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生灵修神学五部曲—最终乐章!
本书荣获2009年《今日基督教杂志》灵修类年度好书奖
真正的人际沟通高手上场!
耶稣教你明了说话和祷告的诀窍,
生命中从此再也不分你-我-祂。
人类最为独特的,是拥有高度精密的语言。我们发明了数学的语言,进行抽象思考;也发明了音乐的语言,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还发明了电脑的语言,我们每日的工作都仰赖它。
正是因为语言太重要,一旦语言败坏,整个世界就被辖制,人类成了语言的奴隶。我们用负面的语言彼此伤害,用虚妄的语言欺骗,用华丽的词藻掩饰,用谴责的语言论断,用煽动的语言操控,用仇恨的语言报复。
耶稣,便是上帝差来的语言大师。在这个充满邪恶、扭曲、狂妄、骄傲、欺瞒语言的世界,耶稣使用着另外一种语言系统──天国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恩典的语言、饶恕的语言;这种语言,是鼓励的语言、祝福的语言。祂用盼望的语言扭转人心的绝望,也用怜悯的语言化解绵延的仇恨。
神的国近了,神的语言也近了。毕德生邀请我们一同成为天国语言学校的学生:跟随耶稣,听祂说故事,向祂学祷告。在日常生活的闲话家常中,也在工作场合的人际对话里,让耶稣的祷告,成为我们的祷告;让天国的语言,成为我们的语言。
与我们的天父、与我们的邻舍,在大树下一起闲话家常吧!
* * *
「语言,是神赐给人的礼物,用来荣耀神、领受神的启示、见证神的真理,以及赞美神,却也经常有误用之虞。太多时候,生机蓬勃的『话语』(Word)变成命题式的死尸,干渴枯竭,然后被摆进福马林的瓶子里,作成解经标本,最后沦为『空谈神』(godtalk)……我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字词的庄严与语言的神圣恩赐,不论用在垂直或水平的关系,我想要培养这样的认知。正如耶稣所示范的。」──摘自〈引言〉
毕德生指出,人们常在星期天使用「上帝的语言」(God speak),到了星期一却又换上「世俗的语言」(regular speak);但是耶稣并没有这样的区分。相反地,耶稣常常在比喻里採取「直话不直说」的策略。本书内容分为「第一单元:讲故事的耶稣」与「第二单元:祷告的耶稣」,引领读者从「比喻」和「祷告」之中,领会耶稣所作的示范,即便是与人、与天父闲话家常,这些话语本身就是基督徒生命与福音的核心,承载着语言的固有神圣本质。
作者简介
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
译有《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并撰写「圣经灵修神学系列」(共五本,均由校园出版),以圣经为主轴,将旧约和新约、神学和灵性巧妙地作信仰上的结合,为近代基督教经典之作。
身为国际知名的灵修作家,译作《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更是销售超过一千六百万册,毕德生却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直到四十八岁才出版第一本书《天路客的行囊》──事实上,出版之前还曾被十八家出版社退过稿。
然而,从四十八岁到现在八十岁,毕德生笔耕不辍,除了叫好叫座的《信息本圣经》,更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三十一本书。之所以能够有这么丰富的创作,除了本人饱读群书,涉猎甚广外,那将近五十年的牧会生涯,才是毕德生「文思泉涌」的关键。每一个牧养的经历,几乎都化成了书中动人的故事与文字,无怪乎毕德生的书,总是能够深深撼动读者的灵魂。
如今已退休在家的毕德生,去年刚出版他的自传The Pastor: A Memoir(校园即将出版),据说,这是他的封笔之作。然而,喜爱他的读者应该都会衷心希望,圣灵再次感动,让毕德生继续写作下去。
毕德生「圣经灵修神学系列」:
1.《翱翔的基督》(Christ Plays in Ten Thousand Places)
2.《圣经好好吃》(Eat this Book)
3.《耶稣的道路》(The Jesus Way)
4.《天国的语言》(Tell It Slant)
5.《复活的操练》(Practice Resurrection)
(以上均为校园书房出版社出版)
第一单元Part 1 讲故事的耶稣
第一章 耶稣在撒玛利亚:路加福音九章51节~十九章27节
第二章 邻舍:路加福音十章25~37节
第三章 朋友:路加福音十一章1~13节
第四章 无知的财主: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节
第五章 粪肥:路加福音十三章6~9节
第六章 桌边谈话:路加福音十四章1~14节
第七章 浪子一族:路加福音十五章
第八章 无赖的故事:路加福音十六章1~9节
第九章 隐形人: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节
第十章 寡妇:路加福音十八章1~8节
第十一章 罪人:路加福音十八章9~14节
第十二章 无心参与的仆人:路加福音十九章11~27节
第二单元Part 2 祷告的耶稣
第十三章 与祷告的耶稣为伍:六段祷告
第十四章 耶稣和我们一起祷告:马太福音六9~13节
第十五章 耶稣的感恩祷告:马太福音十一25~26节
第十六章 期待末时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二27~28节
第十七章 耶稣为我们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
第十八章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马太福音二十六章39、42节
第十九章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十架七言
第二十章 奉耶稣的名祷告:小橡子长成大橡树
附录:尊重语言固有的神圣精髓
专文导读
「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毕德生的终末灵修学
应仁祥(校园书房出版社主编)
毕德生的终末论?
