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的语言:向耶稣学说话、学祷告

天国的语言:向耶稣学说话、学祷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Eugene H. Peterson
图书标签:
  • 基督教
  • 祷告
  • 灵修
  • 耶稣
  • 信仰
  • 属灵成长
  • 福音
  • 神学
  • 个人灵修
  • 基督教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毕德生灵修神学五部曲—最终乐章!
本书荣获2009年《今日基督教杂志》灵修类年度好书奖

真正的人际沟通高手上场!
耶稣教你明了说话和祷告的诀窍,
生命中从此再也不分你-我-祂。

  人类最为独特的,是拥有高度精密的语言。我们发明了数学的语言,进行抽象思考;也发明了音乐的语言,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还发明了电脑的语言,我们每日的工作都仰赖它。

  正是因为语言太重要,一旦语言败坏,整个世界就被辖制,人类成了语言的奴隶。我们用负面的语言彼此伤害,用虚妄的语言欺骗,用华丽的词藻掩饰,用谴责的语言论断,用煽动的语言操控,用仇恨的语言报复。

  耶稣,便是上帝差来的语言大师。在这个充满邪恶、扭曲、狂妄、骄傲、欺瞒语言的世界,耶稣使用着另外一种语言系统──天国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恩典的语言、饶恕的语言;这种语言,是鼓励的语言、祝福的语言。祂用盼望的语言扭转人心的绝望,也用怜悯的语言化解绵延的仇恨。

  神的国近了,神的语言也近了。毕德生邀请我们一同成为天国语言学校的学生:跟随耶稣,听祂说故事,向祂学祷告。在日常生活的闲话家常中,也在工作场合的人际对话里,让耶稣的祷告,成为我们的祷告;让天国的语言,成为我们的语言。

  与我们的天父、与我们的邻舍,在大树下一起闲话家常吧!

*    *    *

  「语言,是神赐给人的礼物,用来荣耀神、领受神的启示、见证神的真理,以及赞美神,却也经常有误用之虞。太多时候,生机蓬勃的『话语』(Word)变成命题式的死尸,干渴枯竭,然后被摆进福马林的瓶子里,作成解经标本,最后沦为『空谈神』(godtalk)……我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字词的庄严与语言的神圣恩赐,不论用在垂直或水平的关系,我想要培养这样的认知。正如耶稣所示范的。」──摘自〈引言〉

  毕德生指出,人们常在星期天使用「上帝的语言」(God speak),到了星期一却又换上「世俗的语言」(regular speak);但是耶稣并没有这样的区分。相反地,耶稣常常在比喻里採取「直话不直说」的策略。本书内容分为「第一单元:讲故事的耶稣」与「第二单元:祷告的耶稣」,引领读者从「比喻」和「祷告」之中,领会耶稣所作的示范,即便是与人、与天父闲话家常,这些话语本身就是基督徒生命与福音的核心,承载着语言的固有神圣本质。

作者简介

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

  译有《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并撰写「圣经灵修神学系列」(共五本,均由校园出版),以圣经为主轴,将旧约和新约、神学和灵性巧妙地作信仰上的结合,为近代基督教经典之作。

  身为国际知名的灵修作家,译作《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更是销售超过一千六百万册,毕德生却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直到四十八岁才出版第一本书《天路客的行囊》──事实上,出版之前还曾被十八家出版社退过稿。

  然而,从四十八岁到现在八十岁,毕德生笔耕不辍,除了叫好叫座的《信息本圣经》,更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三十一本书。之所以能够有这么丰富的创作,除了本人饱读群书,涉猎甚广外,那将近五十年的牧会生涯,才是毕德生「文思泉涌」的关键。每一个牧养的经历,几乎都化成了书中动人的故事与文字,无怪乎毕德生的书,总是能够深深撼动读者的灵魂。

  如今已退休在家的毕德生,去年刚出版他的自传The Pastor: A Memoir(校园即将出版),据说,这是他的封笔之作。然而,喜爱他的读者应该都会衷心希望,圣灵再次感动,让毕德生继续写作下去。

