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当艺术结合推理──潜藏于字里行间的趣味 杨明绮
你习惯用什么方式欣赏一幅画?是先看旁边的说明,再欣赏画作,还是先伫立画前,细细品味之后,再看旁边的说明?其实哪一种方式都无所谓,端看个人习惯。但可以确定的是,应该不会有人像「艺术神探-神永美有」系列(《维梅尔的论点》、《林布兰的光》)两本小说里的男主角神永美有那般,用「舌头」鑑别艺术品吧!
用「舌头」鑑别艺术品,这个创新的「梗」不单是铺陈这两本小说的重要元素,也巧妙地带出两位男主角的互动关系,加上古灵精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女主角。可想而知,当艺术结合推理,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所激发出来的火花是多么缤纷。无论是航海图、释迦涅槃图、维梅尔的名画,还是古老的座钟,每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有趣的推理,除了享受解谜过程的乐趣,还能获得不少从艺术品衍伸出来的知识与惊喜。虽然推理小说的趣味在于谜题与解谜过程,但翻译完这两本小说之后,赫然发现人物之间有趣的互动,竟比谜题更吸引我,当然不是推理的梗不够吸引人,而是每每翻译完一篇故事,总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惊喜,犹如打开清宫皇帝最爱的多宝格,惊叹的不是小巧玲珑的宝物,而是那极富巧思的层层机关。
双人组合的描写手法比比皆是,但如何描写因为一幅疑似波堤切利的名画,意外结缘的两位艺术爱好者之间,时而并肩作战,时而捉对厮杀的互动模式,才是趣味之处。对佐佐木来说,神永的出现无疑是一颗深水炸弹,促使他平凡的教学生涯迭起波澜,眼界大开,却也让他自惭形秽,怀疑自己一路走来的坚持,这般矛盾心态在「艺术神探-神永美有」系列第二本《林布兰的光》的〈与天才之间的距离〉这一篇中,有着最精辟的描述。
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拿天才当下酒菜,来得更高级的酒了,这般价值是无法估算的。
这是《维梅尔的论点》中第一篇〈天才的价值〉故事的结语,神妙地点出佐佐木与神永这对最佳拍档的关系。虽然佐佐木没有鑑别艺术品真伪的「天才之舌」,但他有着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之舌」,尝到何谓相知相惜的幸福滋味,而且这般滋味散见于两本书的十篇故事中。其中《维梅尔的论点》中的〈维梅尔的论点〉是我认为最有趣,也是最复杂难懂的一篇,倒不是推理的点或过程复杂难懂,而是作者将幸福滋味巧妙地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用点心思去挖掘。一场关于维梅尔的辩论会,看似撕裂父子情谊的导火线,其实包藏着慈父对儿子无尽的关怀;一出白热化的对手戏,看似挑拨友情的肉中刺,其实蕴藏着神永对佐佐木最温情的体贴。如果我说这场辩论会,老议员和神永从头到尾都在作球给对方,也许你会惊唿:「是吗?那何必还要大费周章地开什么辩论会呢?」没错,的确很大费周章,但有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投颗变化球远比直球来得更有效果。
除了两位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男主角之外,还有一位丝毫不逊色,超级抢眼的女主角──暱称「伊凡」的高野樱。虽然伊凡这个叫人头痛的问题学生,总是做出一些让佐佐木傻眼的怪异行为,但要是少了她的古灵精怪,两位男主角之间的距离,恐怕会比东京到京都的距离还要远上百倍。既然女主角超级吸睛,作者当然不会忘了安排让她大显身手的机会。在《林布兰的光》的〈附属国之争〉这篇中,伊凡与对手在公开场合的针锋相对,堪称一绝。(至少一般人和别人吵架时,不会做出那样的举动,应该说,也不可能想到要这么做吧!)
谁说推理小说一定要与杀人事件、火车时刻表有关,推理小说也可以与艺术结合,发展出更包罗万象的内容。这两本小说犹如美术系的雕塑组,雕塑其实是美术系最难学的一门,因为雕塑融合了美学、力学(物理学)以及实际操作经验。两本小说的每篇故事看似独立,其实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渐进式的环环相扣,除了推理层面之外,蕴藏的意味是脑子需要一点3D化才能领略出来的。虽然翻译这本书的过程有点辛苦,必须查阅一堆与东西方美术史相关的资料,还要挖出尘封已久的课本,研究地图的绘制法,甚至跑去图书馆借阅解剖学方面的书,稍稍苦读一番。然而,从中获得的充实感,以及与编辑讨论、推敲问题时的兴奋感,却是弥足珍贵的经验。附带一提,《维梅尔的论点》中《遗言之色》的推理过程就像玩冤大头游戏,跟着主角一题题解谜,最后会有一种抽中签王的错愕感喔!《林布兰的光》的最后一篇〈林布兰的光〉则是日本读者的最爱,而《维梅尔的论点》中的《晨间涅槃图》则是我边翻译、边推理,唯一猜对的一篇。很好奇,其他人的命中率又是多少呢?
