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厭詐,這是戰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們都明白這些道理,但麵對爾虞我詐的現實人生,該如何應對?
華府知名評論傢剋勞福,告訴你不可不知的25條操作守則。
我們必須具備狐狸的聰明,來識破陷阱,又要有獅子的力量,來嚇退豺狼。--馬基維利
◎與世無爭的生活註定與我們無緣。假裝如此會讓你疏於防備。
◎當你不能控製局麵的時候,顯示齣脆弱的一麵也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讓人畏懼,但不要讓人憎恨,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同時使用畏懼和愛。
◎世界上有太多的謊言,以至於說真話反而被認為是惡意中傷。
◎一個人的目標設定得過高,就難以安於人生中簡單的要求。
◎固執是你的敵人。墨守成規的人不可能成功。
◎要提防那些總在你麵前叫苦的人,這說明他們想違背諾言瞭。
◎保持沉默,讓彆人來猜你,這是達到控製的一個有效方式。
◎傲慢會使人盲目。遇到自以為是的對手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人們願意追隨彆人是為瞭避免使用自己拙劣的判斷力。
◎一個容易被你踢開的領導者會認真聽取你的意見。
◎消極對抗的人就像移動的靶子,非常擅於把人們的注意力從其錯誤上移開。
◎一傢人不能讓野草在彼此之間生長,否則早晚有一天,大傢會看不見彼此。
◎恩惠要一點一點地給,這樣纔能讓人們充分地品嘗到它的美味。
◎當你得意時要善待彆人,因為當你風光不再時,還會遇到他們。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試圖玩弄政治手腕、操縱他人,以達成自己的目的。在辦公室,我們試圖控製老闆和同事,以求獲得晉升、提拔或隻是更好的座位。在傢裏,我們試圖控製傢人,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圖成長,說服父母資助我們。在愛情上,我們設法贏得感情和搏取關心。在社會上,我們開車試圖控製道路、購物時討價還價、進餐館要求好的位置。我們還試圖控製自然,甚至想徵服他國,無時無刻不在控製和保衛自己的生活。
或許你想置身事外,不屑理會生活中的種種角力爭奪。又或者你是一個性格隨和、隨遇而安的人,但仍可能遇到一心想擺佈你的惡棍、老闆、同事,甚至是傢人,如果你不聽話他們就要整你,其手段之熟練,如同政治老手所為。若你不懂得如何應付那些凡夫俗子,你的生活也會舉步維艱。
本書提供的二十五條法則,對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政治角力和人心詭詐的爭鬥,將大有裨益。作者是華盛頓最受歡迎的評論傢之一,擔任記者多年,引用馬基維利古老的智慧和思想,重述現代人真實生活中可加以應用的法則指南和經驗教訓。
這些法則透露的真實情況也許冷酷無情,甚至是不道德的,但這些法則會幫助你認清身邊的人。如果你想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學會區分「想像中的他人」和「真實的他人」,你就有必要瞭解這一切。
本書特色
作者以擔任華府記者多年的經驗,理解到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政治角力和人心詭詐的爭鬥,引用馬基維利古老的智慧和思想,用當代最真實的例子,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將馬基維利的觀點重述,成為現代人麵臨勾心鬥角時可加以應用的參考操作守則。
作者簡介
剋雷格.剋勞福(Craig Crawford, 1956- )
華盛頓最受歡迎的評論傢之一。《華盛頓郵報》稱其為「華盛頓最著名的記者之一」。在CBS、CNBC、MSNBC等全美各大電颱、電視颱,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包括CBS《晨間秀》、MSNBC《與凱思.歐伯曼倒數計時》等節目的評論員,NBC《夜新聞》、CBS《晚間新聞》、《艾莫斯早晨》等節目的嘉賓。他也是著名政治刊物《國會季刊》(Congressional Quarterly)的專欄作傢、政治網站The Hotline的創辦人。著作有《攻擊信使:政客如何鼓動你與媒體為敵》、《聽著,總統先生》(與海倫.托馬斯閤著)。
譯者簡介
管欣
東南大學英語係學士,復旦大學MBA,在江蘇無錫市某機關任職。
導言
重要的是讓人相信你所說的都是事實,而非想像。——馬基維利
本書論述瞭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二十五條法則。它們適用於職業的政治傢,但又不侷限於那些管理者,不侷限於那些汲汲於控製他人的普通「百姓」。即便是一個性格隨和、隨遇而安的人,在生活中也會遇到一心想擺佈你的惡棍、老闆、同事,甚至傢人,如果你不聽話他們就要整你,其手段之熟練,如同政治老手所為。此時這本書就是不無裨益的瞭。
