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最有职场潜力的10种人

让自己成为:最有职场潜力的10种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职场技能
  • 职业发展
  • 个人成长
  • 潜力挖掘
  • 职场竞争力
  • 自我提升
  • 职场规划
  • 高效工作
  • 成功人士
  • 职场潜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竞争太激烈,工作不好找;老板很挑剔,升职不容易;压力总太大,后院老起火;墨水不够用,前途太渺茫……身在职场中的我们每天都是牢骚满腹,也许你会抱怨,也许你想过跳槽,也许你想过去接受培训……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每年的夏天,都有许多携着认真、好奇与努力决心的人进入职场。他们阅读了许多近乎于完美的职场成功模型,脑海里也准备好了诸多的假设,也期望能够以自己的真诚与努力换来赏识。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事与愿违,自己碰壁受到伤害,还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

  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有很高的学历,便可以不用努力,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当看到比自己学历低的人取得了自己远远达不到的成就,自己才开始变得茫然。有些人觉得自己能力不错,一定会得到老板的赏识,但后来却发现自己的能力没有施展的舞台,等等。一切事情看似复杂,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个人很难将自己真正与周围的人、与社会契合,每个人的心思是不同的,有时候职场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与本质又是有区别的,不了解老板的真实想法,不懂得公司真正想要的人具备什么特征,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优秀人士始终怀才不遇。

  要想轻松自如驰骋职场,首先得自己真的有高人一筹的本领,有自己的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就是了解公司用人的秘密标准。

  松下幸之助认为主要有十类人应该要好好培养:与公司融为一体的人;虚心好学的人;不墨守成规的人;得体帮助主管的人;能为团体着想的人;有自主经营能力的人;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热诚至上的人;有担任公司经营负责者气魄的人;自觉恪尽职守的人。

  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板,经营多年的管理者,对于职场的潜规则早已谙熟于心。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就是职场生存的圣经。透过老板的眼睛看事情,留心观察老板的升迁标准,做一个老板倾全力栽培的人,才可以在职涯中少吃些亏,少走些冤枉路。

  身为一名职场人士,就必须深入了解老板欣赏的是哪类人,从而增加职业前景。本书即是以松下幸之助培养人才的标准撰写,期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并成为你立足职场走向成功的财富。

作者简介

钟伟伟

  哲学硕士。对于企业管理,哲学,心理等方面颇有研究。曾在各大企管财经类和哲学类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百余篇。

