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列舉容易辨識的波動模型,讓投資人可以輕鬆、簡單的瞭解目前股價透露的訊息,可以在恰當的位置,執行買賣策略中的進齣動作。
波浪理論的基礎理論相當簡單,睏難的是在如何定位和實際運用。本書為瞭解決這樣的睏擾,利用移動平均綫 (MA)、隨機指標 (KD)、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指標 (MACD),協助投資人分辨調整浪與攻擊浪,並在股價波動走勢行進的過程中,能夠恰當的進行定位。為與第一版區隔,再增加第四章,深入探討關於指標的進階運用技巧,包含瞭均綫與KD這兩個指標。
書中列舉瞭容易辨識與操作的模型,利用這些例子為基礎進行推演,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一顆石子,所産生的漣漪將使投資人的技術分析觀念産生不斷擴張的變化,自然就可以提升投資人在麵對詭譎多變的盤麵時,能夠迅速反應,並做齣相對恰當的操作。
《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一書是《實戰手記》係列的第二本,也是坊間第一本將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加以整閤研判的討論專書,對於已經具有波浪理論基礎的投資人,透過本書將可以更深入瞭解與運用波浪理論於實際交易,因此這是一本波浪理論的進階討論專書,同時也是投資人最佳的實戰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黃韋中
颱灣颱南人,業餘投資人。
目前主要著作有:《主控戰略》係列:主控戰略 K綫(2003年) 主控戰略開盤法 (2004年) 主控戰略移動平均綫 (2005年)主控戰略成交量 (2005年) 主控戰略即時盤態 (2006年) 主控戰略波浪理論 (2007年) 主控戰略型態學 (2008年)
本係列已經全部寫完
《實戰手記》係列:股價波動原理與箱型理論 (第一版 2006年,第二版 2012年) 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 (第一版 2007年,第二版 2013年) 主控技術分析使用手冊 (2009年) 對稱理論 (2010年)
《主控戰略筆記》係列:量價關係操作要訣 (2012年)
第二版序 5
作者序 7
導 讀 11
1. 均綫與波浪的關係 23
公 式 / 23
均綫指標的基本用法 / 24
乖離率指標的基本用法 / 28
均綫指標與波浪的關係 / 30
均綫交叉與波浪的關係 / 35
實際操作 / 36
均綫力道的研判法則 / 88
2. KD與波浪的關係 97
公 式 / 97
運用原則 / 100
實戰運用 / 105
3. MACD與波浪的關係 157
公 式 / 157
指標運用原則 / 159
實際操作運用 / 178
4. 進階研判技巧 215
均綫進階 / 216
KD研判進階 / 261
結 語 287
後 記 291
序
《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是實戰手記係列的第二本,也是因為齣版社更易,趁版權到期重新修訂本書。上次重新撰寫《股價波動原理與箱型理論》時,雖然將所有例子翻新以符閤近期走勢變化,但也讓原本許多經典的範例消失,因此這一次撰寫本書第二版時,決定保留原書中大部分範例,並且將所有章節、說明予以潤飾、補強,而在筆者網站論壇中曾經提齣討論、且具有疑義的部分也進行補述。
同時為瞭感謝讀者朋友們的厚愛,再增加第四章,深入探討關於指標的進階運用技巧,裏麵包含瞭均綫與KD這兩個指標。在均綫運用的單元中,分彆探討控盤係統、測量係統與分浪係統,其中分浪係統是想要讓投資人可以利用股價與均綫間的擺動關係,定位齣整個多頭攻擊浪潮的位階,接著再以此為基礎,分彆針對標準5波走勢、第3波走勢延伸、第5波走勢失敗與第5波走勢延伸等擺動模式,探討均綫與波浪之間的對應關係。
至於KD指標的用法,則是以第二章的判斷技巧為基礎,衍生齣反復交叉訊號、反彈波中的次級波走勢與次級波與反彈波走勢等修正模式,以利於修正浪層級與走勢的分辨,並協助投資人在修正結束後,能辨識齣另一個反彈或迴升行情的循環起點,如此一來,就能將均綫、KD與MACD指標綜閤判斷,清楚的分辨攻擊與調整走勢,自然也就能夠擬定適閤的操作策略以因應盤勢的變化瞭。
市場前輩常這樣說:「沒有比投資自己更重要的事。」、「進入市場時,需要投資的不是股票、期貨或選擇權,而是頭腦。」隻要願意學習,任何時間開始都不嫌太晚。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分辨研學是否適閤自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設所學不適閤自己,甚至是錯誤的方嚮,請快快揚棄無需覺得可惜,畢竟在錯誤的道路上,再怎麼努力奔跑也沒有用。
生命是公平的,你付齣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希望筆者所寫的書,能對各位朋友有些許的啓迪作用,不至於方嚮錯誤,就是個人最大的心願瞭。
謝謝大傢。
韋中 謹識
這本書確實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金融市場的分析方法很感興趣,但市麵上很多書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碎片化,很難形成係統性的認知。《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第二版)》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的這個需求。首先,它的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技術指標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入瞭更高級的波浪理論。書中對於每一個指標的介紹都非常詳盡,不僅解釋瞭它的計算公式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它闡述瞭如何將其應用於實際交易中,這纔是最關鍵的。作者並沒有止步於介紹“是什麼”,而是著重於“怎麼用”,並通過大量的圖例和案例分析,讓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波浪理論的部分,作者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講解瞭艾略特波浪的構成和識彆方法,避免瞭許多其他書籍中那種晦澀難懂的描述。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市場價格的波動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那種“看到什麼就是什麼”的錶麵觀察,而是能夠嘗試去解讀價格背後的力量博弈。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一本實操指南,它幫助我構建瞭一個更加嚴謹和有邏輯的交易分析框架。
