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與理論
.論馬剋思的法學思想:浪漫的社會主義者?─ 研讀馬剋思早年的法學著作有感∕陳新民
.革命與政治正當性:施密特、鄂蘭與勒弗的解釋∕蔡英文
.政治語言的追溯與政治理性的捕捉:比較兩位英國學者John Pocock與John Dunn的政治思想研究∕陳思賢
.「民之父母」與「始作俑者」之先秦儒傢憲政思想端緒論稿∕李念祖
.霍布斯早期的民主理論∕蕭高彥
.國傢理性∕張旺山
.韋伯與許密特論現代國傢與政治∕姚朝森
.論Tamanaha之非本質主義的法律觀∕李俊增
憲法與人權
.論集會自由之事前抑製∕李震山
.走嚮規範憲法──從颱灣的經驗看大陸的選擇∕蘇永欽
.「政府資訊公開法」修正芻議∕湯德宗
.從德國公務員結社權論我國公務人員協會法∕董保城
.集會遊行法修法之探討與建議∕蔡震榮
.論集會遊行權利保障──兼評現行法製與修法草案∕蔡庭榕
.從全球化觀點省思平等權之意義與適用∕廖元豪
.獨立與分歧:颱灣司法權威的危機∕陳淳文
行政與救濟
.人民公法權利義務之繼受∕陳 敏
.我國公立大學公法上財團法人化之研究──德國法與美國法之觀察∕黃錦堂
.從推動資通訊産業之需求檢討政府部門之設計與職掌劃分∕劉孔中
.擔保國傢與擔保行政法──從2008年金融風暴與毒奶粉事件談國傢的角色∕林明鏘
.訴願案件「法律上」與「事實上」利害關係之判定基準──以「訴願權能」之探討為中心∕林三欽
.違反秩序行為之違法性與主觀責任∕陳清秀
.法治國視角下之行政裁斷權與法規製定權的關聯分析─試觀颱灣法治國圖像的一個剖麵∕李建良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傢賠償責任∕詹鎮榮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國傢賠償∕簡玉聰
.行政調查之研究──以消費者保護行政為例∕賴恆盈
.從法國法論獨立機關於行政爭訟上之地位∕吳秦雯
.我國和美國、日本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製度之比較研究∕張文鬱
附錄:吳庚大法官簡曆
序
民國九十九年一月二十八日欣逢吳大法官孟庚先生七十華誕,吾等或為同道後進,或為受業門生,相約恭撰論文成集,以示對先生道德文章之尊崇,並錶恭祝福壽安康之忱。
先生齣身海南官宦世傢,然因時代變亂,世難紛擾,而成長於苗栗客傢莊,自幼失怙,傢境並非寬裕。惟先生天資聰敏過人,幼承慈母督課,齠齡即讀《古文觀止》,並背誦唐詩,奠定深厚之國學基底。及長考入名校省立新竹中學,六年畢業後以第一誌願進入颱灣大學法律係。取得法學士之後,因受薩孟武老師之影響,深體公法學與國傢學二者緊密不可分,毅然選擇颱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就讀,接受國傢學之洗禮。期間並通過司法特考。於任檢察官數載後,先生取得奧地利天主教會奬學金,遠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政法學院」深造,師從公法大傢溫剋勒(W. Winkler)教授。當時的維也納大學法律學與政治學尚未分途,先生受其教化,讀選歐陸各傢大師之法學、國傢學、社會學及哲學等經典,濡沐其間,融而貫之,為其日後之學問成就奠定廣博而堅實之根基。綜觀先生求學過程,不僅受嚴謹完整之法學訓練,並涵泳國傢學、社會學、哲學等之深厚學養,是其學問論著乃能橫跨憲法學、行政法學、法律詮釋學及政治哲學,自成一傢之言。今日颱灣學術的發展受美國影響分工愈趨精細,法律學與政治學明顯分途,因此學術界能與先生並駕媲美,而縱橫攸遊於科際之間,並橫貫融通不同學科,成就淵博宏偉之學問體係,具開未來之功者,環顧四周似無一人。
先生學成歸國,執教母校政治係,講授課程妙喻生花,生動有趣,且論理鞭闢入裏,舉證旁徵博引,理論實務相互印證,闡發學問之奧義於談笑風生間,諸生忽而屏息凝聽,忽而哄然大笑,課堂之上絕無冷場,毋怪乎莘莘學子莫不爭競受其親炙。
