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湾各地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文化产业与观光休闲产业的推展时,原住民部落土地亦难幸免地被政府与民间、或政商勾结的抢夺,他们都是「上山找希望」的有力人士,族人却手无寸铁的无力阻挡、族人却守株待兔地看着他们进驻,亦眼睁睁地看着部落族人的生活空间愈来愈狭窄,族人建构文化及伦理的行动也遭到被排挤,太阳虽然照常昇起,部落族人们深深觉得部落之天空似乎愈来愈小、太阳似乎也愈来愈昏暗,于是A们不禁要问:原住民的部落「开发者」,他们为部落真正带来什么呢?部落族人又期待什么样的希望呢?原住民不再「上山找希望」吗?
作者简介
莱撒.阿给佑 Laysa Akyo
出生于台湾苗栗县泰雅尔族部落,未曾离开部落,直到唸国中及高中时才浅尝离乡背井,也方知除了泰雅尔族以外,还有其他族群,如河洛人、客家人及外省人等;就读神学院之后才认识原住民其他各族群及台湾丰富多元之文化。
推荐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起源
第二节 研究理念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流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流程
第二章 和平乡达观村现况介绍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环境与地理位置
二、部落主要河川概况
三、气候变化概况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和平乡达观村部落沿革、迁徙及形成
二、达观村面积、人口数及户数调查
三、达观村各部落开拓史及地名渊源
四、达观村各部落族群分佈概况简述
五、达观村各部落先贤事蹟 23
六、达观村各部落居民之宗教或民间信仰
七、达观村各部落岁时习俗简介
八、达观村各部落文化活动简述
第三节 观光资源
一、达观村各部落建议旅游路线
二、达观村各部落特色食品概述
第四节 部落产业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达观村各部落人民团体概况
第一节 社区发展协会基本资料
第二节 部落自主性团体或民间社团基本资料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部落发展过程中的议题思辩
第一节 确认土地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 部落的观光冲击﹝impacts﹞
第三节 土地是不能给人的
第四节 环境教育的建立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部落与政府的反求诸己
第二节 重新建构部落发展的意义与目的
附 录 台中县和平乡的行政
一、行政划分
二、和平乡公所行政组织职掌简介
参考书目
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生动的课堂,学到了许多关于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作者在达观村的调查研究,不仅深入浅出地展现了该村独特的文化魅力,更提供了关于如何将这份魅力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切实可行的思路。书中的案例分析十分详实,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剖析达观村的文化资源,例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独特的民俗活动、以及历史遗迹等,并从中提炼出具有商业潜力的元素。对于观光产业的发展,书中提出的建议更是极具前瞻性,从如何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到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再到如何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都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文化并非只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去培育、去创新。
评分一本能够将地方特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著作,在我眼中,它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村落。书本中细致地描绘了达观村独特的文化肌理,那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古老的技艺、以及流传在民间的动人传说,都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一一呈现。读到这些内容时,我仿佛能听到村庄的低语,感受到古朴的韵味,甚至能闻到泥土和炊烟混合的味道。更让我赞叹的是,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文化的描摹,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何能够转化为可持续的观光产业。从挖掘非遗项目的潜力,到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体验活动,再到分析如何吸引游客、提升服务质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审慎的思考和周密的规划。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报告,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激活乡村潜能、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的行动指南。它让我看到了,那些被忽视的乡村角落,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等待着被发掘和升华。
评分对于长期关注乡村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作者以达观村为切入点,对一个特定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这本身就极具学术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将这份学术研究与观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试图探索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发展之路。我从中看到了作者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执着。书中的论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原理和方法。作者提出的许多观点,例如如何发掘本土特色、如何进行品牌化运作、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等,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本书让我深切感受到,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用智慧去发展,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徐徐展开了达观村那令人神往的文化图景。我被书中那些鲜活的文字深深吸引,它们描绘的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乡村生活。作者对于达观村的文化元素的挖掘,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从那些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节日庆典,到村民们的口头传说、世代相传的技艺,都跃然纸上,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淳朴而充满魅力的村庄。而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文化的展示,而是将其与观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巧妙的嫁接。书中提出的那些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构想,如同一股清流,启发着我对乡村旅游的全新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如何让乡村经济重焕活力的生动实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运用,就能为乡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评分初读此书,便被其宏大的视角和严谨的论证所吸引。作者对于达观村文化资源的梳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从历史、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揭示了这些资源背后蕴含的深层意义。其研究方法之精细,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田野调查的扎实程度,还是数据分析的科学性,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书中关于观光产业发展的论述,更是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融合。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他不仅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客观理性,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却又不失人文关怀。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村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并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