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的讀心專傢vs.洞察人性的宗教大師
引領我們深入瞭解人類情緒,看見它的陰影與美麗
保羅.艾剋曼,全球頂尖的情緒心理學傢
專長麵相術,任何人的臉部錶情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他是FBI和CIA的重要顧問,讓說謊的罪犯無所遁形
他也參與動畫電影的製作,讓卡通人物(如《怪獸電力公司》)的錶情栩栩如生
達賴喇嘛,備受世人尊崇的宗教領袖
曆經流亡歲月,看盡世情變換,對人性有深刻觀察和體悟
卻仍堅持和平的價值,呼籲良善與慈悲
這兩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精彩人物
一位是冷靜客觀的科學傢,一位是溫暖自在的修行者
他們從達爾文一路暢談到禪修的科學基礎
又從心靈的修鍊,談到神奇的能量體驗
三十九個小時的熱情對談
引領我們看見人類情緒的本質和其韆變萬化
期盼將人性蘊藏的破壞力,轉化為愛與慈悲的根基
本書特色
◎達賴喇嘛的最新著作,書中忠實呈現達賴喇嘛與艾剋曼的對話。
◎公視最新影集「謊言終結者」就是以本書作者之一,擅長「讀心術」的科學傢保羅.艾剋曼的故事為藍圖。他說,人的錶情可以裝,但臉部的肌肉、錶情、聲音仍然會洩漏潛意識的訊息。這個影響二十世紀人類的重要心理學傢,與達賴喇嘛之間有一段精彩且充滿火力的心靈對話。
作者簡介
保羅.艾剋曼 Paul Ekman
是世界第一的臉部錶情專傢,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的心理學名譽退休教授。他曾得到許多榮譽,包括美國心理學會的傑齣科學貢獻奬,還被列為二十世紀前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傢之一。
艾剋曼是世界知名的專傢,鑽研臉部錶情、欺騙和情緒,在四十年研究生涯中,曾研究新幾內亞部落民族、精神分裂病人、間諜、連續殺人犯和職業殺手的麵容。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警方、反恐怖小組等政府機構,以及製作《怪獸電力公司》的Pixar動畫工作室,常常請他當情緒錶情的顧問。他身為十四本書的作者或編者,其中包括《心理學傢的麵相術》、《說謊:揭穿商場、政治、婚姻的騙局》,美國和英國的電視節目常常嚮他諮詢,甚至在電視上現身說法。艾剋曼目前住在北加州。
達賴喇嘛 Dalai Lama
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生於1935年7月6日,在西藏東北一個叫做塔澤的小村莊。兩歲的時候被認證為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五歲的時候登基接掌西藏的政治權力。1959年被迫流亡,從那時起就為瞭和平解決中藏危機而奮鬥。他持續的宏揚慈悲哲學,在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奬。
引 言 丹尼爾.高曼
前 言 保羅.艾剋曼
第一章 東方與西方
兩種傳統的交會
科學、宗教與真理息息相關
用「心情的過濾器」來看世界
科學確證--保羅.艾剋曼
有害的情緒
談輕衊--保羅.艾剋曼
談涅槃--多傑.丹杜格西
執取與控製
談父母的執著--保羅.艾剋曼
情緒語言的貧乏
第二章 體驗情緒
何謂情緒?情緒的四項特性
談情緒的啓動--保羅.艾剋曼
談大腦的緩衝區--理察.戴維森
建設性情緒的阻礙
談情緒圖像--保羅.艾剋曼
佛傢辯論--多傑.丹杜格西
讓麻煩人物冷靜
一對一的互動--羅伯特.賴文森
正念
正念的意思--艾倫.瓦利斯
談注意力--剋裏夫.沙隆
談專注--瑪格麗特.榖倫
針對馬修.李卡德的研究--羅伯特.賴文森
不反應期
情緒劇本
第三章 情緒平衡
有關禪修的實驗
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嗎?
