作品,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诗人万岁》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对这种“万岁”精神的致敬,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让我重新感受到文字的温度,重新体会到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美好。
评分拿到《诗人万岁》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个书名好有力量!”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用文字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的作者抱有深深的敬意,而诗人,在我看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世界,常常是色彩斑斓、充满想象力的,他们的语言,有时是那么的精炼,却又蕴含着无穷的深意。我常常觉得,读诗,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用他的人生阅历、他的敏锐感知,将那些我们难以言喻的情感和思想,提炼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而“万岁”这个词,则增添了一种永恒的意味,仿佛在说,诗人的精神,诗歌的力量,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的,反而会历久弥新,在每一个时代都能找到它的知音。《诗人万岁》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作品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至今仍能打动我们。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形式,去展现这种“万岁”的精神?是收录了经典诗人的作品,还是对诗歌的历史、诗人的创作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无论如何,这个书名都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渴望在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让我心灵共鸣的文字,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去体会诗人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