《职场跃迁:从平庸到卓越的九大核心驱动力》 内容简介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职场,仅仅依靠专业技能已不足以支撑长久的职业发展。本书旨在深度剖析那些驱动个体实现职业生涯质的飞跃的关键要素,为您揭示如何系统性地构建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您在任何组织环境中都能保持领先地位。我们摒弃空泛的理论说教,聚焦于可操作、可量化的九大驱动力,这些驱动力是构筑“不可替代性”的基石。 第一驱动力:超验的问题解决能力 (Transcendental Problem-Solving) 职场价值的核心在于解决“未被解决”的问题。本书将详细阐述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框架——“五层解析法”,用以剥离复杂问题的表象,直击根本原因。这不仅仅是逻辑推理,更是一种对信息噪音的过滤机制。我们探讨如何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以及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如何有效构建“最小可行性假设”(Minimum Viable Hypothesis, MVH),并快速迭代验证。重点在于培养一种“前瞻性诊断”的能力,即在问题尚未大规模显现时,就能预见潜在的风险和机遇。 第二驱动力:跨界知识的聚合与应用 (Cross-Domain Synthesis) 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界处。本书强调的不是成为一个“通才”,而是成为一个“知识的连接者”。我们将分析“T型人才”的升级模型——“π型结构”,即在两个或多个深度专业领域之外,建立起有效的知识迁移路径。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A领域的成功模型移植到B领域,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洞察或工作流程。讨论如何主动构建“弱连接网络”,以获取边缘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核心生产力。 第三驱动力:高风险沟通的艺术 (The Art of High-Stakes Communication) 沟通能力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影响力构建的载体。本书专注于提升在高压、高风险情境下的沟通效能。这包括:如何在董事会级别进行有效汇报、如何化解跨文化冲突中的潜在误解、以及在危机公关中如何精确控制叙事权。我们将深入解析“锚定效应”和“损失厌恶”在说服策略中的应用,并提供一套实用的“情绪带宽管理”技巧,确保在情绪波动期依然能保持清晰和逻辑性。 第四驱动力:系统化学习的速率 (Accelerated Systemic Learning) 知识的半衰期正在急剧缩短。本书关注的不是“学了什么”,而是“学习的速度”和“学习的深度”。我们介绍“间隔重复的优化算法”在专业技能习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日志”追踪进步的瓶颈。更重要的是,本书阐述了如何将个人学习经验转化为团队和组织的知识资产,构建起一个良性的、自我强化的学习飞轮。 第五驱动力:资源杠杆化 (Resource Leverage Mastery) 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成功者懂得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产出。这涉及对时间、预算、人脉和技术资源的精妙配置。我们将探讨“机会成本”的动态评估模型,以及如何识别和获取那些“隐藏的公共资源”。核心在于培养一种“资产思维”,将每一次投入都视为对未来回报的投资,而非简单的开支。 第六驱动力:复杂关系的斡旋能力 (Navigating Ambiguous Alliances) 现代工作环境充斥着多方利益冲突和模糊的权力结构。本书提供了在非正式组织网络中进行有效游说的策略。它不是教你权术,而是教授如何识别关键决策者的“隐性偏好”和“未言明的需求”,并通过提供超越预期的价值来建立互惠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培养对组织政治的“清晰洞察力”,而非盲目卷入其中。 第七驱动力:心理韧性与抗挫折阈值 (Psychological Fortitude and Resilience Threshold) 职业生涯中,挫折和失败是常态。本书关注的韧性是可训练的“心理肌肉”。我们引入“认知重评策略”,教授如何将失败的标签转化为经验的数据点。此外,书中讨论了如何在长期高压工作下维持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确保个体能够在“燃尽点”前及时调整,实现可持续的巅峰表现。 第八驱动力:对未来的商业直觉 (Foresight Business Acumen) 商业直觉并非神秘的天赋,而是基于对宏观经济趋势、技术演进和社会变革的长期观察和内化。本书提供了一套“情景规划”工具,帮助读者跳出季度或年度的战术限制,从未来十年视角审视当前决策的合理性。这要求对颠覆性技术(如AI、生物科技、新能源)的底层逻辑有深入理解,并能将其与自身行业进行连接。 第九驱动力:个人品牌资产的构建与维护 (Personal Brand Equity Management) 您的专业声誉是您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本书强调,个人品牌不是自我推销,而是“持续兑现承诺的总和”。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产出(Thought Leadership)来自然地吸引机会,而非被动等待。内容包括:如何在特定领域建立“意见领袖”地位,以及如何在高曝光度下,保持一致性、真实性与专业度之间的平衡。 通过系统学习并内化这九大核心驱动力,《职场跃迁》旨在帮助每一位有抱负的专业人士,从“完成任务的执行者”蜕变为“定义方向的战略家”,从而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占据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种  与公司融为一体的人 焦虑的心情会造成无法融合 15
恐惧的心里会让工作不顺 18
依赖并不能与公司融合 21
紧张是无法胜任的一种表现 24
急躁将使你难以融合于公司 27
孤独将会让你变成孤癖 31
羞怯是对工作生疏的表现 34
快乐会让工作变轻松 38

第二种 虚心好学的人
保持谦虚风度 43
随时微笑示人 45
时时切记不耻下问 50
别在赞美声中迷失自己 54
放空自我,才能盛满智慧 56
重视他人,也会被人重视 59

