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共計七篇二十章,論述行政組織與管理的傳統及現代議題,包括行政學概念、行政組織理論、行政組織人力資源與財務管理、公共政策運作、公共行政環境、公共行政管理技術,以及公共行政倫理規範等七大議題,在行政學探討上具有相當的廣度。另者,本書各章並非一般泛泛之論,而是較為專精的分析論述,故將書名訂為《行政學析論》,以突顯本書之深度。因此,本書乃一本兼具廣度與深度的行政學論著。又所有作者均具有博士學位,均為學有專精、研究精神極佳、斐然有成的學者,並且均在各大學公共行政領域的係所擔任專任或兼任教學工作,其中多人曾擔任國傢高普考試及特種考試相關類科之典試委員、命題委員、審題委員或閱捲委員。故本書可做為公共行政研習者之教科書或參考書,亦可做為準備參加國傢考試者之用書。
作者簡介
吳 定
現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係、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兼任教授
學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林鍾沂
現職: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係客座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法學(公共行政)博士
趙達瑜
現職: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法學(公共行政)博士
盧偉斯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吳復新
現職: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政治學(公共行政)博士
黃一峰
現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蔡良文
現職:文化大學、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係兼任教授、考試委員
學曆:政治大學法學博士
黃颱生
現職: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施能傑
現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係教授
學曆:美國匹茨堡大學公共政策博士
林博文
現職: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硃金池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李宗勛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係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詹中原
現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係教授、考試委員
學曆:美國匹茨堡大學公共政策博士
許立一
現職: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係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黃新福
現職: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係助理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黃麗美
現職:颱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係兼任助理教授
學曆: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
陳 愷
現職: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韓 釗
現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係助理教授
學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博士
林文燦
現職:颱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係兼任副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詹靜芬
現職:颱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係助理教授
學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第一篇 行政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行政學研究的內涵(吳 定)
第一節 行政學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公共行政研究典範的演進
第三節 行政學研究途徑與方法
第四節 公共行政研究的先驅者
第五節 行政學研究的範圍
第六節 本書主要內容及章節安排
第二章 科層官僚製的發展(林鍾沂)
第一節 科層官僚製的前緣:軍事組織的建構
第二節 科層官僚製的範型:Weber的理想型態
第三節 科層官僚製的變異:新公共行政
第四節 科層官僚製的取代:新公共管理
第五節 科層官僚製的復甦:黑堡宣言與新公共服務
第六節 科層官僚製的整閤:治理的轉型
第三章 行政學與行政法學(趙達瑜)
第一節 公共行政與公法間的「鴻溝」
第二節 行政與行政法之關係
第三節 行政學與行政法學之交集
第四節 行政學與行政法學研究的交流
第二篇 行政組織理論
第四章 行政組織理論的演進(盧偉斯)
第一節 行政組織理論的基本觀念
第二節 行政組織的知識管理係統
第三節 行政組織疆界的拓展-行政網絡組織
第四節 行政組織設計的特性
第五節 「稜柱型」社會的再現
第五章 行政組織的變革理論(吳復新)
第一節 變革的時代
第二節 變革的本質
第三節 變革的策略與技術
第四節 變革成效的評估
第三篇 行政組織人力資源與財務管理
第六章 行政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黃一峰)
第一節 核心能力
第二節 人事人員
第三節 選纔
第四節 用纔
第五節 育纔
第六節 留纔
第七節 議題與展望
第七章 知識管理與人力資源運用(蔡良文)
第一節 知識經濟時代與網絡社會
第二節 知識管理與國傢競爭力
第三節 公部門推動知識管理概述
第四節 公部門推動知識管理暨對人力資源運用之評析
第八章 公務人員的勞動基本權(黃颱生)
第一節 勞動基本權的意涵
第二節 公務人員在勞動關係中的地位
第三節 主要民主國傢公務人員勞動基本權概述
第四節 我國公務人員勞動基本權概述
第五節 我國公務人員勞動基本權的製度檢討
第九章 行政組織的財務管理(施能傑)
第一節 政府財務行政的範疇
第二節 預算本質與預算過程
第三節 預算編製製度
第四節 政府財政收入
第五節 政府財政狀況
第四篇 公共政策運作
第十章 政府行銷與政策行銷(林博文)
第一節 政府行銷觀念的本質
第二節 政府行銷的相似概念:社會行銷與公部門行銷
第三節 政府行銷的産物:公共政策行銷暨公共政策與行銷
第四節 政府行銷的異次元概念:政治行銷與地方行銷
第十一章 策略規劃與策略課責(硃金池)
第一節 策略與策略規劃的意含
第二節 公部門策略規劃的特性
第三節 公部門策略課責的挑戰
第四節 公部門策略課責的機製與睏境
第十二章 網絡治理與政策執行(李宗勛)
第一節 網絡社會的安全治理
第二節 「以人為中心」的安全網絡理論
第三節 社會網絡分析
第四節 颱灣推動治安社區化的曆程
第五篇 公共行政環境係絡
第十三章 全球化與公共治理(詹中原)
第一節 全球化的風潮與理論
第二節 全球化之公共行政意涵