先生於憲法、行政法學植深厚,又有司法實務經驗,於民國七十四年,以四十五歲之青年俊秀即獲擢拔任司法院大法官。先生任職大法官前後達十八載,時間橫跨解嚴及廢除動員戡亂體製前後,正值我國自由法治體製百廢待興之際。惟這時期的大法官所學多囿限於民、刑或訴訟法,精研公法學者除翁大法官嶽生外,幾乎隻有先生一人。加諸大法官釋憲主要以會議方式進行,與會者多達十餘人,倘會議中每位大法官天馬行空各抒己見,空言咄咄,爭論盈庭,釋憲工作將遲緩難行。先生以其公法學暨國傢學之宏博涵養,縝密敏銳之論辯思維,淵深厚實之國學基底,以及司法書類寫作之嫻熟,遂成為大法官釋憲工程之中流砥柱。諸多解釋之作成,端賴先生從盈庭議論中,摺衷統閤,爬梳整理,以深厚之學理融貫之,援國內外法例論證之,方能奏其功。倘觀諸當時環境司法院內外保守氛圍尚濃,大法官解釋不能隻求論理之貫徹,尚需兼顧其可接受性,即知箇中之艱辛。謂先生於吾國民主與自由法治原則之確立,居功厥偉,絕非過譽。
先生胸懷曠豁,樸實無華,正直耿介,淡泊寜靜,雖望之儼然,實幽默風趣,平易溫厚,樂於助人。於學生後輩尤傾力相助,視如本傢子弟,多所提攜,不求迴報,其恩澤廣被,為人感念稱頌久矣。然先生德行最值錶彰者為其對司法正義之堅持,生平嘗謂法官當以正義作為終身誌業,並以詹森名言「個人之政治理念和意識塑態均應避免滲雜在法理之中」作為任職大法官時之座右銘。斯言斯德嚮為先生履踐不已之準則,足堪為吾等後學之錶率。
吳大法官孟庚先生七秩華誕
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謹誌
翻開這本《政治思潮與國傢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首先感受到的便是一種對學術殿堂的崇敬之情。吳庚教授在颱灣法學界的影響力,就像一塊基石,支撐起一片廣闊的天地。他的著作,即使是初學者,讀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嚴謹與深刻。如今,集結如此重量級的學者,以“政治思潮”和“國傢法學”為主題,為他老人傢祝壽,這本身就極具分量。 我特彆好奇“政治思潮”在本書中的呈現方式。在颱灣這樣一個多元文化交織、政治生態復雜多變的社會,各種思潮的碰撞與融閤,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同時也帶來瞭挑戰。我猜測,書中會有不少學者,會從曆史的縱深和現實的廣度,去梳理這些思潮是如何在颱灣生根發芽,又是如何與西方的、乃至全球的政治理論産生對話。 例如,關於民主的本質、公民參與的邊界、以及政黨政治的演變等議題,都離不開具體的政治思潮的支撐。本書是否會探討,例如民粹主義思潮在颱灣的抬頭,對其法治和民主製度可能帶來的衝擊?又或者,在全球化浪潮下,本土意識形態如何與國傢認同的建構産生聯係,並進一步影響國傢法學的解釋與實踐?這些都是非常引人遐想的議題。 而“國傢法學”部分,更是吳庚教授的“主戰場”。我們可以期待,其中會包含對國傢組織形式、權力運行機製、以及法律在維護國傢秩序中的核心作用等方麵的深入探討。或許會有學者,從比較法的角度,審視颱灣現行的國傢製度,並結閤政治思潮的變化,提齣改革的建議。 總之,這本論文集就像一場盛大的學術對話,它不僅是對吳庚教授學術成就的緻敬,更是對颱灣政治與法治未來發展方嚮的一次集結號。對於任何對國傢治理、法律製度以及政治思想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著作,它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颱灣社會發展的脈絡,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理論。
评分《政治思潮與國傢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這個書名本身就散發著一股厚重的學術氣息,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吳庚教授在颱灣法學界的地位,相信不必我多言,他的學問早已深入人心,桃李滿天下。這次匯集如此多學者的研究成果,為他老人傢祝壽,這本身就是一次對知識傳承與學術緻敬的盛大儀式。 我個人對於本書的“政治思潮”部分,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颱灣的政治環境一直以來都充滿瞭活力,同時也伴隨著激烈的辯論。不同的政治思想,如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以及各種本土化的思潮,在這片土地上相互激蕩,塑造著我們社會的形態。這本書中,想必會有不少學者,會深入剖析這些思潮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們在颱灣的具體錶現。 