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无忧的宿雾微笑、震撼动人的世界级美景、色彩斑斓的宗教庆典,以及古朴情调的异国风情……菲律宾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精彩面向?
当生命的疆界被拆解之后,你开始不是你,而我也不是我。
置身在南洋菲岛的台湾老师,从教育的差异、民族的多元、社会的悬殊和自然的壮阔,抛出一个个对生命的哉问,也邀您一道分享那段保证惊喜、笑中带泪的旅菲体验。
「中心德目:弹性」
啥?!学校各教室班牌只是装饰用的!啥?!这里的老师每週每年级每班的每堂课都要交週计画!…….啥?!学生中文成绩有最低分限制,为方便学生申请宗亲会奖学金,即使零程度分数也不能给太低!啥?!週五的课要轻松点,教唱歌就行!啥?!週五放学后突然被告知开会,除了无聊的行政说明,还要教导所有英文部老师唸诵「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两只老虎」
穷则变,变则通。先是学了句宿雾话的闭嘴「HILOM」,效果远比英文和中文好;再来建立师生之间的默契,每当我说:「小眼睛」,学生就要回应:「看老师」,这般有来有往果然让课室秩序上了轨道。然而他们的母语没有送气音,我说:「小眼睛!」学生答:「ㄍㄢˋ老师!」常回应得我十分尴尬。
「融入与隔绝」
旅行,有时只想找一个陌生的国度隔绝你所认识的世界,看着窗外川流的人潮却与你毫不相干,竟也是种仅在旅行当中才能得到的快乐。于是想想旅人真傻,他们只是飞到几千里之外融入这个世界;或者,隔绝这个世界。
「三宝俱欢颜」
从台湾到菲律宾的距离,就是从红树林到学校,从湿身到干身,从贫穷的过去到充满希望的未来。我曾到过那座离太阳最近的城巿,那里曾经战火连天,那里的孩子曾游泳上学。如今,那座城巿的孩子可以搭着黄色小船上学;如今想来,那座城巿佛法僧三宝俱欢颜。
本书特色
※ 亲切动人的文笔,描述菲律宾当地华语教学、生活、旅游的真实故事点滴。
※ 菲律宾的脸书时间,窥探第一手的地方文化特色,有笑有感动。
作者简介
赖小马
1983年出生于宜兰头城,师大国文所毕业,爱好摄影、阅读、排球、网球、旅行和说笑。曾带着热血的青春与好奇的感知,周游探险过日、韩、中、星、、马、泰、柬、印、菲、法、德、比、荷等国家。2011年4月开始,自愿在菲律宾宿雾服华语替代役长达一年时光,从此踏上创作的道途,以「这个世界曾因为有你而变得更好」作为自我期许。
序
〈菲岛.教学〉
开学如来
中心德目:弹性
再出发
造句:「……离……」
浑沌
两只老虎
井底之蛙
十幕不NG
姓名学
〈菲岛.纪游〉
融入与隔绝
野鸡万岁
散步马尼拉
狗骨头与蝙蝠洞
巴拿威梯田
面朝大海
巴拉望小壮游
三宝俱欢颜
〈菲岛.生活〉
宿雾微笑
有一种乡愁
你站在马尼拉湾等夕阳
呆呆的枪开了
简单下午
台湾加油
我想为你写一个故事
死生与共
一叶菩提
菲律宾的微笑时光
“阿弥陀佛,老师好!”——这句开场白,瞬间就拉近了读者的距离。它不是那种刻板的学术论文,也不是流于表面的游记,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轻声细语地分享她的经历。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位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老师形象,她或许会在课堂上用生动的比喻讲解汉字,或许会在课后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又或许会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与孩子们一同感受中文的韵味。我想象她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学生对中文的陌生和抵触,比如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比如远离家乡的思念。但更让我期待的是,她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她是如何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点燃孩子们对中文的兴趣?“菲常体验”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绝非平淡无奇,其中一定充满了令人惊喜的转折和感人的瞬间。它会不会让我们在读到某些情节时,忍不住会心一笑,或者眼眶湿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感受那份跨越文化的连接和教育的温度。
评分我之所以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完全是因为它的名字。“阿弥陀佛”四个字,带着一种东方特有的宁静与慈悲,而“菲常体验”则为这宁静中注入了一股不寻常的活力。“菲常”不仅仅是“非常”,它还暗含着一种“因为菲(中国)而不同寻常”的意味。这让我联想到,在异域的土地上,一位华语老师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教学的挑战,更是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她是如何将中华文化的精髓,用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的?她是如何在异国他乡,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我猜想,这本书中一定充满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教育细节,比如如何将古诗词融入到游戏中,如何用中华传统节日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又或者如何处理不同家庭背景下孩子们的差异。我想,这一定是一段充满汗水、智慧和爱的旅程,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这扇窗后的精彩世界,感受那份在异国他乡播撒中华文化种子的不易与荣耀。
评分“阿弥陀佛,老师好!”——这句书名,充满了画面感,让人瞬间感受到一股温暖的亲切感。我立刻想象到,在某个遥远的地方,一位华语老师,用最质朴也最动人的方式,与孩子们打着招呼。而“菲常体验”这四个字,则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仅是“非常”,更像是一种带着东方哲学色彩的“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同寻常”。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位老师在异国他乡,究竟经历了怎样不平凡的故事?她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播撒华语的种子?是怎样的学生,怎样的教学环境,造就了这份“菲常”?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她在面对文化冲击时的思考,她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的智慧,以及她在坚持推广中华文化时的不易与决心。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语言教学的分享,更是一次关于跨文化交流、教育理念以及人性光辉的深度探索。我希望它能像一杯温热的茶,在品读的过程中,缓缓地暖我的心,也启发我的思。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吸引人了,像一个温和的招呼,又带着一丝奇妙的异域色彩。“阿弥陀佛”,这两个字本身就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而“菲常体验”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样的“非常”经历呢?我一直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充满兴趣,特别是华语教学在海外的发展,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我想象着一位在异国他乡,用中国式的温情和智慧去教导孩子学习中文的老师,这中间一定充满了无数的挑战与温暖。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学生,怎样的故事,让老师有了这样一份“菲常”的体验?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语言教学,更可能是一次关于文化碰撞、心灵成长、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深刻描绘。它会不会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读者的心中种下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又或者,它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活中的“菲常”时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阳光和智慧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像是在我的心头点燃了一团小小的火焰,好奇心熊熊燃烧。“阿弥陀佛,老师好!”——这句招呼太有人情味了,它一下子把我从日常的喧嚣中拉了出来,带进了一个充满善意和学习氛围的场景。我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位在海外辛勤耕耘的华语老师的形象,她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障碍,更可能还有文化隔阂、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而“菲常体验”这个词,则让我觉得这本书里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成功的喜悦,或许也有挫败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在这些经历中,老师个人如何蜕变与成长。我特别想知道,她是如何在异国他乡,找到教授中文的乐趣和意义?她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去化解一个个难题,去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勇气、坚持和爱的成长史诗,我期待它能带给我心灵上的启发和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