第三節 全球公共行政改革運動
第四節 全球化與公共行政之個案分析:峇裏島路徑圖(Bali Roadmap)
第十四章 民主參與和公共治理(許立一)
第一節 對多元論的審視
第二節 實質參與型的公共治理之哲學基礎一:蘊含互助精神的社群觀念
第三節 實質參與型的公共治理之哲學基礎二:蘊含利他精神的公民意識
第四節 實質參與型的公共治理之理論與實踐
第十五章 公設財團法人的治理睏境(黃新福)
第一節 資源依賴理論
第二節 公設財團法人
第三節 政府機關對公設財團法人之監督
第四節 公設財團法人的治理睏境
第十六章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黃麗美)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定義
第二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互動關係
第三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之效益
第四節 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關係之展望
第六篇 公共行政管理技術
第十七章 行政領導理論的演進(陳 愷)
第一節 領導在公共行政學典範發展上的理論演進
第二節 行政領導在實務上的特點
第三節 從趨勢看行政領導的意義與危機
第四節 行政領導的期待與未來方嚮
第十八章 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際(韓 釗)
第一節 行政溝通的意義與問題
第二節 行政溝通的研究途徑
第三節 行政溝通概念的變遷
第四節 三種溝通研究途徑的整閤
第十九章 策略性績效管理(林文燦)
第一節 績效管理重要概念與辯證
第二節 策略績效管理製度理論與實務發展
第三節 公部門策略性績效管理思維的實踐
第七篇 公共行政倫理規範
第二十章 行政倫理理論的演進(詹靜芬)
第一節 古典行政與新公共行政時期的行政倫理理論
第二節 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時期的行政倫理理論
第三節 行政倫理的二元內涵
說實話,我一直對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執行過程感到好奇,《行政學析論》在這方麵的內容,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它沒有把政策當成一個簡單的“提齣-執行”的流程來寫,而是把整個過程拆解得非常細緻。從政策議題的形成,到政策的製定,再到政策的執行,最後到政策的評估,每一個環節都做瞭詳細的分析。我尤其喜歡它在講政策執行的時候,引入瞭“作為”與“不作為”、“閤法性”與“正當性”這些概念,讓我對政策執行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理解。而且,它還探討瞭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阻礙,比如官僚主義、利益集團的影響等等,並且提齣瞭一些應對的策略。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看待政府的政策,有瞭更宏觀和更批判性的視角,不再是簡單的“好”或“壞”來評判,而是能看到更深層次的運作機製。
评分這本書的另一大亮點,我認為在於它對於行政學研究方法論的探討。它不僅僅停留在介紹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而是更深入地去剖析“如何研究行政學”這個問題。作者在這一部分花費瞭不少篇幅,介紹瞭幾種不同的研究取嚮,比如實證主義、詮釋主義等等,並且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讀一本學術書,光是知道理論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知道這些理論是如何被構建齣來的,以及我們自己該如何去進行相關的研究。書中列舉瞭一些研究案例,分析瞭它們在設計研究問題、選擇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數據等方麵的思路,這對於我這種想要提升研究能力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尤其是一些對於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比較,以及如何將兩者結閤的應用,我覺得寫得非常透徹,很有啓發性。
评分哇,我最近入手瞭一本《行政學析論》,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書名很紮實,感覺裏麵會有很多東西可以學。這本書我大概翻瞭一下,裏麵的內容我個人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麵來聊聊。 首先,這本書在理論的鋪陳上,個人覺得是相當細緻的。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一些很抽象的概念,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行政學的世界。像是關於行政的起源、演變,還有不同學派的觀點,都寫得比較有條理。我特彆喜歡它在舉例的時候,會結閤一些颱灣的實際情況,這樣就不會讓人覺得理論是空中樓閣,而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它在講到行政效率的時候,就引用瞭我們地方政府在推行某些政策時遇到的挑戰和改進方法,讀起來就很有代入感。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平實,不會用太多過於學術的詞匯,就算是行政學的新手,應該也能比較輕鬆地理解。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課堂上耐心地講解,一步一步帶領你走進知識的殿堂,而不是那種上來就講高深理論,讓你一頭霧水的感覺。
评分這本書中關於行政倫理與公共責任的章節,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沒有把這部分當成是可有可無的道德說教,而是將其提升到瞭行政運作核心地位的高度來探討。他分析瞭在公共部門工作,所麵臨的各種道德睏境,比如如何平衡效率與公平,如何處理利益衝突,以及如何迴應公眾的期待等等。書中列舉瞭一些生動的案例,說明瞭不良的行政倫理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也展示瞭高尚的公共責任感如何能夠贏得民心,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這一部分提齣的“問責機製”的討論,他詳細地分析瞭不同類型的問責方式,以及它們在實踐中遇到的挑戰。這部分內容讓我深思,作為公民,我們應該如何監督政府,而作為公務人員,又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我們思考方式的一種引導。
评分這本書在探討行政組織的部分,真的是讓我覺得非常實用。它不僅介紹瞭不同類型的行政組織,比如層級式、矩陣式、網絡式等等,還深入分析瞭這些組織模式的優劣勢,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我個人對於官僚製的討論印象特彆深刻,作者並沒有像一些觀點那樣一味地批判官僚製,而是詳細地闡述瞭它在提高效率、保證公平方麵的作用,同時也指齣瞭它可能帶來的僵化、效率低下等問題。更讓我覺得有趣的是,書中還提到瞭關於組織變革和創新的話題,探討瞭如何讓一個龐大的行政組織變得更靈活、更有活力。這對於我們理解政府部門的運作,以及思考如何改進公共服務,都非常有幫助。它讓我們看到,一個組織的形成和發展,背後有著復雜而精密的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