人們的生活無法脫離政治。人類是自然世界中最厲害的掠食者,控製是其終極目標。我們發明雨傘來控製自然,我們狂轟濫炸以徵服彆國,我們一直在尋求控製,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我們開車時比拼速度,購物時討價還價,時刻都在控製和保衛自己的空間——這正是政治的本質所在。
或許你想置身事外,不屑理會生活中的種種瑣碎。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應付那些凡夫俗子,你的生活也會舉步維艱。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堂現實生活中自衛課程。
本書闡述的法則源自十六世紀哲人兼史傢馬基維利擬定的原則,其《君主論》一書被曆代政治傢奉為聖經。本書會告訴你馬基維利對於人類行為有怎樣敏銳的洞察,史上著名政治傢在政治生活中採取瞭何種謀略,以及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經驗教訓。
很多人說自己討厭政治,但是政治對人們生活的控製程度超過一般人的想像。不管是爭奪餐館裏的好座位,還是爭取升職的機會,我們都在使用政治技巧以獲得成功。
CBS的真人秀《我要活下去》在二十一世紀初走紅螢幕,原因是它把政治的真實狀況呈現在觀眾麵前。選手們被睏在一個孤島上,他們縱橫捭闔,通過投票把對手一一逐齣,最後隻剩下一個人。在每一季的節目中,最後的贏傢都是技巧最嫻熟的政客,這一點也不令人感到奇怪。
隨後齣現瞭許多跟風的節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實質意義上,參與者的種種舉動最終都可以歸結為政治行為。這種現實題材的節目要嚮馬基維利尋求智慧。畢竟他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位現實主義的曆史學傢,在他的時代,人們為瞭討好統治者,不惜編造謊言,神化他們的功績和德行。馬基維利不這麼做。他要尋找統治者奪取和維持控製權的真相。「我覺得最好論述事物的真實情況,而不是想像中的情況,」馬基維利寫道。
這裏要提醒大傢,有時候這些法則透露的「真實情況」顯得是那麼冷酷無情,甚至是不道德的。不過,如果你想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學會區分真實的他人和你「想像中的」他人,你就有必要瞭解這一切。自然有彆的書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去做。這裏我們隻探討事實是什麼。
再想像一下人們開車時的錶現。許多駕駛者的態度和氣、為人寬容,也有不少人粗魯討厭、盛氣淩人。不管他們在其他地方是怎麼錶現的,記住一條:他們展現在公路上樣子纔是真實的一麵。如果你和這些粗魯的車主參加同一個派對,他們會裝齣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但是在他們的車子裏,在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環境中,他們纔會展現真實的自我。
這些法則會幫助你認清身邊人的「真實的自我」。自然,本書也不可避免地成為那些試圖操縱這個世界的馬基維利主義者的參考手冊。
政治既讓我們感到厭惡,又給我們提供瞭娛樂。傑伊.萊諾(Jay Leno)在主持《今夜秀》的時候總要開一兩個政治玩笑。接下來的許多法則也許會讓你感到厭惡。理想的情況是,其中有一些會讓你覺得有趣。
的確,我們可以否定這些法則,這也是我們一貫的做法,但是它們終究描述瞭人類生活的「真實情況」。
前言
「馬基維利」緻歐巴馬總統
總統先生,這本關於生存法則的書不錯,它是我將近五百年前作品的現代版,我希望錶達一下對此書的賞識,如今您正在為下一任期部署計畫,我也趁勢評價一下您的政治技能。
正如《君主論》的緻獻辭所說,我發現「我在自己的財物中最為喜愛和珍視的莫過於知識瞭——那是有關偉人事跡的知識,是我長期與現代事物接觸和終日研讀古書所積纍起的知識」。
剋勞福先生在《華府記者教你25條現實生活的生存法則》中,為普通人提供瞭一些基本行事法則,我對這些法則沒有異議,這位熱心腸的學生為我的作品背書,我自然受寵若驚。不過和他不同,我對權力的思考隻針對統治者或爭取成為統治者的人。
盡管如此,我還是很贊賞剋勞福先生為那些並非身處高位的人們在政治實踐上指明道路——有些人在工作中需要對付將他們玩弄於股掌的敵人,還有人麵臨著在各種情況和人群之中取得權力的挑戰。剋勞福先生做到瞭,既無浮誇激昂的語句,亦無輕盈魅惑的修辭。而這也一直是我的目標。
好瞭,言歸正傳。
總統先生,鑑於本書中的法則對您早年的白宮生涯很適用,我總結瞭三條極有針對性的。也許我的一些意見與其說是恭維,不如說是警告,但必須醜話在前,因為無論誰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傢的政治舵手,都必定是政治藝術中熟練的實踐者。
祝賀您取得瞭初步的成功。不過在操持權力上,您還麵臨著巨大挑戰,為瞭繼續成功之勢,您也許要做些調整。
「如果形勢需要,宜變通諾言」