我特彆好奇的是,這些政治思潮是如何影響瞭颱灣的國傢建構和治理模式的。例如,在強調公民權利與自由的思潮影響下,我們的法律體係是如何演變的?在討論國傢發展與社會公平的議題時,不同的思潮又會給齣怎樣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視角,幫助我們理解這些思潮是如何在實際的政治決策和法律製定中發揮作用的? 而“國傢法學”部分,我想更是本書的核心價值所在。作為吳庚教授的學術強項,我們可以預見,這裏會有對國傢主權、憲法解釋、行政效率、以及司法獨立等關鍵議題的深刻探討。在當今世界,國傢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全球化帶來的衝擊,還是國內社會結構的變遷,都對國傢法學提齣瞭新的要求。這本書是否會聚焦於這些挑戰,並提齣具有前瞻性的理論分析? 總而言之,這本論文集不僅僅是一份慶祝生日的禮物,更是一次對颱灣政治與法學界思想火花的匯聚。它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深入瞭解那些塑造我們社會運行的深層邏輯,以及那些指引我們國傢未來方嚮的學術智慧。
评分手捧《政治思潮與國傢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內心充滿瞭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學術前輩的敬意。吳庚教授的名字,在颱灣法學界,尤其是在憲法和行政法領域,簡直就是一座燈塔,指引著無數後輩前行。這次能有這樣一本匯集瞭眾多傑齣學者為他祝壽並探討其學術思想的論文集齣版,絕對是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 我對書中關於“政治思潮”的探討部分尤其充滿期待。颱灣的民主發展曆程,本身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政治思潮演變史。不同的思潮,如自由主義、社群主義、以及各種本土化思潮,都在不同時期深刻影響著國傢的政治走嚮和法律製度的構建。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例如在颱灣社會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新的政治思潮如何應運而生,它們又如何挑戰和重塑原有的政治格局? 此外,我想瞭解的是,這些政治思潮是如何在具體的法律實踐中得到體現的。例如,在涉及身份認同、族群平等、或是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權衡時,不同的政治思潮往往會催生齣截然不同的法律主張和政策方嚮。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鮮活的案例,來展示政治思潮如何轉化為法律條文,又如何影響司法的判斷? 而“國傢法學”部分,相信會是本書的重中之重,因為這正是吳庚教授的學術專長所在。我們可以期待,學者們會圍繞著國傢權力如何閤法化、如何受到有效製約、以及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履行其基本職能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或許也會有學者,結閤當前颱灣麵臨的國際局勢和內部挑戰,探討國傢法學的最新發展趨勢。 總而言之,這本論文集不僅僅是一份對吳庚教授的獻禮,更是一次對颱灣政治法治前沿問題的深入挖掘。對於任何希望理解颱灣政治運作機製,以及希望在理論層麵獲得啓發的讀者來說,這本論文集都將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寶貴閱讀體驗。
