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有關經營管理的書很多,然而針對電信與傳播媒體經營管理的書卻相當有限,尤其是由各電信與傳播企業CEO親自執筆者更是前所未見。本書邀請13位國內重要的電信與傳播的董事長或CEO共同剖析颱灣的電信及廣電媒體的市場生態及管理策略,內容對整個産業的輪廓有完整的分析,也提供作者親身經營管理的經驗。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一本電信與傳播經營管理兼具實務與理論的書。
作者簡介
主編 劉幼琍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係教授
呂學錦
中華電信董事長
賴弦五
颱灣大哥大營運總經理
李彬
遠傳電信總經理
何薇玲
全球一動董事長
李泰臨
中國電視公司總經理
廖福順
現任TVBS電視颱執行副總經理
前黑劍電視節目製作公司董事總經理
吳健強
年代電視總經理
楊鳴
TVBS總經理
林東民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總經理
陳怡君
愛爾達科技執行長
陳建銘
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
硃詣璋
凱絡媒體董事總經理
嚴曉翠
利眾公關顧問公司董事長
主編序 i
第一章 電訊傳播經營管理導論∕劉幼琍 1
前 言 3
第一節 影響電訊傳播經營之因素 3
第二節 CEO的職掌:董事長製或總經理製 9
第三節 電訊傳播CEO的理論與分析工具 12
第四節 電訊傳播CEO的實務 24
結 語 35
第二章 電信産業的領導者經營策略∕呂學錦 41
前 言 43
第一節 從企業領導人談起 43
第二節 電信傳播的經營策略 50
第三節 決策、溝通與領導:中華電信的經營實例 55
第四節 領導哲學與經營理論:前瞻與創新 62
結 語 68
第三章 電信産業的創新經營策略∕賴弦五 71
前 言 73
第一節 電信産業的生態觀察 73
第二節 電信事業的特殊性質 78
第三節 全球電信事業的發展趨勢 82
第四節 颱灣電信産業的環境與挑戰 89
第五節 三大電信業者的組織架構 98
第六節 經營管理實務案例─颱灣大哥大的經營管理策略 105
結 語 118
第四章 電信産業的轉型經營策略∕李彬 129
前 言 131
第一節 電信産業演進趨勢概說 131
第二節 颱灣電信産業的現況、趨勢及挑戰 137
第三節 他山之石的藉鏡 145
第四節 環境變遷與組織文化的發展與調整 149
第五節 企業的經營責任─遠傳電信的經營願景與 營運策略 157
結 語 158
第五章 電信加值服務的靈活經營策略∕何薇玲 161
前 言 163
第一節 電信加值服務的現況與發展 163
第二節 行動通信係統的演進與應用發展 170
第三節 颱灣無綫寬頻服務的利基 176
第四節 電信加值服務的經營策略 180
第五節 APP熱潮 187
第六節 管理理論及風格 192
結 語 194
第六章 無綫電視的應變經營策略∕李泰臨 197
前 言 199
第一節 無綫電視的生態環境 201
第二節 收視率調查的盲點及影響 207
第三節 數位化對無綫電視的衝擊 211
第四節 無綫電視的經營策略─以中視為例 214
第五節 萬全準備,創新應變─管理者的必備思維 219
第六節 思考議題 222
結 語 225
第七章 多頻道電視的跨國經營策略∕廖福順 229
前 言 231
第一節 多頻道電視的經營評估策略 231
第二節 中天電視的經營策略 233
第三節 多頻道電視的發展與挑戰 238
第四節 多頻道電視的未來發展─跨國經營策略 240
第五節 經營理念與管理哲學 244
結 語 246
第八章 節目製播的發行與管理經營策略∕吳健強 249
前 言 251
第一節 電視節目製播 251
第二節 數位時代的影響 262
第三節 電視颱的組織營運 265
第四節 管理理論及領導風格 268
結 語 269
第九章 數位時代的電視媒體經營策略∕楊鳴 273
前 言 275
第一節 颱灣電視産業的發展現況 275
第二節 數位匯流時代對媒體的影響 277
第三節 TVBS在數位時代麵臨的挑戰 283
第四節 數位匯流帶來的商機 284
第五節 新聞及節目資源配置與經營策略 288
第六節 經理理論及經營哲學 291
結 語 293
第十章 跨國媒體的區域經營策略∕林東民 295
前 言 297
第一節 跨國媒體生態與颱灣市場概況 297
第二節 Discovery傳播集團概說 301
第三節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的地域市場攻略 304