剋勞福先生在第8條法則中指齣:「不知不覺地改變立場同時不被人發現是政治藝術中最難做到的。」在這個問題上,他不摺不扣地援引瞭我的思想:「在遵守諾言對自己不利,或者之前做齣承諾的理由現在不復存在時,一位明智的統治者不能、也不應當遵守諾言」
總統先生,對此事您已顯示齣很強的理解力,並願意嘗試。在戰爭和社會改革的問題上,您常常不會完全兌現競選時的承諾,或者,您試圖兌現承諾時顯得躊躇拖拉,而這使您最熱心的支持者失去瞭耐心。
這條法則最大限度地抬高瞭您為自身形象付齣的代價。您吃瞭苦頭,因為您不夠靈活應變。換言之,即二十一世紀的剋勞福先生可能會用當地的口語說,你「陷得太深瞭」。
也許你的一個前輩是不錯的榜樣——柯林頓總統(或者叫他「比爾」,我相信他喜歡用這個親切的稱呼)。他是個極富纔華的政治傢,經常改變立場,卻能把代價降到最低。他採取的方法可以歸結為一個簡介的公式,對此剋勞福先生在本章作瞭詳細的介紹:
※承認你必須要違背諾言。假裝遵守隻會讓你陷入更加復雜的政治睏境。盡量多道歉。給齣有力的理由,說明導緻你食言的因素是當初許諾時無法預見的。最重要的是,要讓那些你對他們許下諾言的人明白,改變當初的承諾對他們是有好處的。
「帶頭變革的人大多以失敗告終」
總統先生,您已通過自己艱辛的經曆,學到瞭剋勞福先生的第15條法則。針對當權者的民粹情緒日益高漲,而您在那一刻掌權,必然要被迫放棄先前不閤理的期待。
正如剋勞福先生在本章中指齣的,大多數情況下,適度的變化比激進的變革更可行。「變革令人不安,而重復令人厭倦,」他寫道,「避開這兩個極端,帶給人們一些變化,人們更有可能追隨你的領導。」
當然,總有人無理地要求激進變革,如未達目的便轉而反對。一位政治領袖必須維持平衡,尋求足夠的變化,同時保留足夠溫和的力量,防止激進勢力對自身權力造成威脅。
總統先生,進行一次真正的變革,需要遵循一定的技術。彆把不成熟的想法公之於眾。瞭解保守人士喜歡採取的戰術優勢並設法削弱其力量。在憤怒和抵製情緒齣現之前控製對話的局勢。
對於任何政權中的人來說,變革常常是誘人的,但在穩定的社會裏,一旦嘗試便知,人們其實並不像他們自己認為的那樣需要變革。一般來說,政權沒有被顛覆的危險,「戲劇性的變革」就隻是一種修辭的手段。
「一旦衝突不可避免,就讓它來吧」
總統先生,在下麵的第24條法則中,我們找到瞭閤理的建議,可能對您有用。也許新官上任,總有些不確定因素,您在第一屆任期內,公開或私下都並未遏製政敵,也沒怎麼和他們對抗。
一個領袖,如未一貫嚴格運用自身地位所賦予的權力來施壓,就會做齣很多不必要的妥協,而最壞的情況是,領袖成為瞭一隻跟屁蟲。
很多政客反對您,他們態度頑固。這清楚地錶明,衝突是無法避免的。不要延遲衝突,至少要澄清在談判中哪些是您不會讓步的,否則會助長對方的氣焰。
執政當中,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的問題,都不斷考驗著您的底綫。挑起本可避免的衝突卻於己無益,或者採取不妥協的姿態卻沒有意願和能力堅持到底,都是不明智的。
剋勞福先生在本章坦率地提齣建議:「明知會遭到反擊就不要去招惹。但在迫不得已時要果斷地先發製人。」
*尼可洛.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義大利哲學傢、外交官、劇作傢,文藝復興時期在佛羅倫斯擔任公職,被視為現代政治學的奠基者之一。
買下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它的標題。“華府記者”這四個字,瞬間就勾起瞭我對新聞行業,特彆是涉足國際政治領域記者的職業想象。我總覺得,他們是身處風暴眼的人,能夠最直接地感受到世界脈搏的跳動。而“25條現實生活的生存法則”,這數字本身就給我一種精準、實用的感覺。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可能不會是那種心靈雞湯式的“加油打氣”,而是更偏嚮於實操性的技巧。我特彆期待書中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高風險環境中保持警惕,如何與權力階層周鏇,以及如何在復雜的政治格局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也許,還會講到一些關於如何運用語言的藝術,如何通過提問來引導談話,甚至是在必要時如何巧妙地迴避敏感話題。我希望讀完之後,自己能夠在麵對生活中那些看似難以逾越的障礙時,能多一些思考的角度,少一些盲目的衝動。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實在是太吸引人瞭,“華府記者教你25條現實生活的生存法則”,光是聽著就覺得裏麵一定充滿瞭智慧和經驗。我一直對那些在幕後運作、洞察全局的人們感到好奇,而華府記者無疑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處權力中心,每天接觸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錯綜復雜的事情,必定積纍瞭許多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生存之道。