当然啦,这两本小说不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作品,但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推理小说,诚心推荐给喜欢挑战脑力、想要换个口味、了解更多有趣事物的推理迷。
(评价五)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林布兰的光》这本书的。我一直以来都对古典艺术,尤其是欧洲绘画,抱有一定的兴趣,但说实话,我对林布兰这个画家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只知道他是荷兰黄金时代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他的作品以光影效果著称。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沉稳而富有艺术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翻开书页,我立刻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他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研究方式,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进入林布兰的世界。作者对“光”的解读,真的让我耳目一新。他不仅仅是在描述画作中的光影,更是在挖掘光线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他会详细地剖析林布兰是如何运用光线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如何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林布兰晚年作品的解读,那些作品中流露出的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对生命的思考,让我深受感动。作者的叙述充满了人文关怀,他让我看到了林布兰不仅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更是一位对人生有着深刻理解的哲人。这本书让我对林布兰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光”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评价六) 《林布兰的光》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我本身对艺术史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一直对一些比较有名的画家作品,例如林布兰、伦勃朗(是的,我一开始和作者一样,对于名字的拼写有些混淆,但书中这部分有很好的解释,让我记住了,这算是个小小的惊喜)的作品,都觉得非常震撼。尤其是他的肖像画,那种深邃的眼神,那种在黑暗中闪耀的光芒,总是让人觉得里面藏着一个故事。这本书恰恰就抓住了我最感兴趣的点——“光”。作者的文字非常生动,他不是那种干巴巴地介绍画作,而是像一个导游,带着你走进林布兰的画室,告诉你他在创作时是如何思考的。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林布兰的光影是如何营造出那种戏剧性的效果,如何让画面中的人物显得更加立体、更加有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黄金光”的描述,那种温暖而柔和的光线,似乎能够穿透画面,直接温暖到读者的心里。而且,作者在分析画作的同时,还会穿插一些林布兰的生活故事,这让我觉得,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一些个人经历,比如经济上的困顿,亲人离世的痛苦,似乎都体现在了他后期的作品中,让那些“光”显得更加珍贵,更加有力量。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欣赏艺术,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深度。
评分(评价八) 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接触《林布兰的光》这本书,是在一个书展上,当时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感觉充满了神秘感和艺术感。我本身对绘画不是特别专业,但对于林布兰这位大师的作品,一直心存敬意。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我觉得在于它将“光”这一抽象的概念,用一种非常具体、非常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林布兰画作中每一束光线的走向,每一次光线的变化,以及这些光线是如何在人物脸上、身上形成戏剧性的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人物眼神的描写,作者通过对光线的分析,让我看到了那些眼神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有深沉的思考,有淡淡的忧郁,也有坚毅的力量。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画作本身的分析,它还深入到了林布兰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认为,林布兰的光影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人生经历的影响,比如他曾经经历过的辉煌与失落,都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这种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读完这本书,我对林布兰的艺术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光”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评分(评价三) 《林布兰的光》这本书,我大概是断断续续读了有一段时间了。我不是那种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人,而且这本书的内容,我感觉需要慢慢品味。林布兰这个画家,我以前只是知道名字,对他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种“明暗对比强烈”的感觉,但具体是怎么回事,真的不清楚。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它把“光”这个元素,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高度。作者通过对林布兰一系列画作的细致解读,让我看到了光是如何在人物身上塑造形态、传递情绪、甚至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他不是简单地描述色彩和构图,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笔触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提到林布兰喜欢使用温暖的、偏黄的光线,这种光线不仅能柔化人物的面部线条,更能营造出一种亲切、温暖、甚至是神圣的氛围。读到这里,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他那些著名的肖像画,那些眼神深邃、面容饱满的人物,仿佛真的被这种温暖的光线所照亮,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作者还结合了林布兰的生活经历,比如他曾经破产、失去亲人等等,来解释为什么他的画作会呈现出一种沉静、内敛,甚至带有一点悲悯的色彩。这种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画画的,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观察世界、如何感受光影、如何理解人生的书。
评分(评价二) 说实话,一开始买《林布兰的光》纯粹是好奇。我一直对艺术史的东西有点隔阂,总觉得那些古老的画作离我太远,更不用说专门去研究一个几百年前的画家了。但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它的切入点很有趣,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的纸质和印刷都挺不错的,图片也很清晰,这是我比较看重的。翻开后,第一感觉是,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温度。他不是在板着脸讲授知识,而像是在跟你聊天,分享他自己对林布兰画作的理解和感受。他把林布兰的光影运用,用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易懂的方式讲了出来。比如,他会用“像冬日午后斜斜照进窗户的阳光”、“像烛光跳跃在人物脸上的温暖”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那种抽象的光感具象化了。我之前看林布兰的画,总是觉得有点压抑,有点忧郁,但通过作者的解读,我才发现,原来那种“黑暗”的衬托,反而让“光”更加耀眼,更加突显了人物内心的力量和情感。书中对林布兰不同时期作品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他艺术风格的演变。从早期的明亮,到中后期的深沉,每一种变化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尤其是他晚年的一些自画像,那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和智慧,真的让人动容。这本书让我觉得,艺术史是可以亲近的,而林布兰的光,不仅仅是他画笔下的光,更是他生命中光与影的交织,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映照。
