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堆云雪之外的回首烟波
继上一本散文集付梓多年后,潘郁琦以一阙《犹有葵花》的低吟浅唱,展现置身于红尘扰攘间,如何以人间随缘因果处之,在重复去国还乡、探尽不同山灵水间,通过时空的积淀,以深婉却不失豪气的笔触记录着心间的行脚文化。
飘泊若是一种宿命,走过无数津渡,作者持心如笔地将人生体悟写入飘泊之中,每一缕的感怀化为落笔的诗文,每一件亲情,感情,行旅,论述,都是心灵章节的一个註脚,行过千山万水,历经百变世情,仍留下一脉清流映照人间尘寰。正如作者所言:「放眼一切高洁的作品也都是以同情与悲悯作为文学心灵基调的完成。」以悲心面对无常,筛泸了郁卒伤痛之后,凝练成动人恢弘的有情篇章,有如葵花向阳的一番风景。
作者简介
潘郁琦
生长于台湾的北海边,客居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东西海边多座城市多年,半生行脚多涉北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各处山水,心灵盈溢艺文云天。
曾任美国纽约明报文艺副刊主编,美国癌症协会北加州华人分会季刊、年刊主编,美国德州、加州华语电台四个文艺节目主持,美国华文杂志特约专栏,月刊征文评审,美加网路童诗教材写作,美国电脑学中文数位教学中心校长,美国电脑学中文教育学会秘书长。
多首诗作得经作曲家编曲,已在美国、大陆、台北音乐会中多次演唱。着有诗集《今生的图腾》、《桥畔我犹在等你》、《一缕禅》,散文集《忘情之约》,童诗集《小红鞋》。
好评推荐
序 正为有缘∕尉天骢
崩云惊涛识归舟
心龛里的玉观音──王逢吉教授新书《艳妓与狗》读后
西寻梦天堂──杨树清的海外移民作品〈天堂之路〉序言
点线见楚戈
秋实殒于春华──骤闻鹿桥先生辞世
说史道情──记吴瑞卿博士谈雍正十三爷
从史诗时代到散文时代──记西寻故乡的刘再复先生休士顿之旅
为情作使──白先勇缘系《牡丹亭》有感
因为风的缘故──记诗人洛夫休士顿谈诗的欣赏与创作
青苍犹吟粉凤凰的生命歌者──记海崃诗会「□弦原乡行」
千堆雪醒干青云
为纽约抒情
风景千层间
凋零的硅谷春景
脉动里的纽约地铁
忘情之约
辞秋暂问
世纪烟尘里的纽约
香江问依旧
另方净土
历史遗留的一滴清泪──印度纪行
回首烟波阑珊处
腊八.祭灶.迎春时
几度钟声
犹有葵花
一生一业
问月山海关
燃灯──灯节忆旧
弹指一世纪
无怨今生
灵后
揽云相赠
何处殷勤频回首
借史
生死门
愿问──随慈济友人探访北加州湾区特殊学校有感
烛有千盏
古道今生
且与挚爱同行
末世游子吟
月冷关外──少帅张学良辞世有感
山抹微云斜阳醉
又是橙黄春醒时
送秋
拈花山间
纵贯线上
夜行关山渡
当季节入得小院
圆融的另个起点
也道风雨
一种灿烂的开始
孤独七界──见天地之孤心,净衷心之独尘
时空也偶然
禅慧诗心与高洁旨趣的交汇—旅美华文作家潘郁琦生命书写的美学意蕴∕倪思然
后记
我不太追逐潮流,也不太喜歡那些過於戲劇化的故事。我更喜歡一些能夠觸動內心的,能夠讓我靜下心來思考的書籍。「猶有葵花」,就是這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它就是用一種最樸實、最真誠的方式,講述著關於生活、關於情感的故事。書中的人物,就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有著平凡的喜怒哀樂,有著平凡的追求和失落。然而,作者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感動。它讓我重新認識了生活,讓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時間」的描寫,那種緩慢而又充滿溫度的流逝感,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當下的美好。這本書,就像一杯溫熱的茶,在寒冷的冬日裡,溫暖著我的心靈。
评分「猶有葵花」這本書,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市區一家老書店翻到的。那時候,我正經歷一段人生中的低潮期,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整個人像被壓抑住一樣,連呼吸都覺得費力。無意間看到書封上那淡淡的、帶著一點點復古感的設計,還有「猶有葵花」這個名字,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心裡被輕輕觸動了一下,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沉寂的內心深處被喚醒。我把它帶回了家,週末的午後,泡了一壺茶,就這麼靜靜地翻開了。從第一頁開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帶著一種溫柔的力量,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句句都擊中了我的心。它不是那種讓你捧腹大笑的喜劇,也不是那種讓你血脈賁張的懸疑,而是一種細水長流的感動,一種對人生、對情感、對時光的深刻體悟。我感覺作者好像能看穿我心底最隱藏的那些感受,然後用最恰當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將它描繪出來。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望著窗外發呆,回想自己過去的種種,那些曾經的遺憾、曾經的錯過、曾經的歡樂,都隨著書中的情節,一點點地在我腦海中浮現。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有一位老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靜靜地陪在你身邊,沒有過多的言語,卻能給予你最溫暖的慰藉。我真的非常慶幸,在那樣一個時刻,能夠遇見「猶有葵花」。