第三种 不墨守成规的人
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 63
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 65
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变化 66
培养并善用联想思维 68
用思维方可创造财富 70
巧变思维创造利益 72
用创新的思维提高获益 74
一时的灵感可以改变命运 76
上帝早知巧变为成功之首 78

第四种 得体帮助主管的人
与上司站在同一战线上 81
公爵不能抢了国王的风头 85
有所听,有所不听 90
职场中的马太效应 94
适当提出有利上司及公司的建议 97

第五种 能为团体着想的人
团队合谐首重以诚待人 103
团队合作中要远离嫉妒 106
换位思考促进团对利益 111
学会欣赏别人,和谐团队关系 115
勇担责任是对团队的忠诚 120
努力成为团队的模范推动力 123
善用控制权的收与放 127
铸就团队的影响力 130

第六种 有自主经营能力的人
聪明的人从不吃独食 137
用责任感经营团队,不要有半点推辞 142
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 144
兑现承诺是合作的基础 149
发挥各自能力,取长补短 155
和别人分享美好,杜绝自私 159
用妥协化解分歧,分歧是合作的障碍 164
与强者合作,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168

第七种 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
改变观念,更商业化一些 173
要有长远的目光和目标 177
眼光定财富,遍地都是钱 179
信息藏于细微处 185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189
资讯失灵,成功的绊脚石 193

第八种 热诚至上的人
满腔热忱迎接每一天 197
不要放弃就有希望 205
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207
坚持能让短暂变成永恆 214
拥有老鸟的经验,具备菜鸟的热情 217
放弃热忱将会一事无成 220
全力以赴就等于成功 224

第九种 有担任公司经营负责者气魄的人
敢于冒险,勇气改变命运 229
打破常规,决不随波逐流 233
挑战成见,不要相信权威 240
聪明冒险,冒险不是赌博 246
突破极限,逆境是种考验 253
学会选择,更要懂得放弃 257
 
第十种 自觉恪尽职守的人
责任是一个人份内应该做的事 265
必须确立内在的道德标准 268
必须甚于生命珍惜的名誉 271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品格 274
要正直不畏强势敢做敢为 276
善良是优与伟人的财富 279
谦逊是建功立业的基础 282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第一种 与公司融为一体的人
知道什么是职场的最高境界吗?快乐工作。一个对于工作感到不满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绝不会有优越的表现。但是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没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们除了面临工作业务上的挑战外,也必将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许多职场潜规则,总是觉得很累。既然有些事情是无法逃避的,那就接受好了。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为了愉快地工作,就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公司融为一体,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更快乐、更轻松。这便是老板愿倾全力培养的第一种人。

焦虑的心情会造成无法融合
职场中,管理者的焦虑来自于对发展和前途的过分思虑,中层管理者夸大了自己在公司中的竞争压力,年轻职员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生存焦虑。总之,人人都在谈焦虑,大多数人会表现出焦虑的症状。

焦虑其实往往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因为自信心不足,所以会担心出现自己控制不了的局面。其实很多时候人们焦虑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来,焦虑不等于就一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陷入焦虑的人往往性格比较软弱,自信心不足,焦虑是他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一种应激反应。

职场人士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当然与环境压力是有直接关系的,每个人都面临着发展和生存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很多人的经济压力,现实的压力是如此的明显,使正在经受这种压力的人和没有经受的人都在担心:现在我的收入很好,身体也很好,但万一我失业了哪?万一我病了哪?于是不安全感产生了,对前途的不确定感时时侵袭着内心,好像只有拼命才能换得安全。

心理专家认为,焦虑和克服焦虑同样是人的原始本能,每当人们感觉到剧烈焦虑的时候,总要做些什么来抵消焦虑。这个抵消就是表现出来的症状。适当的焦虑可以催人奋进,过于苛求只会令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要愿意以积极向上的一面来迎接新的工作,消极逃避只会适得其反,找到原因,下定决心改正才是真理。

但是不管怎样,焦虑这种情绪本身都不怎么让人舒服,焦虑引起苦恼和自我否定,使得自己变得很自卑很无奈。如果你遭遇「职场焦虑而无法与公司融为一体」,该怎么做呢?

