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行动方案』这套教材,是美国公民教育中心推动「公民行动方案」课程所发展出的教材。教材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步骤让有心推动这个课程的老师能有所依循:首先,先由学生来决定其所要行动的公共议题,它可以是班级性、全校性、社区性、甚至全国性、全球性。然而,从行动实践的角度,老师会鼓励先从自己的生活周遭来关怀起,如班级的整洁、秩序、霸凌、考试作弊,或如社区的污染、交通秩序、卫生、美化等等。其次,学生必需先研究此公共议题,分析其成因和现况,掌握解决问题的职掌和相关资源所在。再来学生必需检讨出可行的改进策略,必决定将採取何种策略。最后,将其所决定之策略,转化成实际的计画与行动。
本书特色
「公民行动方案」(Project Citizen),是一套从小即开始培养孩子关心週遭社区的问题、训练沟通技巧、与拟订行动计画的能力,使其在多元化的社会,能针对公共议题审议,进而形成共识与分工,完成社会的改进的教材。
亲爱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谨代表公民教育中心欢迎您们参与「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公民行动方案」专题教育课程,希望大家会觉得既有趣又收获丰富。美国林肯总统曾说,我们的政府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我们有权参与自我管理,以保障我们的各种权利并促进共同福祉。而我们在享有此参与权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我们必须发展知识与技能俾能有智慧地参与,并且培养为全体人民促进自由和公义的意愿。我们深信本课程能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增进他们的技巧,帮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如何一起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好。祝福大家。希望您们会觉得本课程确实是一个既具启发性又很值得的学习经验。
诚挚的友人Charles N. Quigley执行长
推荐文
当家做主不能讲假的公民行动方案是厚植台湾人民优势的学习课程,我有幸参加了银民间司改会的读书会,以近一年的时间在本书中译本和国内教育现场之间折冲,希望在未来十二年国教实施后,有机会丰富学生的中学生涯。
近年来许多和环保相关的场合,我们又看到一批生力军-大学生出现。他们或者为捍卫竹南大埔农地而静坐,或许为反对国光石化而奔波,也有人为了后龙湾宝农地而多次参与请愿,看起来社运刁民有传人了,但这是不够的。一个健全的社会有多重动力随时在角力着,我们不能要求属于利益挂帅的那些人束手就擒,他们本来就是多元中的一元,但是其他声音是如何噤声的?是未经培养还是自我阉割?在白色恐怖的时代,我们尚且看到诗人以乌鸦自况,以自在的麻雀自许,但是现在「优质刁民」这边更萧条,恐怕教育的问题大一些。
「老师,为甚么学校不能有小动物园?」「你们大人一定会说很麻烦,那养孩子、养学生不是更麻烦吗?」「听说这里以前是青蛙、白鹭丝和牛的乐土,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小小光复一下他们的乐土呢?」「老师你都说外国小孩曾为了能在巷子里打球,最后努力到每天封街两小时给他们,为甚么外国孩子做得到,我们做不到?」是啊,因为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讲假的,校园内太多以大人方便为考量的措施和安排,因为老师够忙了,要让学生学习做主是一种昂贵的课程,目前公办教育仍然倾向廉价办教育。但是这样下去,在公民养成过程剩下灌输再灌输,学生看不到改变环境的可能,他们做梦的能力自然萎缩,最后我们再回头来骂他们没有责任感,这样公平吗?如果连立法透明都做不到,我们需要的就会是号召革命,而不只是改革!
台湾社会未来有许多世代正义议题要处理,环保、退休制度、长期照护、健保等都是,这些重大公共政策,如果要循公民参与就是渐进改革,如果不走公民参与如果不让青少年练习,从认识关心公共议题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等着世代战争吧。如果连社区或学校可以检讨的都不让学生练习,我们又何必讶异下一个世代煽动的宣传家将如雨后春笋,社会变成民粹的温床呢?台湾教育有个特色,就是越重要的越不去重视:防灾演练不重视,性别平等教育不重视,理财教育不重视;所有教育都被当作知识军备竞赛──所以英语可以加课,不能加体育;可以补习到九点半,而不用亲子相处。
要扭转如此局面,除了学生家长,老师自己也要加油,教师组织如果会后继乏力,一定是因为组训不扎实、关心议题有如蜻蜓点水、无法形成行动方案所致,因此唯一要说的,只有:老师加油,同学加油!’感谢民间司改会所有好朋友的努力。
《公民行动方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行动”这个词的意义。我们常常习惯于用“做”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理解”和“连接”才是更重要的第一步。它不像一本操作手册,直接告诉你“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引导你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维度。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沟通”的重视。作者花了很大篇幅来探讨如何在不同群体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如何在充满分歧的环境中找到共同语言。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形成有效的公民行动,不是因为缺乏好的想法,而是因为沟通的障碍。书中的一些方法论,比如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化解冲突,都非常实用,而且不落俗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一套全新的“观察世界”的眼镜。
评分《公民行动方案》这本书,我最近刚读完。说实话,一开始抱着一种“看看社会是怎么运作的,普通人能做些什么”的期待去翻开的,结果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也更具启发性。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你一个现成的“行动方案”让你照搬,它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带你深入理解公民参与的本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集体智慧”的论述。作者通过几个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当一群有着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时,能够迸发出多么惊人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像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简单的投票或者签名活动,而是更强调一种深度对话、协同思考和持续迭代的过程。书中对如何构建一个包容且有效的公共讨论空间,如何避免群体思维的陷阱,以及如何将碎片化的意见整合成具有建设性的行动,都有非常细致的分析。这让我意识到,公民行动不仅仅是“发声”,更是一种“共创”。
评分读《公民行动方案》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洗礼”。它不像很多市面上讲“如何成功”的书那样,给你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技巧。相反,这本书更注重让你理解“为什么”要参与,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的素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公民责任”的讨论。它不是简单地把责任推给政府或者某个组织,而是强调每个个体都有义务去关注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并为之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并没有回避公民参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比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公众冷漠等等。但正是在对这些挑战的深刻剖析中,我才真正理解到,每一次成功的公民行动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坚持、智慧和耐心。书中的一些案例,虽然我不太熟悉具体的背景,但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和决策过程的描写,让我感同身受。它让我明白,公民行动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更多的是一种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改变。
评分《公民行动方案》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启发,在于它让我理解了“赋权”的真正含义。它不像很多理论书籍那样,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分析,具体展示了公民如何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并产生实际的影响。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信息获取与辨别”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民如何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判断。 这让我意识到,公民行动的基石是知情权和判断力。没有这两者,任何形式的参与都可能变得盲目和低效。书中对一些公民组织和运动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不同行动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它并不是在推崇某一种特定的行动方式,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最适合的公民行动是什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如何成为一个更负责任、更有行动力的公民,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
评分坦白说,《公民行动方案》这本书,比我预期的要更具挑战性,也更令人兴奋。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为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公民行动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机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公民韧性”的探讨。作者并没有把公民参与描绘成一帆风顺的道路,而是清晰地指出了其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失望甚至失败。 但正是这些关于“韧性”的论述,让我觉得这本书格外真实和有力量。它教会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并继续前行。书中的一些分析,让我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英雄”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积极、更有影响力的“普通人”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