驚嚇與緩衝:對馬修.李卡德所做的禪修實驗
談父母的慈悲--保羅.艾剋曼
寬恕與責任感
論寬恕的力量--保羅.艾剋曼
第四章 憤怒、怨恨與憎恨
為發怒作準備
菩薩戒--摘自佛教典籍
錶達怒意
憤怒的種類
行為者與行為
談修行--剋裏夫.沙隆與馬剋.史瓦茲
憤怒的傢族成員
談佛傢的心理因素--多傑.丹杜格西
激勵型的憤怒
第五章 慈悲的本質
慈悲的定義
從進化的角度看慈悲
談動物的道德--法蘭斯.德瓦爾
動物的智商
不偏不倚的慈悲
修習連結感
培養齣來的意識
心智的本性--保羅.艾剋曼
智慧與慈悲的平衡
同理心、智力與智慧
論四智--約翰.鄧恩與洛桑.丹增奈吉格西
第六章 慈悲心,世界觀
擴大慈悲心的界限
消除怨恨
學習利他
情緒平衡
談四聖諦--多傑.丹杜格西
談情緒與記憶--保羅.艾剋曼
感激與歡喜
心理訓練場
談慈悲心的訓練--查爾斯.雷森
第七章 個人的轉化
改變情緒經驗
談「善」--保羅.艾剋曼
理性之道
前言
原汁原味,非凡心靈的交會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
擁有情緒智商,就錶示我們在情緒上的錶現比較聰明:自我覺察力較高,較能夠處理擾人的情緒,體貼彆人的情緒,而且能夠匯聚這一切,開創有效且滋養的互動。某些人在這些方麵的基本能力遠遠勝過他人,不過好消息是,這一切能力都是學習而來,也能夠學而有成。
談到培養人際能力,無論那一個範疇,最好都有專傢的指導。如一句古老的禪語所說:「如果你想爬上山頭,就去問問曾經登頂的人。」
因此本書中記錄的對話,對任何想在情緒上錶現聰明的人而言,都有特殊的價值。整個地球上,我想不齣還有那兩個人比達賴喇嘛和艾剋曼更瞭解情緒的本質。
乍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也許不覺得他能夠洞悉情緒。但我有幸在一項為期數週的過程裏,親眼目睹他與科學傢的對話,見證他如何專精於我們心靈的這一角。他在處理人類意識的任何層麵,尤其是情緒時,其清晰,其精微,在在令人敬佩。法王為這主題帶來一個獨特的麵嚮,先以一個思想大師的身分,徹底分析、明白揭示自己的性靈,同時代錶一個韆年的智慧傳統,重視人類情緒的正麵轉化。達賴喇嘛麵對情緒的方式,就像個一心一意學習心靈科學的學生與實踐者。
另一方麵,保羅.艾剋曼代錶的則是一個輔助性智慧傳統的高等層次,即現代心理學。數十年來,他都是情緒方麵首屈一指的學者,他以實驗研究情緒,尤其是錶達情緒時的臉部共同錶情,在這方麵,他更是無庸置疑的專傢。保羅.艾剋曼傳承始於達爾文的科學血統,他透過愛與恨、恐懼與憤怒的信號,來閱讀演化的曆史,直到今天,這些情緒依然在人類或動物的臉上流轉。保羅是我的多年好友,他對情緒的瞭解深刻,是世界級的執業者,他同時也是個測謊專傢。他研發齣許多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正確閱讀懂人的情緒。在這些對話中,保羅帶來一位心胸開闊的經驗主義者結結實實的觀點。
我在公元二○○○年三月第一次介紹法王與艾剋曼相識,我感到十分快意,當時我在心靈與人生學會(Mind and Life Institute)以「破壞性情緒」為題發起一項座談,我擔任會議的主持人。本書中將會提到,那就是這兩位不凡人士的首度正麵相遇,對保羅來說,這次會麵造成他在情緒上的轉化,也形塑瞭他的私人與專業生活。他們的對談是那次初遇的一個後續作用。
這是一場心靈的饗宴,對話觸及令人激賞的主題,包羅萬象,且正麵迎戰許多尖銳的問題。憤怒為何有建設性?我們要如何管理破壞性情緒?增加衝動與行動之間的距離有何幫助?為何我們要以不同的方式迴應造成我們煩惱的人,和他們令人煩惱的行為?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怎麼做纔能增加我們發揮慈悲心的對象?
保羅細心保留這些對談的滋味,讓讀者得以品嘗。這種書寫形式將讀者帶到桌邊,分享兩人言談的原汁原味,而不是聽某人說誰說瞭什麼。兩個智慧傳統罕異地相見,兩個非凡的心靈與智慧設法解決人類最艱睏的挑戰,本書保存瞭曆史性的紀錄。
哇,這本《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剋曼談情緒與慈悲》聽起來就讓人好奇!達賴喇嘛和保羅·艾剋曼,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光是想象他們對話的畫麵就覺得很震撼。一位是眾所周知的精神領袖,他的智慧和慈悲感化瞭無數人;另一位是情緒領域的權威專傢,用科學的方法解構人類的喜怒哀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角,一個來自深厚的精神傳承,一個來自嚴謹的科學實證,會碰撞齣什麼樣的火花呢?我特彆期待他們能從各自的角度,深入探討“情緒”這個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達賴喇嘛或許會從佛教的智慧齣發,教導我們如何觀照內心,如何超越負麵情緒的束縛,尋得內心的寜靜與自由。而艾剋曼教授則可能帶來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分析情緒的生理機製、麵部錶情的奧秘,以及如何識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這兩者結閤,是不是能為我們提供一套既有深度又有實操性的方法,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尤其是“慈悲”這個主題,達賴喇嘛的慈悲觀自不必多說,而艾剋曼在研究情緒時,是否也會觸及到慈悲的本質?慈悲是一種情緒嗎?它如何産生,又如何能被培養?這對現代社會充滿壓力和衝突的環境,或許有著非凡的意義。光是想到這些,就迫不及待想翻開這本書瞭。
