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股利债息的投资要诀与如何避开数字迷思;并从股票、债券及货币市场选择适合的资产配置,聪明获利。
投资不是只有股票,也可以不必懂复杂的K线;本书细细分析,帮助你选择最稳定的债券、支付股利的股票和低风险市场证券,以具体事例和投资组合规画资产配置技巧,找对真正行家引领,让你进行全方位投资。
作者简介
Jason Brady
特许财金分析师(CFA),Thornburg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也是该功司应税固定收益型(债券型)基金负责人,美国政府基金的投资组合负责人,他曾多次获得Lipperr奖,包括:最佳资产配置型成长基金、最佳中级短期债券基金、最佳家庭理财专家。
§前言§
§1§股利债息收入
虽然慢但是稳
殖利率和投资者心理状态
收益不对称性简介
§2§债务和货币的成本
债务和货币的历史
什么是债券?
持续期:对期限及价格变动敏感性的计量
殖利率曲线:不同期限资金的价格
货币价格变动意味着什么:利率的基础经济学分析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投资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经济变数
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今天与未来
§3§债券的广阔天地:各类市场和如何分析这些市场
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的神奇多样性
信用评级:别让它挡道
资产负债表的三位一体
政府债券:美国国债、外国政府债券、市政债券
企业债券
§4§选择权与卖出上涨权益
殖利率是投资报酬的离谱指标
期权基础知识
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的期权性质
期权性质对投资的影响
作为损失保护的利息收益
正态分佈与过于自信
相关性与回馈循环
具有期权性质的资产类别及产品
§5§红利收益股权投资
看涨选择权与波动性
要股票红利还是要债券利息
派发红利股票的杰出表现
放眼全球
不要只看红利殖利率红利成长更重要
Windstream公司Vs.国移动公司:高红利殖利率Vs.红利收益高成长
股票报酬--长线投资
§6§银行:一个案例研究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作为投资人的银行
流动性与偿债能力问题
政府出面干预
从次级债到主权债:欧洲银行Vs.美国银行
§7§建立可持续的资产组合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
自下而上:安全边际
自上而下:市场环境
构建投资资产组合
资本的持久性
自反性
总结
§参考书目§
前 言
笔者曾下过一番功夫,在阐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力求使之既是基础性的说明,又是深入的探究。如果只用基础性的材料写一本关于债券或红利股票是如何运作的书,而且就这么完成它,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反过来说,深入到债券、股票和期权定价之数学根柢的尽头,这或许对少数精英人士有所裨益,虽然如此,这又确实不是本书的目的所在。因此我想这么来做:提出一些基本性的问题,然后对这些主题加以阐释,使得受过一般教育,而现下又对这些问题知之甚少的读者,能够跟得上、看得懂。为此,我在本书中尽量使用交谈的语气,尽可能多的预见到读者方面的疑问和关切。假如未能如愿,那也只能怪我自己了。
我相信,一般而言,渴求知识的人是颇为理想的听众。再者,在大多数人看来,固定收入投资工具尤其为团团迷雾所笼罩。但是实际上,债券相当简单,而且即使是为理解复杂的课题所需要的数学,也并非难事。毕竟我们正在谈论的是金融,而不是量子物理。说到底,金融学也必须足够简明,才能够被众人理解。假如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没有市场了(因为市场绝对是不止由一个人构成)。所谓复杂性,其实是反映在市场对非常简单的金融讯号会做出的何种反应上。所以复杂性不在投资工具那边,而是在你我这样的市场参与者身上。
为了使你们明白何以会如此,笔者试图应用一些行为金融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也诉诸你们(读者们)的常识。从根本上说,常识才是王道。例如: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担保抵押债券(CDO)当面掰碎分析一下,你们会发现,那东西相当滑稽可笑。然而在这次经济大衰退之前,市场为这些纸片片日趋疯狂。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它们能行得通,不会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本书的大半篇幅,将用于讨论债券工具,因为债券是大多数投资人的重要红息收入来源。债券优点很多,甚至在目前这种低利率的环境中也是如此。我深信,从198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的网路股泡沫,这二十年间股市的扎实回报(并非没有动盪),教育了一代投资人,使他们看到「股票长线投资」是一条可靠的致富之路。投资顾问行业和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与生俱来的乐观主义态度,成就了这样一种资产配置状况: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那帮市场战略分析师们所做出的股市预测,其平均值不是比上年年底收盘价上涨8%~12%的。我也从未见过,那些对股票投资盲目乐观的人(他们对股市的信心其实只有靠长线投资才能如愿),对过去二十年日本的处境,或者对二次大战前股票市场多次发生的崩溃,引以为鉴。
分析家们几乎总是不停预测利润将增长,殖利率(P/E)将上升,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是这些预测与过去十年里我们所看到实际进程大相迳庭。债券由此出场。如果能够正确认识的话(这是本书的目的之一),债券可以成为你的投资组合的压箱宝,在带来利息收入的同时,至少还能说明你不用把全部指望都寄託在会有更大的傻瓜从你手中买走股票上。债券的各色风险林林总总,因而债券投资的高流动性会得到额外的补偿。在投资领域,与权益类投资工具并行于市的企业债券,只是可以投资的债券市场的一小部分。
然而本书对债券谈了这么多,并非就要无视股票了。恐怕过去十年间股权类投资的惨痛经历,以及对红息收益似乎是永不知足的追求,已经使投资人希望将更多的投资配置于固定收益工具,然而恰在此时,固定收益工具良好回报的可能性正处于低点。本书用了可观的篇幅,讨论如何抓住借由股票投资获取红利收入的机会。与债券相比,股权投资工具有一些显着优点,最近以来更是如此。债券没有股票那样的价格上涨空间,这就是固定收益工具之所以称作「固定收益」的原因。股权投资的分红可能增加,如果企业管理层有能力创造出更多利润,并且愿意与你(投资人)分享的话。
本书将介绍简单的和复杂的红利债息型投资工具,并且说明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其市场结构又是怎样的。然后再谈它们的弱点和陷阱所在,以及为什么相关市场的表现总是障碍重重而不是一帆风顺。我希望读者将乐于听取这方面的经验之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们将掌握关于红息型投资的一个新的思维方法,它将帮助你们成功实现长线投资目标。
