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6
一切都要从佛洛伊德的那张躺椅开始……
什么是精神分析?
电影及漫画很喜欢出现这画面:一个病人躺在沙发上,对着虚空说话,而医生翘着二郎脚低头作笔记------尤有甚者,像好莱坞娱乐片「老大靠边闪」一样,黑道老大听到「恋母情结」就气得跳脚,拿枪指着精神科医师,不准他乱说话。
精神分析已深入现代生活,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例如潜意识、伊底帕斯情结、梦的意义等。然而,想要了解精神分析,不能只读佛洛伊德,因为,精神分析从那张躺椅上诞生之后,在过去五十年间,已经历了许多的扩展与改革,越来越丰富并引人入胜。
《超越佛洛伊德》宛若一堂精彩的导读课,引导读友进入精神分析的世界。本书最大特色,是它首度让精神分析脱去艰涩的外衣,透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平易近人的笔触,扼要介绍精神分析思想的流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其精华堂奥,也让我们对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复杂度,发出衷心的赞叹。
作者简介
史帝芬.米契尔(Stephen A. Mitchell, 1946-2000)
米契尔身兼威廉.阿兰森.怀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的训练及督导分析师,并任教于纽约大学心理治疗及精神分析博士后课程。他被视为精神分析中「关系学派」的创立者,而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立国际精神分析期刊「精神分析对话」(Psychoanalytic Dialogues),这份学术期刊极具影响力,他也借此将「关系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介绍给更多读者。
在与葛林伯格(Jay Greenberg)合作出版第一本书《客体关系的精神分析理论》(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后,他经常受邀至美国、欧洲与以色列等地授课。除了学术贡献,米契尔在精神分析领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人物,协助成立好几个精神分析的组织;此外,心理卫生领域长期将同性恋病态化,但米契尔早年的两篇文章对扭转此一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
米契尔五十四岁时死于心脏衰竭,着作有《精神分析中的关系概念》(Relational Concepts in 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中的希望与恐惧》(Hope and Dread in 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中的影响力与自主》(Influence and Autonomy in Psychoanalysis)、《关系》(Relationality)、《爱能持续吗?》(Can Love Last?)等,以及与妻子玛格丽特.布莱克合着的《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历史》。
玛格丽特.布莱克(Margaret J. Black)
美国国家心理治疗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Psychotherapies)推广教育委员暨主任。
译者简介
白美正
1960年于台湾出生,1984年赴美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所毕业后,进入美国奥思丁瑞格中心(Austen Riggs Center)工作,并继续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98年返回台湾,自2004年起担任台湾精神分析学会教育委员,目前她主要的工作是精神分析教学与临床实践、心理治疗,以及临床督导。
中文版编译事项说明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佛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的传统
第二章 自我心理学
第三章 苏利文和人际精神分析
第四章 克莱恩与当代克莱恩学派理论
第五章 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费尔贝恩和温尼考特
第六章 身分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艾瑞克森和寇哈特
第七章 当代佛洛伊德学派的改革者:肯伯格、薛佛、娄沃与拉冈
第八章 理论的争议
第九章 技巧的争议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英文索引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