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

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ames Martin, S.J.
图书标签:
  • 难民
  • 东非
  • 生命故事
  • 人道主义
  • 社会问题
  • 口述历史
  • 非洲
  • 个人经历
  • 希望
  • 战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马丁神父 又一精彩着作

  在东非肯亚的首都奈洛比,有一个展示和贩售东非手工艺品的「双手中心」,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来自乌干达、卢安达、索马利亚、坦尚尼亚、莫三比克等东非各国难民的故事,他们手牵手一起工作,用爱编织出他们的生命......

  作者马丁神父描绘自己年轻时,为东非各国难民服务两年的深刻经验。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述说难民的求生之道和生活智慧,一篇篇真实的故事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在为难民安排工作、帮助他们谋生、成立双手中心的过程中,他眼见难民的生活不断在痛苦与贫困中度过,却依然相信有一位美善的天主爱他们,只要事情稍有转机,「天主真是太棒了!」的感恩赞美就脱口而出,这样的生命态度彻底改变了他对天主、贫穷、人性、痛苦、生命中的无奈与挫折、福音的教导、爱与被爱的看法,并真实经验到圣经上所说的:「如今存在的有信望爱,其中最大的是爱。」

  此外,马丁神父也扮演导游的角色,在字里行间带我们搭乘火车,穿过东非大裂谷、爬上肯亚高原、跨越尼罗河,欣赏东非的美丽景观。书中还穿插一些鲜为人知的东非各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食物特色及语言等等,有趣极了!

  或许,本书所描绘的人物与景观已不复存在,但透过书中的故事,你会发现生命中不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痛苦,天主的爱永远不改变。
 
作者简介

詹姆士.马丁

  耶稣会士,现任《美国》杂志(American)编辑,毕业于美国长春藤名校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在奇异(GE)公司工作六年后,决心修道,于1988年入耶稣会初学院,而于1999年晋铎。

  晋铎前的养成教育,除了基本的神学和哲学教育之外,还包括各类的社会服务:在德蕾莎姆姆创办的牙买加「垂死之家」工作;在芝加哥服事街头帮派青年;在波士顿担任监狱牧灵,也服务街头游民;在东非肯亚两年,全职服务难民。

  马丁神父的文章广泛地刊载于全美的报纸、杂志和网站上,包括所有主要的天主教杂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等;他也常常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梵蒂冈电台(Vatican Radio)等美国和国际知名媒体上,公开演讲及评论宗教和灵修话题。着有《找到自己,找到天主》(Becoming Who You Are : 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袜子堆里的圣人》(My Life with the Saints)等书,是最受欢迎的天主教作家之一。
 
  其着作《袜子堆里的圣人》曾荣获
  天主教媒体协会图书奖(Catholic Press Association Book Award)、
  纽约克里斯多佛奖(Christopher Award),
  继出版人周刊(Publish Weekly)年度好书奖。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神贫的人,有福! / 丁松筠  005
与耶稣的爱同行 / 杜明翰  007
一本不像灵修书籍的灵修书籍 / 谭璧辉  009
前言 / 罗伯.可伦013
序:进入非洲015

去找路易丝修女022
通往钖卡的道路038
垃圾045
养鸡场、241N缝纫机和拜访沙飞纺织厂049
标准057
非洲人的围巾065
「我向你求救!」071
贫民区「卡王维尔」075
「我们真高兴你没有死!」082
双手096
来自草地的故事109
柯蒂雅的儿子119
马林地124
生命之树133
安慰138
莫琳修女买错了东西149
一千个绿色塑胶圣诞杯子153
我们的招牌菜164
阿朱马尼167
快一点,快一点,意思是没有祝福187
一点钱191
我遇到老妈妈202
雨季209
若望.穆他伯加和他的牛212
风之家217
柯比纳.苏克222
我的弟兄226
「修士,你什么时候回来?」229
芥菜子233
崭新的一页:二十年后238
致谢24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一:** 刚拿到这本书,书名《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就深深吸引了我。在台湾,我们对于“难民”这个词汇,大多是从新闻画面中认识,感觉他们离我们很遥远,生活在战火连天、颠沛流离的国度,充满着无助与绝望。然而,这本书的题目却用了“编织爱”这样一个充满温度和希望的词汇,这让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能够用“编织”这个充满手工和创造力的意象来形容难民的生活?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也许是女性用双手将破旧的衣物缝补起来,编织出温暖的毯子;也许是孩子们用落叶和泥土,编织出属于自己的小玩具,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寻快乐;又或许,这“编织”是一种更深层的、关于希望与生命力的象征,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够凭借彼此扶持,编织出人性的光辉,编织出对未来的期盼。我对“双手”这个词也特别有感触,它代表着劳动、创造,也代表着人的能动性。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展现难民们如何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困境中求生存,甚至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遥远的土地,去感受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命故事,去理解那些被新闻报道所忽略的、充满韧性与温情的人性光辉。

