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兰到新几内亚

从都兰到新几内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阿美族高砂义勇队员的战场经历,与后代子孙重返战场的故事。

  我会努力地以我的方式,
  寻找逐渐消逝的历史记号,
  尤其是追寻那些被困在南洋战场上,
  回不来的高砂义勇队阿公的灵魂。
          
  阿公当年莫名其妙地被带到这个陌生丛林,靠着运气与山林智慧,幸运地存活下来,成为生命中一个重大的烙印。而这个被时代铭刻的印记,又随着身上的血液与记忆,流到了干爹与一凡身上,并传染给我,使得我们有机会带着这个历史记号,在六十五年后,重新踏上阿公极可能曾经在那一片丛林中走过的路。

  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让那个时代的阿公和这个时代的我们,穿越都兰与新几内亚的距离,不再是只有从上到下,或点对点的线性关系,而是如同蜘蛛网般地交错在一起。                 

—蔡政良(Futuru)

  这是一趟追寻之旅,连结了1943年高砂义勇队成员洛恩—吉村务与2009年都兰阿美族阿公洛恩—高仁和的生命历程,也连结了都兰与新几内亚在面对现代资本与观光风潮席卷时,同样的宿命与困惑,并唤醒几乎已被意识形态所掩没的、关于高砂义勇队的历史记忆,迎回飘荡在异地的魂魄。

本书特色

  1. 结合「近真实小说」与旅行∕报导文学的书写,跨越时空,连结1943年与2009年,连结台湾高砂义勇军与都兰阿美族人,连结台湾与新几内亚。

  2. 唤醒被掩没的、有关高砂义勇军的历史记忆。

  3. 从人类学角度,带你饱览不同于观光视野的新几内亚风情。

作者简介

蔡政良(Futuru)

  1971年生,新竹客家人,因着一些特殊机缘,误打误撞地闯入都兰阿美族的生活圈,以亲身参与的方式,记录阿美族人的生活文化。之后,他认都兰阿美族人kapah(汉名林昌明)为干爹,获得阿美族名Futuru,也加入「拉中桥」年龄组,都兰成为他另一个家,个人认同也从此流动于新竹客家人与台东阿美人之间。

  喜欢旅行、电影、阅读与各种户外活动,兴致来时也喜欢作菜,带着点放荡不羁的形象与行事风格。

  曾经是河左岸剧团的成员,也曾经担任科学园区半导体公司的训练副理。2010年取得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国立台东大学南岛文化研究所,也是民族志影片工作者。曾获美国人类学会东亚人类学会大卫普拉兹媒体奖,第三届生命永续奖。

  纪录片作品有《回来是土地肥沃的开始》(2001年)、《阿美嘻哈》(2005年)、《从新几内亚到台北》(2009年)、《新大洪水》(2010年)。着有《石堆中发芽的人类学家》(2009年,玉山社出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TiniaykisoiA olan,wawaniamtayrailaoc.Panay002
(你在都兰,永远是我们的孩子!巴奈)
很文学的人类学者巴代007
自 序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009

2005年盛夏,「阿公有吃过人肉喔!」016

第一部昭和18年:第五回高砂义勇队
妈妈与情人的眼泪022
从都兰到马尼拉026
帛琉030
南十字星的天空下034a
「狗!我要回家!」041
「巴格耶鲁!这个是牛油!」045
吃人肉049
从新几内亚到都兰053

第二部2009年:重返战场
2008年春天,准备说故事058
「奇怪」的一家人060
义卖筹款064
命运的交会071
写在出发前十七个小时073
2009年春天,从台北到新几内亚079
初见摩瑞斯比港083
布爱兄弟087
不会转的「口搂胚喇」091
我们是白人?096
「头又大」100
高挂在电线上的鞋子104
天堂与地狱107
来自地狱的遗物111
你的英灵,我的冤魂115
鳄鱼先生128
「卡拉瓦力」的约定133
枪口下的天主仆人138
用战争装饰的桃花源141
战机幽魂、蜗牛与我的血145
新几内亚的鸡好大151
你好,我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总理154
说好带我去东京157
天真的人类学家162

间奏曲:从新几内亚来的一封信168

第三部西比克河
越野PMV公车174
被放鸽子178
痛风将起181
白人主人?老板?妈妈?185
我们想学功夫189
蛋蛋民宿194
一艘有破洞的船198
雕刻与部落观光202
船货运动与大人物208
丛林里的电影院215
三棒村225
「割开就好了!」229
交换礼物233
无缘的阿美族舅舅238
从新几内亚到台北244