一直以来,都不曾从终末的角度来理解毕德生。
毕竟,在毕德生近三十本的着作中,我们很难看到什么「终末」的影子──没有电影《2012》那样的天灾场景,也没有「世界将要灭亡」的警世预言,「被提」、「千禧年」、「地狱」、「火湖」等等的词汇,更是很少(我的印象是几乎没有)出现在他字里行间。就算他曾写过一本专门讨论启示录的註释书,也是聚焦在使徒约翰的「诗人」身分多过于「预言家」,认为启示录那些希奇古怪的画面和场景,比较是诗人想像力的挥洒,目的是要唤醒人心的悔改,而非「写实地」描述世界末日景象。
这样的毕德生,真的很难和终末论联想在一起。也因此,他晚年那五大册「圣经灵修学」着作,一般来说也不会被定位成「终末论」的作品,我们会说毕德生是灵修大师、是解经大师、有牧者心肠,但是绝对不会说,毕德生是终末大师。
然而,真是这样吗?会不会,毕德生的灵修学,其实就是一种终末的灵修学?他的解经,是终末论式的解经?他的牧养,标榜的更是终末的牧者呢?
生命的结束,是更丰盈的生命
头一次心中产生这样的怀疑,是某回读书会和朋友一起阅读《翱翔的基督》。作为「圣经灵修学」系列作品的第一册,《翱翔的基督》是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毕德生灵修学的理论根据,彷彿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事实上,在这次读书会之前,我自己也已前前后后把书读了不下三、四遍。和朋友一起重读,怀抱的是一种复习的心情,觉得自己已经把书看过那么多遍,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新东西了吧?
谁知道,重读才不过第一段,导论里的一句话,便让我如雷轰顶,眼睛直直地瞪着,久久讲不出话来。那句话是:「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生命、生命,更丰盈的生命。」
说真的,这句话以前读过好几遍,因为它的位置就在全书最前面,每次翻开,就会映入眼帘。然而,看了那么多遍,我的眼球不曾在这句话多停留过半秒钟。是啊!生命!是啊!更丰盈的生命!任何一个跟我一样,在教会打滚三十多年的老基督徒,对这两个词大概都不会太陌生,毕德生用这句话开场,大概不外就是提醒我们要追求更丰盛的生命吧!