1、关注自身的资源。在面临焦虑时,不要被暂时的外在环境所困扰,可以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做内省,进行自我分析。分析包括自己具备的资源优势,兴趣和喜好,性格特点等方面。

2、客观分析环境。通过网路或和身边的朋友谘询,分析就业环境和企业方对职位和用人的要求,如技能上的要求,或性格方面的要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画。

3、评估差距,弥补不足。结合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差距。如果自己在技能或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可以採取一些短期的培训,如语言、电脑等方面的培训,让自己能够在短期具备一些基础的技能,弥补不足。

4、树立自信心,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对自身的分析,环境的分析,以及弥补不足后,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挑战。在机会面前,最关键的在于你的真诚和积极的心态,也在于你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往往看不见自己身上的优点,看到的总是自己的不足和不利。学会关注自己身上的优点,并能把握机会表现出来。

职场焦虑期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职业问题。在面临这问题时,不要把焦虑的情绪扩大,把焦虑无限放大,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让自己保持以一种平稳、向上的态度来应对。

虽然焦虑只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的负面情绪,虽然我们在工作中一定会面临很多压力,但千万不要让自己在焦虑状态下沉浸很久,因为焦虑会取代你的能力,让你与工作格格不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真的不得不說,《讓自己成為:最有職場潛力的10種人》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小資上班族」量身打造的!平常工作就很忙了,下班回家只想放空,哪有時間去想什麼「職涯潛力」?而且,一聽到「潛力」兩個字,總覺得好像是那種高階主管才需要考慮的事情。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的寫法非常接地氣,他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把「潛力」拆解成十種非常具體、非常容易理解的特質,而且很多都是我們日常工作就能觀察到的。比如說,書裡提到的「善於連結」,我以前總覺得自己跟同事就是純粹的工作關係,沒什麼特別需要連結的。但作者卻解釋了,善於連結的人,能輕易地獲得資訊、資源,甚至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這點真的讓我恍然大悟!我開始試著在工作中多跟不同部門的人聊聊天,發現真的能聽到很多我不知道的訊息,也解決了我之前一直想不通的問題。還有「積極的行動力」,這聽起來好像很普通,但作者卻強調,不是光有想法,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們付諸實踐,而且要付諸「持續」的行動。這讓我想起我常常把一些好點子寫在筆記本裡,但就是沒有去執行,看了這本書之後,我下定決心,要開始把那些點子一個個實現。總之,這本書讓我感覺,原來所謂的「職場潛力」,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學習和練習,一步一步培養出來的。

评分

天啊,最近真的在職場上遇到瓶頸,每天上班都覺得像在走鋼索,一不小心就可能跌進萬丈深淵。朋友推薦我這本《讓自己成為:最有職場潛力的10種人》,一開始我還有點猶豫,想說這種書不就是講一堆大道理,聽了也沒用嗎?但翻開來之後,我整個驚為天人!作者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導師,而是像一位在你身旁、跟你一起摸索成長的朋友。書中提出的十種特質,真的非常具體,不是那種虛無飄渺的「要有自信」、「要積極」。例如,其中提到的「解決問題的雷達」,我以前總以為只要把主管交辦的任務完成就好,從來沒想過自己要去預見問題、提前準備。看了書裡面的案例,才發現原來那些在公司裡閃閃發光的人,都是有這種「雷達」的!而且,書裡很多觀念都跟我過去的習慣很不一樣,像是「擁抱模糊」,我以前超討厭不確定的事情,總是想把所有事情都弄得清清楚楚才敢出手,但作者卻解釋了在快速變化的職場,模糊反而是一種機會,反而能激發創意。我真的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思維模式,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工作上的挑戰。現在每天上班,雖然還是會遇到困難,但我感覺心態上有很大的轉變,不再那麼焦慮,反而覺得自己好像多了一些「武器」,更有底氣去面對各種情況了。真的,推薦給所有跟我一樣,覺得職場路有點茫然的朋友!

