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在给「形式」一个存在的理由;探索设计中的机能性与艺术中的形式意涵,如何随着目的不同转换成不同样貌。相同的概念面对不同需求,转换是必要的过程。借由某物的形式去象征某个主题,这样的转换为了增加形式的艺术性,同时产生游离的特点,跨越在不同范畴里。
本书共收录16组公共艺术作品;前12组主要针对公共艺术中形体的艺术性进行探讨,后4组则强调说明功能性,想借由相同的操作手法,以实际作品来讨论在不同目的下设计创作所产生之必要变形,来说明本书所定义「游离」的特点。
作者简介
林一中
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
专职空间设计创作
着作:
《装置建筑》田园城市,2001
《这里那里──所看到义大利城市》田园城市,2003
公共艺术中形体象征与空间游离性
前言 / 公共艺术 / 形体的象征 / 空间的游离 / 小结
作品一系列—动
创作理念 / 学理基础 / 内容形式 / 方法技巧 / 动组小结
作品二系列—静
创作理念 / 学理基础 / 内容形式 / 方法技巧 / 静组小结
作品三系列—场
创作理念 / 学理基础 / 内容形式 / 方法技巧 / 场组小结
作品四系列—延伸设计
创作理念 / 学理基础 / 内容形式 / 方法技巧 / 延伸设计小结
结论
参考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