评分我是一位資深的交易者,這些年接觸過的分析書籍數不勝數,但真正能讓我産生深刻觸動的,屈指可數。《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第二版)》無疑就是其中之一。這本書並非那種“小白入門”讀物,它對交易理論的深度和廣度,足以讓有一定基礎的交易者也獲益匪淺。作者在處理技術指標時,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指標的底層邏輯,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性。例如,書中對於成交量的分析,結閤瞭各種常用技術指標的解讀,形成瞭一個立體的觀察維度,這比單純地看單一指標要強大得多。而波浪理論的部分,更是將復雜的概念進行瞭精煉和係統化。作者對五浪、三浪的劃分,以及修正浪的識彆,都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並且提供瞭大量的實戰圖例,讓我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理論在實際行情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講解這些理論的同時,始終貫穿著風險控製的理念,提醒交易者在運用這些工具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被任何單一的理論所束縛。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往的交易方法,並從中汲取瞭許多寶貴的靈感。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金融書籍,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思考。《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第二版)》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瞭技術指標的公式和波浪理論的規則,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這些工具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如何共同作用於市場。作者在講解技術指標時,非常注重其在實戰中的應用,並且強調瞭指標之間的聯動效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個指標。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指標共振”的闡述,這讓我意識到,單一指標的信號往往不可靠,而多個指標同時發齣的強烈信號,纔能真正成為我們交易決策的參考。而波浪理論的部分,則讓我對市場的周期性波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用一種非常樸實和易懂的方式,解釋瞭艾略特波浪的構成原理,並且提供瞭許多實戰案例,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波浪理論在價格走勢中的體現。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在於,它始終強調交易的紀律性和風險管理,提醒交易者不要過度依賴任何一種分析方法,而是要綜閤運用各種工具,並結閤自身的交易風格,形成一套完整的交易體係。
评分坦白講,最初拿到這本書時,我抱持著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技術指標”和“波浪理論”這兩個概念,在很多地方都被過度神化或妖魔化瞭。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鼓吹任何一種方法的神奇效果,而是以一種非常客觀和科學的態度,將這些工具擺在瞭我們麵前,並引導我們去理解它們的局限性和適用性。書中對於技術指標的講解,不僅僅是羅列那些常見的KD、MACD、RSI等等,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這些指標的內在邏輯,以及它們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錶現差異。例如,作者對於均綫係統在趨勢行情和震蕩行情下的不同解讀,讓我豁然開朗。而對於波浪理論,作者更是花瞭大量篇幅,去解釋其核心思想——市場情緒的周期性波動,以及如何通過識彆浪形來預判價格的潛在走嚮。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波浪理論並非絕對的預測工具,而是提供瞭一種理解市場結構的視角,幫助交易者更好地把握交易時機,規避風險。這種審慎的態度,反而讓我更加信任這本書的價值,因為它並沒有試圖製造一個“包治百病”的秘籍,而是提供瞭一套嚴謹的思考和分析工具。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驚喜,在於它打破瞭我之前對於技術分析的一些固化認知。《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第二版)》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轉化為瞭可操作的分析工具。我過去對技術指標的理解,總覺得有些機械,缺乏靈魂。但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圖解,讓我看到瞭每一個指標背後所代錶的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嚮。比如,他對於MACD背離的解讀,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尋找背離,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背離産生的深層原因。而波浪理論的部分,更是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之前看其他書籍,總覺得波浪劃分非常主觀,難以捉摸。但這本書提供瞭許多清晰的判斷標準和參考依據,使得識彆浪形變得更加係統化和有規律可循。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強調瞭多周期分析的重要性,並指導我們如何將不同周期的波浪理論結閤起來,做齣更精準的判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副“火眼金睛”,能夠更清晰地洞察市場的內在規律,為我的交易決策提供瞭更堅實的依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