后记:为高砂义勇队的祖灵们装上翅膀249

图书序言

南十字星的天空下

洛恩并不清楚南十字星的方位、大小与明亮度为何,只能把它想像成夜间时分偶尔会在都兰东方海面上的Sanasay(绿岛)见到的明亮灯光,那是来自前几年才新建的绿岛灯塔。洛恩也不明白赤道线是什么东西,一直以为那是海上的一条线,看到这条线,就表示进入所谓南十字星的世界。但是,从帛琉出发后的航程里,洛恩从未看过传说中需要冲破大浪才能通过的赤道线,所以也一直以为还没有进入南十字星闪耀发光的天空下。两天后,就在一个太阳逐渐从东方海面升起的晨曦中,洛恩看到了远方浮现一座被青绿色覆盖的大地,中间下方边缘处,还有一条长长的白色细线。船舱中传来的广播声要求大家准备登陆,洛恩被搞煳涂了。

「赤道线呢?你们有看到吗?已经抵达南十字星的天空下了吗?」洛恩丢了一堆问题给在身旁的力外与春田,两人只是面面相觑地不知道如何回答洛恩的问题。

抵达岸边时,洛恩才发现那一条白色细线原来是一片白色沙滩,几乎就与都兰湾南方富拉富拉克(杉原一带)的海滩一样,只是这里的沙滩比较长,绵延一整片,彷彿像是把后头的葱绿山脉与丛林绑起来的麻线一样。登陆作业以小队为单位上岸,码头位在这片沙滩西方终点的一处海湾中,所有队员上岸后,随即沿着码头,以武装跑步快速移动至前方约一公里外的丛林里头,再往东行军至原先规划好的阵地内,就地扎营。

洛恩将视线向北穿过丛林的空隙,隐隐约约见到那一片美丽的沙滩与蓝到不可思议的海水,海面上几乎呈现寂静无波的状态。

「这里不知道能不能潜水射鱼啊?」力外突然问了洛恩这个问题,但是洛恩看海看得太出神,完全不理会力外的提问。随后,所有队员在丛林中迅速整理营地,搭起野战帐篷,以丛林最茂密之处作为掩蔽,设立伙房等战地设施。南十字星天空下的战地生活就此展开,时序已经进入昭和18年8月了。

第五梯次高砂义勇队登陆的地点,是新几内亚岛的威瓦克(Wewak),位于岛屿北方的一处日本海军基地。新几内亚北方沿海区域,是日军大东亚战争中最南端的战线,洛恩登陆时,该地区包含所谓的山南地区,即威瓦克西南方的丛林与西比克河(Sepik)流域中下游一带,仍然在日本皇军的控制之下。不过,因为热带丛林里的潮湿、蚊虫,以及粮食弹药补给的困难等等因素,日本皇军在此吃了许多苦头,许多军人不是因为疟疾,就是因为饥饿,死在这个丛林之中;没染上疟疾的,也大多有脚气病的问题。因此,这个战区被许多日本皇军称为「人间的地狱」。虽然日军曾经多次想要突破美澳联军的封锁,穿越丛林与山脉,前进到东南方的新几内亚首府摩瑞斯比港(Port Moresby),但终究因为南方丛林的地形、天候、环境,对于来自北方的日军,就像是地狱般而未能成功。

洛恩在丛林里头,被划编在第二十七野战货物厂的编制中,每天都会接到不同的任务指派,有时必须行军穿越丛林,到日军位于威瓦克的空军机场协助整修机场的工作,有时则必须负责搬运与补给食物及弹药至威瓦克附近区域的各个大小日军基地。被分配在伙房工作的古拉斯,告诉洛恩与力外等人,听说部份一起出发的高砂义勇军队员,被挑选出来编制为突击队员,于抵达威瓦克没多久就被带走,将要上战场从事一些特别的战斗任务。洛恩并不知道哪些人被挑选为突击队员,因为自从抵达威瓦克之后,洛恩所属的小队就与其他小队分散在邻近的丛林中,分别由各小队的队长与副队长管理,因此并不清楚其他小队的情况,倒是在伙房工作的古拉斯,由于经常接触不同小队,且伙房队员又几乎都是阿美族,因此交换了不少讯息。

古拉斯除了伙房工作外,还有个特殊任务,就是教导部份当地的小男生日语以及歌唱。这些小男生的年纪大约都在十五或十六岁左右,这在都兰的部落里,是属于巴卡路耐(都兰阿美族年龄阶层中的最低阶)的年纪。这里的小男生肤色相当黑,夜间时分若没注意,大概没有人会发现他们的存在。这些男孩的工作大多是在厨房里帮忙,被称为Cook Boy(煮饭小弟);由于这些煮饭小弟仅懂得一点日语,无法进行深入沟通,古拉斯也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帮日本皇军工作,只是大概知道这些男孩的家人,因为战争的缘故,都躲到更深山的丛林里去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