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法」是一個跨科際的研究領域,探討當今法學之重要議題及其與全球化之交互、辯證關係,不僅從法學的觀點來看全球化,也從全球化的視角來看法學。本書蒐集共計十篇法律學者之演講稿,內容橫跨當今法學科際整閤研究中極為重要的議題與方嚮,範圍遍及法學之公法及私法領域,及其與全球化中之哲學、財經、政治、社會及女性主義等學門之理論與實務之跨領域結閤與交叉研究,深入淺齣,極具參考價值。
主編序 i
第一章 商業倫理與法律 葛祥林 1
一、前言 2
二、商業倫理的概念 2
三、商業倫理於國內法的法製化模式 5
四、商業倫理於國際上的法製化趨勢 9
五、案例分析一:公平交易法之國際化 12
六、案例分析二:反賄賂公約 15
七、案例分析三:行銷倫理 21
八、案例分析四:勞工基本權 26
九、結論 29
參考文獻 31
第二章 租稅國傢界限 葛剋昌 35
一、前言 36
二、Schumpeter及其租稅國界限說 36
三、稅法之雙重功能及復雜性 42
四、上限與下限-半數理論 43
五、結論 54
參考文獻 55
第三章 中國大陸財稅法律改革重點與難點問題之分析 劉劍文 59
一、前言 60
二、中國大陸稅製發展 60
三、對於稅法的理解 62
四、中國大陸稅製體係 65
五、稅法改革之原因 66
六、立法聽證會上主要問題與看法 69
七、改革方嚮 71
八、結語 86
參考文獻 88
第四章 全球化下公法學發展之風貌─以移民之人權保護為例 廖元豪 91
一、前言 92
二、日久他鄉是故鄉 93
三、充斥歧視與排拒的移民法製 94
四、主權大於人權─國族主義的幽靈 103
五、對跨國移民/移住研究之陌生 105
六、全球化對於移民人權憲法論述之可能影響 108
七、從排拒到涵納─建構更具全球化眼光的移民法論述 114
參考文獻 114
第五章 法與分析哲學─法概念與語意學之刺 王鵬翔 119
一、前言 120
二、導論:法理論的兩種思考方式 121
三、法之語意學理論與Dworkin的批評 122
四、法理論的另類語意學架構─Kripke-Putnam語意學在法概念論上的應用 127
五、可誤性與法律的客觀性 136
六、結論 142
參考文獻 142
第六章 全球化的憲政秩序 張文貞 145
一、前言 146
二、全球化的現象與過程 147
三、全球化的特徵 148
四、全球憲政秩序 150
五、全球化的憲政秩序 152
六、全球化的憲法解釋 154
七、結論與批判 155
參考文獻 155
第七章 法義理學與法律思想史之關聯性 陳起行 159
一、前言 160
二、自然法學 161
三、曆史法學 165
四、實證法學 170
五、社會法學 172
參考文獻 177
第八章 在法律中看見性彆,在比較中發現權力─從比較法的性彆政治談女性主義法學 陳昭如 179
一、美國女性主義法學的兩度相遇 180
二、比較法的兩種待遇 181
三、法律東方主義的思維陷阱 182
四、性彆東方主義的法律上展現 183
五、女性主義vs.多元主義? 185
六、關於她/他們的文化 186
七、女性主義與多元文化的性彆政治 188
參考文獻 191
第九章 全球化下財經刑法之發展 陳誌龍 193
一、前言 194
二、財經犯罪與財經刑法 195
三、財經辯證、公司治理缺失與法秩序無力規範 196
四、當前各種體係的共通問題 199
五、全球化下的財經犯罪與財經刑法 203
六、全球化經濟體 207
七、財經體製性犯罪 208
八、監督機構的監督有效性 211
九、當前檢察體係的問題 213
十、全球化下的思維 215
十一、結論:知識是對抗的力量 217
參考文獻 218
第十章 法與經濟學之整閤研究 劉靜怡 221
一、前言 222
二、為何要法律經濟分析? 223
三、對法律經濟分析的曆史檢視─一個芝加哥大學的簡例 224
四、更多關於芝加哥大學 225
五、法律經濟分析的擴散─教科書及背景 226
六、法律經濟分析世代的變遷─獨立學派及功能性分類 227
七、法律經濟分析的本質與範疇 228
八、對法律經濟分析的批評 229
九、與其他學派的對話及未來必須剋服的事情 230
參考文獻 231
主編序
全球化是一個動態、辯證的過程,它穿透國際間的界綫,強調超越國傢個體、跨全球性的活動,並形成動態的連綫,將世界各國串連起來而形成緊密的關係。因此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逐漸縮小甚至消弭;全球化的範疇更是從經濟、政治等擴充到科技、勞動、文化、媒體、工業、國防領域。而維係全球社會與規範的法律角色,是否跟隨全球化的腳步,建立起全球法律規範與共識,則是值得關注的課題。
商業倫理、租稅國傢界限、移民人權保護、法哲學、憲政秩序、女性主義法學、財經刑法甚至是法經濟學,這些看似屬於法學底下的個彆領域,麵對激烈的全球化過程,在結構上卻是相互緊密關聯,需要用新的整閤性思維來因應不斷變動且關係更為緊密的世界。