评分“心的自由”——光是這四個字,就足夠讓人眼前一亮,再看到是達賴喇嘛與保羅·艾剋曼的對談,更是讓我無法忽視。這本書的定位非常特彆,是將精神領袖的深邃智慧與科學傢的嚴謹分析相結閤,探討“情緒”與“慈悲”這兩個核心議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被各種情緒裹挾,焦慮、憤怒、沮喪,仿佛成瞭一場永無止境的拉鋸戰。而達賴喇嘛,一直以來都是以其超凡的慈悲心和對內心寜靜的追求而聞名。他的視角,想必是帶領我們走嚮內心平靜的寶貴指引。另一方麵,艾剋曼教授作為情緒研究的泰鬥,他的科學分析總是那麼透徹,能夠揭示情緒背後的運作機製。我很想知道,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智慧碰撞在一起時,會産生怎樣的火花。他們會如何解析情緒的根源?又如何引導我們從情緒的泥沼中解脫齣來,獲得真正的“心的自由”?而“慈悲”,這個在東方哲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概念,在西方科學傢的視角下會呈現齣怎樣的麵貌?這本書是不是能夠提供一套跨越文化與學科的智慧,幫助我們理解並實踐慈悲,從而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及與他人和諧共處之道?單是想到這些,就充滿瞭期待,仿佛已經能感受到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滌蕩。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剋曼談情緒與慈悲》真的非常吸引人,尤其是“達賴喇嘛vs.艾剋曼”這個組閤,簡直是思想界和精神界的重量級對話。我一直覺得,現代社會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我們常常被負麵情緒睏擾,焦慮、壓力、憤怒,這些情緒如同看不見的枷鎖,束縛著我們前進的腳步。達賴喇嘛的智慧,一直以來都是指引人們走嚮內心平靜和喜悅的燈塔,他的話語總能給人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讓人相信內在的平和是可以通過修行達到的。而保羅·艾剋曼,作為情緒科學的權威,他用科學的嚴謹和細緻的觀察,揭示瞭情緒的普遍性和多樣性,為我們提供瞭理解情緒的理性框架。我想象著,當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傢,一位來自精神深處的探索者,一位來自科學前沿的觀察者,就“情緒”和“慈悲”這兩個如此貼近我們生命本質的議題展開對話,會是多麼精彩的火花碰撞。他們會如何定義“心的自由”?它是一種不受外界乾擾的寜靜,還是一種能夠自由選擇迴應方式的能力?而“慈悲”,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時代,又意味著什麼?達賴喇嘛的慈悲觀,或許能為我們帶來感性的溫暖;而艾剋曼教授的科學解讀,或許能為我們提供理解慈悲運作機製的視角。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啓我們對內心世界更深刻的理解,並指引我們走嚮一個更平和、更有愛的人生。
评分最近無意間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剋曼談情緒與慈悲》,就立刻被吸引住瞭。我一直對情緒的運作方式很好奇,總覺得我們很多時候被自己的情緒牽著鼻子走,但又不知道該如何真正地掌控它。達賴喇嘛的名字,總是帶著一種平和與智慧的光環,他的話語總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讓人感到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啓迪。而保羅·艾剋曼,更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心理學大傢,他關於情緒的分類和麵部錶情的研究,讓我對人類情感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認識。想象一下,這兩位如此不同卻又同樣偉大的人物,坐在一起,就“情緒”和“慈悲”這兩個既古老又現代的話題進行對話,這絕對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我很好奇,他們會如何定義“情緒的自由”?是不是說,我們能夠不受情緒的擺布,而是能夠選擇如何迴應?而“慈悲”,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功利的時代,又該如何被理解和實踐?達賴喇嘛的慈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而艾剋曼教授是否會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慈悲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又如何能夠被培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幫助我們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並與他人建立更深厚的連接。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心理學和哲學,更是關於如何活得更精彩、更有意義。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剋曼談情緒與慈悲》簡直太有話題性瞭!達賴喇嘛的智慧光輝,加上情緒科學的權威保羅·艾剋曼,光是這個組閤就足夠讓人充滿期待。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各種情緒的時代,喜怒哀樂,悲歡離閤,幾乎構成瞭我們生活的全部。然而,我們常常發現自己被這些情緒所睏,身不由己,甚至被它們所傷。達賴喇嘛一直以來都是慈悲與智慧的象徵,他的教誨總是能夠直擊人心,引導人們走嚮內心的平和與解脫。而艾剋曼教授,則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深入剖析瞭人類情緒的本質,讓我們看到瞭情緒的普遍性以及如何識彆和管理它們。我非常好奇,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智慧體係——一種源自古老的精神傳統,一種立足於現代科學研究——碰撞在一起時,會産生怎樣的思想火花?他們會如何理解“心的自由”?這是一種不受情緒乾擾的超然,還是一種能夠與情緒和諧共處的能力?而“慈悲”,這個在宗教和哲學中至關重要的概念,又會在科學的視角下呈現齣怎樣的麵貌?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們提供一套跨越文化和學科界限的洞見,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培養一份深刻的慈悲心,從而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活齣更自在、更有意義的人生?光是想象一下,就覺得這本書將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