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蘭到新幾內亞

從都蘭到新幾內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個阿美族高砂義勇隊員的戰場經曆,與後代子孫重返戰場的故事。

  我會努力地以我的方式,
  尋找逐漸消逝的曆史記號,
  尤其是追尋那些被睏在南洋戰場上,
  迴不來的高砂義勇隊阿公的靈魂。
          
  阿公當年莫名其妙地被帶到這個陌生叢林,靠著運氣與山林智慧,幸運地存活下來,成為生命中一個重大的烙印。而這個被時代銘刻的印記,又隨著身上的血液與記憶,流到瞭乾爹與一凡身上,並傳染給我,使得我們有機會帶著這個曆史記號,在六十五年後,重新踏上阿公極可能曾經在那一片叢林中走過的路。

  時間與空間的交錯,讓那個時代的阿公和這個時代的我們,穿越都蘭與新幾內亞的距離,不再是隻有從上到下,或點對點的綫性關係,而是如同蜘蛛網般地交錯在一起。                 

—蔡政良(Futuru)

  這是一趟追尋之旅,連結瞭1943年高砂義勇隊成員洛恩—吉村務與2009年都蘭阿美族阿公洛恩—高仁和的生命曆程,也連結瞭都蘭與新幾內亞在麵對現代資本與觀光風潮席捲時,同樣的宿命與睏惑,並喚醒幾乎已被意識形態所掩沒的、關於高砂義勇隊的曆史記憶,迎迴飄蕩在異地的魂魄。

本書特色

  1. 結閤「近真實小說」與旅行∕報導文學的書寫,跨越時空,連結1943年與2009年,連結颱灣高砂義勇軍與都蘭阿美族人,連結颱灣與新幾內亞。

  2. 喚醒被掩沒的、有關高砂義勇軍的曆史記憶。

  3. 從人類學角度,帶你飽覽不同於觀光視野的新幾內亞風情。

作者簡介

蔡政良(Futuru)

  1971年生,新竹客傢人,因著一些特殊機緣,誤打誤撞地闖入都蘭阿美族的生活圈,以親身參與的方式,記錄阿美族人的生活文化。之後,他認都蘭阿美族人kapah(漢名林昌明)為乾爹,獲得阿美族名Futuru,也加入「拉中橋」年齡組,都蘭成為他另一個傢,個人認同也從此流動於新竹客傢人與颱東阿美人之間。

  喜歡旅行、電影、閱讀與各種戶外活動,興緻來時也喜歡作菜,帶著點放蕩不羈的形象與行事風格。

  曾經是河左岸劇團的成員,也曾經擔任科學園區半導體公司的訓練副理。2010年取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颱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也是民族誌影片工作者。曾獲美國人類學會東亞人類學會大衛普拉茲媒體奬,第三屆生命永續奬。

  紀錄片作品有《迴來是土地肥沃的開始》(2001年)、《阿美嘻哈》(2005年)、《從新幾內亞到颱北》(2009年)、《新大洪水》(2010年)。著有《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傢》(2009年,玉山社齣版)。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TiniaykisoiA olan,wawaniamtayrailaoc.Panay002
(你在都蘭,永遠是我們的孩子!巴奈)
很文學的人類學者巴代007
自 序一段跨越時空的旅程009

2005年盛夏,「阿公有吃過人肉喔!」016

第一部昭和18年:第五迴高砂義勇隊
媽媽與情人的眼淚022
從都蘭到馬尼拉026
帛琉030
南十字星的天空下034a
「狗!我要迴傢!」041
「巴格耶魯!這個是牛油!」045
吃人肉049
從新幾內亞到都蘭053

第二部2009年:重返戰場
2008年春天,準備說故事058
「奇怪」的一傢人060
義賣籌款064
命運的交會071
寫在齣發前十七個小時073
2009年春天,從颱北到新幾內亞079
初見摩瑞斯比港083
布愛兄弟087
不會轉的「口摟胚喇」091
我們是白人?096
「頭又大」100
高掛在電綫上的鞋子104
天堂與地獄107
來自地獄的遺物111
你的英靈,我的冤魂115
鰐魚先生128
「卡拉瓦力」的約定133
槍口下的天主僕人138
用戰爭裝飾的桃花源141
戰機幽魂、蝸牛與我的血145
新幾內亞的雞好大151
你好,我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總理154
說好帶我去東京157
天真的人類學傢162

間奏麯:從新幾內亞來的一封信168

第三部西比剋河
越野PMV公車174
被放鴿子178
痛風將起181
白人主人?老闆?媽媽?185
我們想學功夫189
蛋蛋民宿194
一艘有破洞的船198
雕刻與部落觀光202
船貨運動與大人物208
叢林裏的電影院215
三棒村225
「割開就好瞭!」229
交換禮物233
無緣的阿美族舅舅238
從新幾內亞到颱北244

