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作权法论文集》分作上下两辑,分别讨论着作权的基本观念与实务应用。
本书《着作权法论文集──着作权的基础磐石》,着眼「智慧财产」观念的历史进程,其开端、推衍与发展,如何影响着作权之立法,与其在实行面上所遭遇的困境与瓶颈。书中并将中国与美国的着作权制度进行对照比较,最后并探讨美国新着作权法,与两岸着作权法。
本书作者学理根基扎实,文化、社会的关照面周全,资料详尽广泛。从着作权的基础概念,综观智慧财产与立法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开展着作权的现代意义与立法新趋势。堪称是该领域中的翘楚。
作者简介
贺德芬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名誉教授。
专业领域在宪法、智慧财产权、传播法规、教育法规、性别与法律。
终身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并开启学者步出象牙塔之风气,以积极关怀社会的热情,用行动实践学理上的人权、民主理念。除在课余担当各种义务职外,并创办台大教授联谊会、大学教育改革促进会、台大镜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催生公共电视,从事高等教育和媒体的民间改革。
1989年教师节,首度带领大学师生走上街头,为修订大学法请命。1990年野百合学运,是教授团最重要成员。尔后,更参与社会与政治活动,支援反对党,推动政党轮替,建立政党政治。2006年,发起反贪腐的红衫军行动,均引领风潮,影响深远。在台湾民主史上,自有其贡献。
以学者身分介入社会改造运动,从不趋附权势,迎合主流。更向无政党偏私,直言无讳,始终固守在野监督、批判的职分,唯以实践民主理想为使命,体现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和期待,可谓是当代最原型的知识分子。
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在跟一群法律专家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作者们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一种平等的、友好的口吻来探讨著作权法问题。他们会坦诚地承认著作权法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争议,并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这种开放的、包容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舒服。我平时比较喜欢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律书籍,但这次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读一本比较专业的著作权法论文集。结果发现,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懂。作者们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即使是我这种法律小白也能理解。特别是关于“邻接权”的讨论,作者们对广播、录音等邻接权人的权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对这些权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著作权法不仅仅是保护作者的权益,也是保护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我本身是大学里教知识产权法的老师,平时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也经常需要跟学生讨论最新的案例。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法律条文的解读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著作权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作者们从历史、哲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著作权法,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合理使用”的讨论,作者们对不同类型的合理使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台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知识产权法教学和研究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章节的论述过于冗长,可能会让读者感到疲惫。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本书仍然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著作权法学术著作。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著作权法,也可以为从业人员提供新的思考和启发。
评分我原本对法律类的书籍兴趣缺缺,但这次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硬着头皮翻阅这本《着作权法论文集:着作权的基础磐石》。说实话,一开始读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很多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让我头昏脑胀。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作者们并没有把著作权法当成一门枯燥的学科来讲解,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现象来分析。他们从著作权法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文化价值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著作权法的本质和意义。这种独特的视角,让我对著作权法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能够将著作权法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作者们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著作权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他们分析了网络盗版、音乐抄袭、电影侵权等案例,让我对著作权法的实际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著作权法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是保护文化创新和鼓励创作的重要手段。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版权代理工作的律师,我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著作权问题。坦白说,市面上关于著作权法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却不多。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简单化,要么就是照搬照抄法律条文,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著作权法书籍,它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作者们在分析著作权法问题时,总是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关于“侵权责任”的讨论,作者们对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台湾的司法实践,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这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版权代理工作的律师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能够及时反映著作权法的最新发展动态。作者们对最新的立法动向和司法判例进行了跟踪研究,并及时更新到书中,这使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评分这本《着作权法论文集:着作权的基础磐石》啊,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毕竟著作权法这块,一直以来都觉得是法律圈里比较硬核、比较抽象的领域,跟我的日常工作关联性不算特别大。我是个独立音乐人,创作一些小曲子,主要在网络上分享,倒没怎么认真研究过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最近版权意识越来越强,加上身边有朋友因为音乐版权问题闹了点纠纷,我就想着也该好好了解一下了。这本书的吸引我之处在于它强调“基础磐石”这四个字,感觉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是想把著作权法的基础概念讲清楚,让像我这样的“半路出家”也能理解。读下来,果然不出所料,作者们用了很多案例和实际情况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条文,避免了纯粹的理论堆砌。特别是关于“原创性”的讨论,让我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作品。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有点晦涩难懂,但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著作权法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读物。它让我意识到,著作权法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