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投资术

神童投资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投资
  • 理财
  • 股票
  • 基金
  • 财务自由
  • 财富增长
  • 价值投资
  • 个人投资
  • 投资策略
  • 神童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如果没有「爱」,本书是不可能问世的。近年来生活压力倍增,很多人想靠投资理财自救,但这很危险,因为错误的投资方法只会造成更大伤害。「甘氏理论」是经过一世纪检验的好方法,本书有幸得其精髓,并证明能获利,又可运用在基金、房地产投资上,务求对社会有帮助。

  由于深入浅出,就算小孩也能学。而学习投资要趁早,所以本书不仅是股市丛书,更是育儿宝典。本书中还披露了法人、鸿海家族、hTC内幕,也保证与读者们一起成长。又因为出发点是「爱」,本书版税将全数捐给「伊甸基金会」,与读者一起行善。

作者简介

周代运

  现职:
  国际大通投顾   研究部副总 

  学历:
  芬兰国立Aalto大学 EMBA(赫尔辛基经济学院)
  辅仁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学系
  证券分析师合格
  期货分析师合格

  经历:
  甘氏学会创办人/会长
  日盛证券经纪部
  宝来证券法人部
  如春证券投资顾问公司  研究部副总
  天富证券投资顾问公司  研究部副总

  操作特色:
  深入产业研究,善于发掘潜力股
  自创筹码分析系统,精研51种技术指标
  体认甘氏理论,独创「神童投资术」

  电子信箱:general0603@gmail.com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金融风暴下的生存法则》的图书简介,内容力求详实,旨在展现投资的复杂性与人性博弈,且不涉及您所提及的书籍《神童投资术》的任何内容。 --- 图书简介:《金融风暴下的生存法则:在不确定性中构建坚固的财富堡垒》 作者: [此处留空,或使用一个化名,例如:林远清] 出版社: [此处留空,或使用一个虚构的出版社名称,例如:东方智库] 装帧: 精装 / 32开 / 580页 定价: 128.00 元 --- 导言:迷雾中的航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科技的颠覆性进步,以及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共同编织了一张复杂且变幻莫测的经济网络。对于身处其中的投资者而言,每一次看似稳健的投资决策,都可能在下一场“黑天鹅”事件中化为乌有。传统的教科书理论,往往在真正的市场风暴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金融风暴下的生存法则》并非一本教授快速致富的秘籍,而是一部直面市场残酷本质的深度航海日志。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对短期波动的狂热追逐,建立一种能够抵御系统性风险、穿越经济周期的长期生存思维框架。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如何在信息不对称、情绪主导的金融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纪律。 第一部分:历史的回响与周期的必然性 金融市场并非随机游走,它受制于人类行为和资源配置的根本规律。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历史上几次重大的金融危机——从郁金香狂热到2008年次贷危机——追溯其内在的驱动力:非理性繁荣、过度杠杆化以及监管的滞后。 1.1 杠杆的悖论:加速器与断裂点 详细分析了杠杆在创造财富和引发崩溃中的双重角色。探讨了如何识别不同资产类别(房地产、衍生品、新兴市场债务)中的隐性杠杆,以及在去杠杆周期中,资本的真实流向。 1.2 人性在周期中的投射:贪婪、恐惧与羊群效应 引入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洞察,剖析群体心理如何将合理的市场修正扭曲为灾难。重点讨论了“确认偏误”和“处置效应”如何在牛市中助长泡沫,在熊市中加剧抛售。 1.3 宏观调控的边界与副作用 审视了中央银行与政府在危机干预中的政策工具箱及其局限性。讨论了量化宽松、负利率等非常规政策对资产定价、财富分配产生的深远且难以逆转的影响。 第二部分:风险的重构——从概率到韧性 现代金融工程试图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量化风险。然而,当模型依赖于过去的观测数据时,它们在面对结构性转变时便失去了预测力。《金融风暴下的生存法则》主张将风险管理从单纯的量化指标提升到系统性的“韧性”构建。 2.1 压力测试的升级:超越正态分布 本书提出了“极端情景建模”的框架,强调在设计投资组合时,必须纳入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这包括对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断裂和能源转型等非传统冲击的沙盘推演。 2.2 价值的锚定:资产的内在叙事 在估值模型日益失灵的时代,如何确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本部分回归价值投资的本质,强调对企业护城河(无形资产、网络效应、垄断地位)的深度理解,而非仅仅依赖市盈率的短期变化。 2.3 流动性的陷阱:现金的战略价值 流动性在和平时期是冗余的,在危机中则是生命的氧气。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持有现金、短期债券和可快速变现资产的黄金比例,以及如何利用市场恐慌进行“战术性部署”。 第三部分:投资组合的结构工程学 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其设计哲学应当是防御性的。本书超越了简单的“股债平衡”,探讨了跨资产类别的协同作用和对冲机制的构建。 3.1 “反脆弱”资产配置模型 借鉴复杂系统理论,引入“反脆弱性”的概念。探讨如何配置那些能在市场动荡中受益的资产(如VIX产品、特定对冲基金策略、抗通胀实物资产),而非仅仅是“低波动性”资产。 3.2 另类投资的审慎接入 对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础设施和结构化产品等另类资产进行了深入解构。重点不在于鼓吹其高回报,而在于揭示其隐藏的流动性风险、锁定期限的成本,以及如何区分真正的价值创造与包装炒作。 3.3 货币与地缘:全球化退潮下的对冲 在全球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下,汇率风险成为核心议题。分析了不同储备货币的相对强弱周期,以及如何利用商品、黄金以及特定区域性主权债务,对冲国家信用风险和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 第四部分:纪律与心智的炼金术 在金融风暴中,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市场本身,而是投资者自身的情绪反应。《金融风暴下的生存法则》将大量篇幅用于探讨长期投资者的心智成熟。 4.1 延迟满足与机会成本的权衡 阐述了复利效应的真正力量在于时间,以及如何构建一个能让你在市场暴跌时保持“睡得安稳”的投资组合。讨论了心理账户的陷阱,以及如何将短期亏损视为购买未来更高确定性的成本。 4.2 独立思考的实践:抵御信息噪音 在海量金融新闻和社交媒体的轰炸下,保持独立判断愈发困难。本书提供了一套筛选信息源、建立“信息防火墙”的方法论,区分哪些信息是信号,哪些只是噪音。 4.3 退出机制与传承:财富的最后阶段 成功的投资不仅仅在于积累,更在于有效分配和传承。探讨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如何逐步降低风险敞口、实现收益的锁定,并为下一代建立可持续的财富观和风险认知。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构建的不是一个能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一套能够在任何天气下都能安全航行的船体。金融风暴终将过去,但留下来的,是那些真正理解市场规律、并拥有钢铁般纪律的投资者。这是一场关于生存、适应与智慧的较量。 --- 读者群体: 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机构资产配置经理、追求长期财务稳健性的个人高净值人士。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风险降最低,获利拉最大2
掌握股价波动!6
代运新书祝福8
投资是我们翻身的最佳途径10
人人皆是神童!12

