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多年来从事会计学研究和教学的经验,将学理和实务相结合,内容涵盖关键的会计概念,并配合各类会计准则和范例详细解说。下册第10章介绍金融资产;第11章为负债;第12章为股东权益与每股盈余;第13章为所得税;第14章为租赁;第15章为员工福利;第16章为现金流量表。本书内容深入浅出,能帮助读者学以致用,更能借此累积实力,为将来的职涯发展做好完善规划,创造竞争优势。
我国自2013年起分阶段採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本书除依据最新会计公报内容之外,并以IFRS规定为蓝本,同时引用与说明国际会计准则适用公报段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将IFRS的观念融入内文中,并于章首提供详细国际会计准则(iGAAP)与U.S.GAAP之比较,让整体学习架构更为连贯和完整,使初学者建立会计准则的概念。
将会计学中较复杂难懂的观念以清楚的图表、范例、重点观念等方式呈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各式财务知识和实务运作。
每章均有范例,提供详细解题要领和步骤,协助学生透过练习加强理解能力。另外,每章附有习题,针对相关主题从各层面分类编排,以加强读者的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
审定:李文智
现职: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商务经营研究所教授
中信金控独立董事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会计组博士
经历:
高雄银行独立董事、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会计系系主任
教育部技职司第四期职校评鑑会计组评审委员
教育部93年度专科学校评鑑行政支援组评审委员
考试院公务人员高等、普通暨初等考试阅卷委员
研究领域与专长:财务会计、财报分析、管理会计
作者:吕瑞芳
现职: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会计系助理教授
学历: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商学研究所会计组博士
经历:
亿光电子会计经理
阳明海运(英)子公司资深会计经理
光宝电子会计副理
研究领域与专长:
财务会计、公司治理、
企业评价与分析、国际会计
第10章 金融资产
第11章 负债
第12章 股东权益与每股盈余
第13章 所得税
第14章 租赁
第15章 员工福利
第16章 现金流量表
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處理資產減損方面,給了我非常實用的指導。資產減損一直是財務報表中一個比較難以捉摸的部分,因為它涉及到對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以及對其公允價值的判斷。但是,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清晰的方式,解釋了資產減損的整個過程。從減損的跡象識別,到減損測試的具體步驟,再到減損損失的確認和計量,書中都給予了詳盡的說明。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可回收金額的計算,它詳細闡述了公允價值減去處置成本和使用價值這兩種計算方法,並且提供了大量的實例。此外,書中還探討了商譽減損的特殊處理,以及減損損失的轉回。這些內容讓我能夠更準確地理解,當資產的價值出現潛在損失時,會計上是如何進行處理的。這本書的講解,讓我對資產的真實價值有了更為客觀的認識,並且能夠更好地判斷資產的減值風險。
评分我必須強調,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收入確認原則的解釋上,可以說是做到了精益求精。過去我在理解收入確認時,常常會被一些細枝末節所困擾,例如合同的變更、顧客忠誠度計劃、以及不同行業的特殊收入確認模式。但是,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系統化的方式,從基本原則出發,逐步深入到各種複雜情況。它詳細闡述了五步驟收入確認模型,並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合同安排下,準確地識別合同、確定合同價款、進行收入的分配,以及在履約義務完成時確認收入。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售後服務、質保、以及複雜的銷售安排的處理,它不僅解釋了這些情況下的會計處理,還說明了其背後的邏輯,讓我能夠舉一反三。這本書的講解,讓我對收入的確認有了更深刻的、更為全面的理解,這對於我將來在工作中準確判斷收入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评分這本《中級會計學(下)》真的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它在解釋複雜概念時的細膩度。過去在學習會計時,常常會遇到一些理論上的抽象描述,光看文字有點難以消化,但這本書透過大量的圖表和具體的實例,把那些原本讓人頭疼的科目,例如負債、權益、收入確認等,拆解得非常清楚。我記得有一次在讀到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折舊方法時,書裡不僅詳細說明了直線法、加速折舊法,還特別舉例說明了不同方法在資產使用年限不同情況下的計算差異,甚至連減損測試的步驟也一步步帶領我走過,讓我對資產的價值變動有了一個更紮實的理解。而且,書中在討論租赁會計時,也詳細分析了新舊準則的差異,以及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面對財報分析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訊。它不是那種只停留在理論層面的教科書,而是真正能幫助我們理解會計準則背後邏輯,並應用到實務的工具。整體而言,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深度,都遠超過我預期的中級會計學教材,讓我對會計的掌握度有了質的飛躍。
评分我必須坦承,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介紹財務報表分析時,給了我不少啟發。財務報表是企業的「健康檢查報告」,但如何解讀這些報告,找出其中的經營狀況和潛在風險,卻是一門學問。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系統化的方式,從單一報表的分析,到多報表的綜合分析,再到比率分析,層層遞進,讓我對財務報表分析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它不僅介紹了各種常用的財務比率,如獲利能力比率、償債能力比率、營運能力比率等,還深入探討了這些比率的計算方法、意義以及局限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趨勢分析和共同比分析的運用,它展示了如何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財務數據,發現企業經營的變化和發展趨勢。此外,書中還提供了一些案例,分析了不同行業的企業財務狀況,這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更好地理解不同企業的經營特點。這本書的講解,讓我對財務報表的解讀能力有了質的提升,也為我未來進行投資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评分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對於合併財務報表這一個章節的闡述,真的堪稱教科書等級的經典!過去在學習合併報表時,我總是覺得那是一種「點石成金」的魔術,尤其是涉及到非控制權益、商譽的計算,以及母公司對子公司股權比例變動時的會計處理。