评分我是一位不太常看書的讀者,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哪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可是,前陣子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推薦「猶有葵花」,說是「一本讓你重新認識生活的書」。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因為那人寫得很真誠,我就想說,好吧,試試看。結果,我真的驚訝到了。這本書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它沒有沉重的說教,也沒有空洞的哲理,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方式,講述著一些關於成長、關於失去、關於愛的故事。我記得其中有一個章節,描寫了一個主角在面對選擇時的猶豫不決,那個場景,我太有共鳴了!我就是在猶豫不決的泥沼裡掙扎了很久很久。讀著讀著,我突然覺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原來很多人都曾經有過跟我一樣的感受,一樣的困惑。書中很多情節,雖然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但那種情感的鋪陳,那種人物內心的轉折,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真的非常了解人性。它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發現原來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其實都蘊含著不小的力量。
评分「猶有葵花」,這本書的出現,對我來說,就像是在一片喧囂的世界裡,突然找到了一個可以讓心靈歇腳的地方。我平常的工作,需要處理大量的資訊,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樣,腦袋裡塞滿了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久而久之,我覺得自己的心靈變得越來越匱乏,越來越麻木。偶然間,朋友送了我這本書,我一開始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但當我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那種平靜的氛圍所吸引。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地放下戒備,讓緊繃的神經得到舒緩。書中描寫的人物,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他們可能就是你我身邊隨處可見的普通人,有著普通的煩惱,有著普通的喜悅。然而,作者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感動。它讓我意識到,原來幸福,並不總是遙不可及的,它可能就藏匿在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瞬間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時間的描寫,那種緩慢而溫柔的流逝感,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當下的美好。
评分我是一個對於書本的「氣質」很在意的人。有些書,光是拿在手裡,就能感受到它的重量,它的溫度,它的故事感。「猶有葵花」就是這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從它的封面設計,到它的紙質,再到它散發出來的淡淡墨香,都透露著一種文藝而溫柔的氣息。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一個細雨綿綿的週末。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點上一盞暖黃色的燈,泡了一杯香濃的咖啡,然後就這麼靜靜地沉浸在書中的世界。作者的敘事方式,並不是那種一氣呵成的,而是像一幅幅細膩的水彩畫,緩慢地在你的眼前展開。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都刻畫得非常生動,彷彿我置身其中。我喜歡書中那種淡淡的憂傷,但又不會讓人感到絕望。它讓你知道,生活總會有不如意,但同時也會讓你相信,總會有希望存在,就像書名「猶有葵花」所暗示的那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靈被洗滌過一樣,變得更加柔軟,更加有力量。它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评分我是一個對文字很挑剔的人。我看書,不僅僅是看故事,更是看作者的文字功底,看他是否能用最精準的詞語,來表達最細膩的情感。「猶有葵花」,這本書,絕對是文字的盛宴。作者的筆觸,細膩而溫柔,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的寶石,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它不像那些華而不實的文字,空洞而無力,而是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情感。讀這本書,你會感覺到,作者似乎能夠看透你的內心,並且用最恰當的方式,將你的情感捕捉下來,然後呈現在你的眼前。我特別喜歡書中對「等待」的描寫,那種漫長而又充滿希望的等待,讓我聯想到了很多我生命中曾經有過的等待。它讓我明白,有時候,等待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過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一種對生命的重新認識。