  毕德生「圣经灵修神学系列」:
  1.《翱翔的基督》(Christ Plays in Ten Thousand Places)
  2.《圣经好好吃》(Eat this Book)
  3.《耶稣的道路》(The Jesus Way)
  4.《天国的语言》(Tell It Slant)
  5.《复活的操练》(Practice Resurrection)
  (以上均为校园书房出版社出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Part 1 讲故事的耶稣
第一章 耶稣在撒玛利亚:路加福音九章51节~十九章27节
第二章 邻舍:路加福音十章25~37节
第三章 朋友:路加福音十一章1~13节
第四章 无知的财主: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节
第五章 粪肥:路加福音十三章6~9节
第六章 桌边谈话:路加福音十四章1~14节
第七章 浪子一族:路加福音十五章
第八章 无赖的故事:路加福音十六章1~9节
第九章 隐形人: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节
第十章 寡妇:路加福音十八章1~8节
第十一章 罪人:路加福音十八章9~14节
第十二章 无心参与的仆人:路加福音十九章11~27节

第二单元Part 2 祷告的耶稣
第十三章 与祷告的耶稣为伍:六段祷告
第十四章 耶稣和我们一起祷告:马太福音六9~13节
第十五章 耶稣的感恩祷告:马太福音十一25~26节
第十六章 期待末时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二27~28节
第十七章 耶稣为我们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
第十八章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马太福音二十六章39、42节
第十九章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十架七言
第二十章 奉耶稣的名祷告:小橡子长成大橡树
附录:尊重语言固有的神圣精髓

图书序言

专文导读

「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毕德生的终末灵修学

应仁祥(校园书房出版社主编)

  毕德生的终末论?
  一直以来,都不曾从终末的角度来理解毕德生。

  毕竟,在毕德生近三十本的着作中,我们很难看到什么「终末」的影子──没有电影《2012》那样的天灾场景,也没有「世界将要灭亡」的警世预言,「被提」、「千禧年」、「地狱」、「火湖」等等的词汇,更是很少(我的印象是几乎没有)出现在他字里行间。就算他曾写过一本专门讨论启示录的註释书,也是聚焦在使徒约翰的「诗人」身分多过于「预言家」,认为启示录那些希奇古怪的画面和场景,比较是诗人想像力的挥洒,目的是要唤醒人心的悔改,而非「写实地」描述世界末日景象。

  这样的毕德生,真的很难和终末论联想在一起。也因此,他晚年那五大册「圣经灵修学」着作,一般来说也不会被定位成「终末论」的作品,我们会说毕德生是灵修大师、是解经大师、有牧者心肠,但是绝对不会说,毕德生是终末大师。

  然而,真是这样吗?会不会,毕德生的灵修学,其实就是一种终末的灵修学?他的解经,是终末论式的解经?他的牧养,标榜的更是终末的牧者呢?

  生命的结束,是更丰盈的生命

  头一次心中产生这样的怀疑,是某回读书会和朋友一起阅读《翱翔的基督》。作为「圣经灵修学」系列作品的第一册,《翱翔的基督》是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毕德生灵修学的理论根据,彷彿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事实上,在这次读书会之前,我自己也已前前后后把书读了不下三、四遍。和朋友一起重读,怀抱的是一种复习的心情,觉得自己已经把书看过那么多遍,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新东西了吧?

  谁知道,重读才不过第一段,导论里的一句话,便让我如雷轰顶,眼睛直直地瞪着,久久讲不出话来。那句话是:「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生命、生命,更丰盈的生命。」

  说真的,这句话以前读过好几遍,因为它的位置就在全书最前面,每次翻开,就会映入眼帘。然而,看了那么多遍,我的眼球不曾在这句话多停留过半秒钟。是啊!生命!是啊!更丰盈的生命!任何一个跟我一样,在教会打滚三十多年的老基督徒,对这两个词大概都不会太陌生,毕德生用这句话开场,大概不外就是提醒我们要追求更丰盛的生命吧!

