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音乐术语手册》由纽约市立大学音乐艺术博士王真仪主编,特色如下:
● 兼容并蓄,不限一派:以西洋古典音乐为主轴,同时更包含爵士乐领域。以英语阅读书写沟通为前提,尽可能收纳相关术语。
● 分门别类,按图索骥:分为总类、乐理、音乐术语等十大类。其中乐理等六大类又加以细分,方便于特定领域内做迅速查找。
● 兼具实用性及广博度:以英文语词为主,加註对应之重要欧文语词。採英、美用语兼录方式,中文译名亦同收海崃两岸用语。
● 索引 = 词语对照手册:按拉丁字母顺序重新排列词目并加註页数的索引,特别附带中文译名,方便于不特定领域做一般查找。
作者简介
王真仪Dr. WANG JEN-YI
伦敦皇家音乐学院 音乐学士
伦敦皇家音乐学院 音乐硕士
纽约市立大学 音乐艺术博士
1986 第一届中华萧邦少年钢琴大赛冠军
1990 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奖学金
1991 钢琴荣誉奖、普罗科菲耶夫演奏奖、萧邦演奏奖〔皇家音乐学院〕
1992 皇家音乐学院教育文凭证书
伯明罕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贝多芬演奏奖、法国作品演奏奖〔皇家音乐学院〕
1993 皇家音乐学院演奏文凭证书
伦敦Anthony Saltmarsh奖学金
1994 廿世纪作品演奏奖、廿世纪英国作品演奏奖〔皇家音乐学院〕
皇家音乐学院钢琴大赛第三名
1994 皇家音乐学院乐团,协奏曲演出〔皇家音乐学院〕
伯明罕首场独奏会〔Birmingham and Midland Institute〕
1995 最佳协奏曲演奏奖、舒伯特演奏奖〔皇家音乐学院〕
伦敦Ian Fleming基金会奖学金
1995 伦敦首场独奏会〔圣马丁学会〕
1995 硕士论文〔皇家音乐学院〕–Personal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Musical Performance
1999 博士班毕业独奏会〔纽约市立大学Proshansky音乐厅〕
2000 博士论文〔纽约市立大学〕–"The Enchanted Garden" by Richard Danielpour: Issues of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编辑要旨
总类 Generalities
乐理 Theory of Music
基本知识 Basic Knowledge
音符.节奏 Notes.Rhythm
音.调 Tones.Keys
音程.音阶 Intervals.Scales
和弦.和声 Chords.Harmony
乐曲结构 The Structure of Music
音乐术语 Musical Terms
速度相关音乐术语 Musical Terms Regarding Speed
力度相关音乐术语 Musical Terms Regarding Intensity
表情相关音乐术语 Musical Terms Regarding Expression
体裁与曲式 Genres and Forms
歌曲 Songs
器乐曲 Instrumental Music
舞曲 Dance Music
演出形式 Performing Forms
声乐 Vocal Music
爵士乐 Jazz Music
乐器概说 Musical Instruments
弦乐器 String Instruments
管乐器 Wind Instruments
键盘及打击乐器 Keyboard & Percussion Instruments
电子乐器 Electric /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乐器的组件及配件 Component Parts and Accessories
弦乐器 String Instruments
管乐器 Wind Instruments
键盘及打击乐器 Keyboard & Percussion Instruments
乐器的演奏技巧 Playing Techniques
弦乐器 String Instruments
管乐器 Wind Instruments
键盘及打击乐器 Keyboard & Percussion Instruments
表演场所相关用语 Theater Terms
索引 Index
我是一个对音乐充满好奇的普通听众,平时喜欢听各种风格的音乐,但对于那些专业术语总是摸不着头脑。《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的出现,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本书的体积真的很适合携带,我经常带着它去听音乐会,或者去音乐书店 browsing,遇到不认识的词汇,随时可以拿出来翻一翻。我最喜欢它收录的那些关于音乐形式和体裁的术语,比如“sonata”、“fugue”、“aria”等等。它不仅给出了清晰的中文解释,还简单介绍了这些体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让我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而且,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指挥手势和表情术语的解释也相当到位。这让我更能理解指挥在音乐会现场的意图,也能更好地解读音乐家们的表演。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术语,书中却能给出非常细致的讲解,比如“rubato”这个词,书中就解释了它不仅仅是“自由速度”,还包含了艺术家在遵循乐曲整体框架下的情感自由表达。这种深入的解读,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 我曾经尝试过几本其他的音乐词典,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或者内容不够全面。《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则显得更加亲民和实用。它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来解释术语,而是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来阐述。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手册无疑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入门工具。 我真的很庆幸能拥有这本书,它让我在欣赏音乐时,不再是茫然地听,而是能带着理解去感受。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知识点,让我对音乐的热爱更加深厚。我也会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一样,在音乐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乐趣。
评分这本《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真是太及时了!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平日里听歌、看乐谱,总会遇到一些没见过的英文术语,查阅资料又耗时又麻烦。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首先,它的“随身版”设计就深得我心。小巧轻便,无论是放在包里还是口袋里,都不会觉得负担。每次在音乐会现场,或者在家中练琴时,遇到不确定的词汇,都可以立刻拿出来翻阅,效率极高。我特别喜欢它收录的那些细微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术语,比如“legato”、“staccato”之类的,书中不仅有清晰的中文翻译,还配有简单的英文解释,甚至还有一些非常简练的例句,帮助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只是简单的词汇堆砌。我发现它在某些术语的解释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例如,在解释一些古老的音乐术语时,它会简单提及这些术语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们在音乐发展史上的作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拓展,让我感觉自己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在学习音乐背后的故事,这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 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我可以通过拼音、字母顺序,甚至一些中文的部首来查找。