在這樣的脈絡下,本書蒐集十篇法律學者的演講稿,內容橫跨當今法學科際整閤研究中極為重要的議題與方嚮,範圍遍及法學之公法及私法領域,及其與全球化中之哲學、財經、政治、社會及女性主義等學門,透過跨領域的結閤與交叉研究,企圖提供與建構具有前瞻性的法學觀點。
葛祥林教授從四個案例來探討國內與國際的商業倫理模式與趨勢;葛剋昌教授從J. A. Schumpeter的租稅國界限說來討論稅法的雙重功能及其復雜性;劉劍文教授介紹中國大陸的稅製體係並且提齣相關改革方案;廖元豪教授從移民人權保護來討論全球化下的公法發展,並且從全球化的角度來釐清移民人權是否受到保障;王鵬翔教授則從法哲學角度提齣相關法的語意學概念;張文貞教授從全球化觀點來分析全球憲政秩序並提齣精闢的結論與建議;陳起行教授從自然法學、曆史法學、實證法學和社會法學等角度來探討法義理學與法律思想史的關聯性;陳昭如教授從比較法的角度齣發,剖析東西方女性主義在法學上的落實成果;陳誌龍教授探討在全球化下的世界經濟共同體中,財經刑法的發展與相關問題;最後,劉靜怡教授則是將法與經濟做一整閤,法律經濟學為全球化法學提供瞭另一個思考的架構與方嚮。
總體而言,本書各篇文章呼應現行國際社會所麵對的各項重要問題,不僅從法學的觀點來看全球化,也從全球化的視野來看法學發展,為全球化下的法學領域提供瞭多元化的貢獻;並且希望在無法避免的全球化浪潮下,為建構一套為世界各方所接受的法律規範跨齣微小的一步。
颱灣大學國傢發展研究所
李炳南
二○○八年一月十日
這本書的書名《法的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法》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對“全球化”這個詞並不陌生,但把它和“法”聯係起來,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角度。我腦子裏立刻跳齣瞭許多問題:當不同國傢的法律在跨國閤作中産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如何協調?比如,環境保護的國際標準與各國經濟發展的需求之間,常常存在矛盾,這種情況在書中是如何被探討的?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全球化的法”的形成過程的。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建構,還是在各種國際交往和閤作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我對於一些國際組織,比如聯閤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在推動“法的全球化”方麵的作用非常感興趣。它們是如何通過製定規則、解決爭端來影響各國法律的?同時,我也想瞭解,這種“全球化的法”對我們颱灣的普通民眾會産生哪些實際影響?比如,在購物、旅行、工作等方麵,我們是否會越來越遵循一些普遍性的國際規則?我很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這些深層聯係,讓我對當今世界法律體係的演變有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法的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法》本身就很有辯證的味道,我猜想作者可能不是簡單地將“全球化”套用到“法”上麵,而是想探討兩者之間更深層次的互動關係。我特彆好奇的是,在“法的全球化”過程中,是否存在一些“贏傢”和““輸傢””?比如,那些擁有強大法律體係和資源的發達國傢,是不是更容易在這一過程中占據優勢,並將自己的法律模式推廣到全球?而像我們颱灣這樣的地區,又該如何在這種趨勢下,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甚至發揮影響力?我一直對國際貿易和投資法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關心在跨國交易中,如何處理不同法律體係下的爭議。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一些具體的國際公約和組織,比如《聯閤國國際貨物銷售閤同公約》(CISG)或者國際商會(ICC)的爭議解決機製?以及它們對颱灣企業在海外發展的影響。還有,作者會不會探討,在“全球化的法”形成的過程中,那些源自不同文化、不同曆史背景的法律傳統,是如何被吸納、融閤,或者甚至是被邊緣化的?這對我理解法治的多元性和普遍性之間的張力非常有幫助。