  然而,这一回之所以突然被这个看过不下数十遍的句子吸引,是因为「生命的结束」五个字。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那是什么意思呢?当世界末了的那一天到来、当你我复活与基督一同来到新天新地、当生命「结束」之后,等在我们前面的,仍然是生命:「生命、生命,更丰盈的生命」。

  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一瞬间我发现,这真是个非常颠覆的观念。

  首先,我想到的是,如果,到了新天新地,等着我们的是「更丰盈的生命」,等于是在说,届时的我们要比现在更认真的过日子、要比现在更用心地生活、要比现在更关心身边的朋友、要比现在更勇于冒险。现在让我们害怕的人事物,到了新天新地,上帝仍会要我们去面对;现在让我们逃避的事,到了新天新地,上帝会希望我们不再逃避;现在让我们恨之入骨的关系,到了新天新地,我们要跟上帝一起学习更多的饶恕、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接纳。

  天国不是渡假饭店

  更进一步讲,「生命的结束还是生命」这个观念,瓦解了我以前对于天堂、对于天国、对于新天新地的想像。过去所以为的新天新地、以为的终末,是一切都「结束」了,都「完美」了,我们可以不用再做事情、不用再费力去学习什么,反正天国像是渡假饭店,只要安心渡假就好,顶多每天拨点时间去唱诗敬拜上帝,再也没有什么需要费心了!然而,毕德生说,生命的结束,是更丰盈的生命(而不是「渡假的生命」)。一切都会比现在更多、更精彩。我们将要去的,是一个让人更目不暇给,让人更需要成长,让人的生命继续变得更丰盛的地方。

  如果,新天新地真是那样的地方,那么,活在现世的我们,真的要好好检讨。我们是不是以为反正新天新地就是「终极的假期」,所以那些我们不想学的东西、不想碰的东西,能不学就尽量不要去学,能不碰就尽量逃避,拖愈久愈好,只要等耶稣再来,天国降临,所有一切便万事太平。还是说,我们可以尽快认清事实。既然,天国降临、上帝把我们带进新天新地的终极目的,是希望我们拥有更丰盈的生命,希望我们继续成长,希望我们的生命中有更多的可能,那么为什么要等到那时候才去拥有、才去成长、才去面对?用更直接的话来讲,迟早都要学,何不现在就学;迟早都要处理,何不现在就处理;迟早都要碰,何不现在就去碰。

  终末的灵修学

  于是乎,《翱翔的基督》在我眼中,便成了一本以「终末论」为立论根据的书。事实上,从最根本来讲,毕德生那五册的「圣经灵修学」,就是一种终末的灵修学。对他来说,成为基督徒,意谓着愿意在上帝的面前,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让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更新、被改变,直到拥有天国的生命。

  《翱翔的基督》所做的,正是将这种新天新地该有的生命素质,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是一幅属天生命的蓝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耶稣基督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翱翔的生命。那是天国子民该有的生命。

  至于第二册《圣经好好吃》,顾名思义,是将圣经视为学习天国生命的指南与课本。圣经教导的,不是一大堆资讯(information);反之,圣经所教导的,是怎么样敞开自己,让生命不再退缩胆怯,甘心让上帝来模塑(formation)。

  第三册《耶稣的道路》,同样紧贴着圣经,从旧约与新约探讨天国的做事方法。原书名The Jesus Way,「道路」(way)在英文同样有方法的意思。换言之,毕德生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从耶稣那里,我们可以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做事的方法。徒有一大堆天国的知识,却用撒旦的方法来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样不是天国生命该有的样式。

  第四册《天国的语言》,聚焦在耶稣使用的语言上面。如果说,我们想要从台湾移民到西班牙,从一个西班牙人那与学习西班牙语,会是最好的一个方式。同样地,想要进入天国的新天新地,若能跟着一个来自天国的人学习天国的语言,是最好不过了。而耶稣,就是一个来自天国,会说天国语言的大师。祂的比喻、祂的祷告,是学习天国语言最好的教材。

  从某方面来说,天国的生命,正是复活的生命。复活的生命有其特有的能力、语言,也有其特有的做事方法。教会,便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操练复活种种能力、语言的所在。这也是为什么,毕德生最后一册《复活的操练》,会聚焦在教会的意义上。在毕德生眼中,天国的生命一定会是个过着群体生活的生命,我们不是各干各的独行侠,而是彼此扶持,一同学习成长的肢体。教会,就是让我们练习天国生命的所在。

