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國立中正大學舉辦「第四屆經典人物-『李昂跨領域』國際學術座談會暨研討會」,本書收編此研討會的部分論文,分為「專題演講」、「論述」、「座談會」與「國際論壇」四部分,大抵涵蓋瞭李昂作品中有關兩性、政治、情欲、國籍認同,以及李昂與國際文壇的對話等各種麵嚮,凸顯其跨領域的豐富性。
【關於李昂】
本名施淑端,颱灣鹿港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係,美國奧立崗州立大學戲劇碩士。著有小說《花季》、《愛情試驗》、《她們的眼淚》、《殺夫》、《暗夜》、《一封未寄的情書》、《迷園》、《北港香爐人人插》、《禁色的暗夜》、《自傳�小說》、《看得見的鬼》、《花間迷情》、《鴛鴦春膳》、《七世姻緣之颱灣∕中國情人》。其中《殺夫》已有美、英、法、德、日、荷蘭、瑞典、義大利、韓國等國版本。《迷園》亦已迻譯成日、法文齣版。《自傳.小說》在日本齣版。《暗夜》在法國齣版。《看得見的鬼》在德國齣版。散文《貓咪與情人》、《漂流之旅》、《愛吃鬼》,社會紀實作品《外遇》,以及人物傳記《施明德前傳》。作品曾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讀賣新聞》、《每日新聞》、法國《世界報》、英國《衛報》等評介。2004年獲法國文化部頒贈最高等級「藝術文學騎士勛章」。
作者簡介
江寶釵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兼颱灣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文學理論、颱灣文學、女性文學。主要著作有《颱灣古典詩麵麵觀》、《嘉義地區古典文學史》、《白先勇與颱灣文學史的構成》,主編當代小說讀本《島嶼妏聲》、《小說今視界》、《時代新書》,研討會論文集《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與林鎮山共同主編)以及嘉義作傢作品集、民間文學集等多種。
【序】
世界李昂.在地鹿港∕江寶釵
【論述】
日本文化界與李昂的對話
--以吉本芭娜娜(YOSHIMOTO Banana)和小川洋子(OGAWA Yoko)為主∕藤井省三
夢鎖泉漳兩岸情
--試論李昂《七世姻緣》的跨地情愛書寫∕廖炳惠
李昂與卡夫卡存在主義小說比較論∕蔡振念
論李昂小說的敘事轉摺
--立足於鹿城故事、《殺夫》、《迷園》的觀察∕張重崗
性彆.凝視.再現
--李昂小說《殺夫》、《暗夜》之電影改編與影像詮釋∕黃儀冠
李昂小說中的流言∕陳艷薑
曆史的虛構性與她的故事(Her Story)
--讀李昂《自傳�小說》與《漂流之旅》∕吳桂枝
從懷舊鄉愁到五味雜陳
--李昂飲食小說《鴛鴦春膳》的跨文化評析∕邱子修
透視飲食書寫
--李昂《鴛鴦春膳》的身體、旅行、國族與曆史論述∕洪珊慧
恐懼地景?景觀詩學?
--論李昂小說中鹿城鄉土的異質書寫∕陳惠齡
佔位與區隔
--八○年代李昂的作傢形象與文學錶現∕劉乃慈
【國際論壇】
殺夫女性的愛與罪∕羅林、江寶釵
迷園中的曆史記憶∕史峻
革命女性的人間世∕藤井省三作.蕭惠文譯
暗夜的盡頭有瞭光∕張重崗
【座談會紀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