我特彆期待書中那些關於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如何與不同立場的人有效溝通,以及如何在復雜信息中辨彆真僞的技巧。畢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辨彆真僞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我也很好奇,作為記者,他們是如何保持客觀公正的視角,又是如何處理個人情感與職業操守之間的平衡的。這本書如果能給我一些在職場人際交往、項目推進,甚至是傢庭生活中處理矛盾的啓發,那絕對是物超所值。我甚至覺得,讀完這本書,自己也能變得更加從容和睿智,更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入瞭解社會運作機製的人充滿敬意,而“華府記者”無疑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處全球政治的中心,每天與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接觸著最前沿的信息。因此,“華府記者教你25條現實生活的生存法則”這個書名,讓我感到非常興奮。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遊戲規則”,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察覺卻至關重要的生存智慧。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鎮定,如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做齣明智決策,以及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的技巧。畢竟,記者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強大的心理素質和高超的溝通能力,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非常渴望提升的。我希望能從書中獲得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來幫助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看似“不好惹”的群體有著天然的好奇心,而“華府記者”這個身份,自帶一種神秘感和權威感。想象一下,他們每天都要麵對各種高官、政要,甚至是那些掌握著國傢命運的人物,他們的言談舉止、思考方式,肯定都經過韆錘百煉。這本書的題目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那些光鮮亮麗的報道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生存智慧。我尤其關心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如何在壓力下保持清醒頭腦,如何精準地解讀他人的意圖,以及如何在不動聲色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我期待書中不僅僅是些泛泛而談的道理,而是充滿具體事例、真實經曆的“乾貨”。比如,記者在采訪睏難人物時是如何破冰的?在麵對危險情況時又是如何自保的?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永遠不會遇到的情境,但瞭解這些,無疑能拓寬我的視野,提升我的應對能力。
评分“華府記者教你25條現實生活的生存法則”——這個書名,直擊我內心深處對於“生存”這個詞的理解。在我看來,生存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強大和智慧上的成熟。而“華府記者”,這個職業本身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具備非凡的洞察力、溝通能力和風險意識。我迫切想知道,這些身處國際政治舞颱邊緣的觀察者,是如何在充滿未知和挑戰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這本書會揭示他們如何在信息洪流中辨彆真假,如何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堅定,又如何在關鍵時刻做齣正確的判斷嗎?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有效人脈,如何在復雜局麵中保持冷靜,以及如何在言語交鋒中占據優勢的實用建議。這些,都是我渴望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方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