  正如耶稣所说的,天国是一场筵席。里面有各式各样丰盛的飨宴等着我们。但这样的筵席,绝不是渡假饭店式的筵席;这样的筵席,内容还包含耕耘、撒种、灌溉、除虫、收割、洗菜、烹调、料理的每一个步骤。假如你只是把「吃」当成筵席的主角,那么到了这样的天国,只会觉得苦不堪言;反之,如果你早就知道天国是要从「耕耘」、「撒种」开始,不会因为流汗、把自己弄脏而嫌弃,反而从中找到许多快乐,那么,上帝的天国,就会是再好不过的乐园。

  毕德生的终末灵修学提醒我们,在新天新地等着我们的,是天国的生命,那是更丰盈的生命,如果想要在新天新地与主同乐,最好现在就开始学习。

图书试读

第一章 耶稣在撒玛利亚:路加福音九章51节至十九章27节

这是极大的弔诡:耶稣的话语,创造并形塑我们的生命,祂本人却未留下片纸只字,至少没有任何亲笔写下的字迹被保存。祂曾经在耶路撒冷的泥地上,用指头代笔写字,但雨一来,字迹就被沖刷掉了。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耶稣能言善道,毕竟祂是「话语」(Word)成了肉身。

但祂不写,祂用说的。没有一家出版社曾经帮祂出书或办签书会,祂也从未拿钢笔蘸墨水。语言对耶稣来说,完全是声音而已:「祂说有,就有」(诗三十三 9)。

当然,祂讲的话,还是被记录了下来,并且出版。大概没有哪个人讲的话,像耶稣的话语一样,以手抄本和印刷书籍的形式,不断地再版发行。可是,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应该谨记口传的原始特性,耶稣生动的声音,从祂口中说出的话语,乃是通过信心与倾听进入众人的生命。书写的文字诚然重要,却离讲话的声音一大步。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努力倾听口中说出的声音,侧耳而听,不只是盯着写下的字句,端详、研读一番而已。

语言基本上是一种启示的管道,不论是对神或对我们而言都一样。神使用话语,把自己揭露给我们。我们运用话语,把自己向神敞开或对彼此显现出来。透过语言,也就是整个说与听的沟通循环,让神以及祂用「话语」创造的男女大众,能够揭露出那原本无从理解的广大内心世界。

这点很重要,需要一再地深思,因为这道理并非显而易见。再加上今日庞大的传播事业,基本上把语言视为提供资讯或快感,而非启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再三斟酌,这点也很要紧。社会人士一提到「上帝」,多半把这个词简化为资讯,不具有个性,仅供参考罢了,甚或沦为亵渎的语言。论到语言,史坦纳(George Steiner)是当代眼光独到的作家,他有力地指出:资讯的传递虽然高度专业,却只是语言旁枝末节的功能而已。但是,我们和父母亲友在一起时学习来的语言,却源自启示的神。一切听和讲,都借着或听或讲,发生在神亲自形成并支撑的语言世界。神在创世记使用字词,进行创造、命名、祝福、命令,这和我们听见耶稣在福音书里使用的字词是一样的,也用来创造、命名、祝福、命令。耶稣一开口,我们就听见神说话。

闲话家常的耶稣

耶稣的语言,根据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几位福音书见证人的报导,有时看起来像讲道,有时像教训。可是,更多的情况,我们发现耶稣以不同于讲道和教训的方式说话。我们发现祂讲话不拘形式,以谈天的方式和众人互动,或在某人家中与朋友一起用餐,或于田间湖边漫步,或前往某地途中被众人打岔、回答人们的提问。我在本书特别感兴趣的是有别于讲道和教训的第三种范畴—通俗、随性的语言。

首先谈谈讲道(preaching)。这种语言一般用来解释耶稣究竟是何许人、想要做什么,包括内容与手段两方面。根据(第一位福音书作者)马可的报导,耶稣口里发出的第一句话,是以讲道的形式出现:「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一14.15)耶稣以祭坛唿召总结祂的讲道,结果有四名渔夫回应。耶稣的传道事工正式上路。