第1章 人人有机会21
第一节 翻身的关键22
第二节 望梅止渴24
第三节 关于KD、MACD等指标27
第四节 成功的例子29
第五节 赚2倍的重要33

第2章 K线理论37
第一节 K线起源38
第二节 什么是K线?38
第三节 K线制作方法39
第四节 K线意义40
第五节 K线之我见45

第3章 大自然法则47
第一节 吸引力法则48
第二节 班佛定律50
第三节 黄金比例51
第四节 费波纳奇序列52
第五节 波浪理论54
第六节 碎型模型56
第七节 波浪理论的普及57

第4章 甘氏理论59
第一节 甘氏,何许人也60
第二节 甘氏理论68
第三节 波动法则70
第四节 我对甘氏理论的研究--波73
第五节 价格便宜,而且还非常有效76

第5章甘氏理论的深度运用79
第一节 对称点怎么找?80
第二节 历史repeat的週期96
第三节 其他注意事项99
第四节 更多范例99
第五节 何以股价依循波动法则?107
第六节 庆祝「世界完全对称日」110
第七节 如何投资基金、房地产赚大钱111

第6章关键守则12条117
第一节 12条守则118
第二节 12条守则之我见125

第7章未来大趋势127
第一节 航运族群128
第二节 Win8130
第三节 纺织131
第四节 关于苹果王朝132
第五节 hTC的深度解析134

第8章有感而发137
第一节 对玄学的看法138
第二节 揭开法人的神秘面纱139
第三节 对基本面的看法140
第四节 高房价147
第五节 无薪价148
第六节 这种默契只有「我们」才有150
第七节 甘氏学会150
第八节 缘分152
第九节 我与鸿海家族的奇缘153
第十节 分散风险157
   
后记159

图书序言

  本书能完成首先要感谢全体「非凡商业週刊」的同仁,让我有舞台发挥,出书前更提供我大量资料可以佐证;还有「经济日报」证券组朋友的协助;以及广大「甘氏学会」的网友支持。本书一开始就将感谢献上,以表示我最深的敬意。

