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中国重建之路: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

明日中国重建之路: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

  这恶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其主要表现在哪里?对于我们日常政治与社会生活的腐蚀和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这些个问题平常并没有什么人提及,也没有什么人注重,更没有什么人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

  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过程中,
  对于「国学」有了较广泛的认知,
  「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固然有其较为优秀的一面,当然必有其恶俗的一面,
  这些负面的几千年积淀,到了近现代,
  更是与西方传来的某些理论和「主义」杂糅绞拌,
  严重影响了国民性的改造和进步,
  更为落后的制度以及僵化的体制和死化的机制,打造了护身符。
  深重的现实弊病,昭示给中国的有识之士,,
  必须探讨和总结中国传统的恶俗文化,
  必须批驳和挞伐其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危害。

作者简介

杨本华

  美籍华人,中国空军子弟后代,近十几年以来,奔走于台海两岸,尤其将大部分时间,游走于中国大陆,足迹遍踏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和长城内外,观察与思考,再悉读百家之言,深刻地明白了中国之沉疴。着有《影响有影响力的人》《龙泉夜夜壁上鸣》《明日中国重建之路》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PART1 政论篇
1.从批判「清官思想」说到政治变革 016
2.讨伐「党文化」 037
3.妄自尊大者戒 069
4.口诛笔伐「假大空」 091
5.草民思想与GDP增长 098
6.揭批「潜规则」 109
7.敬畏感缺失,导致贪腐大潮 117
8.封建宗法思想对中国之害 127
9.重拳出击「官本位」等级制 134
10.兇残暴虐的杀人文化 149

PART2 信函篇
1.再致马总统英九先生的万言书 168
2.致行政院前院长刘兆玄先生函 186
3.致马总统英九先生书 188
4.致中国大陆某部委负责人函 193
5.致中国大陆某部委负责人函(续) 195
6.致国军抗战老战士们的告白 197

PART3 综论篇
1.二○一○年七月十日下午杨伟东採访 206
2.中国土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42
3.精官简政必须正视 杨本华 256
4.换CHINA为ZHONGGUO--关于中国国际用名的思考 261
5.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 269
6.血肉筑成长城长 国仇家恨永不忘 282
7.盛世花厅志 296
8.从中国远征军说到国共两党 298
9.观中华民国一○二年总统大选有感 306

图书序言

序言

从批判「清官思想」说到政治变革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八年前,我出版了自己生平第一部政论文与书信的文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四年前,我的第二本文集《龙泉夜夜壁上鸣》又在台北出版了。尔后又是一个四年过去了,在这近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里,我更是笔耕不辍,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勤奋精神,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近百篇文章。其中一部分是我与台海两岸的政要们的通信,就两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平、和解、合作」并互利双赢的一些问题,畅谈了我的见解、建议和意见,也算我作为海外赤子的一片拳拳服膺的爱国情怀吧!

  另外一部分是记叙文,也就是这几年以我为总召集人的华藏山社,联合大陆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等单位,开展了几次爱国主义主题的活动,包括「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重走抗战生命线乐西公路」、慰问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等几项重要的活动。我将这些活动均夹叙夹议地撰写成具有可读性和思想性的文章,已经在两岸三地的一些平面媒体上发表。我今次也将这部分文稿加以整理,一併收进这本文集。

  虽然辑纳进了上述两部分文章,但是此一文集的名字叫作《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为什么以此为本书之大名呢?因为这《十批判书》才是这一文集的主体,从十个主要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十大传统恶俗文化。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是一体两面,哲学上所谓的二分法,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有阳的一面,就有阴的一面;有正的一面,就有负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一面,自然就有恶俗的一面,这恶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其主要表现在哪里?其恶俗不良的内核,对于我们日常政治与社会生活的腐蚀和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这些个问题平常并没有什么人提及,也没有什么人注重,更没有什么人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到目前为止,人们仅知鲁迅先生和当代的柏杨先生,曾对于中国传统的恶俗文化做过某些批评,但不够系统、不够全面,而且没有进入时代高度和理论深度。

  多年以来,本人一直下大气力研读中国历史,也着作了几本小册子。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过程中,对于「国学」有了较广泛的认知,「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固然有其较为优秀的一面,当然必有其恶俗的一面,这些负面的几千年积淀,到了近现代,更是与西方传来的某些理论和「主义」杂糅绞拌,严重影响了国民性的改造和进步,更为落后的制度以及僵化的体制和死化的机制,打造了护身符。深重的现实弊病,昭示给中国的有识之士,,必须探讨和总结中国传统的恶俗文化,必须批驳和挞伐其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危害。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体认,基于一种责任感,这三年以来,我集中读书,强化研究,将历史与现实高度结合,学海虽无涯,书山确有路,在读书与考察、践行与思考的过程中,我一个一个地拟定题目,一篇一篇地精思慎写,终于完成了《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这十个篇目分别是:一、从批判「清官思想」说到政治变革。二、讨伐「党文化」。三、妄自尊大者戒。四、口诛笔伐「假大空」。五、草民思想与GDP增长。六、揭批「潜规则」。七、敬畏感缺失,导致贪腐大潮。八、封建宗法思想对中国之害。九、重拳出击「官本位」等级制。十、兇残暴虐的杀人文化。