评分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對“法的全球化”這個概念並沒有太清晰的認識,以為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理論著作。但翻開之後,那種感覺就完全不一樣瞭。作者在引言部分就拋齣瞭幾個非常引人入勝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在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時候,我們反而看到國際法在某些領域(比如人權和氣候變化)得到瞭前所未有的關注?又比如,全球性的互聯網公司,它們的服務規則到底應該遵循哪個國傢的法律?這些都讓我覺得,法律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緊密地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在討論“全球化的法”時,會不會涉及一些我們颱灣民眾比較關心的議題,比如兩岸的法律交流,或者是在國際社會中,颱灣法律的地位和影響力。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聲音在國際舞颱上很微弱,但如果法律能夠成為一種連接的橋梁,或許情況會不一樣。這本書有沒有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這種全球化浪潮中,維護和發展自身法律特色的思考?我很期待能從中找到一些啓發,瞭解我們如何在復雜的世界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是一種充滿力量感又帶點沉思的構圖。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忍不住翻瞭翻目錄。看到“法的全球化”這個標題,腦海裏立刻閃過好多畫麵:WTO的規則,國際法院的判決,還有各國在環保、人權上的閤作與衝突。我覺得作者很有勇氣,把這麼宏大、復雜的主題擺在我們眼前。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法律的跨國界適用”的部分感到好奇,比如當一傢颱灣企業在海外投資,遇到當地法律和國際公約的衝突時,該如何是好?或者是跨國公司在稅務、勞動權益方麵,有沒有一套普遍適用的行為準則?這些問題都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不僅僅是法律專業人士需要瞭解,普通人也應該有基本的概念。作者會不會深入探討這些實際案例?我很期待能從書中獲得一些清晰的解答,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同時,“全球化的法”這個提法也引人遐想,這是否意味著全球正在形成一套新的、超越國傢主權的法律體係?還是說,全球化隻是加速瞭不同國傢法律之間的碰撞與融閤?作者的視角會偏嚮哪一邊?這對我理解當今世界秩序的法律基礎非常重要。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個畫麵: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麵交織著無數的綫條,這些綫條代錶著不同的法律,它們相互連接、碰撞、融閤。我尤其對“全球化的法”這個說法感到好奇,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正在走嚮一個“無國界”的法律時代?還是說,國傢主權在某種程度上會被削弱,而齣現一些新的、超越主權的法律規範?我非常想瞭解,作者在書中是如何解讀這些趨勢的。比如,在全球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安全、數據隱私等問題,是否已經超越瞭單一國傢的法律管轄範圍?又或者,在應對氣候變化、 pandemics 等全球性挑戰時,國際社會是否正在形成一套新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框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具象的例子,讓我們這些非法律專業人士也能理解這些復雜的概念。同時,作為一個颱灣讀者,我也很關心,在“法的全球化”浪潮中,颱灣的法律體係將麵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我們能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條適閤自己的發展道路,並在國際舞颱上發齣自己的聲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