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在哪里?是谁第一次触动了改革开放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绵延几十年的逃港浪潮一波接一波,由于历史原因,这段极具标本意义的历史一直被湮灭,本书作者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在近二十年的长期跟踪研究中,一个一个寻访大逃港的亲历者,从当时的地方要员到普通百姓,从立功受奖者到因罪受罚者,从逃港后发家致富者到终生穷困潦倒者,採访手稿塞满了麻袋。而为更真实地接近历史,作者更是跨越两省四市一页一页地查找被深锁的档案资料,并在近期查阅了刚刚解密的重要档案。
本书通过对绵延几十年来一波接一波的逃港浪潮的解密,真实再现了这段极具标本意义的历史,找寻推动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因。
作者简介
陈秉安
湖南桂阳县人,记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
楔子:20多年前的寻找
第一章 风云初变
第一节 浅浅的界河
第二节 血溅闸门山
第三节 深港特工秘密战——活擒刘立福
第四节 荷叶塘故事——一个地主后代的回忆
第五节 强扭的瓜不甜——宝安县的合作化和“退社风
第二章 “五七”大逃港
第一节 偷渡者的福音——“大放河口”
第二节 三十年牛郎织女:文素巧寻夫
第三节 逃港的广州女大学生
第四节 “木脑壳”八次逃港传奇
第三章 “六二”大逃港
第一节 “六二”大逃港为甚么会发生
第二节 逃港:饥荒中的出路
第三节 宝安县委书记李富林
第四节 陶铸下令:把岗哨撤了
第四章 “六二”大逃港在境外的影响
第一节 涌过边界的洪流
第二节 感天动地的华山泪雨
第三节 梁成功九龙寨奇遇
第四节 暴雨下的冤魂
第五节 潮水冲击之后
第六节 全港大审判
第七节 从逃港者到“洋参大王”
第五章 抚不平的波澜——深圳河边的社会主义大教育
第一节 北戴河的错误判断
第二节 在深圳河边筑起“铁壁铜墙”
第三节 西坑之战——社会主义阵地的争夺
第四节 “爱”也拴不住的“心”
第五节 刑场上的鲜血——老头与青年殊死血斗
尾声:从大逃港到大开放
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