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30:提昇亲密关系能力的30个灵性法则

亲密30:提昇亲密关系能力的30个灵性法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Lily Tseng
图书标签:
  • 亲密关系
  • 灵性成长
  • 爱情
  • 沟通
  • 自我提升
  • 情感
  • 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幸福
  • 法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给想要幸福的你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谈一场恋爱?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的与父母亲沟通?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跟挚友聊天?   
  你有多久没有一个人去旅行?
  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自己的声音?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经营属于你自己的幸福?
  你有多久没有检视你的亲密关系?
  一段开心幸福亲密关系的真实案例,Lily老师将用亲身经验告诉你
  如果您正面临或经历以下问题:
  几段失败的感情,让我觉得人与人相处真的好难。
  很想要有伴侣,却一直都是单身。
  主动和异性告白,每次却都是无疾而终。
  跟我较好的异性都只能当好朋友。
  我想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
  常常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所以迟迟无法跨出去,无法发展亲密关系。
  对异性没信心,但又想要遇到一个对的异性,各方面都适合的亲密伴侣,内心常矛盾、挣扎不已。
  因为父母的关系,常常会觉得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是遥不可及。

  你是不是常常也觉得:
  明明自己条件也不算差,为什么吸引不到理想的伴侣?
  自信又自卑的你,如何吸引梦想中的生命伴侣,并经营这段让你期盼已久的亲密关系?
  表面上开朗、很好相处,为什么无法拥有亲密关系?
  跟异性交往了那么久,为什么无法开花结果?
  觉得幸福的你,深怕幸福稍纵即逝。如何拥有长久、幸福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可以很自在的和朋友相处,却无法和家人好好的相处?
  为什么可以安排好事情,却无法安排感情?

  让生活更快乐、家庭更和谐、关系更亲密,
  你会发现幸福是可以透过练习创造出来的!
  不论你是20岁、30岁、40岁、甚至70岁……都不要放弃寻觅亲密关系的机会!
  你是生来被爱、被珍惜、被欣赏的

  几次失败的恋情之后,变得自我封闭、自我放弃,不再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但内心深处渴望恋爱,而脑袋却坚持那是不可能的,于是陷入一场自我拉锯战。就像自己的某部份在吶喊:「对!我值得拥有亲密关系!」而另一部份却坚称:「我再也找不到灵魂伴侣。」当信念与渴望互相矛盾时,内心的冲突不只会使我们沮丧,还会阻止我们经营美好的亲密关系。

  宇宙的定律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循环。要不要「复活」只是一个「决定」。有时沈溺比真正死亡还可怕,因为那是无穷无尽,只是逃避,不用负责。鼓励你,给自己机会再次『重生』!加油!

  你值得一切你想要的

本书特色

  一、内容实用且轻松易读,非常贴近人心
  二、强化伴侣、家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效改善人际关系。
  三、内有「肯定语」,协助读者迅速吸收本书精华   
  四、透过30天的练习,有效改善亲密关系。

  人际关系,需要认真管理。亲密关系,需要用心经营。
  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和金钱,投资在亲密关系上?

  相关网站:
  生命之光线上即时视讯心灵谘询:www.lightlife-lol.com
  作者部落格:www.wretch.cc/blog/legacy1lily
  作者facebook:www.facebook.com/legacy1lily
  亲密30脸书粉丝团:www.facebook.com/lilylove30

作者简介

LILY老师

  最喜欢现在的自己,拥有美丽善良的心及智慧,热爱生命,愿意付出,要让世界更美好!

  学经历:中山女高、台大外文系毕业、中华民国模范公务人员、保险财务顾问、西洋占星师.塔罗占卜师(9年) 、核心转化导引师、生命之光身心灵成长中心执行长、曾任台北国际青商会2004年会员扩展委员副主委、曾任BNI商聚人长胜分会主席,现任五个分会「大使」。