第四節 個案分享:Discovery的在地化經營 312
第五節 管理理論及領導風格:穩定掌舵,明確定錨 315
結 語 318
第十一章 新媒體平颱的經營策略∕陳怡君 321
前 言 323
第一節 影視環境的改變與趨勢 323
第二節 新媒體的竄起與演進 337
第三節 OTT TV的發展現狀 341
第四節 新媒體應用對傳統的衝擊 348
第五節 新媒體的經營之道─以愛爾達電視為例 353
第六節 應用範例─2008年北京奧運及2012年倫敦奧運 362
結 語 365
第十二章 網路媒體的經營策略∕陳建銘 369
前 言 371
第一節 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之異同 371
第二節 網路媒體經營策略:Yahoo!奇摩的經營之道 382
第三節 網路媒體的商業模式:Yahoo!奇摩的實際操作 387
第四節 網路媒體的經營策略與發展趨勢 389
第五節 管理理論及領導風格 392
結 論 394
第十三章 媒體服務代理商的整閤服務經營策略∕硃詣璋 397
前 言 399
第一節 媒體服務産業之發展模式 399
第二節 颱灣廣告媒體的市場環境 410
第三節 數位匯流之媒體發展趨勢 415
第四節 媒體代理商的整閤服務 421
第五節 管理理論及領導風格:步調穩健,樂在做事 427
結 語 430
第十四章 公關顧問産業的發展經營策略∕嚴曉翠 433
前 言 435
第一節 公關顧問産業的定義 435
第二節 各類公關顧問的發展 444
第三節 颱灣的公關顧問市場 447
第四節 颱灣公關産業的服務專業 452
第五節 公關領導經營哲學 456
結 語 459
主編序
本書的緣起來自2011年鞦天,筆者在政大開的一門課「廣電大講堂: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本課程經過周詳的規劃,原來預計邀請16位國內電信與傳播企業知名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在邀請過程中,除瞭3位資深及傑齣的總經理因為時間或不同因素無法應邀,13位應邀者均排除萬難,熱心貢獻經驗與智慧。為瞭避免他們臨時有會無法前來演講,本課特彆開在晚上。修課的同學非常踴躍,除瞭傳播學院的大學生及碩士生,還有其他學院包括企管係的學生,甚至有大陸來的交換生。為瞭保存及傳播這13位業界管理者的演講精華,筆者說服他們將演講內容改寫齣書。在撰寫過程中,本書每一位作者都慎重其事、反覆推敲,甚至重新改寫。多半的作者因為工作忙碌,斷斷續續花瞭一年的時間纔算完成。好在沒有一位中途退齣。
放眼望去,國內外有關經營管理的書很多,然而針對電信與傳播媒體經營管理的書卻相當有限,尤其是由各電信與傳播企業CEO親自執筆者更是前所未見。本書邀請13位國內重要的電信與傳播的董事長或CEO共同剖析颱灣的電信及廣電媒體的市場生態及管理策略,藉此讓讀者瞭解此一行業的精髓。首先是由國內三大電信業者中華電信的董事長呂學錦,以及颱灣大哥大總經理賴弦五與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分彆以不同的角度分析電信産業發展與溝通領導,接著由無綫寬頻接取的電信業者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分析電信加值服務市場之發展與經營策略。
電視媒體方麵則分彆邀請中視的總經理李泰臨、TVBS的總經理楊鳴、年代的總經理吳健強、Discovery的總經理林東民,以及前中天總經理暨黑劍總經理廖福順,以各自不同的領導風格來解析電視媒體的經營與管理。新興媒體則以愛爾達執行長陳怡君及Yahoo!奇摩總經理陳建銘為代錶,對於新媒體的營運方式提齣深入的論述。最後,結閤媒體購買公司凱絡總經理硃詣璋以其代錶廣告客戶在媒體下預算播送廣告之經驗,加上利眾公關公司董事長嚴曉翠(前精英公關集團執行長)以其與客戶及媒體的互動及策略,都是本書涵蓋的主要內容。
本書13位董事長、總經理或執行長在其代錶的業界,都是非常資深且傑齣的管理者。從其親身經驗及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現身說法呈現給讀者,對於國內的産官學研都非常有參考價值。本書的內容對整個産業的輪廓有完整的分析,例如對各産業的收入、支齣,或媒體收視率、廣告營收都有做趨勢性的整理,也提供經營管理方麵實證的經驗,可說是一本電信與傳播經營管理兼具實務與理論的書。
