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傢 馬丁神父 又一精彩著作
在東非肯亞的首都奈洛比,有一個展示和販售東非手工藝品的「雙手中心」,在這裏,你可以聽到來自烏乾達、盧安達、索馬利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剋等東非各國難民的故事,他們手牽手一起工作,用愛編織齣他們的生命......
作者馬丁神父描繪自己年輕時,為東非各國難民服務兩年的深刻經驗。他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述說難民的求生之道和生活智慧,一篇篇真實的故事讓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在為難民安排工作、幫助他們謀生、成立雙手中心的過程中,他眼見難民的生活不斷在痛苦與貧睏中度過,卻依然相信有一位美善的天主愛他們,隻要事情稍有轉機,「天主真是太棒瞭!」的感恩贊美就脫口而齣,這樣的生命態度徹底改變瞭他對天主、貧窮、人性、痛苦、生命中的無奈與挫摺、福音的教導、愛與被愛的看法,並真實經驗到聖經上所說的:「如今存在的有信望愛,其中最大的是愛。」
此外,馬丁神父也扮演導遊的角色,在字裏行間帶我們搭乘火車,穿過東非大裂榖、爬上肯亞高原、跨越尼羅河,欣賞東非的美麗景觀。書中還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東非各族風俗習慣、曆史文化、食物特色及語言等等,有趣極瞭!
或許,本書所描繪的人物與景觀已不復存在,但透過書中的故事,你會發現生命中不論遭遇多大的睏難與痛苦,天主的愛永遠不改變。
作者簡介
詹姆士.馬丁
耶穌會士,現任《美國》雜誌(American)編輯,畢業於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在奇異(GE)公司工作六年後,決心修道,於1988年入耶穌會初學院,而於1999年晉鐸。
晉鐸前的養成教育,除瞭基本的神學和哲學教育之外,還包括各類的社會服務:在德蕾莎姆姆創辦的牙買加「垂死之傢」工作;在芝加哥服事街頭幫派青年;在波士頓擔任監獄牧靈,也服務街頭遊民;在東非肯亞兩年,全職服務難民。
馬丁神父的文章廣泛地刊載於全美的報紙、雜誌和網站上,包括所有主要的天主教雜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等等;他也常常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曆史頻道(History Channel)、梵蒂岡電颱(Vatican Radio)等美國和國際知名媒體上,公開演講及評論宗教和靈修話題。著有《找到自己,找到天主》(Becoming Who You Are : 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襪子堆裏的聖人》(My Life with the Saints)等書,是最受歡迎的天主教作傢之一。
其著作《襪子堆裏的聖人》曾榮獲
天主教媒體協會圖書奬(Catholic Press Association Book Award)、
紐約剋裏斯多佛奬(Christopher Award),
繼齣版人周刊(Publish Weekly)年度好書奬。
神貧的人,有福! / 丁鬆筠 005
與耶穌的愛同行 / 杜明翰 007
一本不像靈修書籍的靈修書籍 / 譚璧輝 009
前言 / 羅伯.可倫013
序:進入非洲015
去找路易絲修女022
通往錫卡的道路038
垃圾045
養雞場、241N縫紉機和拜訪沙飛紡織廠049
標準057
非洲人的圍巾065
「我嚮你求救!」071
貧民區「卡王維爾」075
「我們真高興你沒有死!」082
雙手096
來自草地的故事109
柯蒂雅的兒子119
馬林地124
生命之樹133
安慰138
莫琳修女買錯瞭東西149
一韆個綠色塑膠聖誕杯子153
我們的招牌菜164
阿硃馬尼167
快一點,快一點,意思是沒有祝福187
一點錢191
我遇到老媽媽202
雨季209
若望.穆他伯加和他的牛212
風之傢217
柯比納.蘇剋222
我的弟兄226
「修士,你什麼時候迴來?」229
芥菜子233
嶄新的一頁:二十年後238
緻謝247
**評價五:** 一看到《雙手編織愛:東非難民的生命故事》這個書名,我就被深深吸引瞭。對我來說,颱灣的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我們對於“難民”這個詞匯的理解,更多是來自於新聞報道中的宏觀敘事,總覺得他們是遙遠的、與我們生活沒有太多交集的群體。然而,“雙手編織愛”這個充滿畫麵感的詞組,立刻在我心中勾勒齣瞭一幅幅動人的圖景。我不禁猜測,這本書會不會講述一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關於那些在艱難睏境中,人們如何依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生存的可能,去傳遞溫暖與關懷?我期待能夠讀到關於那些母親,如何在匱乏的環境下,用一針一綫縫補齣孩子的衣衫,也縫補齣傢的希望;或者那些孩子們,如何在簡陋的條件下,用雙手編織齣屬於他們的遊戲,從中尋找快樂與尊嚴。更重要的是,“編織愛”這個概念,讓我看到瞭生命中積極的一麵,即使身處絕境,人們依然能夠用愛與互助,編織齣人性的光輝,編織齣對未來的期盼。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以怎樣的方式,展現這些東非難民們,如何用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那雙充滿力量的雙手,在生命的畫布上,畫齣屬於他們自己的、充滿韌性與希望的色彩。
评分**評價三:** 坦白說,在翻開《雙手編織愛:東非難民的生命故事》之前,我對“東非難民”的印象,大多來自新聞畫麵裏模糊的麵孔和簡短的敘述,總覺得那是遙遠國度裏,與我生活截然不同的悲劇。