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针对目前老年人的需求和提供社会与心理健康服务,来进行广泛且综述评估,以满足年长者需求的专书。
本书是作者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获奖之作,其中论及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知识,引领读者了解生物心理学的变化及衰老过程,并教读者如何对老年社会工作进行评估及实施运作计画,以及对社会工作介入的观点做分析。
本书内容议题甚广,包括:虐待和忽视老年人、药物和酒精滥用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死亡和丧亲之痛发生前对病患及家属的协助指导,更介绍一些非传统性的介入方法,如:人生回顾疗法、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戏剧治疗和动物治疗等,对于老人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凯瑟琳.马克伊尼斯–底特瑞奇 Kathleen McInnis-Dittrich
美国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研究副教授,拥有社会工作师证照。曾获该学院优秀教学奖,并因在教科书中撰写的老年社会工作中涉及临终关怀的内容而获得2003年罗伯特.五德.约翰逊基金会(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资助的「最后行动联盟」(Last Acts Coalition)组织颁发的杰出奖。从事社会老年工作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审定者简介
林万亿
现任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
学历
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社会福利学博士
经历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台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协会理事长
台北县副县长
行政院政务委员
译者简介
洪明月
现为专业译者,擅长翻译心理、社会、助人等领域图书。
第1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背景
第2章 老年人的生理性改变和生理福祉
第3章 老化的社会心理调整
第4章 建立生物社会心理评估
第5章 老年人认知差异性评估及诊断与情绪问题
第6章 老年人的社会情绪和认知问题的个别和团体介入
第7章 老年社会情绪问题的另类介入方法
第8章 预防老年人的物质滥用与自杀防治
第9章 辨识和预防老年人虐待与疏忽的社会工作实务
第10章 老年人社会工作与灵性
第11章 老年人的临终照护
第12章 与老年人的支援系统共事: 配偶、伴侣、家人与照护者
第13章 在地老化 : 老年人的所得方案、健康保险及支持服务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选择第一本专业书籍时,我纠结了很久。最终,我选择了《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的评估与介入》,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系统和全面,从生理、心理到社会三个维度,对老年人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在生理评估部分,并没有简单罗列各种疾病,而是重点强调了功能性评估的重要性,比如如何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至关重要。心理评估部分,我尤其对“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措施印象深刻,作者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评估工具和沟通技巧,能够帮助社工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识别和帮助有需要的长者。社会评估部分,则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包括正式支持(如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和非正式支持(如家庭成员、邻里关系),以及如何评估这些支持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介入策略。整本书的逻辑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对老年社会工作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充满了信心去面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议题的普通市民,我深感社会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注仍然不够。偶然间看到了《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的评估与介入》这本书,我抱着了解情况的心态翻阅。读完后,我才意识到,老年人的困境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多元。书中对“社会孤立”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导致老年人社会孤立的各种因素,例如亲友离世、子女不在身边、行动不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例如组织社区活动、提供访视服务、运用科技手段保持联系等等。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工作理念和严谨的评估过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部分印象深刻,作者强调了老年人在面对财产纠纷、医疗决策、养老安排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困境,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社会工作者们在默默守护着老年群体的努力,也激发了我思考,作为普通人,我能为老年人群体做些什么。
评分我是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一直以来都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当我偶然发现《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的评估与介入》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从一个更深邃、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老年人的生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老年人生理变化时所展现的同理心,他并没有将其视为一种“退化”,而是将其置于生命周期的自然进程中,强调如何通过科学的指导和适当的锻炼,延缓衰老,保持活力。心理方面,书中对“失落感”的探讨让我感触良多,例如配偶的离去、社会角色的转变,这些都会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作者提供的心理支持技巧,如倾听、鼓励、转移注意力等,都非常实用,也让我反思自己如何能更好地与身边有类似经历的长者交流。至于社会介入,我非常赞同作者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的理念,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这不仅仅是为社会做贡献,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参与老年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多理论指导和实践思路。
评分我是一名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护理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老年人。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份“照顾”的工作,直到我读了《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的评估与介入》这本书。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认知。作者对于老年人“尊严”的强调让我深思,他提出,在提供生理照护的同时,更要关注老年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权,比如在用餐、洗浴、休息时间上,尽量满足他们的个人意愿,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书中对“衰老焦虑”的剖析也让我感同身受,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未来生活都充满了担忧,作者提供的心理疏导技巧,如积极关注,帮助他们看到积极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特别是关于“社会参与”的介入策略,让我看到了让老年人重拾社会价值的希望,比如鼓励他们分享人生经验、参与手工艺制作、甚至担任社区的“义务咨询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一线照护者,我不仅仅是在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在传递人文关怀和尊严,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也对我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意义感。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偶然翻开的,原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没想到读起来却意外地引人入胜。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不像我之前读过的很多专业书籍那样,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相反,他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描述老年人如何面对身体机能的衰退,从一开始的抗拒、否认,到后来的接纳与调整,每一个过程都描绘得细腻入微。特别是关于心理评估的部分,作者提出的“逆年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他解释了老年人如何通过回忆和整理过去的人生经验,来寻找新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这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慰藉,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重塑。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在老年人融入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构建更完善的老年人支持网络。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老年人的世界,深刻地理解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感受到了社会工作者们付出的努力与智慧。这本书不是冷冰冰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实践智慧,让我对老年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