而且,它还收录了一些乐器名称、音乐体裁、作曲家名字的英文写法,这对于我这种经常需要搜索相关信息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方便了。之前我总会因为记不住一些不常用的乐器英文名而感到尴尬,现在有了这本书,我自信多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音乐向导。它让我能更自信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那些精妙绝伦的音乐作品。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样,希望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更加顺畅、更加深入的爱好者们!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说实话,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着或许能查几个不认识的词,没想到,这小小的册子却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我平时工作接触的音乐领域不多,但偶尔会看一些音乐会、纪录片,或者读一些关于音乐的文章,里面总会蹦出一些让人一头雾水的英文术语。以前都是随手记下来,事后才上网一个一个去查,费时费力不说,还经常查到的解释过于学术化,难以理解。这本手册则完全不同,它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便携的学习方式。 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术语时,不仅给出准确的中文释义,还附带了简单的英文定义,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提升英文能力的人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而且,很多术语后面还会附上相关的例句,这些例句大多选自经典的音乐作品或评论,非常贴切,让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简单的音乐术语。在某些方面,它还会涉及一些音乐表演的细节,比如不同力度、速度的表达,以及一些情绪上的细微差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描述,却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家们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我曾经在听一场室内乐时,听到指挥说了某个我不懂的术语,当时就很想知道它的具体含义,有了这本手册,我就可以立即找到答案,而不是事后懊恼。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实用的词典,更像是一位细致入微的音乐学习伴侣。它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帮助我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让我能够更自由地探索音乐的广阔世界。我已经把它放在我的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并时不时地翻阅,享受着每一次的“发现”的乐趣。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发烧友,我一直对音乐的世界保持着探索的热情。然而,即便接触音乐多年,仍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英文音乐术语,特别是在阅读国外音乐评论、欣赏一些小众音乐类型时。《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的到来,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解决方案。 首先,它的“随身版”设计确实非常实用。体积小巧,可以轻松放入我的随身包中,无论是在咖啡馆里阅读音乐杂志,还是在旅行途中浏览音乐网站,都能随时查阅。这比我过去依赖电脑或手机上的各种在线词典要方便得多,也更加聚焦。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它收录的术语非常全面,涵盖了从基础的音符、拍号,到复杂的曲式结构、和声理论,再到各种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它的翻译精准,解释清晰,很多术语的定义都经过了精心考量,能够准确地传达其在音乐领域的具体含义。 让我非常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容易混淆的术语,会提供一些辅助性的说明,比如相关的音乐家、作品示例,甚至是一些非常简练的音乐符号演示。这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触某个术语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辅助信息,快速建立起直观的理解。例如,在解释一些特殊的音效术语时,书中会通过类比或者描述性的语言,来帮助读者想象那种声音效果。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的编排方式。它不仅提供了英汉对照,还兼顾了读者的查找习惯,可以通过多种索引方式快速定位所需术语。这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查找时间,让我能够更专注于音乐本身的内容。 总而言之,《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它以其出色的实用性、专业的深度和便捷的设计,成为了我音乐探索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我深信,对于任何热爱音乐,并希望更深入理解音乐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英汉音乐术语手册(随身版)》在我的音乐学习道路上,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自己音乐素养的乐器学习者,我经常在练习和阅读乐谱时,被一些晦涩的英文术语所困扰。 这本书的设计理念非常贴合实际需求。它的“随身版”概念,让我可以随时随地解决我的疑问。我记得有一次在排练一首古典作品时,乐谱上出现了一个我完全不理解的术语,当时我们的小团队卡了好久。如果当时手边有这本书,我们就能立刻找到答案,效率会高很多。 它的内容组织非常合理,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查找,比如字母顺序、中文拼音,甚至是直接按主题分类。我特别欣赏它对于一些音乐术语的细致解释,例如在解释“dynamics”(力度)时,它不仅列出了从极弱到极强的各种等级,还给出了相应的英文缩写和中文释义,甚至还会提示一些常用的力度变化方式,比如“crescendo”和“diminuendo”。这种全面而细致的讲解,对于我们学习乐器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关于音乐理论的基础概念,比如“调式”、“和弦”、“音程”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英文术语。这让我不仅能解决眼前的术语难题,还能在理论知识上有所巩固和拓展。我发现,许多我在乐理课上理解得不太透彻的概念,通过这本书的简单阐述,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音乐导师。它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为我提供最精准的解答,帮助我扫清学习中的障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的练习效率大大提高,也让我在理解和演绎音乐时,更加游刃有余。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音乐的朋友们,相信它也会成为你们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