  专长:心灵谘询服务及工作坊讲师/教练

《内在的罗盘:探索自我实现的深度地图》 本书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许多人都在追逐外在的成功与满足,却常常感到内心的空虚与迷失。我们渴望与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连接,却发现自己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渐行渐远。《内在的罗盘:探索自我实现的深度地图》并非一本教导如何“成功”或“致富”的指南,它是一次深刻的内省之旅,旨在引导读者重新校准人生的方向盘,发现并激活深藏于自我之中的智慧与力量。 本书建立在人类经验的普遍性与个体独特性之上,融合了存在主义哲学、叙事疗法的基础理念以及跨文化的心灵传统中关于“真实存在”的洞察。它不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或快捷方式,而是提供一套严谨的、可供实践的框架,帮助读者构建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蓝图。 第一部分:觉察的基石——如何倾听沉默的声音 旅程始于“觉察”。我们习惯了外界的喧嚣,却忘记了内心的低语。本部分着重探讨如何从日常的自动驾驶模式中抽离出来,建立对当下经验的敏锐感知。 1. 卸下“应该”的面具: 我们承载了太多来自家庭、社会和文化的期待,这些“应该”往往构成了自我实现的最大障碍。本书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练习,帮助读者辨识并解构这些外在强加的身份标签,区分什么是“我的”渴望,什么是“他人的”期望。我们将深入剖析“完美主义陷阱”的心理机制,并提供具体的技巧,如“身份重写清单”,来温和地挑战这些根深蒂固的信念。 2. 时间的质地: 我们如何感知时间,决定了我们如何度过生命。本书探讨了“拖延症”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它往往不是懒惰,而是对失败、成功或改变的恐惧。通过“慢速观察法”,读者可以学会细致地品味每一个瞬间,从而发现那些被匆忙的生活所掩盖的微小愉悦和重要信号。我们将探索“存在性时间”的概念,即生命的线性流逝感与当下瞬间的永恒性之间的张力。 3. 身体作为导师: 情绪和直觉往往首先在身体中留下印记。本部分强调身体扫描与非评判性观察的重要性。不同于着重于健身或外观,这里的身体关注点在于“感觉的地图”——压力如何具体表现为肩膀的僵硬、焦虑如何引发胃部的紧缩。通过建立身体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可靠连接,读者能够更早地捕捉到危险信号或内在的肯定性信号。 第二部分:叙事的重构——重写你的人生剧本 我们都是自己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如何叙述自己的过去、理解现在的挑战,直接塑造了我们的未来可能性。本部分聚焦于“叙事疗法”的核心精神,引导读者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审慎编辑。 1. 识别“受害者循环”: 许多人被困在对过去的负面诠释中,将自己定位为环境或他人的牺牲品。本书通过“事件回溯与意义重构”的技术,教导读者如何将创伤性事件从“毁灭性的证据”转化为“成长的催化剂”。这不是否认痛苦,而是赋予痛苦新的功能和位置。 2. 英雄之旅的日常化: 借鉴约瑟夫·坎贝尔的结构,我们将“英雄之旅”的宏大叙事拆解为日常决策中的微小行动。每一次选择拒绝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承诺,每一次鼓起勇气表达一个脆弱的想法,都是一次“越过门槛”的英雄行为。我们将详细阐述如何识别生命中的“阈限时刻”,并做出对自我成长最有利的选择。 3. 阴影的拥抱: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阴影”概念,是那些被我们压抑、否认或视为“不合规范”的特质的集合。这些被拒绝的部分,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未开发能量。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坦诚的自我提问,鼓励读者温柔地接纳那些“不完美”的面向,例如被压抑的攻击性、强烈的欲望或极端的创造力,并探讨如何将这些能量引导至建设性的方向。 第三部分:行动的勇气——在不确定性中锚定自我 真正的实现不是静止的冥想状态,而是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依然能够坚定地行走。本部分关注如何将内在的清晰转化为外在的、有意义的行动。 1. 价值的澄清与冲突管理: 许多行动的停滞源于核心价值的模糊或相互冲突。本书提供了一个“价值层级排序”的工具,帮助读者明确在不同人生领域(职业、家庭、个人成长)中,哪些原则是不可妥协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当两个核心价值发生冲突时(如:对家庭的责任 vs. 对个人自由的追求)的决策框架,强调这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寻找一种整合的、更成熟的解决方案。 2. 边界的艺术: 自我实现依赖于健康的边界设定。边界并非为了排斥他人,而是为了保护和界定自我空间。我们将深入研究设立边界的“三个层次”:身体边界、时间边界和情感边界。本书提供实用的脚本和应对策略,教导如何在不诉诸攻击性或逃避的前提下,清晰、坚定地传达自己的需求和限制。 3. 创造一个“意义的生态系统”: 孤立的成就无法带来深层的满足。真正的自我实现需要嵌入一个支持性的、共同成长的环境中。本部分引导读者评估自己的人际网络,区分那些“能量吸取者”和“能量给予者”。最后,本书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服务他人或参与超越自身利益的事物(如艺术、科学、社区建设)来体验到“联结感”,这是人类最终极的心理需求之一。 结语:持续的校准 《内在的罗盘》最终揭示,自我实现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校准过程”。它要求我们带着好奇心和勇气,不断地询问:“此刻,我最真实的行动方向是什么?”这本书是一本陪伴您终身的工具箱,它鼓励您永远保持对内在智慧的信赖,并勇敢地在世界上活出那个独一无二的、完整的自我。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埋藏在你内在的「因」
推荐序-今天与亲密有约
自序
前言
如何使用本书-七大关键步骤