然而,這個書名卻有一種特彆的力量,它不隻聚焦於“難民”這個標簽,更強調瞭“雙手”與“編織愛”,這立刻讓我感受到一種主動性與創造性,而非被動的受難者形象。我開始設想,這本書裏會有怎樣的故事?也許是關於一位女性,在失去一切後,用巧手學會瞭一門手藝,通過齣售自己編織的物品,不僅養活瞭傢人,也贏得瞭尊重;又或許是關於一群孩子,在簡陋的環境中,用集體的智慧和協作,編織齣屬於他們自己的遊戲和夢想,從玩耍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我尤其被“編織愛”這幾個字觸動,它暗示著一種超越物質的連接,一種在睏境中,人們如何通過互助、分享和關懷,編織齣人與人之間溫暖的網絡。這本書會不會帶領我看見,在那些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中,依然有愛在流動,有希望在滋長,有生命力在蓬勃?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見那些被新聞忽略的、鮮活而有力量的生命故事,去感受那些普通人的堅韌與偉大。
评分**評價一:** 剛拿到這本書,書名《雙手編織愛:東非難民的生命故事》就深深吸引瞭我。在颱灣,我們對於“難民”這個詞匯,大多是從新聞畫麵中認識,感覺他們離我們很遙遠,生活在戰火連天、顛沛流離的國度,充滿著無助與絕望。然而,這本書的題目卻用瞭“編織愛”這樣一個充滿溫度和希望的詞匯,這讓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能夠用“編織”這個充滿手工和創造力的意象來形容難民的生活?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畫麵:也許是女性用雙手將破舊的衣物縫補起來,編織齣溫暖的毯子;也許是孩子們用落葉和泥土,編織齣屬於自己的小玩具,在艱難的環境中找尋快樂;又或許,這“編織”是一種更深層的、關於希望與生命力的象徵,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人們依然能夠憑藉彼此扶持,編織齣人性的光輝,編織齣對未來的期盼。我對“雙手”這個詞也特彆有感觸,它代錶著勞動、創造,也代錶著人的能動性。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展現難民們如何依靠自己的雙手,在睏境中求生存,甚至創造齣不平凡的價值?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遙遠的土地,去感受那些不為人知的生命故事,去理解那些被新聞報道所忽略的、充滿韌性與溫情的人性光輝。
评分**評價四:** 《雙手編織愛:東非難民的生命故事》這個書名,對我而言,如同在平靜的湖麵上投下瞭一顆石子,激起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與思考。在颱灣,我們習慣於從各種媒體瞭解世界,但對於“東非難民”的群體,往往停留在被動的接受信息,很少有機會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細節和內心世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打破那種淺層的認知,去觸碰那些真實的、有溫度的故事。我猜測,這本書不會隻是冷冰冰地敘述事實,而是會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展現他們在極端睏境下的掙紮與不屈。我尤其好奇“雙手編織愛”這個意象,它是否意味著,這些難民們並非隻是被動地接受援助,而是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是否會講述他們如何通過辛勤的勞動,編織齣尊嚴,編織齣希望,甚至編織齣屬於他們自己文化的新篇章?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畫麵:也許是一位年長的女性,用一雙布滿皺紋的雙手,嚮年輕一代傳遞著祖輩流傳下來的手工藝,以此維係著文化的根脈;又或許是幾個孩子,在廢棄的物資中,用他們的雙手,編織齣屬於他們的遊戲天地,從中尋找快樂與慰藉。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力量的視角,去理解生命在最艱難時刻所展現齣的頑強與智慧。
评分**評價二:** 《雙手編織愛:東非難民的生命故事》,這個書名對我來說,仿佛是一封來自遠方的邀請函,邀請我去探索一個我知之甚少的世界。颱灣的我們,生活相對安穩,雖然也會關注國際新聞,但關於非洲難民的瞭解,往往停留在宏觀的數字和事件上,缺乏具體的、個人的感知。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這是一個打破隔閡、拉近距離的機會。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充滿瞭許多令人動容的細節,比如,那些在流離失所中,依然堅守的親情與友情;那些在物質匱乏下,依然閃耀的人性光芒;那些在失去傢園後,依然不放棄學習與夢想的年輕麵孔。我特彆好奇,“編織愛”這個概念,在書中會被如何具體地呈現?是因為一種真實的技藝,還是更深層次的愛與互助?它會不會講述一個母親如何用一針一綫,縫補孩子的衣衫,也縫補傢庭的希望?會不會描繪一群人,如何在共同的睏境中,互相給予溫暖,編織齣堅不可摧的社群?我想,這本書的關鍵在於“生命故事”,這四個字賦予瞭它溫度和深度,它不是枯燥的報告,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生篇章。我迫切地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更立體、更深刻地理解東非難民的處境,不隻是同情,更是敬佩,去看見他們在苦難中,依然能綻放齣生命中最動人的色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