然而,这一回之所以突然被这个看过不下数十遍的句子吸引,是因为「生命的结束」五个字。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那是什么意思呢?当世界末了的那一天到来、当你我复活与基督一同来到新天新地、当生命「结束」之后,等在我们前面的,仍然是生命:「生命、生命,更丰盈的生命」。
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一瞬间我发现,这真是个非常颠覆的观念。
首先,我想到的是,如果,到了新天新地,等着我们的是「更丰盈的生命」,等于是在说,届时的我们要比现在更认真的过日子、要比现在更用心地生活、要比现在更关心身边的朋友、要比现在更勇于冒险。现在让我们害怕的人事物,到了新天新地,上帝仍会要我们去面对;现在让我们逃避的事,到了新天新地,上帝会希望我们不再逃避;现在让我们恨之入骨的关系,到了新天新地,我们要跟上帝一起学习更多的饶恕、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接纳。
天国不是渡假饭店
更进一步讲,「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这个观念,瓦解了我以前对于天堂、对于天国、对于新天新地的想像。过去所以为的新天新地、以为的终末,是一切都「结束」了,都「完美」了,我们可以不用再做事情、不用再费力去学习什么,反正天国像是渡假饭店,只要安心渡假就好,顶多每天拨点时间去唱诗敬拜上帝,再也没有什么需要费心了!然而,毕德生说,生命的结束,是更丰盈的生命(而不是「渡假的生命」)。一切都会比现在更多、更精彩。我们将要去的,是一个让人更目不暇给,让人更需要成长,让人的生命继续变得更丰盛的地方。
如果,新天新地真是那样的地方,那么,活在现世的我们,真的要好好检讨。我们是不是以为反正新天新地就是「终极的假期」,所以那些我们不想学的东西、不想碰的东西,能不学就尽量不要去学,能不碰就尽量逃避,拖愈久愈好,只要等耶稣再来,天国降临,所有一切便万事太平。还是说,我们可以尽快认清事实。既然,天国降临、上帝把我们带进新天新地的终极目的,是希望我们拥有更丰盈的生命,希望我们继续成长,希望我们的生命中有更多的可能,那么为什么要等到那时候才去拥有、才去成长、才去面对?用更直接的话来讲,迟早都要学,何不现在就学;迟早都要处理,何不现在就处理;迟早都要碰,何不现在就去碰。
终末的灵修学
于是乎,《翱翔的基督》在我眼中,便成了一本以「终末论」为立论根据的书。事实上,从最根本来讲,毕德生那五册的「圣经灵修学」,就是一种终末的灵修学。对他来说,成为基督徒,意谓着愿意在上帝的面前,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让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更新、被改变,直到拥有天国的生命。
《翱翔的基督》所做的,正是将这种新天新地该有的生命素质,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是一幅属天生命的蓝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耶稣基督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翱翔的生命。那是天国子民该有的生命。
至于第二册《圣经好好吃》,顾名思义,是将圣经视为学习天国生命的指南与课本。圣经教导的,不是一大堆资讯(information);反之,圣经所教导的,是怎么样敞开自己,让生命不再退缩胆怯,甘心让上帝来模塑(formation)。
第三册《耶稣的道路》,同样紧贴着圣经,从旧约与新约探讨天国的做事方法。原书名The Jesus Way,「道路」(way)在英文同样有方法的意思。换言之,毕德生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从耶稣那里,我们可以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做事的方法。徒有一大堆天国的知识,却用撒旦的方法来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样不是天国生命该有的样式。
第四册《天国的语言》,聚焦在耶稣使用的语言上面。如果说,我们想要从台湾移民到西班牙,从一个西班牙人那与学习西班牙语,会是最好的一个方式。同样地,想要进入天国的新天新地,若能跟着一个来自天国的人学习天国的语言,是最好不过了。而耶稣,就是一个来自天国,会说天国语言的大师。祂的比喻、祂的祷告,是学习天国语言最好的教材。
从某方面来说,天国的生命,正是复活的生命。复活的生命有其特有的能力、语言,也有其特有的做事方法。教会,便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操练复活种种能力、语言的所在。这也是为什么,毕德生最后一册《复活的操练》,会聚焦在教会的意义上。在毕德生眼中,天国的生命一定会是个过着群体生活的生命,我们不是各干各的独行侠,而是彼此扶持,一同学习成长的肢体。教会,就是让我们练习天国生命的所在。
正如耶稣所说的,天国是一场筵席。里面有各式各样丰盛的飨宴等着我们。但这样的筵席,绝不是渡假饭店式的筵席;这样的筵席,内容还包含耕耘、撒种、灌溉、除虫、收割、洗菜、烹调、料理的每一个步骤。假如你只是把「吃」当成筵席的主角,那么到了这样的天国,只会觉得苦不堪言;反之,如果你早就知道天国是要从「耕耘」、「撒种」开始,不会因为流汗、把自己弄脏而嫌弃,反而从中找到许多快乐,那么,上帝的天国,就会是再好不过的乐园。
毕德生的终末灵修学提醒我们,在新天新地等着我们的,是天国的生命,那是更丰盈的生命,如果想要在新天新地与主同乐,最好现在就开始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