评分

**评价五:** 一看到《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这个书名,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对我来说,台湾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我们对于“难民”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多是来自于新闻报道中的宏观叙事,总觉得他们是遥远的、与我们生活没有太多交集的群体。然而,“双手编织爱”这个充满画面感的词组,立刻在我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我不禁猜测,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些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关于那些在艰难困境中,人们如何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存的可能,去传递温暖与关怀?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那些母亲,如何在匮乏的环境下,用一针一线缝补出孩子的衣衫,也缝补出家的希望;或者那些孩子们,如何在简陋的条件下,用双手编织出属于他们的游戏,从中寻找快乐与尊严。更重要的是,“编织爱”这个概念,让我看到了生命中积极的一面,即使身处绝境,人们依然能够用爱与互助,编织出人性的光辉,编织出对未来的期盼。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展现这些东非难民们,如何用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那双充满力量的双手,在生命的画布上,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韧性与希望的色彩。

评分

**评价二:** 《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这个书名对我来说,仿佛是一封来自远方的邀请函,邀请我去探索一个我知之甚少的世界。台湾的我们,生活相对安稳,虽然也会关注国际新闻,但关于非洲难民的了解,往往停留在宏观的数字和事件上,缺乏具体的、个人的感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打破隔阂、拉近距离的机会。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充满了许多令人动容的细节,比如,那些在流离失所中,依然坚守的亲情与友情;那些在物质匮乏下,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芒;那些在失去家园后,依然不放弃学习与梦想的年轻面孔。我特别好奇,“编织爱”这个概念,在书中会被如何具体地呈现?是因为一种真实的技艺,还是更深层次的爱与互助?它会不会讲述一个母亲如何用一针一线,缝补孩子的衣衫,也缝补家庭的希望?会不会描绘一群人,如何在共同的困境中,互相给予温暖,编织出坚不可摧的社群?我想,这本书的关键在于“生命故事”,这四个字赋予了它温度和深度,它不是枯燥的报告,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生篇章。我迫切地希望透过这本书,能够更立体、更深刻地理解东非难民的处境,不只是同情,更是敬佩,去看见他们在苦难中,依然能绽放出生命中最动人的色彩。

评分

**评价四:** 《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这个书名,对我而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与思考。在台湾,我们习惯于从各种媒体了解世界,但对于“东非难民”的群体,往往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信息,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打破那种浅层的认知,去触碰那些真实的、有温度的故事。我猜测,这本书不会只是冷冰冰地叙述事实,而是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他们在极端困境下的挣扎与不屈。我尤其好奇“双手编织爱”这个意象,它是否意味着,这些难民们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援助,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是否会讲述他们如何通过辛勤的劳动,编织出尊严,编织出希望,甚至编织出属于他们自己文化的新篇章?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画面:也许是一位年长的女性,用一双布满皱纹的双手,向年轻一代传递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手工艺,以此维系着文化的根脉;又或许是几个孩子,在废弃的物资中,用他们的双手,编织出属于他们的游戏天地,从中寻找快乐与慰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力量的视角,去理解生命在最艰难时刻所展现出的顽强与智慧。

评分

**评价三:** 坦白说,在翻开《双手编织爱:东非难民的生命故事》之前,我对“东非难民”的印象,大多来自新闻画面里模糊的面孔和简短的叙述,总觉得那是遥远国度里,与我生活截然不同的悲剧。然而,这个书名却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它不只聚焦于“难民”这个标签,更强调了“双手”与“编织爱”,这立刻让我感受到一种主动性与创造性,而非被动的受难者形象。我开始设想,这本书里会有怎样的故事?也许是关于一位女性,在失去一切后,用巧手学会了一门手艺,通过出售自己编织的物品,不仅养活了家人,也赢得了尊重;又或许是关于一群孩子,在简陋的环境中,用集体的智慧和协作,编织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和梦想,从玩耍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我尤其被“编织爱”这几个字触动,它暗示着一种超越物质的连接,一种在困境中,人们如何通过互助、分享和关怀,编织出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网络。这本书会不会带领我看见,在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中,依然有爱在流动,有希望在滋长,有生命力在蓬勃?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见那些被新闻忽略的、鲜活而有力量的生命故事,去感受那些普通人的坚韧与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