讲道是一种宣告。宣布神在当下此刻,此时此地正在进行的事情;并且唿召听者正面回应。讲道是报告消息,好消息,宣布神的临在,宣布神又真又活,正在行动:「你或许不知道,但永活真神正在这里,就在这条街上,在这个礼拜堂,这个社区。祂正在工作,此刻正在说话—就在这一刻。如果你知道什么对你有帮助,一定会想要加入的。」

所有福音书作者,都仔细介绍耶稣的讲道,但马可独树一帜,成为其中的第一人:运用高超的笔法,力道十足的语言,把当下那种急迫感,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讲道这种语言,把我们这个人卷进神此刻的作为。讲道传达的信息,显然与个人和当下息息相关。听道的人,不应该以为是为别人而厅,与自己无关,这是不容许的。听见的人也不可自欺,不应该把听见的道当成只是远古或昨天的事,或未来才会发生,不论多近多远。讲道显明神在当下此刻—为我—的作为。如果我们从讲员或他们的跟班,听见何等枯燥乏味的东西,那肯定不是源自耶稣。

那一天在加利利,耶稣以讲道展开祂的公开服事,祂是承继了千年来伟大讲道传统中最近期的一位,而祂的表兄施洗约翰,才刚刚使这项事工重新兴旺起来。这项传统,在耶稣之后,传给彼得与保罗,屈梭多模与居普良,安波罗修与奥古斯丁,圣方济与圣道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卫斯理与怀特腓,爱德华滋与芬尼,纽曼与司布真。讲道,一直是最基本的语言,用来表明神在基督耶稣里的启示,在世界各地的街头和讲台上宣告:永活的神,此刻当下,正为了你我而发出言语,展开行动。

其次,耶稣也使用语言进行教导(teaching)。学校的教导模式,是以讲课代替让我们独立思考,但耶稣的教导不一样,隽语连珠,熠熠生辉。耶稣的教训,与其说是传递资讯,倒不如说是运用比喻激发人们的想像力,使我们有能力接受永活真理的各个面向,也就是耶稣自己。所有福音书作者,都为我们描述耶稣的教训,详细说明在神的国生活是什么意思。但是马太福音的作者,以最大篇幅见证耶稣的教训。马太把耶稣的教导,汇整为五大讲论(使人联想到伟大的摩西五经?):登山宝训(太五.七)、主给十二门徒的吩咐(太十)、论群体关系(太十八)、警告众人防备假冒为善(太二十三)、论末了之事(太二十四.二十五)。

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我们和我们的救恩,神临在并积极行动的世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种精确的知识,以便了解生活涉及的各个层面。我们惯于使用二分法,把生活划分为公领域与私领域,属灵与属世,把生活切割成独立的片断,然后塞进贴上标签的小格架,方便的时候再处理。耶稣的教导则把各独立部分联系起来,表明其间的关系,有点像我们说的「连连看」。因此,耶稣教导我们,祂也仔细检视我们面临的处境,我们需要的决策力与洞察力,以及活出国度子民应有的方式和途径,因为这是由耶稣掌权的国度。耶稣的教导,包括当年祂在加利利和耶路撒冷的教导,以及现今由我们的老师和教授转述,这样的教导通常发生在群体当中,有些成员是老练顺服的弟兄姊妹,有些则很冷淡,甚至充满敌意。

耶稣身体力行的教导,正如祂的讲道,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先是摩西写作的几本书(在申命记达到顶点),接着是箴言和传道书,然后是以色列众先知和祭司,他们把忠告与智慧,融入牧养关怀的宏伟事工里。这样的教导也持续在教会生活中传承,由牧师和神学家提供这方面的训练,培养我们忠心有见识,使我们面对政治、商业、家庭、个人的失败与痛苦时,能够持续地顺服,活出整全正直的人生。教导,使死气沉沉的字句重新活过来。教导,在我们今生跟随耶稣而使用语言的道路上,占了很大一部分。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