评分收到這本《政治思潮與國傢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心裏湧起一股暖流。吳庚教授的名字,對於許多在颱灣法學院學習過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憲法”與“行政法”的代名詞,他的講課總是那麼鞭闢入裏,讓人茅塞頓開。這次能夠集結這麼多學者的心血,為他老人傢賀壽,並且深入探討他最為擅長的領域,這本身就意義非凡。 我個人對“政治思潮”這塊尤其感興趣。在颱灣這樣一個充滿活力,但也常常麵臨各種不同意見碰撞的社會裏,政治思潮的演變與國傢的法治建設是密不可分的。這本書裏,想必會有不少學者從曆史的角度,梳理不同時期影響颱灣政治發展的思想流派,比如自由主義、保守主義,乃至一些本土思潮的興起。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潮是如何在現實政治中體現,又是如何與國傢法學相互作用,塑造我們的法律體係,這一點非常值得探究。 例如,在人權保障方麵,不同的政治思潮對於個人自由與集體利益的平衡,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這也會直接反映在相關的法律條文和司法判例上。這本書會不會有學者藉此機會,重新審視颱灣在轉型正義、社會公平等議題上的實踐,並從政治思潮的視角,提齣更具前瞻性的法律解決方案?我非常期待看到這樣的討論。 而“國傢法學”的部分,我想更不用說,肯定是吳庚教授賴以成名的領域。我們可以想象,裏麵會有對現行憲法解釋的深入剖析,對行政權力如何受到製約和監督的討論,甚至可能涉及到一些當前颱灣社會麵臨的棘手法律問題,比如兩岸關係下的國傢主權認定、能源政策的法治依據等。 總而言之,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論文集,更像是一本活的教材,它承載著一位泰鬥級學者的智慧,也凝聚瞭當下颱灣法學界對國傢未來發展的深切思考。對於我們這些關心颱灣法治進程的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我們身處的社會,以及那些看不見卻又至關重要的法學脈絡。
评分這本《政治思潮與國傢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長久以來受教於吳庚教授,或者對颱灣法學界有一定關注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吳庚教授的名字,在颱灣的憲法學和行政法學領域,幾乎可以說是傢喻戶曉,是泰鬥級彆的存在。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提齣的許多理論和見解,都對颱灣的法治建設和國傢治理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這本祝壽論文集,顧名思義,匯集瞭眾多學者為吳庚教授祝壽而撰寫的論文,題材自然圍繞著“政治思潮”與“國傢法學”這兩大核心領域展開。我們可以預見,這些文章的作者,必定是與吳庚教授有學術淵源,或是深受其學術思想影響的當代法學研究者。因此,論文集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毋庸置疑。 從“政治思潮”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能夠期待的,可能是對現代民主國傢治理理念的探討,包括權力分立、人民主權、人權保障等經典議題在颱灣情境下的演變和挑戰。或許會有學者藉此機會,反思颱灣民主化進程中的得失,探討不同政治思潮在塑造颱灣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更進一步,也可能涉及一些前沿的政治理論,例如後現代思潮、社群主義等,如何與颱灣的現實政治相結閤,引發新的思考。 而“國傢法學”的部分,則更直接地指嚮瞭吳庚教授的學術專長。我們期待看到對國傢組織、國傢權力運作、以及國傢與人民之間關係的深入分析。這可能包括對憲法解釋、行政法規的製定與執行、司法審查的實踐、以及地方自治等具體議題的研究。特彆是在當前颱灣麵臨諸多內部改革與外部挑戰的時刻,學者們如何結閤吳庚教授的學說,為國傢法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撐,將是本書的一大看點。 總而言之,這本論文集不僅僅是一份對吳庚教授學術成就的緻敬,更是對颱灣政治與法學研究現狀的一次集中檢視和未來展望。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颱灣政治法治發展脈絡,或是希望站在學術前沿汲取智慧的讀者,這無疑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寶貴文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