评分「猶有葵花」這本書,我是在聽一位電台節目主持人推薦時,被他描述的內容所吸引的。主持人說,這本書讓他想起了很多年輕時的往事,想起了很多曾經被他遺忘的情感。我一向喜歡聽人分享真實的感受,所以立刻上網搜尋了這本書。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感覺到它的與眾不同。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暢銷書那樣,有著華麗的封面和誇張的宣傳語,它就是一本簡簡單單、樸實無華的書,但卻散發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魅力。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不自覺地放慢閱讀的速度,因為我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條潺潺的小溪,緩緩地流淌過我的心田,滋潤著我乾涸的靈魂。書中所描寫的許多場景,都讓我想起了我在台灣成長過程中,所經歷過的點點滴滴,那些童年的記憶,那些青春的悸動,那些成長的煩惱,都隨著書中的情節,一一浮現。它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评分「猶有葵花」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心靈的港灣。我平時的生活節奏很快,壓力很大,常常覺得喘不過氣來。偶然間,朋友向我推薦了這本書,我一開始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那種平靜的氛圍所吸引。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地放下戒備,讓緊繃的神經得到舒緩。書中描寫的人物,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他們可能就是你我身邊隨處可見的普通人,有著普通的煩惱,有著普通的喜悅。然而,作者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感動。它讓我意識到,原來幸福,並不總是遙不可及的,它可能就藏匿在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瞬間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時間的描寫,那種緩慢而溫柔的流逝感,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當下的美好。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靈被洗滌過一樣,變得更加柔軟,更加有力量。它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评分我是一個對「情感」特別敏感的人。有些書,讀起來可能很有趣,但卻無法觸動我的內心深處。而「猶有葵花」,就是一本能夠深深觸動我的心靈的書。作者的文字,有一種溫柔的力量,能夠輕輕地撥動我心底最柔軟的弦。書中描寫的人物,就像我身邊的朋友,他們有著和我一樣的喜怒哀樂,有著和我一樣的迷茫和困惑。讀這本書,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你會發現,原來你並不孤單,原來很多人都曾經有過跟你一樣的感受。它讓我更加了解自己,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成長」的描寫,那種在經歷了痛苦和掙扎之後,所獲得的成長,讓我看到了生命的韌性。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一種對生命的重新認識。
评分這本「猶有葵花」,坦白說,一開始吸引我的,完全是因為它的書名。在台灣,我們對於「葵花」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連結,它代表著陽光、希望,有時候也帶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生命力。而「猶有」,這個詞,又帶著一種淡淡的、若有所思的意味,好像在說「仍然有」、「還有」。所以,當我看到「猶有葵花」這個書名時,腦海裡立刻就浮現出許多畫面:陽光下金黃色的葵花田,在風中搖曳生姿,即使面對再強烈的陽光,它們也依然昂首挺立。我一直覺得,名字往往是作者對作品的一種暗示,所以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買下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完美地詮釋了它的內涵。它沒有刻意去營造什麼戲劇性的衝突,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它所描繪的,更像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一些平凡人物,一些細微的情感,一些不經意的瞬間。但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卻組成了我們的人生,構成了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原因。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能夠捕捉到那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細節,並且將它們放大,讓我們看到其中蘊含的意義。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照鏡子,你會在書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你會在他們的經歷中找到共鳴。它會讓你停下來,去思考,去感受,去珍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