第一部:单独
day 1 - 我和自己在一起
Abby心得分享 -『愤怒感,一扫而空。』
day 2 - 我关注自己
Belle心得分享 -『我是谁?』
day 3 - 我接纳自己
Calvin心得分享 -『缺点,别人眼中的优点』
day 4 - 我欣赏-感恩自己
Daisy心得分享 -『观照自己-是件美好的事』
day 5 - 我以具体行动爱自己
Eva心得分享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day 6 - 我包容自己
Felix心得分享 -『宽恕带来力量』
day 7 - 我值得一切我想要的
Gill心得分享 -『相信自己值得』
day 8 - 我选择拥有创造力、愿景及接受的能力
Hans心得分享 -『活在愿景中』
day 9 - 我选择拥有快乐及喜悦
Iris心得分享 -『单纯的快乐』
day 10 - 我选择拥有勇气,採取行动冒险,踏出人生的下一步
Jack心得分享 -『真诚面对』

第二部:疗癒与重生
day 11 - 我们选择轻易快速学习亲密关系功课
Karen心得分享 -『更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
day 12 - 我们体认恐惧只是幻相
Louis心得分享 -『我愿意放下恐惧』
day 13 - 我们放下过去,选择活在当下
Maggie心得分享 -『重新为自己而活』
day 14 - 我们安抚拥抱内在小孩
Nancy心得分享 -『和内在小孩相处』
day 15 - 改变就是疗癒,我们再次打开自己心门
Olivia心得分享 -『寻觅真爱』
day 16 - 我们彼此探索自我天赋礼物
Paul心得分享 -『领受天赋礼物』
day 17 - 我们持续成长-成为更好更成熟的自己
Qasim心得分享 -『成长路上』
day 18 - 我们更新解脱自己
Rita心得分享 -『从哀伤走向爱』
day 19 - 我们在爱中重生
Sam心得分享 -『庆生』
day 20 - 我们用全新的眼看世界
Tara心得分享 -『简单的幸福』

第三部:合一
day 21 - 我们全心全意承诺彼此
Una心得分享 -『承诺之旅』
day 22 - 我们持续地连结、连系与分享
Venus心得分享 -『手牵着手』
day 23 - 我们开放地沟通及聆听
Will心得分享 -『修复关系』
day 24 - 我们时时关注彼此
Xandy心得分享 -『亲亲我的爱』
day 25 - 我们时时互相欣赏、赞美与感恩
Yasmine心得分享 -『午夜梦回』
day 26 - 在相处时,我们拥有幽默、时时嬉戏及创造惊喜
Zera心得分享 -『当我们同在一起』
day 27 - 我们深爱彼此,拥有美好性爱,并慈悲相待
Angela心得分享 -『爱只存在于爱』
day 28 - 我们彼此接纳,合而为一
Ben心得分享 -『生命里的最爱』
day 29 - 我们彼此包容、宽恕、给予自由
Catherine心得分享 -『深情相拥』
day 30 - 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愿景
结语

附录:爱的宇宙订单-通往爱的道路通关密语

第一部:单独 
[亲密30]day1-{我和自己在一起 } 
[亲密30]day2-{我关注自己 } 
[亲密30]day3-{我接纳自己 } 
[亲密30]day4-{我欣赏-感恩自己 } 
[亲密30]day5-{我以具体行动爱自己 } 
[亲密30]day6-{我包容自己} 
[亲密30]day7-{我值得一切我想要的} 
[亲密30]day8-{我选择拥有创造力,愿景及接受的能力 } 
[亲密30]day9-{我选择拥有快乐及喜悦} 
[亲密30]day10-{我选择拥有勇气,採取行动冒险,踏出人生的下一步 }

第二部:疗癒与重生 
[亲密30]day11-{我们选择轻易快速学习亲密关系功课} 
[亲密30]day12-{我们体认恐惧只是幻相 } 
[亲密30]day13-{我们放下过去,选择活在当下 } 
[亲密30]day14-{我们安抚拥抱内在小孩 } 
[亲密30]day15-{改变就是疗癒,我们再次打开自己心门 } 
[亲密30]day16-{我们彼此探索自我天赋礼物 } 
[亲密30]day17-{我们持续成长-成为更好更成熟的自己} 
[亲密30]day18-{我们更新解脱自己} 
[亲密30]day19-{我们在爱中重生 } 
[亲密30]day20-{我们用全新的眼看世界 }

