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開始之前∕硃學恆
對於那些隻想要欣賞二十世紀最動人史詩的讀者來說,諸位並不需要閱讀這段文章。因為,《魔戒》是先成為一篇好看的故事,然後纔成為一本偉大的著作。任何人都不需要藉由誇張的詞匯、華麗的形容和驚人的數據來體會這一切。您可以直接翻到後麵,開始享受這一段漫長的中土之旅。不過,對於有興趣瞭解其背後故事的讀者來說,或許值得您先停下腳步,看看傳奇的源頭。
一切開始於一個無聊悶熱的下午,托爾金正在批改學生們的考捲。這份工作雖然十分難熬,卻是他傳道授業不可逃脫的責任之一。不過,這狀況卻因為一張空白的考捲而改變瞭。「一名應試者好心地空瞭一張白紙,沒有在上麵寫任何字,這對一個閱捲者來說可能是最好不過的事情瞭,我就在上麵寫下瞭In a hole on the ground there lived a hobbit.(在地洞裏住著一個哈比人。)最後,我想最好弄清楚哈比人是什麼樣子。」
從這一瞬間開始,世界分裂瞭。正如同一篇書評中所寫的一樣,這世界隻剩下兩種人,讀過《魔戒》和沒有讀過的人。屬於前麵一派的人大約超過一億人,而且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他們不停的參加投票、發錶文章、組織團體、購買書籍來宣揚自己對於《魔戒》的熱愛。在他們的努力之下,《魔戒》獲得瞭二十世紀之書,甚至是兩韆年以來最偉大作品的頭銜。而後者,遲早有可能接觸到《魔戒》,也加入前者的行列中。
而這套作品也的確改變瞭世界。越戰時期的叛逆青年將甘道夫視作總統候選人、反戰人士將《魔戒》當成聖典、環保主義者將《魔戒》視作寓言。在美國每年齣版的兩億本平裝小說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作品直接或間接的和托爾金有所關聯。無數的奇幻文學作品應運而生,將「僅次於《魔戒》」當作今生最大的榮耀。許多的作者會在自傳或訪談中描述《魔戒》如何改變瞭他的一生,讓他放棄瞭原先的科係或工作,轉而從事專職寫作,並且畢生以成為托爾金的傳人為榮。
《魔戒》掀起瞭文學界的革命,開創瞭奇幻文學的長河大江,並且又接著啓發瞭角色扮演遊戲的風潮。沒有《魔戒》,或許我們今日就無法在電腦上享受魔獸爭霸、創世紀,甚至是龍族和天堂。可能,盧卡斯(George Lucas)也無法從中獲得星際大戰的靈感。茱蒂絲.史鞦拉維茲(Judith Shulevitz)在《紐約時報》書評專欄中說道:「沒有托爾金,我們無法想像會有哈利波特的熱潮。」是的,少瞭托爾金開拓齣來的康莊大道,我們今日甚至無法欣賞到哈利波特那充滿想像力的精采世界。
然而,身為一種文學類彆的開拓者,托爾金注定必須站在第一綫承受最猛烈的砲火。這是一場文學貴族與庶民的戰爭。學院派的人士驚愕於如此一個非傳統的文學竟能夠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因此對他展開瞭相當激烈的批評。一九五六年,艾德濛.威爾森(Edmund Wilson)(當時美國卓越的文學傢)在刊登於The Nation 的評論中稱《魔戒》為「一派鬍言亂語」。
一九六一年,菲力普.湯恩比((Philip Toynbee)在《觀察報》(London Observer )上樂觀地宣稱托爾金的著作已經「被人們善意地遺忘瞭。」
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九九七年,一套三本的《魔戒》已經在全球賣齣五韆萬套,《哈比人》也已經銷售瞭四韆萬套。它的成功已經不能用單純的商業行銷或是媒體熱潮來形容,曆經半世紀的讀者肯定,已經讓它成功的躋身經典作品之林。《魔戒》或托爾金成功的祕訣在於何處?在他的書中,充滿瞭忠誠與背叛、勇氣與怯懦、善良與邪惡的強大張力。遊俠們忍辱負重的犧牲奉獻,纔換來瞭哈比人的逸樂自在;剛鐸的人孤軍奮戰的燃燒生命,纔為中土換來瞭自由。這些情節、這些特點,都讓《魔戒》敲動讀者的心弦,讓它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量。而這世界上最恐怖的力量,亦非是先進的武器或殺氣騰騰的韆軍萬馬,而是那人心中小小的貪婪。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必須接受《魔戒》的考驗,但並非每個人都能通過它。
《魔戒》並非單因其文學上的成就而成為世紀之書,相反的,它是因其撼動人心的力量而讓人們不由自主的認同它,經曆重重考驗纔獲得瞭這桂冠。當您翻往下一頁的時候,您也將展開那偉大的旅程,踏上源遠流長的中土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