後記:為高砂義勇隊的祖靈們裝上翅膀249

圖書序言

南十字星的天空下

洛恩並不清楚南十字星的方位、大小與明亮度為何,隻能把它想像成夜間時分偶爾會在都蘭東方海麵上的Sanasay(綠島)見到的明亮燈光,那是來自前幾年纔新建的綠島燈塔。洛恩也不明白赤道綫是什麼東西,一直以為那是海上的一條綫,看到這條綫,就錶示進入所謂南十字星的世界。但是,從帛琉齣發後的航程裏,洛恩從未看過傳說中需要衝破大浪纔能通過的赤道綫,所以也一直以為還沒有進入南十字星閃耀發光的天空下。兩天後,就在一個太陽逐漸從東方海麵升起的晨曦中,洛恩看到瞭遠方浮現一座被青綠色覆蓋的大地,中間下方邊緣處,還有一條長長的白色細綫。船艙中傳來的廣播聲要求大傢準備登陸,洛恩被搞糊塗瞭。

「赤道綫呢?你們有看到嗎?已經抵達南十字星的天空下瞭嗎?」洛恩丟瞭一堆問題給在身旁的力外與春田,兩人隻是麵麵相覷地不知道如何迴答洛恩的問題。

抵達岸邊時,洛恩纔發現那一條白色細綫原來是一片白色沙灘,幾乎就與都蘭灣南方富拉富拉剋(杉原一帶)的海灘一樣,隻是這裏的沙灘比較長,綿延一整片,彷彿像是把後頭的蔥綠山脈與叢林綁起來的麻綫一樣。登陸作業以小隊為單位上岸,碼頭位在這片沙灘西方終點的一處海灣中,所有隊員上岸後,隨即沿著碼頭,以武裝跑步快速移動至前方約一公裏外的叢林裏頭,再往東行軍至原先規劃好的陣地內,就地紮營。

洛恩將視綫嚮北穿過叢林的空隙,隱隱約約見到那一片美麗的沙灘與藍到不可思議的海水,海麵上幾乎呈現寂靜無波的狀態。

「這裏不知道能不能潛水射魚啊?」力外突然問瞭洛恩這個問題,但是洛恩看海看得太齣神,完全不理會力外的提問。隨後,所有隊員在叢林中迅速整理營地,搭起野戰帳篷,以叢林最茂密之處作為掩蔽,設立夥房等戰地設施。南十字星天空下的戰地生活就此展開,時序已經進入昭和18年8月瞭。

第五梯次高砂義勇隊登陸的地點,是新幾內亞島的威瓦剋(Wewak),位於島嶼北方的一處日本海軍基地。新幾內亞北方沿海區域,是日軍大東亞戰爭中最南端的戰綫,洛恩登陸時,該地區包含所謂的山南地區,即威瓦剋西南方的叢林與西比剋河(Sepik)流域中下遊一帶,仍然在日本皇軍的控製之下。不過,因為熱帶叢林裏的潮濕、蚊蟲,以及糧食彈藥補給的睏難等等因素,日本皇軍在此吃瞭許多苦頭,許多軍人不是因為瘧疾,就是因為飢餓,死在這個叢林之中;沒染上瘧疾的,也大多有腳氣病的問題。因此,這個戰區被許多日本皇軍稱為「人間的地獄」。雖然日軍曾經多次想要突破美澳聯軍的封鎖,穿越叢林與山脈,前進到東南方的新幾內亞首府摩瑞斯比港(Port Moresby),但終究因為南方叢林的地形、天候、環境,對於來自北方的日軍,就像是地獄般而未能成功。

洛恩在叢林裏頭,被劃編在第二十七野戰貨物廠的編製中,每天都會接到不同的任務指派,有時必須行軍穿越叢林,到日軍位於威瓦剋的空軍機場協助整修機場的工作,有時則必須負責搬運與補給食物及彈藥至威瓦剋附近區域的各個大小日軍基地。被分配在夥房工作的古拉斯,告訴洛恩與力外等人,聽說部份一起齣發的高砂義勇軍隊員,被挑選齣來編製為突擊隊員,於抵達威瓦剋沒多久就被帶走,將要上戰場從事一些特彆的戰鬥任務。洛恩並不知道哪些人被挑選為突擊隊員,因為自從抵達威瓦剋之後,洛恩所屬的小隊就與其他小隊分散在鄰近的叢林中,分彆由各小隊的隊長與副隊長管理,因此並不清楚其他小隊的情況,倒是在夥房工作的古拉斯,由於經常接觸不同小隊,且夥房隊員又幾乎都是阿美族,因此交換瞭不少訊息。

古拉斯除瞭夥房工作外,還有個特殊任務,就是教導部份當地的小男生日語以及歌唱。這些小男生的年紀大約都在十五或十六歲左右,這在都蘭的部落裏,是屬於巴卡路耐(都蘭阿美族年齡階層中的最低階)的年紀。這裏的小男生膚色相當黑,夜間時分若沒注意,大概沒有人會發現他們的存在。這些男孩的工作大多是在廚房裏幫忙,被稱為Cook Boy(煮飯小弟);由於這些煮飯小弟僅懂得一點日語,無法進行深入溝通,古拉斯也不知道他們為何會幫日本皇軍工作,隻是大概知道這些男孩的傢人,因為戰爭的緣故,都躲到更深山的叢林裏去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