第三部:合一 
[亲密30]day21-{我们全心全意承诺彼此 } 
[亲密30]day22-{我们持续地连结,连系与分享 } 
[亲密30]day23-{我们开放地沟通及聆听 } 
[亲密30]day24-{我们时时关注彼此} 
[亲密30]day25-{我们时时互相欣赏,赞美与感恩} 
[亲密30]day26-{在相处时,我们拥有幽默,时时嬉戏及创造惊喜}
[亲密30]day27-{我们深爱彼此,拥有美好性爱,并慈悲相待}
[亲密30]day28-{我们彼此接纳,合而为一} 
[亲密30]day29-{我们彼此包容、宽恕、给予自由} 
[亲密30]day30-{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愿景}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在这本书中,我用亲密来代表一种状态,一种充满动态的相互交流的状态,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的人,可以透过动态的交流缩短和别人心灵上的距离,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心,同时愿意勇敢的开放自己,分享自己的感觉,没有任何的恐惧。

亲密的发生开始于爱,这是一趟由爱所开启的旅程,就像大自然一样有春夏秋冬的变化。如同宇宙的节奏一样,春天时,感情萌芽,夏天时,热情奔腾,秋天时,成熟稳定,冬天时,停滞死寂。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花会开也会落,所以跟随着宇宙能量的变化,恋爱或亲密关系发展的过程,同样也会有春夏秋冬、兴盛衰亡、成住坏空。

当你要进入一个亲密的状态的时候,要觉知到有开始就会有结束。虽然一旦投入一段感情,进入到一个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不想要结束,但是它总有一天是会结束的。结束的原因可能是分离、分手、离婚……,即使能够白头偕老,但是最后还是会因为死亡而分开。不管现在的状况如何,我们总有一天会跟我们所爱的人分开。

也许你会说:既然所有的亲密关系总有一天一定会分开,不管是形式上的分开,或者是到最后因死亡而分开,那我就不要在亲密关系中涉入的太深,以免受伤,反正总有一天这个关系是会断绝的。对我个人来说,我真正在意的不是这段关系可以维持多久,而是面对此时此刻当下和我同在的人,我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处在一个甚么样的状态?也许,之后我和这个人会分离,但是此时此刻的现在都还没分开。这是我想要讨论的重点––此时此刻当下的亲密。

至于要不要涉入太深以免受伤,我觉得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个人比较鼓励去试试看,因为爱是一个旅程,人生也是一个旅程,人生的必然终点是死亡,但你不会晓得何时是终点。因此我建议你选择冒险,在爱的旅程中冒险,纵使死亡、分离的阴影无所不在。而了解到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结束的觉知,则带领我们将焦点放在如何在这个亲密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什么样的关系。

相爱是一个旅程,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心灵敞开的过程。本书的结构是以30天为一个过程,每天进行一个操练,所谓操练就是透过每一天的自我觉察进行练习,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打开,越来越认识自己,进入更亲密的状态。

我将这个亲密关系发展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独,一个能够单独的人,有能力处于「单独」的人,才有能力与他人创造「亲密」。单独的阶段是关于透过练习,让自己「单独」的能力越来越提升。

第二个阶段是「疗癒与重生」,在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在跟另外一个人在互动交流的时候,慢慢的开放自己的过程,是关于一个疗癒,一种重生的过程。当你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会觉察到自己过去受伤的部份。当你的心门打开的时候,有很多的爱也有很多创伤,它们会一起被打开。当你看到这个章节,也许你现在在一个关系里面,正在跟另外一个人互动。又或者你都还没有进入任何跟其他人的亲密关系,但是你都可以透过这些法则先行练习,经验自己、疗癒自己是很棒的事,先让自己受伤的部份得到疗癒,让自己重生。

第三个阶段是合一。当你跟对方亲密的时候,你就会进入跟另外一位的能量合在一起的状态。阴阳能量合在一起,之后进入更亲密的状态。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的床头或书桌上必备的一本书,习惯性的去翻阅,去练习,让这本书提醒你透过每天的灵性法则跟自己越来越亲密,或者跟另外一个人越来越亲密。期待透过这本书,能够让你真正的去享受人生中的亲密。因为亲密是一种爱与喜悦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它可以让你觉得自己的每天都是新的开始,觉得丰盛与美好。