我通常不太喜欢读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的投资书籍,感觉像是在听天书。这本书一开始就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作者似乎特别擅长把复杂的投资概念用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分散投资”的时候,他用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篮子”的比喻,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否则一旦篮子掉落,鸡蛋就会全碎。这个比喻虽然老套,但作者的阐述却非常有层次感,他不仅讲了为什么分散,还讲了如何分散,分散到什么程度才算“适度”。而且,他并没有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构建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之前总是盲目地听别人说要分散,但具体怎么分散,分散到哪些地方,心里总是一团迷雾。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资产配置,尝试着去了解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投资工具,比如债券、基金,甚至是一些另类的投资。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但至少我知道了方向,知道了我应该往哪里去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投资书籍那样,上来就给你讲一堆技术指标或者分析模型。作者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用一种非常平和、富有哲理的方式,来探讨投资这件事。他认为,投资不仅仅是关于金钱的增长,更是关于自我认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他花了很多篇幅来探讨“价值投资”的理念,并将其与个人成长和人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他强调,在投资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目标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他鼓励读者要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并敢于尝试。书中有很多关于“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的论述,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投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过好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宝典。我尤其喜欢作者在结尾处的那段话,他说,真正的投资,是对自己未来的投资,是对自己梦想的投资。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投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智慧。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充斥着各种“内幕消息”和“投资秘诀”的时代,这本书反而回归了最根本的投资原则。作者并没有去追逐那些闪亮的、一夜暴富的故事,而是脚踏实地地讲解如何建立一个稳健的投资基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资产配置”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系统的方式,从宏观经济周期、个人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多个维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来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他强调的并不是去寻找“最好的”投资产品,而是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他举了很多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投资者的案例,展示了他们是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资产配置的,这些案例非常有参考价值,让我能够更好地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不会夸大任何一种投资方式的优势,也不会过度贬低其他投资方式,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跟你聊天,分享他多年来在投资道路上的心得体会。他并没有给你列出一堆“必涨”的股票或者“稳赚不赔”的基金,而是更注重于建立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投资心态和方法论。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他并没有回避风险,而是强调要理解风险,评估风险,并学会与风险共存。他花了很多篇幅来讲解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以及在市场下跌时如何保持冷静,不被恐慌情绪左右。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每次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我都会寝食难安,忍不住想去追涨杀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与其试图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向,不如专注于建立一个能够承受各种市场波动的投资体系,并坚持下去。作者还分享了很多关于长期投资的理念,比如复利的力量,以及耐心和坚持在投资中的重要性。这些朴素的道理,在作者的讲述下,变得格外有说服力。
评分这本书我大概是几个月前在书店偶然翻到的,当时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吸引了。“全方位投资”,听起来就像一个承诺,一个能解决所有投资困惑的万能钥匙。我当时手里已经有好几本关于投资的书了,从宏观经济分析到具体的股票技术指标,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好像总是隔靴搔痒,无法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投资体系。翻了几页后,我被其中一些关于投资心理学的论述深深吸引。作者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却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内心的恐惧、贪婪以及随之而来的非理性行为。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取得理想的投资回报,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分析,而是因为我们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我至今还记得其中关于“情绪陷阱”的章节,作者列举了很多常见的心理误区,比如“赌徒谬误”、“过度自信”等等,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克服方法,比如设定止损点,避免频繁交易,以及学会接受亏损。这些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在此之前,我总是在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上下功夫,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人”的因素。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投资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人性的博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