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研究

各國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在1994年以後,實施多元師資培育製度至今,由於外在政經變化很大,加上少子女化之人口問題,使得師資培育製度受到重大衝擊,而能否培養優質教師受到各界之重視。本書探討21世紀初期各國有關小學師資培育製度,以及教育專業課程之實施情形,國傢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我國,主要內容包括該國國情、曆史發展、教育製度、師資培育製度、師資培育課程架構及學分、培育製度改革趨勢、對我國之啓示等,將各國最新資料全部蒐集,且由對各國師培製度相當熟悉之學者負責撰寫,內容論述整理非常紮實,能讓讀者充分瞭解各國有關師資培育製度及課程之核心內容,對相關領域之學者或教育學程之學子,相信將會幫助很大,值得嚮大傢推介此書。

作者簡介(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呂錘卿

  國立颱中教育大學副教授兼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係博士

林彩岫

  國立颱中教育大學教育學係教授兼學務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教育組織、行政與政策學係教育社會學組哲學博士

翁福元

  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係教授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K)社會學係哲學博士

梁福鎮

  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
  德國柏林洪保特大學(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哲學博士,主修教育學,副修哲學、心理學與漢學

遊自達

  國立颱中教育大學副教授
  美國伊利諾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

黃源河

  美國波士頓大學博士
  目前服務於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黃照耘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係專任助理教授
  法國格勒諾博第二大學(Universite Pierre-Mendes-France, Grenoble2)教育學博士。專長於法國各級教育製度研究

楊思偉

  現任國立颱中教育大學校長,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博士。專攻比較教育、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教育政策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美國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二章 英國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三章 德國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四章 法國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五章 加拿大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六章 日本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七章 新加坡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八章 颱灣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圖書序言

第八章 颱灣小學師資培育製度與教育專業課程

第一節 颱灣曆史文化背景之分析


一個國傢的社會製度之沿革必受其過去曆史和文化的影響。從曆史層麵來看,颱灣(簡稱颱)是移民開墾的天堂,從較早來颱定居南島語係的原住民族群,其後來自福建和廣東等不同方言的漢人,以及1945年後遷徙來颱的所謂外省人。各族群陸續來颱灣付齣心血與貢獻,纔呈現今日颱灣的麵貌。也因為如此,颱灣文化深具多族群多元化的特色。

從政治麵來看,政權變動的頻繁,不僅是改變颱灣曆史發展的力量,也是颱灣曆史文化的特色之一(李筱峰,2001)。有曆史紀載的荷蘭時代、西班牙時代、鄭傢三代、清朝時代及日本時代,先後統治過颱灣,直到現在的中華民國。這些政權的統治都是因為東亞局勢的改變、中國的內亂、或者是世界的變局。每一政權來到颱灣後,就建立起他們一套的教育體係、文化價值觀及政經係統。政權變動的頻繁,確是颱灣曆史發展的一個特色(張炎憲,2000)。

從經濟層麵來看,颱灣四麵環海,浩瀚的海洋孕育齣特有的海洋文化,也帶來經貿發展奇蹟(張炎憲,2000)。颱灣的海洋文化性格是具有濃厚的商業根性,它是比較具有流動性、開放性、多元性及包涵性的特質(李筱峰,2001)。十九世紀隨著日本和中國的門戶被歐美列強開放後,在日本統治時期農業資源逐漸被開發,隨著日本國力發展,颱灣經濟的力量也漸強。而國民政府來颱後導入資本主義為首的歐美文化,使得颱灣邁入世界經濟體係蓬勃發展。

自1949年中華民國遷到颱灣後的50年中,均由國民黨執政(國民政府)。直到2000年纔由民主進步黨取得執政權,為我國曆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在民主政治史上頗具意義。而對於海峽兩岸的問題,長久以來國民政府一直聲稱不放棄其對中國大陸地區和外濛古的主權。直至1991年,第八任總統李登輝先生宣布不再質疑中共的統治,承認兩岸互為政治實體;但在中華民國尚未宣布放棄對中國大陸主權前,大陸地區仍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颱灣海峽兩岸關係一直牽動亞太區域情勢,乃至世界強權的策略布局與全球安全。國際政治中多數國傢已從承認中華民國政府轉嚮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然中華民國依然有效統治颱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實際統治權亦從未及於颱澎金馬。故兩岸問題及其解決,仍然是兩岸之間及國際政治上的難題。兩岸雖然政治立場形成僵局,但在經濟與文化交流上則日漸頻繁。雖然兩岸在經濟上互惠互利,但仍存在互信問題、對「中國」內涵爭議等危機,有待時間與共識形成來解決。

第二節 颱灣的教育製度

憲法是國傢基本大法,我國有關教育的規定,在《中華民國憲法》第158條到167條的「基本國策」中規定,包含教育宗旨、教育機會均等、基本教育的提供、國傢對教育文化機關的監督、地區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教育工作者的保障與奬勵明列各項內容。此外,中央與地方教育權上的分配採分權製,憲法第108條:「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省縣執行之」;第110條規定縣教育「由縣立法並執行之」(中華民國憲法,1947)。可見中央僅就教育製度相關事項有立法及行政權,其他教育事項則屬地方自治團體依其地區特性等因地製宜。

而我國教育製度在1999年颱灣省政府組織精簡後,教育行政製度實際分為中央與直轄市或縣市兩個層級。目前在行政區劃分上有颱北市、高雄市、颱灣省及福建省四個行政區。而颱灣省區有21個縣市,福建有金門和馬祖二縣。以下則分彆說明中央教育行政體係、地方教育行政體係及學校教育製度。

一、中央教育行政體係

我國政治體製為總統製,中央政府區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及監察五院各司其職,而行政院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教育部隸屬於行政院,為全國學術文化與教育行政事務主管最高機關。依據2012年新修訂的《教育部組織法》,教育部掌下列教育事項:(1)高等教育、技術職業教育政策之規劃、輔導及行政監督。(2)終身教育、社會教育、成人教育、傢庭教育、藝術教育等政策之規劃、輔導及行政監督。(3)國際與兩岸教育學術交流、國際青年與教育活動、海外華語文教育推廣等。(4)師資培育政策之規劃、輔導及行政監督。(5)學校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政策之規劃、輔導及行政監督;人文社會、科技教育政策之規劃、協調及推動;學術網路資源與係統之規劃及管理。(6)學生事務、學校全民國防教育、校園安全政策之規劃、輔導及行政監督。(7)原住民族及少數族群教育。(8)中小學與學前教育、青年發展、學校體育等政策之規劃、輔導及行政監督(教育部組織法,2012)。

依據新修訂的《教育部組織法》,教育部組織調整即將於2013年一月實施。教育部置部長一人,由行政院院長提名,總統任命。部長之下置政務次長一人,常務次長兩人,督導部內各單位及部屬機關(構)。新的教育部本部組織有八個司、六個處、三個署及九個附屬機構。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