评分

這本書真是太及時雨了!我最近剛換了一個新工作,感覺自己像個新人一樣,什麼都摸不著頭緒,跟同事之間的互動也覺得有點尷尬。我本來以為是要找那種教你怎麼跟人交際、怎麼在會議上發言的書,結果《讓自己成為:最有職場潛力的10種人》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作者寫的方式很不一樣,不是那種制式的條列,而是用很生動的故事來引導,讓你感覺好像在聽一場演講,而且演講者還跟你分享了他自己真實的經歷,包括失敗的經驗,這點真的非常難得。書中有一段講到「持續學習的飢渴感」,我以前總覺得學歷唸完、技能學好就夠了,但作者卻提醒我們,在快速變遷的職場,停滯不前就是退步。他舉了很多例子,像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如果不再持續吸收新知,幾年後可能就跟不上時代了。這讓我警惕到,我不能再安於現狀,必須要不斷地為自己「充電」。另外,書裡還提到了「影響他人的魅力」,這不是那種靠花言巧語,而是真正能讓別人信服、願意跟你合作的那種魅力。我之前總以為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好,不太注重跟人之間的連結,看了這本書之後,我開始意識到,在職場上,你的人際關係和你的專業能力一樣重要,甚至有時候,一個好的合作夥伴能讓你事半功倍。總之,這本書讓我對職場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不再只是埋頭苦幹,而是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成長。

评分

拿到這本《讓自己成為:最有職場潛力的10種人》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不抱期望的。畢竟市面上類似的書真的太多了,要不就是講得太空泛,要不就是太理論化,很難真正應用在日常工作。但這本書真的讓我跌破眼鏡!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溫度,感覺就像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聊天,他分享的不是冷冰冰的知識,而是充滿人生智慧的建議。書中有一段關於「建立信任的基礎」,這點我以前真的沒有想過,我總覺得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別人就會信任我。但作者卻提醒我們,信任不是憑空來的,而是需要長期累積的,包括言出必行、誠實以對等等。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與同事、主管互動時,是不是有時候因為一時的疏忽,讓別人對我的信任打了折扣。另外,書裡還提到了「韌性的培養」,這點對我來說真的非常重要。我常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覺得很沮喪,甚至想放棄。但作者卻告訴我,在職場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從挫折中站起來,並且變得更強。他分享了一些方法,讓我覺得很有啟發,不再那麼害怕失敗。總之,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提升職場能力,更是引導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力量的人。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心態變得更積極,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评分

身為一個已經在職場打滾了十多年的「老鳥」,我本來以為這種「職涯成長」的書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了。畢竟,大風大浪都見過了,小小的職場潛力問題,應該難不倒我吧?但是,當我翻開《讓自己成為:最有職場潛力的10種人》時,我才發現自己有多麼的「井底之蛙」。這本書真的有種「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作者對於「成長型思維」的闡述,讓我非常震撼。我以前總是用一種「固定型思維」在看待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好像早就注定好了,很難改變。但作者卻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說明了「成長型思維」的可貴之處,它不是要你憑空變出能力,而是讓你相信,透過努力和學習,你的能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書中提到的一個概念是「敢於犯錯並從中學習」,這點真的說到我心坎裡。我以前犯錯了,總是覺得很丟臉,想方設法掩蓋,生怕被別人知道。但作者卻說,錯誤其實是最好的老師,關鍵在於你從中學到了什麼。我開始反思,是不是因為我過去太害怕犯錯,反而錯失了很多學習和進步的機會。現在,我試著用更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工作中的挑戰,就算犯錯了,也不再那麼沮喪,而是趕快找出原因,下次避免。這本書真的讓我重新燃起了學習的熱情,讓我覺得,不管我幾歲,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更有潛力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