本書所設定的讀者群主要包括電訊與傳播相關的産官學研人士。本書雖然以電訊傳播CEO的管理實務經驗為主,也希望提供讀者對電信、電視、新媒體、網路、公關、媒體購買業界生態資訊的瞭解。本書不隻希望有實用價值,也希望有保存價值。所以除瞭提供經營理念,也提齣一些組織架構或市場分析的資料。歡迎讀者對本書未來的再版提齣指教與建議。
本書的齣版要謝謝上述13位作者的鼎力支持與全心投入,也要謝謝政大傳播學院鍾蔚文院長對「廣電大講堂: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課程的支持,助理李敬豪、硃思慶與葉俊延的聽寫整理,在媒體工作的位明宇及崔舜華的讀後建議,揚智文化閻富萍總編輯的編輯建議。本書除瞭要感謝上述人士的付齣,還要感謝一位耐心幫忙整理的助理:世新大學傳研所博士生徐也翔。另外要謝謝為本書寫推薦文的政大校長吳思華、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陳春龍、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彆蓮蒂、政大商學院教授溫肇東、颱灣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盧希鵬、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曾任颱視董事長及總經理)、聯閤報係金傳媒集團執行長兼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及大人物知識管理集團董事長範揚鬆教授。
劉幼琍
2013年2月20日
政治大學廣電係
我對《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這本書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它能否提供一些真正能夠觸及到“策略”核心的洞見。很多管理類的書籍,寫來寫去都是那些老一套,什麼“以人為本”、“客戶至上”,聽多瞭也就麻木瞭。但“電訊傳播”這個行業,它的獨特性在於其極高的技術門檻、巨大的資本投入、以及瞬息萬變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所以,一個CEO的經營策略,必然會在這幾個方麵有所體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位CEO是如何在高壓之下,做齣那些關鍵的戰略抉擇的?比如,在麵對技術迭代加速時,他是選擇積極投入研發,還是采取穩健的跟隨策略?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時,他是選擇價格戰,還是通過差異化服務來突圍?在與政府監管部門打交道時,他又如何遊刃有餘,既能規避風險,又能爭取到發展空間?我特彆想知道,他在構建企業文化、吸引和留住頂尖人纔方麵,有沒有什麼特彆之處?畢竟,再好的策略,沒有強大的執行團隊也是紙上談兵。如果這本書能像一部偵探小說一樣,層層剝開這位CEO的決策過程,讓我看到他思考的邏輯和權衡的細節,那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寶藏。
评分我對《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這本書的期待,更偏嚮於從中挖掘齣一種“哲學”層麵的思考。經營一傢電訊傳播企業,絕非易事,它要求的不光是精明的商業頭腦,更需要一種深邃的洞察力,對人性、對未來、對社會發展的深刻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這位CEO是如何構建自己的商業價值觀,他的成功是否來自於一套與眾不同的哲學體係?比如,他如何看待技術進步與社會倫理的關係?他如何平衡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他如何理解“領導力”的本質?我很好奇,在無數次的決策中,是否隱藏著一些他個人的人生信條,這些信條又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公司的發展方嚮?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種“點撥”的感覺,讓我不僅僅是學習經營技巧,更能領悟到一種智慧,一種麵對復雜世界時的思考方式。它可能不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而是一本讓你“怎麼想”的書。如果能從中獲得一種啓發,讓我對人生、對事業有更深的理解,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無法估量瞭。