  很多很都说股市的钱难赚,又说股市没有赢家,但是老实说我3岁的儿子他已经会判断股市涨跌。我拿出很多档股票的技术线图问他,他会回答我哪几档会上去,哪几档会下来。首先我拿的是日线,但为了确定他不是随便乱讲的,我会再拿问过股票的週线问一遍,答案竟是一样的,而且结果多半符合,很多朋友笑说他是股市神童。

  这其实应该让人很意外,三岁小孩还不认识字,他怎么知道他认为会涨的日线与週线是同一档股票?但这又应该不意外,因为如果同一档股票日线图翻多看涨,本来在週线来看也是要涨才对。所以如果叫他在一堆日线、週线图中选出会涨的,选出来的理当就是同一档。

  但问题是,三岁小孩怎么知道选的股票会涨?而且事后来看胜率很高。这并非因为他是天才,事实上,他跟每一个小孩都是一样的,相当普通,我甚至还觉得他有点笨!他之所以能有很高的准确度,主要是因为「股市分析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都把它想的太难了,有效又简单的投资术是关键!

  股神巴菲特出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6岁就把半打可口可乐拆开分售赚零用钱,8岁开始追踪股价,11岁买进人生第一张股票,13岁自己报税,所以投资很简单啊!巴菲特从小时候就会投资赚钱。但巴菲特成为全世界最崇敬的投资大师,不是一朝悟道,而是从小在家庭就耳濡目染。儿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透过和环境的互动,形成认知结构与基模,因此文化与教育背景,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让儿童从小接触理财,提早学习投资的基本观念,说不定你的孩子也能成为巴菲特!

  我就是看到巴菲特的例子,所以从二岁就积极培养我儿子。我就是用有效又简单的「神童投资术」教他。待看完本书后,您就可以亲自体验看看,只要您会看K线图,能分办左边与右边就能看的懂股票未来趋势,也难怪3岁的小孩也看的出来!既然看的懂趋势,当然就会是股市赢家。成功,只不过是水到渠成,时间上的问题而已!也因为方法很简单,小孩子也能学会,所以本书,既是财经丛书,也可以是育儿书籍。

  看本书可先看附录一跟附录二,这样或许会更有动机学习这个投资术。我的「神童投资术」源自「甘氏理论」。甘氏全名 William.Delbert.Gann(1878-1955年),台湾有翻作「江恩」,但都是同一人。甘氏曾在1909年10月,在《股票行情和投资》杂志工作人员的监察下公开操作一整个月,获利率竟达1000%;并公开预测小麦的收盘价,结果精准 命中震撼市场;此外,也预言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以及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大战结束时间,是相当传奇的人物。

  当然,这样成功的操作,背后的方法必然不简单,但是透过精准掌握精髓中的精髓,先将自己投资的胜率拉高到八成并不难。可惜问题是,尽管市面上的书籍汗牛充栋,包含中国、日本也都有很多网站加以探讨,但那些都没有讲到精髓。

  会这么说是有所本的,因为甘氏自己本人在1909年12月号的「报价与投资文摘」专题访问中说道:「在此,我不可能讲出我在市场中应用波动法则的具体概念,但是,当我说波动法则时,是指无线电报,地线电话和留声机的基本法则,门外汉还是可以得到某些要领。没有这种法则的存在,上述发明将是不可能的。」换言之,甘氏其实有留一手,没把最关键的地方讲清楚,而当我们在研究甘氏理论时,如果没有讨论到跟无线电报有相关的波动法则,那就有「只学到皮毛」的风险。

  因缘际会下,笔者在一次玩音乐的过程中,无意中体会到理论的关键,这些笔者都会在本书中一五一十的交待清楚,而且简化到连三岁小孩都会。重点是,透过大量的例子,证明在实务上运用确实有效,原来投资赚钱可以这么简单,难怪小孩子也能学。而且不光是股票投资上,基金、房地产、原物料期货的道理都一样,相信读者本书看下去必会相当惊喜!

  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力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段落分明,相信读者在第一次读过后,就能够清楚地了解「神童投资术」,也就是甘氏理论的精华;读过第二次后,便能够心领会,对投资有全新的看法,操作的绩效也逐渐提升;读过第三次后,投资的胜率将有八成以上。

  文末,还要特别感谢辅大教务长龚尚智老师、与辅大贸金系主任韩千山老师,百忙之中抽空指导,并为我撰文推荐;也要感谢投资女王林宝珠小姐以及张智超先生,林宝珠小姐不但在投资上是一流高手,同时也是成功的创业家,她成立的「先锋投顾」在基金界相当有口碑;智超兄能从投资破产却不自暴自弃,到反而成为金彝奖得主,这是金融业的最高荣耀,相当令人敬佩。有了他们的推荐,让本书增色不少。

