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哲學不能烘麵包,但是能使麵包增加甜味。」
您的人生需不需要加點甘甜的好滋味?
且讓我們走進中國哲學的殿堂,
究天人之際、探心靈宇宙、悟時代真理、會文理於一身。
把學習和對真善美的追求結閤起來,踏上精采的人生旅程。
從遠古到晚清,中國的先哲們走齣瞭一條獨特的探索與發現之路。
本書的「大事年錶」以編年的方式,將著名哲人的活動、重大的哲學事件,
重要的理論成果展示齣來,幫助人們尋求中國哲學演進的真實軌跡。
蘇格拉底說:「德性即知識」,亞裏斯多德說:「最高層次的思想,是以至善為對象的思想。」可見,立德嚮善是西方哲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中國哲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打造齣立德、立言、立功的文化傳統。
《一本就通:中國哲學史》介紹瞭中國先哲相關的概念、命題、典籍,
扼要說明中國哲學的重要思想和學說,提供觀察中國先哲精神風貌的獨特視角。
哲學是灰色的、晦澀難懂的,但它連接的哲學故事是多彩的,顯明易通的。
本書選取中國哲學的重要史事和人物,用講故事的形式予以闡釋,力圖講清事件的來龍去脈、人物的心靈宇宙、精采的理論探索,以及它們所處中國哲學的關鍵點。
哲學問題的終極解決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先哲一樣,
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尋找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享受美好的人生。
作者簡介
江心力
1963年生,山東嘉祥人。1985年畢業於麯阜師範大學曆史係,2004年在西北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聊城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著有《20世紀前期的荀學研究》、《墨子與中國人的兼愛情懷》、《齊魯佛教史話》等,參編《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學說史》等。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遠古時代──神話與傳說
開天闢地
文明初曙
夏朝、商朝和西周──走齣古代宗教
殷人祀神
箕子述〈洪範〉
周公製禮作樂
《周易》成書
伯陽父與史伯
春鞦和戰國──智慧的碰撞
孔子問禮
老子齣關
墨子止楚攻宋
孫臏用兵
莊子見惠施
人性善惡論
鄒衍倡「五德終始說」
荀子講學
「白馬非馬」
呂不韋「一字韆金」
韓非與李斯
秦朝──天下一統
秦始皇封禪
秦始皇求仙
焚書坑儒
西漢和東漢──獨尊儒術
曹參學黃老
伏生傳《尚書》
魯壁藏書
董仲舒對策
劉安與《淮南子》
司馬遷論《春鞦》
石渠閣會議
父子哲學傢
蜀中大儒揚雄
燭火之喻
知識就是力量
白馬馱經
白虎觀會議
張衡論宇宙
五鬥米道與道教的形成
「經神」與「學海」
張角與「太平道」
魏晉南北朝──儒釋道鼎立
傅嘏與荀粲論纔性
王弼說無談玄
阮籍不拘禮法
郭象論獨化
葛洪煉丹
「大和尚」佛圖澄
道安創立本無宗
慧遠弘佛
寇謙之改造天師道
僧肇「解空」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陸修靜總括三洞
範縝闢佛
顔之推著《顔氏傢訓》
隋唐五代──三教閤一
智顗創立天颱宗
王通倡「三教閤一」
傅奕、法琳佛道之辯
玄奘西行求法
孔穎達編撰儒傢經典
呂纔反對迷信
法藏宣講《華嚴經》
慧能受戒
司馬承禎的修身治國之道
韓愈諫迎佛骨
柳宗元統閤儒釋
杜光庭重振道教
陳摶歸山
宋元時期──理學的繁盛
「三先生」復興儒學
周敦頤首倡理學
張載創立「關學」
邵雍誌在「安樂」
程顥與程頤
硃熹集理學之大成
硃張會講
硃陸鵝湖之會
陳亮、硃熹「王霸義利之辯」
王重陽創全真教
普濟編《五燈會元》
八思巴辯佛道
明清時期(鴉片戰爭前)──心學與實學
王守仁論「心」
王廷相務求「實學」
李贄「離經亂道」
傅山與顧炎武太原三聚會
黃宗羲創立「學案」體
顧炎武提倡經世緻用
王夫之論「日新」
李顒自學成纔
顔元開創新學風
戴震注重實事求是
章學誠大器晚成
晚清──中西會通
魏源編《海國圖誌》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
楊文會與「祗洹精捨」
嚴復翻譯《天演論》
康有為托古改製
譚嗣同著《仁學》
從訂孔到尊孔
孫中山倡「突駕」
王國維融閤中西
後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