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覺,纔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自覺是智慧的開端,恐懼的結尾。
真理是一處無路可達之境。 ——剋裏希那穆提
如果真理可以讓我們完全自由,那要到何處去找尋真理?根據剋裏希那穆提所言,我們無法從社會或其機構當中找到,也沒有辦法在有組織的宗教和教義中找到,更不可能在任何自助的精神導師或外在的精神「權威」身上尋獲,真理與永恆自由的希望無法來自某個教你做什麼、或相信什麼的人,隻能透過你自己創造性的自覺獲得。
在這本剋裏希那穆提的文章和演講選集當中,他帶領讀者對大眾普遍的關注做大範圍的探索,像是受苦與恐懼、愛與性、生命的意義和個人的轉化等,也談論精神導師、心靈的平靜、國傢主義、當今危機,從頭到尾均與純粹真理和完美自由的基本追求息息相關。
整本書對於當代人類基本問題有很清楚的論述,透過密集的自我察覺和正確的思考,親力親為,我們便活在自由——真正的自由,完全的自由,最初與最後的自由——之中。
作者簡介
基度.剋裏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 1895-1986)
剋裏希那穆提幼時即被通靈人認為是擁有最純淨性靈之人。1925年悟道。他認為真理純屬個人的瞭悟,不存於任何人為組織的形式中,因此捨棄所有的組織。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他走遍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傢(包括歐美各地以及印度)公開演講、傳播教言。
譯者簡介
鬍洲賢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係畢業。嗜書成性,賣文維生。專業翻譯與寫作,兼職電颱節目主持人。譯作包括《老巴塔哥尼亞快車》、《撒哈拉》、《火車上的陌生人》(馬可孛羅齣版);《誰搬走瞭我的乳酪》(青少年及兒童版)、《誰說工作時不能跳舞》等;平日住在山明水秀的颱東,熱愛悠閑生活。
〈序〉 ◎赫胥黎
1.前言
2.我們在追求什麼?
3.個人與社會
4.自覺
5.行動與想法
6.信仰
7.努力
8.對立
9.自我是什麼?
10.恐懼
11.單純
12.覺察
13.慾望
14.關係與孤立
15.思考者與思考
16.思想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嗎?
17.心識的功能
18.自我欺騙
19.以自我為中心的活動
20.時間和轉化
21.力量與瞭悟
對話
.論當今危機.論國傢主義.為什麼要心靈導師.論知識.論戒律.論孤單
.論受苦.論覺察.論關係.論戰爭.論恐懼.論無聊與興趣.論仇恨
.論閑言閑語.論批評.論信神.論記憶.臣服於真相.論祈禱與冥想
.論意識與無意識的心靈.論性.論愛.論死亡.論時間.論不帶想法的行動
.論新舊.論命名.論已知與未知.真實與謊言.論神.論頓悟.論單純
.論膚淺.論平凡.論心靈的平靜.論生命的意義.論心靈迷惘.論轉化
這本書的書名,如同一聲悠遠的鍾鳴,在我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剋裏希那穆提,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神聖的意味,他的教誨,我雖未深入研讀,卻早已耳聞其名,知其在精神探索領域有著非凡的影響力。“最初與最後的自由”,這兩個詞語的組閤,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聯想。它似乎指嚮一種從生命最本真的狀態齣發,最終抵達一種究竟的解脫。我一直在思考,我們口中的“自由”究竟是什麼?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還是內心的一種寜靜與平和?我猜測,這本書會深入探討我們如何被各種思想、觀念、情感所束縛,從而迷失瞭那份最初的自由。而“最後的自由”,也許並非某種終極的目標,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全然覺知的狀態。我期待這本書能如同一麵鏡子,照齣我內心的迷障,並引導我如何穿越那些無形的藩籬,重新找迴那種純粹而強大的生命力量。
评分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因為它承諾的是一種“自由”,而“自由”在我看來,是人類最根本的渴求,也是最難以捉摸的境地。我曾嘗試過許多方法去追求所謂的自由,從打破規矩的叛逆,到追求物質的豐盛,再到精神層麵的冥想,但總感覺差瞭點什麼,像是在原地打轉。剋裏希那穆提的名字,我一直將他視為一位智者,他的話語總是帶著一種直擊本質的力量,不含糊,不矯飾。這本書的書名,更像是對他一生教誨的凝練,從“最初”的純真無染,到“最後”的瞭然於心,這中間的跨度,恰恰是我一直在探尋的生命旅程。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解析我們是如何失去這份“最初”的自由的?是教育的功勞?是社會的塑造?還是我們自身惰性的結果?而“最後的自由”又意味著什麼?是一種解脫?是一種全然的接納?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野,讓我不再被無休止的欲望和恐懼所奴役,能夠真正地以一種寜靜而清晰的方式去生活。
评分坦白說,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顛覆我固有認知、提供全新視角的作品懷有極大的興趣,而“剋裏希那穆提:最初與最後的自由”這本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剋裏希那穆提,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總與深刻的洞察和不妥協的智慧聯係在一起。我好奇,他所提齣的“自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自由?它是否意味著擺脫一切外在的束縛,或是更深層次的,擺脫內在的限製?“最初”與“最後”這兩個詞,更是讓我産生瞭無限的遐想,仿佛暗示著一個從源頭到究竟的完整旅程。我猜想,這本書不會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會引導讀者去親自探索,去質疑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我期待在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停止評判、停止比較、停止內心的鬥爭,從而真正地活在當下,體驗生命本來的樣子。我渴望的是一種能夠讓我從日常的瑣碎和煩惱中超脫齣來的智慧,而這本書,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束光。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上那句“最初與最後的自由”,就深深地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真正的自由並非來自外界的給予,而是發自內心的覺醒。剋裏希那穆提的名字,我並不陌生,他關於“觀看”的論述,總能撥開層層迷霧,直指人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探索,如何擺脫那些無形的束縛,那些來自過往經驗、社會規範、甚至是我們自己思維模式的桎梏。我渴望的自由,是一種能讓我以全然鮮活、全然覺知的狀態去體驗生命,而不是被過去所纍,或被未來所睏。那種“最初”的純粹,那種“最後”的究竟,聽起來就是一種極緻的解脫。我好奇作者會如何闡述這種自由,是循序漸進地引導,還是如同醍醐灌頂般直接揭示?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能提供一種切實的體驗路徑,讓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去感受那份不受限製的生命力。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動我靈魂深處,讓我重新審視自我和世界的著作,而“剋裏希那穆提:最初與最後的自由”似乎給瞭我這樣的希望。
评分我一直對“自由”這個概念充滿好奇,因為它似乎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根本的渴望,卻又常常遙不可及。剋裏希那穆提的名字,在我看來,就是智慧和洞察力的代名詞,他總能以一種極其簡潔而有力的方式,觸及事物本質。當這本書的書名呈現在我眼前——“剋裏希那穆提:最初與最後的自由”——我立刻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吸引力。“最初”和“最後的自由”,這兩個詞語組閤在一起,仿佛描繪瞭一個完整的生命旅程,從最純粹的狀態齣發,最終抵達一種圓滿的解脫。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會如何闡釋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失去那份“最初”的自由的,是社會環境的塑造,是教育的誤導,還是我們自身思維的局限?而“最後的自由”,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存在狀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引導我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瓦解那些阻礙我感受自由的根深蒂固的信念和模式,讓我能夠真正地以一種全然覺知、不受限製的心靈去體驗這個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