评分(评价九) 《林布兰的光》这本书,让我对林布兰这位艺术巨匠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只知道他是以明暗对比著称,但这本书则将“光”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解读。作者的文字非常优美,充满诗意,他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布兰画作中光线如何巧妙地运用,如何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如何营造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将林布兰的光影比作“灵魂的语言”,认为光线不仅仅是用来照亮画面,更是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他详细地分析了林布兰如何通过不同强度的光线,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如何通过光线的聚集与散开,来营造出画面的戏剧性和张力。书中还穿插了对林布兰生平的介绍,他的人生经历,比如曾经的富裕和后来的贫困,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这些经历,使得他的画作更具人性和深度,那些被光线照亮的脸庞,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艺术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评分(评价十) 拿到《林布兰的光》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这名字太有吸引力了。我一直觉得林布兰的画作有一种特别的魔力,那种光影效果,真的能把人一下子拉进画里。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作者的解读非常到位,他不仅仅是描述画作本身,而是深入挖掘了“光”在林布兰作品中的意义。他把光看作是林布兰的“语言”,通过光线的明暗、强弱、色彩,来传递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林布兰如何运用“局部照明”的描写,这种手法能够极大地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比如深邃的眼睛,或是饱经风霜的脸颊,让画面充满了戏剧性和生命力。作者还结合了林布兰的人生经历,来解释他作品中那种沉郁、内敛的情感。他的人生充满了起伏,从辉煌到落魄,这些经历都化作了他画笔下的光影,让那些看似黑暗的角落,也蕴含着温暖和希望。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欣赏艺术,不仅仅是看“好看不好看”,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背后的情感和思考。它让我开始更加留意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去体会光线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评分(评价七) 我一直对“光”这个元素在艺术中的运用感到着迷,而林布兰的光,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个最极致的代表。这本书《林布兰的光》,可以说是一次对我艺术认知的一次重塑。作者的文笔非常出色,他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诗意、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林布兰的创作世界。他详细地解析了林布兰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光线来营造氛围,如何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和深度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林布兰对“阴影”的运用,他认为阴影并非是黑暗的空无,而是承载着情感和故事的重要元素。这种对阴影的独特理解,让我对林布兰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书中的图文结合,我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些被光线照亮的脸庞,那些在阴影中若隐若现的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作者还结合了林布兰的生平经历,来解释他作品中那些独特的情感表达。他的人生中的坎坷和磨难,似乎都化作了他笔下那些更加沉静、更加富有哲思的光影。这本书让我觉得,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心境的流露,一种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体悟。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的标题《林布兰的光》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一直觉得林布兰的画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种光影的运用确实是他的标志性特色。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光,以及他为什么会这样运用光,我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光”在林布兰的艺术创作中,不仅仅是用来照亮画面,更是用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达情感,甚至可以说是他解读世界的一种方式。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他会详细分析每一幅画作中光线是如何照射在人物的脸上、身上,又是如何与阴影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我之前看林布兰的画,总觉得有一种深邃感,一种故事感,但说不上来。看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高超的光影处理技巧。他能够运用不同强度的光线,来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比如眉宇间的忧愁,眼神中的坚定,甚至是脸颊上细微的皱纹,都仿佛被光线赋予了生命。而且,作者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林布兰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特点,让我觉得这些分析更加有理有据。比如,他会提到当时荷兰的社会状况,以及林布兰个人的一些经历,这些都会影响到他的创作风格。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欣赏艺术品,不仅仅是看它有多么“漂亮”,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怎么说呢,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林布兰的光》,光听名字就有一种莫名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我平时也不是特别懂画,但林布兰这个名字总是在一些艺术类的纪录片或者介绍里听到,感觉是个很厉害、很有名气的画家。拿到书后,我翻开,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有些地方看得有点吃力,感觉在描述画作的细节和技法上,作者用词可能比较专业。但是,当我静下心来,对照着书中的插图,一点点去理解的时候,就觉得豁然开朗了。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仿佛能把我带到林布兰的画室里,看着他一笔一画地勾勒,看着光线如何在画布上流转。尤其是一些关于光影的处理,作者的描述真的太到位了。以前看林布兰的画,总觉得特别有深度,有情绪,但说不上来是为什么。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那种深邃和情感,很多都来自于他对光的运用。那种从黑暗中透出的微光,那种人物脸部被光线勾勒出的轮廓,都充满了故事感。书中穿插的对林布兰生平的介绍,也让我对这位艺术家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过辉煌,也有过落魄,这些经历似乎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读到那些关于他生活中的磨难,再去看他笔下那些充满力量的人物肖像,真的会觉得,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复杂。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发现自己开始会不自觉地去观察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去体会那种“光”带给我的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