评分對於《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我不希望看到的是一本乾巴巴的教科書,而是希望能夠通過作者的筆觸,仿佛置身於這位CEO的辦公室,親眼見證他如何思考、如何決策、如何應對危機。我猜測這本書裏會包含大量的“幕後故事”,那些外界鮮為人知的談判細節、艱難的取捨、甚至是一些充滿戲劇性的轉摺。比如,某個關鍵項目的啓動,背後可能付齣瞭多少努力,剋服瞭多少阻力?某個重大的戰略轉型,又是齣於怎樣的考量,又帶來瞭怎樣的後果?我尤其好奇,這位CEO在處理人際關係,特彆是與董事會、投資人、以及核心團隊的關係時,有哪些獨到的心得?在快速變化的科技浪潮中,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又不失敏銳的洞察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能夠激發讀者獨立思考的問題,或者是一些需要讀者自行解讀的案例,那就更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不僅瞭解“是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做”。
评分這本書《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在我看來,可能是一個觀察中國或颱灣地區科技企業成長史的一個絕佳窗口。電訊傳播産業,一直是國傢發展的重要基石,其背後牽扯到的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國傢戰略、經濟命脈,甚至地緣政治。這位CEO的經營策略,很可能就摺射齣整個行業在不同時期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中國或颱灣地區在這方麵是如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力的。我很有興趣瞭解,在早期,他是如何在一個相對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中,找到突破口,奠定公司根基的?到瞭市場逐漸成熟,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時候,他又是如何應對的?有沒有經曆過一些生死攸關的時刻?書裏會不會提及一些與競爭對手、閤作夥伴,甚至是一些國際巨頭之間的博弈?我很期待能夠從書中讀到一些關於“本土力量”如何在世界級舞颱上生存和發展的經驗。而且,如果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如何兼顧社會效益的思考,那就更好瞭。畢竟,一個真正偉大的企業,不僅僅是賺錢,更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
评分哇,這本《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聽起來就超有份量的!我平時對科技産業還挺關注的,尤其喜歡看那種能挖到行業核心秘訣的書。這本書光書名就很有吸引力,感覺裏麵會揭示一些我們普通人看不到的、在高層決策者腦子裏發生的事情。而且“電訊傳播”這個領域,現在又是5G、又是物聯網、又是AI,簡直是爆炸式發展,裏麵的競爭肯定激烈到不行。我很好奇,這位CEO到底是怎麼在這種風雲變幻的市場裏,穩穩地坐住頭把交椅,還能帶領公司不斷前進的。是不是有什麼獨門秘籍?是不是有什麼顛覆性的思維方式?是不是有什麼彆人想不到的戰略眼光?光是想想就讓人興奮。我猜這本書裏不會隻是講一些空洞的大道理,應該會有很多具體的案例分析,甚至是一些他當年是怎麼剋服睏難、抓住機遇的真實故事。我很期待能從裏麵學到一些實操性的東西,不光是理論,更能指導我在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挑戰時,能有更開闊的思路和更堅定的執行力。說不定還能從中悟齣一些關於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的洞察,這對我這種科技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真的很好奇,這本書會把我帶到一個怎樣的境界,讓我對電訊傳播這個行業有全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