  还有博客思出版社的张加君小姐不辞辛劳地一一解决问题,郑荷婷小姐仔细用心地编排,以及博客思的全体同仁,没有你们,「神童投资术」就不可能问世。最后,更要感谢令人尊敬的读者们,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动力来源,除了感谢,还是感谢,「神童投资术」不会让您失望的!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神童投资术》这本书,我大概断断续续读了有段时间了,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它不像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更像一本可以时常翻阅的“工具书”,又或者说,是一本“人生指导手册”。作者在书中关于“长期价值创造”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并没有鼓吹短期的投机取巧,而是强调通过深入研究和耐心持有,来获取复利带来的巨大回报。我特别喜欢他分析“护城河”的部分,通过具体的企业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才是一家公司真正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体现。这不仅仅是关于投资,更是关于如何识别优秀的事物,以及如何与优秀的事物一同成长。书中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章节,是关于“情绪化交易的陷阱”。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语言,描绘了投资者在贪婪和恐惧面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错误的。他给出的建议,比如“设置止损和止盈点”,以及“定期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这些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克服人性弱点的关键。这本书让我明白,投资不仅仅是金钱的游戏,更是与自己内心的一场较量。它让我更加敬畏市场,也更加了解自己。

评分

老实说,我买《神童投资术》的时候,就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投资的书籍太多了,大多数看完之后都觉得“嗯,知道了,然后呢?”。但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是,真的能“用”。作者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矫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甚至带点幽默感的方式,把复杂的投资逻辑变得生动有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风险识别”的章节,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堆砌数据、列举公式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把风险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他会告诉你,真正的风险往往隐藏在你最容易忽视的地方,而如何去发掘它们,需要的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投资经历。我曾经以为自己做好了功课,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很多时候我只是在“模仿”别人的做法,而缺乏真正属于自己的判断体系。作者强调的“建立个性化投资框架”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启发。他鼓励读者去了解自己的性格、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目标,然后根据这些因素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不是盲目照搬所谓的“成功秘诀”。这种“量身定制”的理念,让我觉得投资不再是一件冰冷、机械的事情,而是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的旅程。

评分

我对《神童投资术》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是一种“醍醐灌顶”式的学习体验。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他并没有使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去包装,而是用一种朴实无华,却又字字珠玑的语言,将投资的精髓娓娓道来。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概率思维”的强调。在很多投资书籍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确定性”的分析,而这本书则教会我,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去理解和运用概率,如何去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作者通过各种有趣的例子,比如抛硬币、掷骰子,来解释概率在投资中的应用,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逆向投资”的探讨,作者并没有鼓励盲目地与市场作对,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在市场恐慌时,往往是价值被低估的信号。他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被大众情绪所裹挟。这本书也让我对“长期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付诸实践的具体行动,包括持续的学习、耐心的等待,以及对目标的坚定不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盲目跟风的散户,而是开始拥有了一个更清晰、更理性的投资视角。

评分

拿到《神童投资术》这本书,我其实是被它的书名吸引的,总觉得“神童”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诀。然而,真正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给我那种“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更偏向于一种“长期主义”和“耐心耕耘”的哲学。作者非常注重投资的底层逻辑,他反复强调“理解你所投资的”,而不是简单地追逐热门概念或市场热点。在介绍“价值投资”的部分,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如何去分析它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他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现金流折现模型,但又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际案例来辅助说明。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市场先生”的解读,他将市场的情绪波动比喻成一个情绪化的个体,提醒我们不要被他的喜怒无常所左右,而是要抓住他偶尔犯错的机会。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改变,就是让我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沉得住气。我不再因为市场的短期波动而焦虑不安,也不再追逐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但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资产。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但却让我感觉自己在投资这条路上,终于找到了一个更稳健、更可靠的方向。

评分

《神童投资术》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带着点小小的期盼和一丝怀疑的。毕竟,“神童”这两个字,听起来就有点不接地气,总觉得是不是会充斥着一些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的空谈。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开始沉浸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时,那种担忧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扎实的。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进入投资的世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旁边耳提面命,耐心解释着那些我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投资概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心态建设”的那一部分,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要冷静”,而是深入剖析了人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心理活动,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例如,作者描述的“复盘”环节,不是那种流于形式的总结,而是引导读者去反思每次决策背后的逻辑,去识别那些导致错误的思维误区。我曾尝试过几次,确实发现了一些自己之前从未意识到的盲点,这对于我这样还在摸索阶段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整本书的逻辑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读起来一点都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越读越想继续下去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