但是,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嚴謹且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整個合併流程分解開來。從集團的結構、企業合併的定義,到合併的時點、合併對價的衡量,再到合併後財務報表編製的具體步驟,書中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特別是關於母公司對子公司喪失控制權、以及取得或處分子公司股權時的會計處理,書裡通過具體的例子,展示了如何調整合併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以及如何計算合併損益。它讓我明白,合併報表並不是簡單的加總,而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抵銷,以反映集團整體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這本書的講解,讓我對企業併購後的財務整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我未來在工作中分析合併報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评分我必須承認,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解釋權益工具的發行與處理時,為我打開了新的視野。以往在學習權益工具時,總是覺得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這些科目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卻難以理清。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清晰的脈絡,逐步剖析了股權結構、股票的發行、庫藏股的處理、股利發放,以及其他權益工具,如可轉換公司債、認股權證等的會計處理。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部分,詳細介紹了公司在發行普通股、優先股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以及股利發放對保留盈餘的影響。特別是關於庫藏股的部分,書中不僅解釋了庫藏股的兩種處理方式——成本法和市值法,還深入探討了它們在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中的體現。此外,對於可轉換公司債、認股權證這些混合性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書中也給予了詳盡的說明,這讓我對企業籌資的各種方式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處理金融工具這部分,真是做得太到位了!金融工具一直以來都是我會計學習路上的絆腳石,那些複雜的分類、衡量標準,還有後續的攤銷和公允價值變動,都常常讓我感到一頭霧水。但是,這本書用了一種非常系統化的方式來呈現,從一開始介紹金融工具的定義、分類,到詳細講解各類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初始認列、後續衡量,再到最終的除列,每一個步驟都環環相扣,邏輯清晰。特別是關於衍生工具的部分,書裡不僅解釋了利率交換、選擇權等常見的衍生工具,還深入探討了它們在財務報告中的會計處理,包括避險會計的應用。我還記得書中有一個案例,是關於企業如何透過利率交換來管理利率風險,書中詳細展示了避險工具的選擇、衡量以及避險有效性的評估,這個過程的講解讓我豁然開朗,原來複雜的金融市場操作,在會計上是可以被這樣系統性地記錄和反映的。它不是那種讓你死記硬背的教科書,而是引導你去理解金融工具的本質,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
评分我對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所得稅會計方面的處理,非常讚賞。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一直是我認為會計領域裡最為燒腦的部分之一。它涉及了許多抽象的概念,像是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以及它們的確認和計量。這本書將這些複雜的概念,用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它從所得稅的基礎知識講起,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當期所得稅的計算,然後深入探討了遞延所得稅的概念,包括暫時性差異的來源,以及如何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書中對於各類暫時性差異的解釋,例如存貨、應收帳款、無形資產等,都給予了非常詳盡的說明,並且提供了大量的計算範例,讓我可以親自動手練習,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特別是關於所得稅對企業合併、金融工具等其他會計主題的影響,書中也做了深入的探討,這讓我能夠將所得稅會計與其他知識融會貫通。總之,這本書讓原本枯燥的所得稅會計,變得生動有趣,並且讓我對其掌握度有了顯著的提升。
评分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在探討負債工具的內容上,真的做得很扎實。以往在處理負債時,總覺得很多條文性的東西需要死記硬背,但這本書用了一種更為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我真正理解了各種負債的本質及其會計處理。從短期負債,如應付帳款、應付票據,到長期負債,如長期借款、應付公司債,書中都做了詳細的介紹。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應付公司債的處理,它不僅解釋了公司債的發行、攤銷,還深入探討了債務重組、債務交換等複雜的交易。書中的圖表和案例,幫助我清晰地理解了不同情況下,債務的賬面價值如何計算,以及利息費用的確認。此外,對於一些特殊的負債,如保證負債、未決訴訟負債等,書中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讓我在面對現實中的複雜負債情況時,能夠更有信心去判斷和處理。
评分這本《中級會計學(下)》對於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有著非常深入和全面的闡述。在我過去的學習經驗中,企業合併的部分總是讓我感到有些混亂,尤其是在涉及反向收購、視同合併等特殊情況時。但是,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結構化的方式,將企業合併的各種情況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從合併的定義、目的,到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原則,再到具體的合併交易,例如股權交換、資產交換等,書中都給予了詳盡的講解。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合併對價的衡量,以及如何分配合併對價到被合併方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處理,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說明。而且,它還探討了合併後的商譽的確認和計量,以及商譽減損的測試。書中還運用了大量的圖表和實例,來展示合併交易的會計處理過程,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視覺化學習的讀者來說,非常具有幫助。它讓我能夠理解,企業合併並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涉及到複雜的會計判斷和處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