我喜欢谈恋爱的感觉。当我谈恋爱的时候,感觉自己容光焕发,可以随意讲讲话,吱吱喳喳一直讲,和另外一个人无所不谈的到忘我的程度,可以放松地,很自在地做任何事,觉得自己热情活力十足,能量饱满,心满意足。除了开心,还是开心,可以分享自己很多的事情,感觉自己很被接纳及肯定。当有一个人爱我时,感觉自己很有自信,觉得自己被支持,随时都有一个人守候准备支持我,和我一起分担责任跟压力,让我可以卸下很多的重担。对我而言,拥有一段美好的亲密关系,有一优质的亲密伴侣是很棒的。希望你拥有自己的亲密关系,跟我一样的开心快乐。因为,人生就是要快乐!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灵性”这个词有些模糊的认知,总觉得它离我很遥远,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落地的方式,将灵性法则融入到亲密关系的经营中,让我耳目一新。它并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深刻的洞察,引导读者去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模式。书里有一个章节讲到“放下评判,看见对方的光芒”,这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很多时候是如何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伴侣的。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去比较,去挑剔,却忽略了对方身上那些闪光点。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与其纠结于对方的不足,不如去发现和欣赏对方的优点,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当我开始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面对伴侣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扰的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棘手了。而且,我也从这种积极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多的能量和信心。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灵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中,就在我们内心的觉醒里。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又是市面上那些千篇一律的情感指导类书籍。然而,读了几章之后,我彻底颠覆了之前的想法。作者的语言非常细腻且富有哲理,她并没有直接给读者提供“怎么办”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引导,让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接纳彼此的阴影,拥抱完整的爱”这一章节。过去,我总是倾向于回避关系中那些令人不适的部分,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缺点和矛盾。但这本书告诉我,正是这些“阴影”,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一部分,也构成了关系中最真实的连接点。当我开始尝试去理解和接纳伴侣那些我曾经视为“问题”的部分时,我发现,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成为了我们之间更深刻理解的契机。这种接纳,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亲密,是能够看到并拥抱对方的全部,包括那些光明与黑暗。它让我更加珍惜这段关系,也更加珍惜自己。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我正经历着一段不太顺遂的感情。身边的人都劝我放手,说这段关系没有未来,但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也许还有挽回的可能。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独特的视角深深吸引了。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而是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探讨“亲密关系”这个概念。书里的一些观点,比如“放下执念,接受不完美”,对我来说就像醍醐灌顶。我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的感情能够达到某种“理想状态”,但这种想法反而让我变得患得患失,也给对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亲密不是要求对方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而是去拥抱真实的彼此,包括那些不那么完美的地方。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去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虽然过程很艰难,但随着我心态的转变,我发现我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也多了很多理解和包容。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导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指引我走向一条自我疗愈和关系成长的道路。它让我明白,提升亲密关系的能力,首先要提升的是自己的内在力量和对爱的理解。

评分

第一次读到关于“灵性法则”如何应用于日常亲密关系的书,感觉非常新颖。我一直觉得灵性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想到作者能够如此巧妙地将它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最贴近的情感连接中。书中的某些观点,比如“用爱代替恐惧去回应”,真的让我深思。我发现,在很多冲突和误解中,我往往是出于一种恐惧——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爱,害怕失去。而这种恐惧,驱使我做出一些不理智、甚至带有攻击性的反应。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恐惧,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种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回应方式。当我尝试着去用爱去理解对方,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指责和抱怨来掩饰我的恐惧时,我发现情况有了戏剧性的转变。对方也能够更平和地回应我,我们之间的对话也变得更加真诚和有效。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是建立在勇气和信任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恐惧和猜疑之上。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对亲密关系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教人如何“提升”亲密关系的能力,不如说是引导人去“回归”到一种更本真的亲密状态。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关于如何获得幸福、如何经营感情的“秘籍”层出不穷。但往往越是追求,越是感到焦虑。这本书反而带我往回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倾听自己真正的需求。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在关系中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没有真正爱自己。书中关于“臣服于生命的节奏,信任爱的流动”的部分,对我触动很大。我过去总是试图去控制一切,去安排一切,希望事情按照我的意愿发展。但这种强烈的控制欲,反而让我失去了很多自然的喜悦和连接。当我开始尝试着去放手,去相信,去感受的时候,我发现关系中的很多阻碍都自行消融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亲密,是一种顺其自然,是一种在深刻连接中的共同成长,而不是一种刻意的雕琢或改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