  《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从十个大的方面,批评、斥责和鞭击了历史文化上最为负面的重大过错、乖谬和罪恶,充其量还是一次初步而简单的梳理,目的依然是抛砖引玉,以期就教于大智大贤者,唤起大学者并众人引起重视,继续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只有在这种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批判中,国民性才会得以有效的改造,不合理的专制主义制度才会得以革除。今将这十篇文章汇集成书,加上另外若干篇文章,整册书的名字仍然叫作《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

图书试读

批驳「清官思想」,建设政治民主

《十批判书》的第一篇的名目为「从批判『清官思想』说到政治变革」,亦代替作为本书的序言。为什么把批判「清官思想」当作《中国传统恶俗文化十批判书》的开卷之作呢?因为「清官思想」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第一弊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泽东正是从发动全民大批特批「清官论」入手,继而「亲自领导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然,「毛太祖」批「清官论」是心怀鬼胎、胸藏戾气,别有企图。其真实目的是大革文化命,由此为借口而发起「文革」。

何谓「清官思想」?祈愿有个好皇帝,期望各级「父母官」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吏,这就是几千年以来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最高的政治愿望。他们盼望皇帝是「正大光明,爱民如子」的仁君。同时期待官员们都是「公生明,廉生威」的「青天大老爷」。这些初始的且善良的愿望,不但反映了受奴役、受压抑的「草民」的无奈和苦痛,也折射出中国老百姓的历史局限性。

「清官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两句话归结:一是人民大众之命运,不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应该由「父母官」或者叫「官老爷」的这样「劳心者」者来掌控。二是历朝历代皆有形形色色的社会弊病,这种程度不同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的负面东西,其根源不在于封建皇权的专制主义制度,而在于管制民众的各级衙门里,绝大多数是「贪官污吏」。

从这两点出发,社会进步和政治改革,完全没有必要触及或推翻固有的社会制度,「反贪官,盼清官,拥护皇帝」是「清官思想」之核心价值观,这种思想告谕民众:一个朝代即使贪官污吏再多,只要将他们换成包拯、海瑞、况钟式的「清官」,自然天下太平,「九州无事乐耕耘」。这种本源自老百姓的「清官情结」,之所以经千年演进,最终形成「清官思想」这样一种恶俗文化,是因为在中国这个特定国度的现实生活中,一种社会制度越是以「好人掌权」为假定的前提,就越容易被坏人或曰居心叵测的阴险歹徒所利用。

中国几千年历史,丹青记载下来的清官诚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智者认为真正的清官百年难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中国封建官场的铁律,官员们「千里做官,为了吃穿」,他们不仅「无利不起早」,而且「无利不贪黑」,当官之所以操劳,为的就是「捞」。对于这个亘古不变的铁律,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心知肚明,可为了愚弄民众,以维护皇权专制制度,便不断炮制并抛出「清官论」,让老百姓如盼甘露一样,祈望「父母官」个个如包公或海瑞,他们对于心目中的「清官」敬若神明,作为偶像来崇拜,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乃至当代史的造神运动,使得清官由人变成神。这样,最高统治者乐了,因为民众由此在精神上产生了无限寄託,只要俯首贴耳地等待,清官早晚会降临本地,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清官思想」一代又一代地薪火相传,成为维护传统社会的心理支柱。封建专制极权制度之所以长期稳定,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武昌枪响皇冠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然则专制主义的制度未能因辛亥革命得到改变,民主宪政难以确立,公民社会难以组建,中国向着共和行进了一百二十年,至今仍没有「走进共和」。

三民主义残缺  前程任重道远

二○一二年一月一日是中国共和百年纪念日,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有识之士观察与思考的最为惶惑的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今日中国,政治状况大致又回复了辛亥革命前的样子,一百年过去了,三民主义在有意或无意中,在神州大地上摸爬滚打了三万六千五百天。民族主义胜利了,整个中国从「半殖民地」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且是二战后的「世界五强」之一。民生主义在海崃两岸也是风生水起,尤其是中国大陆经济建设不管有多少弊端,近几十年来还是在调整增长,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脚步一直在迈动。然而三民主义关键的一项,亦即民权主义,在中国大陆却「只闻楼梯响 ,不见人下来」。辛亥革命的斗士蔡济民,曾恐惧地意识到了这一严峻点,他赋诗明志:「铁血铸成真大错,头颅拼却反无光」,「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也就是说,中国人民迄今拼搏奋斗了整整一百年,仍未实现民族宪政的憧憬,还在共和这个理想的大门前徘徊不定。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